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伊莲娜小姐,两个人相处得并不愉快,对么?”
萨拉淡淡的问道。
顾为经没有回答。
这不能算是一个疑问句,有一天,别人在旁边问你,花是不是有气味,水会不会从高处流向低处,阿旺算不算胖,一加一是不是等于二。
如果提问的不是小孩子。
通常来说,这也不算是一个问句。
因为,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而安娜和萨拉两个人相处的并不好……这同样也是如同万有引力会不会存在,一加一是不是等于二,阿旺的体重有没有超标一样,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是的。
她们相处的不好。
她们相处得糟糕极了。
“告别的时候,伊莲娜小姐还邀请我,下次继续去登门做客呢?”老太太语调里不无调侃。
旧事重提一遍,伊莲娜小姐对顾为经非常的富有耐心,她会向顾为经道歉,她会和顾为经一起去巴黎,但这并不意味着伊莲娜小姐是个容易相处的人。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在绝大多数人看来。
安娜都是很难接近的人。
恰巧。
萨拉也是这样的人。
不知算不算是巧合,顾为经如今和萨拉之间气氛有些剑拔弩张,但比起他第一次和安娜相遇的场景,如今的这场面也就真是……洒洒水拉。
夸张一点的说。
他们两个差点打起来。
毫不夸张的说,他们分别对彼此报以最恶毒的冷笑,讥讽以及嘲弄,互相大喊大叫,指责彼此的虚伪,伊莲娜小姐气得想要把咖啡杯浇在顾为经的狗脑袋上。
然而。
画室里,萨拉和伊莲娜小姐之间的交谈,则是完全相反的风格。
先后两代《油画》杂志的艺术总监彼此之间的争吵完全走的是“魔法对轰”的路线。
两个魔术师站在舞台的两端,用语言的意术操弄着危险的火球,她们灵巧的拆借着那些艺术的元素,罗金斯,莫奈,毕加索,立体主义,创作的方法论……把它们种种组合在一起,在嘴唇里化作咒言,一边喝着红茶,一边向着对方讨厌的脸颊上用力的砸过去。
对方轻描淡写的接住。
轻轻朝茶杯吹口气,把火焰吹的更热烈一些,然后再用力的砸回来。
两个当事人比赛式的互相展现出优雅而闲适的姿态,表现出仿佛就算把对方喷到哭,她们自己连头发丝都不会乱上一点。最后对波了半天,谁也没喷到满意。安娜温柔的邀请,萨拉继续来作客,老太太慈祥的说好。
而在画室里,其他被轰轰轰对轰的火球术炙烤的众人则觉得——
要不然,求求了,省去那些流程,你们还是直接把茶杯砸在对方脸上吧。
别折磨我们了。
也别折磨自己。
“你知道么?我对伊莲娜小姐的评价其实还不错的。”萨拉说道。
“这是……某种《油画》杂志式的虚伪么?”
顾为经反问道。
“你对年纪大的前辈缺乏尊重,年轻人。”萨拉面色有些不悦。
“我对不诚实的人缺乏尊重,老奶奶。”顾为经说道,“你所说出来的话,和你表现出来的,你写在评论文章里的,完全是两码事。”
“不要看你怎么诉说,而要看你的本来面目。”
年轻人反问道。
“这不是《油画》杂志所号称要去坚持的事情么?”
头发洁白的老太太坐起身,靠在靠背椅上,审视着顾为经。
顾为经也看着对方。
房间里的其他的评委明明才是这间房间的原本主人,萨拉不说话,无法插入到这场对话里的其他人都不说话,他们似乎成为了桌布、花瓶、水杯这样无关痛痒的环境摆设。
整间房间里,一个年轻人和一个老者相互对望。
这让顾为经恍然之间,仿佛又到了在小教室里和曹轩上课时的感受,不同点在于,这一次,两人之间的目光都没有任何温度存在。
角斗场贵宾的包厢里的年迈君主,亲自披挂整齐,拾级而下。
她审视着自己的猎物。
良久。
“我不喜欢安娜。”
她说道。
“我讨厌伊莲娜小姐,我非常非常的讨厌安娜·伊莲娜。”
萨拉重复了一遍的说道。“伊莲娜女士离开了《油画》杂志艺术总监的职位,我非常的开心。”
顾为经还没怎么说话呢,旁边的评委们已经人都听傻了,彼此交换着困惑不解的眼神。
不是。
大哥大姐,你们两个人之间的聊天话题这么……劲爆的么?
哪怕是在布朗爵士和伊莲娜家族最为水火不容的年代,哪怕在把安娜驱逐出杂志社董事会的股东会议上,都没有人敢这么对伊莲娜家族的女继承人说话的。
都是体面人,最表面的风度还是保持一下的。
再说。
大家也未必真的想要往死里得罪伊莲娜小姐,不过是想多多的挣点钱而已,坏人有布朗爵士当就好了嘛,何必非闹的太僵。
按崔小明的理论——大头反正是布朗爵士和克鲁格银行要吃,你喝汤的没事在那里乱跳什么呢,跟着大哥摸摸鱼就好。
萨拉还真算不上是布朗爵士的马前卒。
她回到《油画》杂志后,做为诚意,布朗爵士提出过可以把和金融市场强相关的买手指南版块重新并入栏目体系呢。
但人家萨拉没接。
她直接就把整个买手指南版块“单独”了出去,也可以说,她直接就把买手指南从页面的栏目上给直接砍了。
以后它和她掌控的栏目本身,不再有任何的瓜葛。
顾为经读到的那篇关于《油画》杂志还是不是一本严肃的艺术评论杂志的文章,阴阳怪气安娜是附带的,主要说的其实是这件事。
按萨拉自己的话说——
“她是艺术评论者,请她回来,她就要做艺术杂志,她不负责炒股。”
这已经是相当严重的指控了,尤其是以她这样身份的学者在《油画》正文里写出这样的话,并不比安娜在美术年会上狂抽布朗爵士的脸的行为,好上多少。
不少评委,还以为她是伊莲娜家族的好朋友呢。
两个人都是女人,甚至她们的经历都有相似性,都是离开杂志社后又重返杂志社,在乱局之中担任艺术总监。在普遍的印象里,往往会觉得这样的两个人,理所应当会互相的喜欢,至少是惺惺相惜。
今天这话。
萨拉却讲的一点情面都没有留。
“我不喜欢她的一大原因,是因为我觉得,她完全没有做好成为《油画》杂志艺术总监的准备,她才多大,不到25岁,实在是太年轻了。这可与负责某个奢侈品品牌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这不是关于她自己的,这不是关于某个人的,这是关于整个行业的。这是一个件严肃的事情,而不是让人胡闹的厨房。”
“我既不喜欢她,又对她的评价很低。”
萨拉说道。
“我以前见过她母亲,其实我对她的母亲的评价也不高,但这是另一码事了。在安娜来到《油画》杂志的时候,我已经离开了杂志社接近20年。我其实从来没有想过会重返杂社。”
“后来,直到我见了伊莲娜小姐一面。”
“我仍然不喜欢她,我仍然认为她不会是一位好的艺术总监。但……我对她的评价,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我并觉得她是一个在厨房里胡闹的小姑娘,非要形容的话,我觉得她是冷酷版本的简·奥斯汀。顾先生,你可以把这句话转达给她。”
顾为经看着萨拉。
其实……他没太听懂。
顾为经不太能适应伊莲娜小姐和萨拉之间的迷语人式玩弄语言的交谈方式。有些时候,安娜一本正经的在那里阴阳怪气你,你还觉得对方在夸你呢。
萨拉也一样。
诺?
什么叫做冷酷般的简·奥斯汀。简·奥斯汀么,杰出的大作家。把一个形容成大作家,应该是夸奖对方的吧?安娜就喜欢叫自己巴尔扎克。可是加上了“冷酷”这样的修饰词,整个句子里的含义,仿佛就变了一个不同的味道。
但比起之前那个在厨房里胡闹的小女孩,衬托之下,应该是一个更高的评价。
顾为经一时之间,甚至有点想念老杨。
老杨油归油,不得不说。别看杨老师整天嗦着烤肠,对着手机埋头研究着保时捷的选配和二手小游艇的价目表,但顾为经偶尔问杨老师一些很冷门的问题,人家真的是什么都懂。
杨哥确实是文化人。
好在。
萨拉大概看出了顾为经的困惑。
“简·奥斯汀是一个非常会运用讽刺这门艺术的人,她表面冷淡,内心又有很细腻的情感,拥有同时代人最杰出,也许也是最尖锐刻薄的笔触,遇到事情绝不妥协。当评论家在评价简·奥斯汀的作品的时候,从不吝啬于给予大量的赞美之词。只有唯一一个问题……”
“有评论家会认为。简·奥斯汀的作品里,只有女主角本人是活着的。”
“她的笔下有无数个人物。但那些都像是幻觉,她只在意笔下的女主角。伊丽沙白、达仕伍德姐妹、爱玛·伍德豪斯、范妮·普莱斯……简·奥斯汀把她的注意力只集中在她所在意的人身上,她只会把心中所有的情感投注在几个主人公之上。她们有强大的气场,有温度,有自我的意识,她们高贵,机智,坚强。整部里会有十几个,乃至几十个重要的人物粉末登场。只有简·奥斯汀愿意去在意的人——只有她们是寥寥无几的‘大人物’,而其他所有人都是‘小角色’。”
“这里的‘大人物’和‘小角色’不是指身份的高低。也许大人物是寄人篱下的孤女。小角色是某位富有的伯爵甚至是公爵。它指的是一种情感的投射。”
“只有被在意的大人物,只有那些寄托了情感的人,才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存在。”
萨拉说道。
“现在,你明白我为什么刚刚要发笑了么?”
“不能只有你在意的人,才是真真正正的活着的,人不应该只在不公平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才觉得那是不公平。或者只有我在意的人,被人不喜欢了,才叫做不公平。”
“世界上有那么多位艺术家,伊莲娜小姐自己批评过的艺术家有多少?她喷别人的时候,有片刻的容情么?她在一亿人面前,以几乎摧毁范多恩身为潮牌设计师职业地位的方式,把他骂的狗血淋头的时候,她有那么,片刻曾在意过范多恩的感受么?曾在意过范多恩会面对什么么?”
“没有。她认为这是一个艺术评价者的伦理与坚守,这源于她的批判性思维。她说,这个行业的前辈已经证明过了,真相永远比友善更重要。”
“忽然之间。身份掉换。”
“在一件私人的画室里,我表达了对于你的作品的挑剔。我说我不喜欢你的作品,无法打一个高分。”
萨拉轻蔑的笑笑。
“她就忽然生气了。”
“她就对我狂吠,那眼神仿佛是要吃了我,她开始指责我缺乏艺术的共情能力,她指责我充满了偏见。咦?她不喜欢范多恩,为什么就不是偏见,为什么就不是缺乏艺术的共情能力了?”
“我这辈子批评过无数为艺术家,我甚至批评过毕加索本人。为什么,我不喜欢你,就是刻板偏见了?世界上不是只有一位画家存在的,顾先生。”
“就像今天。”
萨拉说道。
“我们交谈的一开始,你就怒气冲冲的跑来质问我,说你看到了维克托被打了U,你说你很生气,因为维克托遭受了不公平的对待。”
“你凭什么觉得,我是出于偏见,打的这个分数?”
“不要太看得起自己了,顾先生。至少你,还没有这样的资格,让我给谁特意打低分。”
“今天这个会场里有30个学生。你知道我给多少人打了U么。我告诉你,即使是威廉姆斯,这个项目里,另外一位备受瞩目的孩子。我也就只打了U。我相信打分的时候,他也看见了。而无论是他,还是他的经纪人,都没有人敢怒气冲冲的跑过来,责问我——”
“萨拉女士,为什么要不公平的对待他,警告我,这样做,他会变得非常的生气的。”老太太平静的说道。
萨拉淡淡的问道。
顾为经没有回答。
这不能算是一个疑问句,有一天,别人在旁边问你,花是不是有气味,水会不会从高处流向低处,阿旺算不算胖,一加一是不是等于二。
如果提问的不是小孩子。
通常来说,这也不算是一个问句。
因为,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而安娜和萨拉两个人相处的并不好……这同样也是如同万有引力会不会存在,一加一是不是等于二,阿旺的体重有没有超标一样,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是的。
她们相处的不好。
她们相处得糟糕极了。
“告别的时候,伊莲娜小姐还邀请我,下次继续去登门做客呢?”老太太语调里不无调侃。
旧事重提一遍,伊莲娜小姐对顾为经非常的富有耐心,她会向顾为经道歉,她会和顾为经一起去巴黎,但这并不意味着伊莲娜小姐是个容易相处的人。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在绝大多数人看来。
安娜都是很难接近的人。
恰巧。
萨拉也是这样的人。
不知算不算是巧合,顾为经如今和萨拉之间气氛有些剑拔弩张,但比起他第一次和安娜相遇的场景,如今的这场面也就真是……洒洒水拉。
夸张一点的说。
他们两个差点打起来。
毫不夸张的说,他们分别对彼此报以最恶毒的冷笑,讥讽以及嘲弄,互相大喊大叫,指责彼此的虚伪,伊莲娜小姐气得想要把咖啡杯浇在顾为经的狗脑袋上。
然而。
画室里,萨拉和伊莲娜小姐之间的交谈,则是完全相反的风格。
先后两代《油画》杂志的艺术总监彼此之间的争吵完全走的是“魔法对轰”的路线。
两个魔术师站在舞台的两端,用语言的意术操弄着危险的火球,她们灵巧的拆借着那些艺术的元素,罗金斯,莫奈,毕加索,立体主义,创作的方法论……把它们种种组合在一起,在嘴唇里化作咒言,一边喝着红茶,一边向着对方讨厌的脸颊上用力的砸过去。
对方轻描淡写的接住。
轻轻朝茶杯吹口气,把火焰吹的更热烈一些,然后再用力的砸回来。
两个当事人比赛式的互相展现出优雅而闲适的姿态,表现出仿佛就算把对方喷到哭,她们自己连头发丝都不会乱上一点。最后对波了半天,谁也没喷到满意。安娜温柔的邀请,萨拉继续来作客,老太太慈祥的说好。
而在画室里,其他被轰轰轰对轰的火球术炙烤的众人则觉得——
要不然,求求了,省去那些流程,你们还是直接把茶杯砸在对方脸上吧。
别折磨我们了。
也别折磨自己。
“你知道么?我对伊莲娜小姐的评价其实还不错的。”萨拉说道。
“这是……某种《油画》杂志式的虚伪么?”
顾为经反问道。
“你对年纪大的前辈缺乏尊重,年轻人。”萨拉面色有些不悦。
“我对不诚实的人缺乏尊重,老奶奶。”顾为经说道,“你所说出来的话,和你表现出来的,你写在评论文章里的,完全是两码事。”
“不要看你怎么诉说,而要看你的本来面目。”
年轻人反问道。
“这不是《油画》杂志所号称要去坚持的事情么?”
头发洁白的老太太坐起身,靠在靠背椅上,审视着顾为经。
顾为经也看着对方。
房间里的其他的评委明明才是这间房间的原本主人,萨拉不说话,无法插入到这场对话里的其他人都不说话,他们似乎成为了桌布、花瓶、水杯这样无关痛痒的环境摆设。
整间房间里,一个年轻人和一个老者相互对望。
这让顾为经恍然之间,仿佛又到了在小教室里和曹轩上课时的感受,不同点在于,这一次,两人之间的目光都没有任何温度存在。
角斗场贵宾的包厢里的年迈君主,亲自披挂整齐,拾级而下。
她审视着自己的猎物。
良久。
“我不喜欢安娜。”
她说道。
“我讨厌伊莲娜小姐,我非常非常的讨厌安娜·伊莲娜。”
萨拉重复了一遍的说道。“伊莲娜女士离开了《油画》杂志艺术总监的职位,我非常的开心。”
顾为经还没怎么说话呢,旁边的评委们已经人都听傻了,彼此交换着困惑不解的眼神。
不是。
大哥大姐,你们两个人之间的聊天话题这么……劲爆的么?
哪怕是在布朗爵士和伊莲娜家族最为水火不容的年代,哪怕在把安娜驱逐出杂志社董事会的股东会议上,都没有人敢这么对伊莲娜家族的女继承人说话的。
都是体面人,最表面的风度还是保持一下的。
再说。
大家也未必真的想要往死里得罪伊莲娜小姐,不过是想多多的挣点钱而已,坏人有布朗爵士当就好了嘛,何必非闹的太僵。
按崔小明的理论——大头反正是布朗爵士和克鲁格银行要吃,你喝汤的没事在那里乱跳什么呢,跟着大哥摸摸鱼就好。
萨拉还真算不上是布朗爵士的马前卒。
她回到《油画》杂志后,做为诚意,布朗爵士提出过可以把和金融市场强相关的买手指南版块重新并入栏目体系呢。
但人家萨拉没接。
她直接就把整个买手指南版块“单独”了出去,也可以说,她直接就把买手指南从页面的栏目上给直接砍了。
以后它和她掌控的栏目本身,不再有任何的瓜葛。
顾为经读到的那篇关于《油画》杂志还是不是一本严肃的艺术评论杂志的文章,阴阳怪气安娜是附带的,主要说的其实是这件事。
按萨拉自己的话说——
“她是艺术评论者,请她回来,她就要做艺术杂志,她不负责炒股。”
这已经是相当严重的指控了,尤其是以她这样身份的学者在《油画》正文里写出这样的话,并不比安娜在美术年会上狂抽布朗爵士的脸的行为,好上多少。
不少评委,还以为她是伊莲娜家族的好朋友呢。
两个人都是女人,甚至她们的经历都有相似性,都是离开杂志社后又重返杂志社,在乱局之中担任艺术总监。在普遍的印象里,往往会觉得这样的两个人,理所应当会互相的喜欢,至少是惺惺相惜。
今天这话。
萨拉却讲的一点情面都没有留。
“我不喜欢她的一大原因,是因为我觉得,她完全没有做好成为《油画》杂志艺术总监的准备,她才多大,不到25岁,实在是太年轻了。这可与负责某个奢侈品品牌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这不是关于她自己的,这不是关于某个人的,这是关于整个行业的。这是一个件严肃的事情,而不是让人胡闹的厨房。”
“我既不喜欢她,又对她的评价很低。”
萨拉说道。
“我以前见过她母亲,其实我对她的母亲的评价也不高,但这是另一码事了。在安娜来到《油画》杂志的时候,我已经离开了杂志社接近20年。我其实从来没有想过会重返杂社。”
“后来,直到我见了伊莲娜小姐一面。”
“我仍然不喜欢她,我仍然认为她不会是一位好的艺术总监。但……我对她的评价,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我并觉得她是一个在厨房里胡闹的小姑娘,非要形容的话,我觉得她是冷酷版本的简·奥斯汀。顾先生,你可以把这句话转达给她。”
顾为经看着萨拉。
其实……他没太听懂。
顾为经不太能适应伊莲娜小姐和萨拉之间的迷语人式玩弄语言的交谈方式。有些时候,安娜一本正经的在那里阴阳怪气你,你还觉得对方在夸你呢。
萨拉也一样。
诺?
什么叫做冷酷般的简·奥斯汀。简·奥斯汀么,杰出的大作家。把一个形容成大作家,应该是夸奖对方的吧?安娜就喜欢叫自己巴尔扎克。可是加上了“冷酷”这样的修饰词,整个句子里的含义,仿佛就变了一个不同的味道。
但比起之前那个在厨房里胡闹的小女孩,衬托之下,应该是一个更高的评价。
顾为经一时之间,甚至有点想念老杨。
老杨油归油,不得不说。别看杨老师整天嗦着烤肠,对着手机埋头研究着保时捷的选配和二手小游艇的价目表,但顾为经偶尔问杨老师一些很冷门的问题,人家真的是什么都懂。
杨哥确实是文化人。
好在。
萨拉大概看出了顾为经的困惑。
“简·奥斯汀是一个非常会运用讽刺这门艺术的人,她表面冷淡,内心又有很细腻的情感,拥有同时代人最杰出,也许也是最尖锐刻薄的笔触,遇到事情绝不妥协。当评论家在评价简·奥斯汀的作品的时候,从不吝啬于给予大量的赞美之词。只有唯一一个问题……”
“有评论家会认为。简·奥斯汀的作品里,只有女主角本人是活着的。”
“她的笔下有无数个人物。但那些都像是幻觉,她只在意笔下的女主角。伊丽沙白、达仕伍德姐妹、爱玛·伍德豪斯、范妮·普莱斯……简·奥斯汀把她的注意力只集中在她所在意的人身上,她只会把心中所有的情感投注在几个主人公之上。她们有强大的气场,有温度,有自我的意识,她们高贵,机智,坚强。整部里会有十几个,乃至几十个重要的人物粉末登场。只有简·奥斯汀愿意去在意的人——只有她们是寥寥无几的‘大人物’,而其他所有人都是‘小角色’。”
“这里的‘大人物’和‘小角色’不是指身份的高低。也许大人物是寄人篱下的孤女。小角色是某位富有的伯爵甚至是公爵。它指的是一种情感的投射。”
“只有被在意的大人物,只有那些寄托了情感的人,才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存在。”
萨拉说道。
“现在,你明白我为什么刚刚要发笑了么?”
“不能只有你在意的人,才是真真正正的活着的,人不应该只在不公平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才觉得那是不公平。或者只有我在意的人,被人不喜欢了,才叫做不公平。”
“世界上有那么多位艺术家,伊莲娜小姐自己批评过的艺术家有多少?她喷别人的时候,有片刻的容情么?她在一亿人面前,以几乎摧毁范多恩身为潮牌设计师职业地位的方式,把他骂的狗血淋头的时候,她有那么,片刻曾在意过范多恩的感受么?曾在意过范多恩会面对什么么?”
“没有。她认为这是一个艺术评价者的伦理与坚守,这源于她的批判性思维。她说,这个行业的前辈已经证明过了,真相永远比友善更重要。”
“忽然之间。身份掉换。”
“在一件私人的画室里,我表达了对于你的作品的挑剔。我说我不喜欢你的作品,无法打一个高分。”
萨拉轻蔑的笑笑。
“她就忽然生气了。”
“她就对我狂吠,那眼神仿佛是要吃了我,她开始指责我缺乏艺术的共情能力,她指责我充满了偏见。咦?她不喜欢范多恩,为什么就不是偏见,为什么就不是缺乏艺术的共情能力了?”
“我这辈子批评过无数为艺术家,我甚至批评过毕加索本人。为什么,我不喜欢你,就是刻板偏见了?世界上不是只有一位画家存在的,顾先生。”
“就像今天。”
萨拉说道。
“我们交谈的一开始,你就怒气冲冲的跑来质问我,说你看到了维克托被打了U,你说你很生气,因为维克托遭受了不公平的对待。”
“你凭什么觉得,我是出于偏见,打的这个分数?”
“不要太看得起自己了,顾先生。至少你,还没有这样的资格,让我给谁特意打低分。”
“今天这个会场里有30个学生。你知道我给多少人打了U么。我告诉你,即使是威廉姆斯,这个项目里,另外一位备受瞩目的孩子。我也就只打了U。我相信打分的时候,他也看见了。而无论是他,还是他的经纪人,都没有人敢怒气冲冲的跑过来,责问我——”
“萨拉女士,为什么要不公平的对待他,警告我,这样做,他会变得非常的生气的。”老太太平静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