朱元璋的冷汗瞬时就下来了。

  其实马氏说的已经不算隐晦。

  他是什么人?

  是将来要做皇上的人!

  已经身具帝王之气,若家中有一个孩子自带财气,那他们或许真的没有父女缘分啊!

  所以必须要瞒住!

  “蓁蓁刚生下来时那般……好不容易养活到现在,依旧每日汤药不敢间断,重八,这是咱们唯一的女儿……”

  马氏越说,眼圈越红,“你为了她,稍稍注意一点,好吗?”

  “好好好,妹子、妹子你别哭,是我错了,是我太得意忘形,以后绝不了!”朱元璋手忙脚乱,连忙去哄马氏,“我记得了,我记得了。你要相信,我待蓁蓁之心,与你是一般的。”

  “我自是相信的,重八,我时常想,这个女儿聪颖至此,或许是不容于世的。咱们强留住她,多艰难一些也是应该的。”

  “你说的对,妹子,我以后再不犯了,一定谨慎再谨慎。”朱元璋低着头,沉声应道。

  马氏擦了擦眼睛:“我也不是图她挣的这些银子……”

  “我知道的,我懂,那是咱们的女儿,那么艰难才活下来,我知道的。”

  朱元璋又连忙安抚了马氏半晌,才终于换来她一个笑脸。

  这日之后,朱元璋果然越发谨慎,在马蓁蓁身边再也没露出丁点儿马脚。

  他还将知道真相的几个心腹叫到跟前,三令五申,让他们不管在马蓁蓁面前还是在外面说话都要注意些。

  如此,“朱大帅夫人娘家远方亲戚”这个身份,倒是越发坐实了。

  马蓁蓁也没察觉到哪里不对,毕竟在她心里,她们家一直都是。

  她最近的心思,都放在了火药坊上。

  要不说是能工巧匠呢,一段时间没关注,冶铁技术的进步,加上马蓁蓁之前提供过的现代木仓的理论……

  沉甸甸的火铳拿在手里,马蓁蓁目瞪口呆。

  那位姓丰的匠人满脸憨厚,搓着手等在一旁:“小姐试试,试试。”

  马蓁蓁:……

  不是,她才六岁,她不能玩手木仓!

  这玩意,就算她不太懂,这瞧着也不像是明朝的火铳了。

  看起来,跟现代警察的配木仓几乎都要一样了!

  马蓁蓁目瞪口呆,手指颤抖着,也没敢真的扳动扳机。

  毕竟后世禁木仓的禁的太彻底,马蓁蓁从没想过自己会有摸到这玩意儿的一天。

  她叹了口气:“我也不懂这个,明儿找个用过火铳的来试试,看看区别吧。”

  见那丰匠人多少有些失望,马蓁蓁笑着夸赞了一顿,又给他在月俸之外额外发了一笔奖金。

  丰匠人顿时喜的见牙不见眼,马蓁蓁状似无意的问道:“这个东西,产量如何?一个月能做出来多少?”

  “哎,小姐您算是问到点子上了!这个小的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才琢磨出了这一把,便是想复刻,至少也得半年才能做出另一把。”

  说起这个,丰匠人还有些不好意思。

  马蓁蓁却是长长舒了一口气。

  那还好,那还好,还不算太逆天。

  等到第二日,朱元璋带了个熟悉火铳的人来试新火铳,马蓁蓁敏锐的察觉,这个东西虽然看起来像是现代的木仓,但不管是准头,还是子弹的威力,都还相差甚远。

  她更是松了一口气,但那边,朱元璋和火铳营的人却已经是欣喜若狂。

  可在知道做工时长后,朱元璋忍不住催促道:“为何这般慢?就不能半个月……一个月做一把也好啊?”

  “这个,这个……”丰匠人被朱元璋气势所迫,吓的直结巴。

  马蓁蓁帮他说道:“爹瞧着这个不难,但内里结构复杂,每个小零件都要单独锤炼,而且相差分毫便会出错,慢工出细活嘛。”

  朱元璋不舍的把那新火铳摸了又摸,最后也只能同意:“那便先做着,能多快做多快,能做几把做几把。”

  马蓁蓁却在心里算了一下时间。

  一年两把的话,明年打陈友谅的时候……嗯,还是只能用老的火铳了。

  她也难免有些失望,思来想去,还是问丰匠人愿不愿意带个徒弟。

  没想到,丰匠人心胸很是宽广,不仅答应收徒,还一收收了十个……

  马蓁蓁眼睁睁看着丰匠人直接组起了一条流水线,两个徒弟为一组,一组做一种小零件……

  好家伙,她直呼好家伙。

  她这是找到了什么能人啊!

  马蓁蓁认真且虔诚的问了丰师傅的名字,并且真心的认为,丰大牛这三个字,应该出现在历史上。

  眼看就要过年,回家时马蓁蓁便带回了不少的烟花。

  前段时间她又忙着丰匠人的事情,今日却是答应了朱小二,怎么也不敢忘记了。

  “妹妹,妹妹,带回来了吗?咱家今年真的不必在集市上买鞭炮了吗?”

  看到马蓁蓁马车到了,早就等在门口的朱小二忍不住探头探脑的来看,“妹妹,烟花呢?有炮竹吗?”

  马蓁蓁将他推开一点,喊了守门的侍卫来帮忙,这才将车上一大箱的烟花抬了下来。

  是马蓁蓁专门让人用硬纸板做的用来盛放烟花炮竹的纸箱,硕大一个,抬下来三箱。

  见朱小二眼睛瞬间就亮了,马蓁蓁还提醒他:“千万莫要与火炉放在一起!”

  “我知道我知道,我晓得的,我能记住!”朱小二马上拍胸脯保证道。

  马蓁蓁还是不放心,到底将那三箱烟火炮竹锁在了自己院子里,每日只按时让朱小二来领一点儿放放过瘾。

  朱小二眼巴巴的盼着除夕啊,因为马蓁蓁说,到除夕那日就不再限制他,随便他全放完也可以。

  时间在朱小二掰着的手指头上飞逝而过,1362年的除夕,终于到了。

  这一年朱元璋过的憋屈有之,但爽快更多。

  尤其送走了韩林儿,又确保他身边的人都忠心自己后,朱元璋更是过的如鱼得水,再没人能压在他头上。

  连过年去给小明王拜年,都不必了!

  朱元璋舒心的在家吃了一顿除夕宴,又被兄弟们叫出去喝酒,醉醺醺的回家,才推开门,就险些被一个炮竹崩在脸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人在大明写日记,老朱家都破防了,人在大明写日记,老朱家都破防了最新章节,人在大明写日记,老朱家都破防了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