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下青禾的手指在泛黄的纸页上颤抖。台灯昏黄的光晕里,钢笔字洇开的墨迹像凝固的血珠。祖母清秀的日文记述正在纸页上流淌,突然被阴影覆盖——老管家陈伯佝偻的身影立在门边,布满老年斑的手掌按在紫檀木镇纸上。
“小少爷在看夫人的日记啊。“陈伯的吴侬软语裹着窗外雨声,“这册子老爷子找了好些年......“
青禾后颈一凉,日记里滑落的照片飘到膝头。1956年穿将校呢的祖母身旁站着面容清癯的年轻人,竟与姑妈书房里那张1938年的宋雨村烈士遗照有七分相似。
“这是段安国同志,1956年调到夫人身边的警卫参谋。“陈伯枯枝般的手指抚过照片,“朝鲜战场下来的烈士遗孤,夫人总说在他身上......“老人喉结突然滚动,“看见故人影子。“
青禾指尖猛地一颤,照片边缘在膝头割出红痕。陈伯浑浊的瞳孔泛起异光:“五六年台风天,刘司令在码头抗灾,回头就看见段参谋撑着油纸伞,半幅军装都淋透了罩在夫人肩上。“
琉璃镇纸突然被重重一拍,惊得窗外芭蕉叶雨珠簌簌滚落。青禾这才发现镇纸纹路里蜿蜒的暗红并非琉璃花纹,而是干涸的血迹。
“老爷子摔了望远镜,镜片扎进掌心都不觉疼。“陈伯突然挺直佝偻的背,用山东口音模仿刘司令暴喝:“查那个小白脸!查他三代!“旋即又坍缩回吴语:“可段参谋档案清白得很——父亲段志勇是四野老兵,平津战役牺牲的。“
青禾攥紧照片边缘,指节泛白。窗外惊雷炸响,玻璃上投下扭曲的树影,恰似当年伞骨的倒影。陈伯的声音在雨声间隙里,愈发沙哑:“夫人心里明白,老爷这猜忌一旦起了,就没个完。为了护住段同志,她找了个由头,托人把段同志调到了军分区。”
老人枯瘦的手指,突然痉挛般抓住琉璃镇纸,指节泛白。“段同志调去军分区那天,夫人把思语小姐生父生前一直用的钢笔,别在他胸前。” 陈伯喉间发出古怪的咕哝声,“段同志红着眼,欲言又止。他才二十岁,哪能明白,活人永远争不过死人。”
窗外一道闪电划过,照亮老管家沟壑纵横的脸。青禾这才发现,老人左耳缺了一小块耳垂,疤痕像是被什么利器削去的。
“后来,也不知是巧合,还是有人故意安排。新来的高警卫员一报到,所有人都惊住了。” 陈伯的指甲抠进镇纸的血纹,“这孩子眉眼有七八分像段同志,连翻文件的习惯都一样,活脱脱像夫人记忆里早已经牺牲的亡夫。夫人当场就失了态,要知道,夫人向来喜怒不形于色。”
雨点噼里啪啦地敲打窗棂,陈伯突然剧烈咳嗽起来,痰液里带着铁锈味:“段同志到了军分区,憋着一股劲,没几年就升到了政委。后来响应号召去地方支左,在当地一所学校,遇见了一个女学生。第一眼看到那姑娘,段同志整个人都愣在原地。旁人都说,这女学生…… 咳咳…… 和夫人有七八分相似。后来,他就娶了那女学生。”
雨势越来越急,檐角铜铃在风中乱撞。陈伯的声音忽然压低,像在讲述什么禁忌之事:“谁能想到,1965 年,他带着军管会杀回大院,段政委突然检举夫人里通外国。信里字字句句,都揪着夫人当年留日的过往。” 青禾浑身一震,眼中满是震惊。
突然一道闪电劈亮走廊,青禾在刹那的惨白中,看见陈伯松弛的眼皮下,渗出浑浊的泪:“当时老爷已经被隔离审查了,可听说这事之后,还是暴跳如雷,立马打了报告和夫人离婚。离婚后没多久,老爷结束审查,不仅调到西南军区,还升了职,军衔也更高了。夫人这边,离婚报告批下来那天,吞了整瓶阿米妥钠,好在审查人员发现及时,把她送去了医院。”
老管家喉间的痰音,突然变成尖锐的嗤笑,缺角的耳垂在闪电中泛着青紫:“可谁又能想到,1972 年尼克松访华,前脚刚走,老爷就托人往五七干校捎了盒杏仁糖。听说夫人年轻时就爱吃甜,刚结婚那会,老爷一有空就去上海给她买霞飞路的杏仁糖。”
雨幕在玻璃上蜿蜒成河,老管家陈伯的咳嗽声渐缓,喉间那声尖锐的嗤笑,在惊雷的余韵里,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小少爷,你祖母命硬,熬过了那些日子。尼克松访华后,风向变了,上头结束了对她的审查,调任南方,成了省委书记。老爷那边,也托了不少关系,很快就递上复婚申请。”
雨声中传来瓷器碎裂般的冷笑,青禾这才发现,是陈伯在嗤笑:“所有人都说,这是老爷运作的结果,毕竟那时候……” 他浑浊的眼珠转向窗外交错的雨丝,“毕竟那时候老爷已经是西南军区副司令员了。”
惊雷炸响的刹那,陈伯枯瘦的手掌突然扣住青禾手腕:“复婚之后,老爷仍在西南军区任职,祖母则住在南方省委大院。虽说相隔千里,二人书信往来从未断过。” 陈伯枯瘦如柴的手指,轻轻抚过琉璃镇纸,干涸的血迹在昏黄灯光下,透着隐隐暗红。“可我心里清楚,夫人心里一直有个结。每次收到老爷的信,她都会盯着信纸看很久,眼神里满是复杂的情绪。”
窗外的雨势渐渐变小,老管家陈伯的手指从琉璃镇纸上滑落,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小少爷,自复婚之后,他俩一直靠书信联系,再没见过面。夫人忙着南方的工作,老爷也被军区的事务缠住了。”
青禾的目光在昏暗的灯光下愈发凝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日记泛黄的纸页。“后来呢?”
“后来……” 陈伯的声音突然沙哑得厉害,像是被什么哽住了喉咙,“夫人走的时候,老爷第一时间从西南赶了过来。追悼会上,我瞧见他的手一直在抖,眼眶深陷,头发全白了。”
雨打在屋檐上的声音渐渐停歇,只有偶尔的雨滴声,在静谧的老宅里格外清晰。“那天,除了老爷,还有两个女人也来了。一个是思语小姐,另一个,听说是位日本投资商,叫大岛直子。” 陈伯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复杂的光,“我第一眼看见你,就知道你是大岛直子女士的孩子,是夫人的后人。你和你母亲太像了。”
青禾的心猛地一紧,母亲从未跟他提过这事。但他记得,家里没破产前,母亲确实在华做过生意。“陈伯,这些事,你怎么记得这么清楚?”
老管家的目光越过青禾,望向窗外被雨水洗刷过的庭院,像是陷入了遥远的回忆。“小少爷,有些事,一旦刻进骨头里,就一辈子都忘不掉。我在这老宅里待了大半辈子,见证了刘家的兴衰,这些事,我怎能忘?”
老宅里弥漫着陈旧的气息,混着雨后泥土的芬芳。青禾突然觉得,这个雨夜揭开的,不只是家族的秘密,更是一段被岁月尘封的爱恨情仇。他的手指再次触碰到照片上祖母的面容,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窗外,月光透过云层洒在老宅的屋檐上,给这座古老的建筑披上了一层银纱。青禾站起身来,将日记和照片小心收好。“陈伯,谢谢你告诉我这些。”
老管家颤巍巍地起身,枯瘦的手掌拍了拍青禾的肩膀。“小少爷,有些事,知道了就好。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青禾走出房间,回头望去,陈伯的身影在长廊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孤独。雨过天晴,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可青禾的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
翌日清晨,阳光穿过老宅雕花的窗棂,在地面上勾勒出斑驳的光影。竹下青禾还未从昨夜的震撼中完全缓过神来,姑妈刘思语便神色匆匆地踏入了他的房间。
“青禾,” 姑妈眉头紧锁,手中的机票被捏得皱巴巴的,“公司那边突发紧急状况,我必须立刻赶回美国。后天就是我生父宋雨村烈士遗体的追悼会,只能麻烦你代我带着索菲亚出席了。” 说着,姑妈从随身的包里取出一个精致的文件夹,“这里面是当年新四军军长出具的烈士证明和我生父当年留给我们兄妹的玉佩,到时候或许用得上。”
追悼会当天,阴沉的天空飘着细雨,给这座肃穆的陵园蒙上了一层更加凝重的氛围,阴沉的天空飘着细雨,花岗岩纪念碑上的红五星被雨水洗得发亮。竹下青禾捧着白菊望向遗像——二十岁的宋雨村剑眉星目,与姑妈珍藏的战地结婚照里穿着新四军军装的青年重合。仪式结束后,人群渐渐散去,青禾和索菲亚走向一群神色凝重的长辈,一位身形佝偻但腰杆笔直的老人,正是宋雨村的堂弟宋明山。他目光审视地在两人身上打量,率先开口:“你们俩孩子,是……?”
索菲亚声音略带颤抖:“宋爷爷,我是宋雨村的外孙女索菲亚・摩根,这是我表哥竹下青禾。我妈妈本要赶来,可公司突发急事回美国了,让我们替她参加追悼会。”
宋明山身后一位白发苍苍的妇女忍不住插话:“我们从来没听说堂哥结过婚、有了后人。这么多年,音信全无,要不是政府告知遗体被发现,我们都不知道他已经牺牲了……”
索菲亚眼眶瞬间红了,青禾见状,急忙从包里拿出母亲提前准备的信物和泛黄照片。照片里,宋雨村和林惠在汉口新四军集结根据地,笑容灿烂。“爷爷,这是我外祖母林惠,1938 年 1 月,他们在汉口结为夫妻,后来外祖父牺牲,外祖母去了美国,生下了我妈妈。”
宋家人接过照片,围在一起仔细端详,久久沉默。宋明山轻轻摩挲照片,长叹一声:“时间过得太快,没想到堂哥竟有了这么大的后代。孩子,都是一家人,等忙完这阵,回湖南老家看看,祖坟也该让你们祭拜了。”
这时,青禾感觉背后有人轻拍。转身看到一位身形瘦削的韩国老人,老人眼中闪烁着复杂光芒,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年轻人,终于找到你了。” 接着从怀中掏出一块散发奇异香味的犀牛香,递到青禾手中。
青禾一脸疑惑:“这是……”
老人用朝鲜语急切说着,身旁翻译解释道:“金奶奶说这是她答应给林同志找的香,有了这个香找不到家的人就可以回家了。”青禾摩挲着手中散发奇异香味的犀牛香,抬眼望向金奶奶,试图从她布满皱纹的脸上找寻更多答案,可老人只是微笑着,用不太熟练的中文叮嘱:“收好,它会派上用场。”
索菲亚此时已然缓过神来,粉色的指甲轻轻拉扯青禾的衣袖,眼眸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表哥,咱们跟宋爷爷去湖南老家祭祖吧,也算是认祖归宗。”
宋明山听闻,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抬手轻轻拍了拍索菲亚的肩膀:“好孩子,就该回去看看。”
几日后,一行人怀揣着对故土的憧憬与敬畏,踏上了湖南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老家的村庄仿若一颗隐匿在青山绿水怀抱中的明珠,错落有致的白墙黑瓦屋舍,似岁月精心摆放的积木,与周边景致相得益彰。田间地头,泥土的芬芳裹挟着春日的暖阳,悠悠飘散,那是故乡独有的气息,一下便勾起众人心底深处最柔软的乡情。刚到村口,众人的目光便被一户人家门前的景象牢牢吸引。一座灵堂庄重地搭建着,白色的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仿若在低声诉说着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往事。
灵堂中央,一幅黑白遗像高悬,照片中的老人面容和蔼,眼中似仍含着对世间的眷恋。周围摆放着花圈,素白的花朵散发着淡淡的哀伤。一位身着玄色道袍的道士,神色肃穆,宛如从古老画卷中走出的人物。他口中念念有词,那抑扬顿挫的语调,时而高亢,时而低沉,仿佛带着神秘的力量,穿透阴阳两界的壁垒。手中的桃木剑,随着他的动作上下飞舞,寒光闪烁,在日光下划出一道道凌厉的弧线,剑身系着的红色丝带,在风中烈烈作响,似在与无形的力量周旋、对话 。
索菲亚的好奇心瞬间被点燃,宛如一只欢快的小鹿,蹦蹦跳跳地凑了过去。她那湛蓝的眼眸中,兴奋的光芒熠熠生辉,对眼前这充满东方神秘色彩的场景,充满了强烈的探索欲。青禾见状,生怕她出意外,赶忙加快脚步紧紧跟上,神色间隐隐透露出一丝担忧,不时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的环境。
围观的人群中,有人小声议论起来:“这道士可神了,听说能走阴,专门和死去的人通灵呢。” 这话如同涟漪一般,在人群里轻轻散开,众人纷纷点头,眼神中满是敬畏。索菲亚瞪大了眼睛,眼中满是惊奇,她急切地转头看向青禾,那眼神里写满了好奇,仿佛在询问青禾这一切是否真实,又似乎在满心期待着一场超乎想象的神秘体验。远处传来唢呐凄厉的长鸣,宋明山脸色骤变:“快走,陈家出煞了!“众人慌忙避让,只见八个精壮汉子抬着漆黑棺木疾行而过,漫天纸钱被雨水打湿,粘在青禾的皮鞋上像苍白的蝶。
“小少爷在看夫人的日记啊。“陈伯的吴侬软语裹着窗外雨声,“这册子老爷子找了好些年......“
青禾后颈一凉,日记里滑落的照片飘到膝头。1956年穿将校呢的祖母身旁站着面容清癯的年轻人,竟与姑妈书房里那张1938年的宋雨村烈士遗照有七分相似。
“这是段安国同志,1956年调到夫人身边的警卫参谋。“陈伯枯枝般的手指抚过照片,“朝鲜战场下来的烈士遗孤,夫人总说在他身上......“老人喉结突然滚动,“看见故人影子。“
青禾指尖猛地一颤,照片边缘在膝头割出红痕。陈伯浑浊的瞳孔泛起异光:“五六年台风天,刘司令在码头抗灾,回头就看见段参谋撑着油纸伞,半幅军装都淋透了罩在夫人肩上。“
琉璃镇纸突然被重重一拍,惊得窗外芭蕉叶雨珠簌簌滚落。青禾这才发现镇纸纹路里蜿蜒的暗红并非琉璃花纹,而是干涸的血迹。
“老爷子摔了望远镜,镜片扎进掌心都不觉疼。“陈伯突然挺直佝偻的背,用山东口音模仿刘司令暴喝:“查那个小白脸!查他三代!“旋即又坍缩回吴语:“可段参谋档案清白得很——父亲段志勇是四野老兵,平津战役牺牲的。“
青禾攥紧照片边缘,指节泛白。窗外惊雷炸响,玻璃上投下扭曲的树影,恰似当年伞骨的倒影。陈伯的声音在雨声间隙里,愈发沙哑:“夫人心里明白,老爷这猜忌一旦起了,就没个完。为了护住段同志,她找了个由头,托人把段同志调到了军分区。”
老人枯瘦的手指,突然痉挛般抓住琉璃镇纸,指节泛白。“段同志调去军分区那天,夫人把思语小姐生父生前一直用的钢笔,别在他胸前。” 陈伯喉间发出古怪的咕哝声,“段同志红着眼,欲言又止。他才二十岁,哪能明白,活人永远争不过死人。”
窗外一道闪电划过,照亮老管家沟壑纵横的脸。青禾这才发现,老人左耳缺了一小块耳垂,疤痕像是被什么利器削去的。
“后来,也不知是巧合,还是有人故意安排。新来的高警卫员一报到,所有人都惊住了。” 陈伯的指甲抠进镇纸的血纹,“这孩子眉眼有七八分像段同志,连翻文件的习惯都一样,活脱脱像夫人记忆里早已经牺牲的亡夫。夫人当场就失了态,要知道,夫人向来喜怒不形于色。”
雨点噼里啪啦地敲打窗棂,陈伯突然剧烈咳嗽起来,痰液里带着铁锈味:“段同志到了军分区,憋着一股劲,没几年就升到了政委。后来响应号召去地方支左,在当地一所学校,遇见了一个女学生。第一眼看到那姑娘,段同志整个人都愣在原地。旁人都说,这女学生…… 咳咳…… 和夫人有七八分相似。后来,他就娶了那女学生。”
雨势越来越急,檐角铜铃在风中乱撞。陈伯的声音忽然压低,像在讲述什么禁忌之事:“谁能想到,1965 年,他带着军管会杀回大院,段政委突然检举夫人里通外国。信里字字句句,都揪着夫人当年留日的过往。” 青禾浑身一震,眼中满是震惊。
突然一道闪电劈亮走廊,青禾在刹那的惨白中,看见陈伯松弛的眼皮下,渗出浑浊的泪:“当时老爷已经被隔离审查了,可听说这事之后,还是暴跳如雷,立马打了报告和夫人离婚。离婚后没多久,老爷结束审查,不仅调到西南军区,还升了职,军衔也更高了。夫人这边,离婚报告批下来那天,吞了整瓶阿米妥钠,好在审查人员发现及时,把她送去了医院。”
老管家喉间的痰音,突然变成尖锐的嗤笑,缺角的耳垂在闪电中泛着青紫:“可谁又能想到,1972 年尼克松访华,前脚刚走,老爷就托人往五七干校捎了盒杏仁糖。听说夫人年轻时就爱吃甜,刚结婚那会,老爷一有空就去上海给她买霞飞路的杏仁糖。”
雨幕在玻璃上蜿蜒成河,老管家陈伯的咳嗽声渐缓,喉间那声尖锐的嗤笑,在惊雷的余韵里,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小少爷,你祖母命硬,熬过了那些日子。尼克松访华后,风向变了,上头结束了对她的审查,调任南方,成了省委书记。老爷那边,也托了不少关系,很快就递上复婚申请。”
雨声中传来瓷器碎裂般的冷笑,青禾这才发现,是陈伯在嗤笑:“所有人都说,这是老爷运作的结果,毕竟那时候……” 他浑浊的眼珠转向窗外交错的雨丝,“毕竟那时候老爷已经是西南军区副司令员了。”
惊雷炸响的刹那,陈伯枯瘦的手掌突然扣住青禾手腕:“复婚之后,老爷仍在西南军区任职,祖母则住在南方省委大院。虽说相隔千里,二人书信往来从未断过。” 陈伯枯瘦如柴的手指,轻轻抚过琉璃镇纸,干涸的血迹在昏黄灯光下,透着隐隐暗红。“可我心里清楚,夫人心里一直有个结。每次收到老爷的信,她都会盯着信纸看很久,眼神里满是复杂的情绪。”
窗外的雨势渐渐变小,老管家陈伯的手指从琉璃镇纸上滑落,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小少爷,自复婚之后,他俩一直靠书信联系,再没见过面。夫人忙着南方的工作,老爷也被军区的事务缠住了。”
青禾的目光在昏暗的灯光下愈发凝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日记泛黄的纸页。“后来呢?”
“后来……” 陈伯的声音突然沙哑得厉害,像是被什么哽住了喉咙,“夫人走的时候,老爷第一时间从西南赶了过来。追悼会上,我瞧见他的手一直在抖,眼眶深陷,头发全白了。”
雨打在屋檐上的声音渐渐停歇,只有偶尔的雨滴声,在静谧的老宅里格外清晰。“那天,除了老爷,还有两个女人也来了。一个是思语小姐,另一个,听说是位日本投资商,叫大岛直子。” 陈伯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复杂的光,“我第一眼看见你,就知道你是大岛直子女士的孩子,是夫人的后人。你和你母亲太像了。”
青禾的心猛地一紧,母亲从未跟他提过这事。但他记得,家里没破产前,母亲确实在华做过生意。“陈伯,这些事,你怎么记得这么清楚?”
老管家的目光越过青禾,望向窗外被雨水洗刷过的庭院,像是陷入了遥远的回忆。“小少爷,有些事,一旦刻进骨头里,就一辈子都忘不掉。我在这老宅里待了大半辈子,见证了刘家的兴衰,这些事,我怎能忘?”
老宅里弥漫着陈旧的气息,混着雨后泥土的芬芳。青禾突然觉得,这个雨夜揭开的,不只是家族的秘密,更是一段被岁月尘封的爱恨情仇。他的手指再次触碰到照片上祖母的面容,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窗外,月光透过云层洒在老宅的屋檐上,给这座古老的建筑披上了一层银纱。青禾站起身来,将日记和照片小心收好。“陈伯,谢谢你告诉我这些。”
老管家颤巍巍地起身,枯瘦的手掌拍了拍青禾的肩膀。“小少爷,有些事,知道了就好。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青禾走出房间,回头望去,陈伯的身影在长廊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孤独。雨过天晴,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可青禾的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
翌日清晨,阳光穿过老宅雕花的窗棂,在地面上勾勒出斑驳的光影。竹下青禾还未从昨夜的震撼中完全缓过神来,姑妈刘思语便神色匆匆地踏入了他的房间。
“青禾,” 姑妈眉头紧锁,手中的机票被捏得皱巴巴的,“公司那边突发紧急状况,我必须立刻赶回美国。后天就是我生父宋雨村烈士遗体的追悼会,只能麻烦你代我带着索菲亚出席了。” 说着,姑妈从随身的包里取出一个精致的文件夹,“这里面是当年新四军军长出具的烈士证明和我生父当年留给我们兄妹的玉佩,到时候或许用得上。”
追悼会当天,阴沉的天空飘着细雨,给这座肃穆的陵园蒙上了一层更加凝重的氛围,阴沉的天空飘着细雨,花岗岩纪念碑上的红五星被雨水洗得发亮。竹下青禾捧着白菊望向遗像——二十岁的宋雨村剑眉星目,与姑妈珍藏的战地结婚照里穿着新四军军装的青年重合。仪式结束后,人群渐渐散去,青禾和索菲亚走向一群神色凝重的长辈,一位身形佝偻但腰杆笔直的老人,正是宋雨村的堂弟宋明山。他目光审视地在两人身上打量,率先开口:“你们俩孩子,是……?”
索菲亚声音略带颤抖:“宋爷爷,我是宋雨村的外孙女索菲亚・摩根,这是我表哥竹下青禾。我妈妈本要赶来,可公司突发急事回美国了,让我们替她参加追悼会。”
宋明山身后一位白发苍苍的妇女忍不住插话:“我们从来没听说堂哥结过婚、有了后人。这么多年,音信全无,要不是政府告知遗体被发现,我们都不知道他已经牺牲了……”
索菲亚眼眶瞬间红了,青禾见状,急忙从包里拿出母亲提前准备的信物和泛黄照片。照片里,宋雨村和林惠在汉口新四军集结根据地,笑容灿烂。“爷爷,这是我外祖母林惠,1938 年 1 月,他们在汉口结为夫妻,后来外祖父牺牲,外祖母去了美国,生下了我妈妈。”
宋家人接过照片,围在一起仔细端详,久久沉默。宋明山轻轻摩挲照片,长叹一声:“时间过得太快,没想到堂哥竟有了这么大的后代。孩子,都是一家人,等忙完这阵,回湖南老家看看,祖坟也该让你们祭拜了。”
这时,青禾感觉背后有人轻拍。转身看到一位身形瘦削的韩国老人,老人眼中闪烁着复杂光芒,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年轻人,终于找到你了。” 接着从怀中掏出一块散发奇异香味的犀牛香,递到青禾手中。
青禾一脸疑惑:“这是……”
老人用朝鲜语急切说着,身旁翻译解释道:“金奶奶说这是她答应给林同志找的香,有了这个香找不到家的人就可以回家了。”青禾摩挲着手中散发奇异香味的犀牛香,抬眼望向金奶奶,试图从她布满皱纹的脸上找寻更多答案,可老人只是微笑着,用不太熟练的中文叮嘱:“收好,它会派上用场。”
索菲亚此时已然缓过神来,粉色的指甲轻轻拉扯青禾的衣袖,眼眸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表哥,咱们跟宋爷爷去湖南老家祭祖吧,也算是认祖归宗。”
宋明山听闻,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抬手轻轻拍了拍索菲亚的肩膀:“好孩子,就该回去看看。”
几日后,一行人怀揣着对故土的憧憬与敬畏,踏上了湖南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老家的村庄仿若一颗隐匿在青山绿水怀抱中的明珠,错落有致的白墙黑瓦屋舍,似岁月精心摆放的积木,与周边景致相得益彰。田间地头,泥土的芬芳裹挟着春日的暖阳,悠悠飘散,那是故乡独有的气息,一下便勾起众人心底深处最柔软的乡情。刚到村口,众人的目光便被一户人家门前的景象牢牢吸引。一座灵堂庄重地搭建着,白色的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仿若在低声诉说着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往事。
灵堂中央,一幅黑白遗像高悬,照片中的老人面容和蔼,眼中似仍含着对世间的眷恋。周围摆放着花圈,素白的花朵散发着淡淡的哀伤。一位身着玄色道袍的道士,神色肃穆,宛如从古老画卷中走出的人物。他口中念念有词,那抑扬顿挫的语调,时而高亢,时而低沉,仿佛带着神秘的力量,穿透阴阳两界的壁垒。手中的桃木剑,随着他的动作上下飞舞,寒光闪烁,在日光下划出一道道凌厉的弧线,剑身系着的红色丝带,在风中烈烈作响,似在与无形的力量周旋、对话 。
索菲亚的好奇心瞬间被点燃,宛如一只欢快的小鹿,蹦蹦跳跳地凑了过去。她那湛蓝的眼眸中,兴奋的光芒熠熠生辉,对眼前这充满东方神秘色彩的场景,充满了强烈的探索欲。青禾见状,生怕她出意外,赶忙加快脚步紧紧跟上,神色间隐隐透露出一丝担忧,不时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的环境。
围观的人群中,有人小声议论起来:“这道士可神了,听说能走阴,专门和死去的人通灵呢。” 这话如同涟漪一般,在人群里轻轻散开,众人纷纷点头,眼神中满是敬畏。索菲亚瞪大了眼睛,眼中满是惊奇,她急切地转头看向青禾,那眼神里写满了好奇,仿佛在询问青禾这一切是否真实,又似乎在满心期待着一场超乎想象的神秘体验。远处传来唢呐凄厉的长鸣,宋明山脸色骤变:“快走,陈家出煞了!“众人慌忙避让,只见八个精壮汉子抬着漆黑棺木疾行而过,漫天纸钱被雨水打湿,粘在青禾的皮鞋上像苍白的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