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晏也没有要求熊启直接给出答复。

  早在他将诸子百家拉到并州的时候就已经考虑过这问题,人才输出才是正道。

  并州终究是缺少资源,虽然现在还能有不少岗位提供给民众,但是真正能够改变并州贫穷的还得是这些人才。

  只要一人有成就,那就很容易能带动一家、一族的兴盛,甚至一村的发展。

  积少成多之后,并州只会越来越强盛,成为华夏文化之乡。

  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应该在良性的学术竞争中优胜劣汰,自然消亡,而不应该毁于战火之中。

  因此,言晏想要的并州是一个华夏文明之乡,一个火种之地,为华夏保留各类经籍,学说。

  无论有用与否,都会进行保留,保存。

  毕竟很多学说、知识只是不适合当世,而不是真的没用。

  只能说,学说很多时候,只是不适应当世时事,大环境。

  就像战国时代,你去说黄老,说王道、仁道,谁搭理你呢?

  战国时代,七雄争霸,各家都在想尽办法的去变法,去变革,爆兵。

  所以法家、兵家、纵横家成了主流。

  现在天下承平之后,法家还有市场,但是兵家和纵横就要退出市场了,随之而来的则是主张休养生息的道家、主张仁政的儒家、善于种谷物的农家将成为未来的主流。

  而这种情况下,为了生存,各家也都会进行改变,去适应时代,而适应不了的也只能被淘汰。

  在他们被消亡淘汰之前,并州会将他们学说封存,等到合适他们的时代,再让这些学说重新现世,而不是等到岁月变迁,时过境迁后,一切又得重头来走。

  文明的火种已经种下,接下来就是等着它生根发芽就好了。

  这也是诸子百家为什么尊重言晏的原因之一,言晏给他们留下了火种,帮助他们发展,这个恩情,足以被百家铭记。

  “这次一统大典,水君不回来?”言晏询问起了熊启,关于魏咎的事。

  “不确定!”熊启一拍额头,完全不想提及水师二字。

  那个坑了他数十万的家伙,他还不敢去催,想起来就让人抓狂。

  水师真没人敢去接手,更不敢去问啊,一问就要掏钱。

  言晏点了点头,三十年陆军、五十年空军、百年海军可不是开玩笑的。

  秦国这是直接跳过了发展空军,直接去弄了海军,不被海军拖垮,都只能说魏咎牛逼了。

  这种情况下,别说是熊启了,就算是嬴政都不敢去过问啊。

  只要魏咎不叛变,就算魏咎当众杀人,秦国第一反应都得是被杀之人有罪。

  “不过就算不回来,应该也会送来一些海外奇珍异宝和海兽。”熊启想了想继续说道。

  “哦?”言晏有些诧异,有这些好东西,居然没想到送给自己这个兄长。

  “然后就会有一群傻不拉几的蠢货被坑着上了他的贼船!”熊启无奈的说道。

  要是都没点东西,熊启也无法支撑起水师这个巨大的骗局盘口。

  每年岁末大朝,水师都会送来各种奇珍异宝,告诉整个咸阳和大秦,水师是能赚钱的,然后在已经入股的人的联合隐瞒拐带下,那些不知道的人也就这么被坑上了贼船,再也下不去。

  言晏呆住了,他只是给魏咎提供了这么一个猜想假设,没想过魏咎居然能成功啊。

  也难怪魏咎没去并州送礼,这是不想把并州拉进这个骗局之中啊,多少还是有点道德的。

  不过……

  言晏想了想,秦国是满足不了水师发展的需求的,等到把秦国骗完了,魏咎还是会把目光放到并州上的。

  就算魏咎不想这么做,为了支撑起这个骗局,支撑起水师,也不得不去做,下边人也会去做。

  “你们是真不怕魏咎突然挂了啊!”言晏无奈的说道。

  水师能撑到现在,是因为魏咎还活着,一旦魏咎挂了,那么这个骗局也就要崩盘了。

  “他敢!”熊启瞬间跳了起来。

  “咳咳,帝君恕罪,失礼了!”熊启才发现自己有些激动了,急忙道歉。

  言晏眼神有些古怪的看着熊启,这反应不太对啊,若是从秦国丞相的角度去看,秦国国库肯定被魏咎给坑了,但是钱是国家的,跟他熊启有啥关系,不至于反应这么剧烈。

  那么只有一个可能,熊启自己也砸了不少钱在里边。

  “昌平君砸了多少进去?”言晏很好奇。

  “原本我是要打造诗经三百剑的,按照诗经篇章,锻造出305把名剑,结果现在只锻造出了二十一把,剩下的钱都投进去了!”熊启想哭。

  他看上了魏咎承诺的收益,结果魏咎看上了他的本金,把他的老本都给赔了进去,而且还在源源不断的持续输出。

  “咳咳……”言晏干咳了一声,虽然不是他干的,但是魏咎终究是他的弟弟,干出这种事,他也有些尴尬啊。

  “不过水师还是要发展的,至少现在咸阳也能看到新鲜的海鱼,百姓也能吃得起荤腥!”熊启感慨道。

  水师的发展壮大,影响的事很多。

  淡水鱼可以说没有脂肪,但是海鱼有啊。

  海鱼提炼出的鱼油,能有效的防止衰老,治疗夜盲症,这一点是能够造福全华夏的,不是金钱能衡量的。

  “这是一统大典的席位安排,帝君的席位在这!”熊启拿出了一统大典的座位表。

  言晏因为是隐瞒身份前来的,所以自然不可能进到主会场,但是所在的位置却也绝对是视线最佳的位置。

  “陛下这一次还调来了各军的精锐,要在骊山大营检阅大军!”熊启继续说道。

  “大阅兵?”言晏愣住。

  没想到嬴政居然学得这么快,也要检阅秦国所有大军啊。

  “毕竟这些大军为秦国东征西讨,覆灭六国,士兵们也希望见到陛下!”熊启笑着说道。

  并州抄秦国,秦国同样也在有样学样的学着并州的东西。

  至少让士兵知道他们是为谁而战,这一点就很重要。

  可以说,这就是军心。

  有了军心的大军就很难再出现一触即溃的可能性。

  有了军心的大军,遇到再大的危险,都可能拼至最后一人,绝不投降。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最新章节,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