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杀尽不平方太平
沙不平问道:“下午见到萧兄弟的时候,咱们还在一起把酒言欢,为何晚上就身受重伤,你的那几位师兄弟呢?”
萧默一听沙不平说到自己的几位师兄弟,脸色一寒,“哼”了一声,说到:“师兄弟?实不相瞒,在下的伤正是拜他们所赐。”
萧默毕竟还是少年心性,又遇此大事,自然想找个人倾诉一下,经过一番接触,感觉跟沙不平性情相投,一见如故,当即便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全盘托出。
从萧默和何立群两人在明意堂的意气之争,因为落了何立群的面子,所以遭到何立群的妒恨。再到学宫派四人来江都,给漆雕儒家送信。最后到三人如何月夜围杀萧默,萧默自己又是如何逃出生天。
沙不平听得认真,或许早就见惯了江湖中诸如此般的事情,只是微微皱着眉头,脸上还算平静,问道:“萧兄弟,不知今后有何打算?”
萧默被沙不平问的一愣,心中想到“对啊,今后该何去何从?回去学宫的话,还需要面对何立群的迫害,不回去的话,自己的师傅还在学宫,而且父母在青州城,距离稷下学宫太近,按照何立群的为人,怕是会伤害父母”,想到此处,犹豫良久,叹了一口气,说道:“我还是准备先回稷下学宫一趟。”
沙不平伸手制止,说道:“沙某认为,萧兄弟暂时不适合回去。萧兄弟刚才你也说了,那何立群势大,此番没有除掉你,你这时候回去必然凶多吉少。”顿了一下,接着说到:“当然,最关键的是,那马勇的的确确是死在你的剑下,你的剑招怕是瞒不过你们学宫的长辈。”
萧默心中一阵冷汗,自己杀马勇的那一招“浮生似电”,当初跟焦广杰比试的时候,就曾经施展,很多师兄弟都曾经见过,通过剑伤很容易便能知道是何种剑法,进而推断出是萧默所杀。
萧默现在已经知道何立群回去以后会怎么说了,自己曾经在醉仙楼跟沙不平交谈甚欢,这是发生在众目睽睽之下的。沙不平虽然是邪教教众,但是行事颇为正气,在平时与沙不平结交肯定没有什么大事,但是再结合自己杀马勇这件事,何立群肯定会说,萧默勾结邪教,杀害同门,其罪当诛。不光萧默自己倒霉,很可能还会连累师傅向天横,想到此处,萧默更是脸色煞白,进退两难。
沙不平见萧默的模样,笑着说道:“哈哈,萧兄弟果真是当局者迷。”
萧默赶紧说道:“还请沙兄教我。”
沙不平伸出一根手指,笑着说道:“有一人是破局之人,只要找到此人,便能迎刃而解。”
萧默本就是聪明之人,听沙不平这么一说,顿时心中明悟,兴奋地说道:“昨天夜里弹琴的白衣青年?”
沙不平双手一拍,笑着说道:“正是此人!”
萧默闻言大喜,不过转瞬失落的说道:“可是天大地大,该去何方去寻找此人呢?”
沙不平得意的笑了笑,说道:“根据你的描述,此人我认得,正是会稽律宗的沈千寻。我也闲来无事,便陪你去一趟吴中。”会稽律宗,律宗在会稽郡的郡城吴中,只是世人习惯的称之为会稽律宗。
萧默大喜过望,谢过沙不平以后,事不宜迟,当即便出发,两人准备先到江都准备一些物资,然后再赶往吴中。
两人刚进江都城,敏锐地发现气氛有点不对,昨天还是一片热闹繁荣的气息,今天空气中竟有几分紧张萧杀的感觉。
经过多番打探,这才知道,原来是吴王世子在与太子比斗切磋的时候,因为吴王世子傲慢无礼,太子愤怒之下,失手杀死了吴王世子。
江都便是吴王的治所,出了此事,吴王自然是愤怒哀伤,已经派人去皇都接回吴王世子的遗体,准备落叶归根加以厚葬,在这个关键时刻,普通人自然是小心翼翼,生怕触了霉头,被当成出气筒。
萧默和沙不平都是一脸忧色,忍不住的感慨一声:“哎~当真是多事之秋!”
匈奴单于大兵压境,本应该是同仇敌忾,一致对外,但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汉朝境内又发生此事,吴王是最强大的诸侯之一,不仅本身功力深厚,而且吴地富饶繁华。现在,就只能盼望吴王以大局为重。
两人心情沉重,打算找个酒楼喝上几杯,没想到刚坐下,就听到邻桌传来一个女子哭哭啼啼的声音。本来就心情不畅,又听到女子哭啼,心中更是焦躁不爽,沙不平忍不住说到:“是谁人在哭哭啼啼,打扰大家喝酒?!”
邻桌站起一个十八九岁的妇人和五六十岁的老人,这老人脸上有几处淤青,身上的衣服略显脏乱,手里拿着一把胡琴。
再看那妇人,虽无十分容貌,倒也有几分动人姿色,擦拭着眼泪,冲着沙不平深深做了三个万福,说道:“这位公子不知,容奴家告禀,奴家本是南陵人氏,本来同父母来江都投奔亲眷,不想亲眷搬到了秣陵。母亲在客店里染病去世,只留我父女二人流落在此卖艺维生。此间有个大财主,名叫郑屠,见奴家有几分美貌,便使强媒硬保,要奴做妾。写了三千钱的彩礼文书,哪成想是虚钱实契,这便要了奴家的身子。”说到此处,低声欲泣。
平稳了一会儿,妇人继续说道:“不料他家大娘子好生厉害,那郑屠惧内,未及半月,便将奴家连同父亲一起赶打了出来,还追要当初的典身钱三千钱,当初不曾得他一文钱,如今哪里讨钱来还他?父亲与其争论,不料被多次殴打。无计奈何,奴家便与父亲在这里酒楼赶场卖唱,每日得些钱来,将大半还他。吴王世子甍逝,今后数日不能唱曲,恐违了他的钱限,怕他来讨要时受他辱打。想起这般苦楚,无处倾诉,因此哭啼,不想误触犯了公子,还望恕罪,高抬贵手!”
沙不平说道:“若是遇不见也便罢了,既然遇上了,那就得管上一管。你们姓什么?那郑屠住在哪?”
那老人说道:“老汉姓赵,排名第三,旁人都喊我赵老三,这孩儿名叫秀珍。那郑屠家住在西门往里的安和坊,铺子是万年桥对面的那间肉铺。”临了又说道“这郑屠不仅自己武艺高强,而且据说靠山实力更为强大,公子还是不用为我爷俩费心了。”
沙不平听完,冷哼一声,说道:“我道是谁这般大胆,原来是他。”然后从怀里掏出一两金子,扔给赵老三,说道:“你去换成铜钱,再置办些事物,跟女儿一起回南陵老家去吧。”
赵老三匆忙接过金子,心中满是惶恐,说道:“若能回乡去,便是再生父母,再长爷娘。只是那郑屠遣人盯着我们爷俩,又如何能够走脱?”
沙不平摆摆手说道:“不碍事,你俩只管离去便是,剩下的事情交给我。”
赵老三领着女儿诚惶诚恐的退下,心中忐忑不安,左右为难。这时候,沙不平面露愧疚的跟萧默说道:“看来得耽误萧兄弟一些时间了,萧兄弟在此等我,我去去便回。”
萧默哈哈一笑,说道:“沙兄果然人如其名,最好打抱不平,在下左右无事,而且初入江湖,阅历浅显,跟沙兄一起前去如何?”
沙不平心中大悦,高兴地说道:“好!”说完便领着萧默一起奔向万年桥。
且说郑屠开着两间门面,三副肉案,悬挂着五六片猪肉。郑屠正在门前柜身内坐定,看那十来个刀手卖肉。沙不平和萧默来到柜前,轻声问道:“哪位是郑屠?”
郑屠见沙不平和萧默两人气度不凡,又负刀背剑,料想肯定是大派弟子,连忙起身迎接,说道:“小人郑屠,两位公子快快有请!”
沙不平抬手拒绝,说道:“不用,你速切十斤寸金软骨,与我包好。”
郑屠一听沙不平张口就是十斤寸金软骨,知道来者不善,但是想到自己背后靠山也是十分坚挺,心中不由气壮三分,说道:“这位朋友怕不是来买肉的吧?”
沙不平冷笑一声,说道:“到还不算太傻,你强骗赵老三和赵秀珍,恶事怕不是只做了一两桩,早该有此觉悟。”说完也不拔刀,只是手掌轻轻一挥,郑屠的右臂便应声而断,鲜血直喷。
沙不平做完这些毫不停留,转身就走,背对着郑屠,高声说道:“回去告诉你主子‘不平人杀不平事,杀尽不平方太平’!”只留下龇牙咧嘴又满脸惶恐的郑屠,呆呆的看着沙不平和萧默离去。
萧默看着沙不平做完一起,说不出的洒脱,好似江湖侠客本就该如此,路见不平,快意恩仇。只是没想到沙不平最后说了一句,昨天在醉仙楼自己评价沙不平的话,不由觉得好笑。
两人交流一番,萧默这才知道,沙不平名叫“不平”,又身在“太平教”,沙不平觉着萧默评价的这句诗与其非常契合,打算今后作为他的外号,所以以后遇事就要多报一下,广而告之。
而那郑屠则是太平教的外围弟子,平时负责积累财富和收集一些情报,沙不平知道郑屠这人,郑屠的靠山是大长老的弟子胡清风。萧默对沙不平也更为敬佩,尽管是自己人,但是只要你为非作恶,我便一视同仁。
(本章完)
沙不平问道:“下午见到萧兄弟的时候,咱们还在一起把酒言欢,为何晚上就身受重伤,你的那几位师兄弟呢?”
萧默一听沙不平说到自己的几位师兄弟,脸色一寒,“哼”了一声,说到:“师兄弟?实不相瞒,在下的伤正是拜他们所赐。”
萧默毕竟还是少年心性,又遇此大事,自然想找个人倾诉一下,经过一番接触,感觉跟沙不平性情相投,一见如故,当即便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全盘托出。
从萧默和何立群两人在明意堂的意气之争,因为落了何立群的面子,所以遭到何立群的妒恨。再到学宫派四人来江都,给漆雕儒家送信。最后到三人如何月夜围杀萧默,萧默自己又是如何逃出生天。
沙不平听得认真,或许早就见惯了江湖中诸如此般的事情,只是微微皱着眉头,脸上还算平静,问道:“萧兄弟,不知今后有何打算?”
萧默被沙不平问的一愣,心中想到“对啊,今后该何去何从?回去学宫的话,还需要面对何立群的迫害,不回去的话,自己的师傅还在学宫,而且父母在青州城,距离稷下学宫太近,按照何立群的为人,怕是会伤害父母”,想到此处,犹豫良久,叹了一口气,说道:“我还是准备先回稷下学宫一趟。”
沙不平伸手制止,说道:“沙某认为,萧兄弟暂时不适合回去。萧兄弟刚才你也说了,那何立群势大,此番没有除掉你,你这时候回去必然凶多吉少。”顿了一下,接着说到:“当然,最关键的是,那马勇的的确确是死在你的剑下,你的剑招怕是瞒不过你们学宫的长辈。”
萧默心中一阵冷汗,自己杀马勇的那一招“浮生似电”,当初跟焦广杰比试的时候,就曾经施展,很多师兄弟都曾经见过,通过剑伤很容易便能知道是何种剑法,进而推断出是萧默所杀。
萧默现在已经知道何立群回去以后会怎么说了,自己曾经在醉仙楼跟沙不平交谈甚欢,这是发生在众目睽睽之下的。沙不平虽然是邪教教众,但是行事颇为正气,在平时与沙不平结交肯定没有什么大事,但是再结合自己杀马勇这件事,何立群肯定会说,萧默勾结邪教,杀害同门,其罪当诛。不光萧默自己倒霉,很可能还会连累师傅向天横,想到此处,萧默更是脸色煞白,进退两难。
沙不平见萧默的模样,笑着说道:“哈哈,萧兄弟果真是当局者迷。”
萧默赶紧说道:“还请沙兄教我。”
沙不平伸出一根手指,笑着说道:“有一人是破局之人,只要找到此人,便能迎刃而解。”
萧默本就是聪明之人,听沙不平这么一说,顿时心中明悟,兴奋地说道:“昨天夜里弹琴的白衣青年?”
沙不平双手一拍,笑着说道:“正是此人!”
萧默闻言大喜,不过转瞬失落的说道:“可是天大地大,该去何方去寻找此人呢?”
沙不平得意的笑了笑,说道:“根据你的描述,此人我认得,正是会稽律宗的沈千寻。我也闲来无事,便陪你去一趟吴中。”会稽律宗,律宗在会稽郡的郡城吴中,只是世人习惯的称之为会稽律宗。
萧默大喜过望,谢过沙不平以后,事不宜迟,当即便出发,两人准备先到江都准备一些物资,然后再赶往吴中。
两人刚进江都城,敏锐地发现气氛有点不对,昨天还是一片热闹繁荣的气息,今天空气中竟有几分紧张萧杀的感觉。
经过多番打探,这才知道,原来是吴王世子在与太子比斗切磋的时候,因为吴王世子傲慢无礼,太子愤怒之下,失手杀死了吴王世子。
江都便是吴王的治所,出了此事,吴王自然是愤怒哀伤,已经派人去皇都接回吴王世子的遗体,准备落叶归根加以厚葬,在这个关键时刻,普通人自然是小心翼翼,生怕触了霉头,被当成出气筒。
萧默和沙不平都是一脸忧色,忍不住的感慨一声:“哎~当真是多事之秋!”
匈奴单于大兵压境,本应该是同仇敌忾,一致对外,但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汉朝境内又发生此事,吴王是最强大的诸侯之一,不仅本身功力深厚,而且吴地富饶繁华。现在,就只能盼望吴王以大局为重。
两人心情沉重,打算找个酒楼喝上几杯,没想到刚坐下,就听到邻桌传来一个女子哭哭啼啼的声音。本来就心情不畅,又听到女子哭啼,心中更是焦躁不爽,沙不平忍不住说到:“是谁人在哭哭啼啼,打扰大家喝酒?!”
邻桌站起一个十八九岁的妇人和五六十岁的老人,这老人脸上有几处淤青,身上的衣服略显脏乱,手里拿着一把胡琴。
再看那妇人,虽无十分容貌,倒也有几分动人姿色,擦拭着眼泪,冲着沙不平深深做了三个万福,说道:“这位公子不知,容奴家告禀,奴家本是南陵人氏,本来同父母来江都投奔亲眷,不想亲眷搬到了秣陵。母亲在客店里染病去世,只留我父女二人流落在此卖艺维生。此间有个大财主,名叫郑屠,见奴家有几分美貌,便使强媒硬保,要奴做妾。写了三千钱的彩礼文书,哪成想是虚钱实契,这便要了奴家的身子。”说到此处,低声欲泣。
平稳了一会儿,妇人继续说道:“不料他家大娘子好生厉害,那郑屠惧内,未及半月,便将奴家连同父亲一起赶打了出来,还追要当初的典身钱三千钱,当初不曾得他一文钱,如今哪里讨钱来还他?父亲与其争论,不料被多次殴打。无计奈何,奴家便与父亲在这里酒楼赶场卖唱,每日得些钱来,将大半还他。吴王世子甍逝,今后数日不能唱曲,恐违了他的钱限,怕他来讨要时受他辱打。想起这般苦楚,无处倾诉,因此哭啼,不想误触犯了公子,还望恕罪,高抬贵手!”
沙不平说道:“若是遇不见也便罢了,既然遇上了,那就得管上一管。你们姓什么?那郑屠住在哪?”
那老人说道:“老汉姓赵,排名第三,旁人都喊我赵老三,这孩儿名叫秀珍。那郑屠家住在西门往里的安和坊,铺子是万年桥对面的那间肉铺。”临了又说道“这郑屠不仅自己武艺高强,而且据说靠山实力更为强大,公子还是不用为我爷俩费心了。”
沙不平听完,冷哼一声,说道:“我道是谁这般大胆,原来是他。”然后从怀里掏出一两金子,扔给赵老三,说道:“你去换成铜钱,再置办些事物,跟女儿一起回南陵老家去吧。”
赵老三匆忙接过金子,心中满是惶恐,说道:“若能回乡去,便是再生父母,再长爷娘。只是那郑屠遣人盯着我们爷俩,又如何能够走脱?”
沙不平摆摆手说道:“不碍事,你俩只管离去便是,剩下的事情交给我。”
赵老三领着女儿诚惶诚恐的退下,心中忐忑不安,左右为难。这时候,沙不平面露愧疚的跟萧默说道:“看来得耽误萧兄弟一些时间了,萧兄弟在此等我,我去去便回。”
萧默哈哈一笑,说道:“沙兄果然人如其名,最好打抱不平,在下左右无事,而且初入江湖,阅历浅显,跟沙兄一起前去如何?”
沙不平心中大悦,高兴地说道:“好!”说完便领着萧默一起奔向万年桥。
且说郑屠开着两间门面,三副肉案,悬挂着五六片猪肉。郑屠正在门前柜身内坐定,看那十来个刀手卖肉。沙不平和萧默来到柜前,轻声问道:“哪位是郑屠?”
郑屠见沙不平和萧默两人气度不凡,又负刀背剑,料想肯定是大派弟子,连忙起身迎接,说道:“小人郑屠,两位公子快快有请!”
沙不平抬手拒绝,说道:“不用,你速切十斤寸金软骨,与我包好。”
郑屠一听沙不平张口就是十斤寸金软骨,知道来者不善,但是想到自己背后靠山也是十分坚挺,心中不由气壮三分,说道:“这位朋友怕不是来买肉的吧?”
沙不平冷笑一声,说道:“到还不算太傻,你强骗赵老三和赵秀珍,恶事怕不是只做了一两桩,早该有此觉悟。”说完也不拔刀,只是手掌轻轻一挥,郑屠的右臂便应声而断,鲜血直喷。
沙不平做完这些毫不停留,转身就走,背对着郑屠,高声说道:“回去告诉你主子‘不平人杀不平事,杀尽不平方太平’!”只留下龇牙咧嘴又满脸惶恐的郑屠,呆呆的看着沙不平和萧默离去。
萧默看着沙不平做完一起,说不出的洒脱,好似江湖侠客本就该如此,路见不平,快意恩仇。只是没想到沙不平最后说了一句,昨天在醉仙楼自己评价沙不平的话,不由觉得好笑。
两人交流一番,萧默这才知道,沙不平名叫“不平”,又身在“太平教”,沙不平觉着萧默评价的这句诗与其非常契合,打算今后作为他的外号,所以以后遇事就要多报一下,广而告之。
而那郑屠则是太平教的外围弟子,平时负责积累财富和收集一些情报,沙不平知道郑屠这人,郑屠的靠山是大长老的弟子胡清风。萧默对沙不平也更为敬佩,尽管是自己人,但是只要你为非作恶,我便一视同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