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州虽然是草台班子,甚至不如曾经齐国,但是该有的威仪还是要有的,也是要一步步走向规矩的。”

  安期生叹了口气。

  并州不可能一直是草台班子的样子,走一步看一步,撤东墙补西墙,或者心血来潮就搞一手。

  那些都是曾经被逼出来的。

  他们终究是要走向正规化,走向合规的。

  “统率这么一个并州,还遇上一个想一出,是一出的君王,丞相大人也很累吧?”陈建突然开口道。

  安期生一怔,眼眶也红了起来。

  这么多年了,除了言晏,也之后陈建这么理解过他。

  并州这草台班子,这烂摊子,他多少次都想掀桌走人了。

  但是最后也只是撒了一次气,然后该如何还是继续如何。

  他可以任性的说,少了一个他,也会有人来顶上。

  可是这对不起言晏和并州所有人对他的信任。

  言晏邀请他入并州还不是并州建立之时,而是并州初步立足脚跟之后。

  可是言晏的任命,各司衙门的支持,这些都是对他的信任。

  他不能因为自己一时的任性而挂印离去,那样是辜负了所有人对他的信任。

  若是连这点重任都扛不住,那如何成为并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

  连国尉府和廷尉府的两位都全力支持他,他又有什么资格说放弃呢?

  “不过是些许风霜罢了!”

  安期生笑着拂去鬓角飘落的白发。

  陈建怔怔地看着安期生,郑重的躬了躬身。

  并州这样的朝堂环境,是多少政客梦寐以求的。

  其实算起来李仁、骆兵、安期生、典庆这些人都很年轻,四五十岁罢了,但是为什么天下人都以为他们老了?

  因为他们做的事是很多政客朝臣一辈子都未必能做成的一件事。

  而他们年仅四五十余也已经头发斑白,甚至李仁已是三千烦恼丝落尽。

  李仁:不提我,我们还是好朋友!

  “好了,该说的也都说了,并州的未来是美好的!”安期生笑着站直了身子。

  “是!我们的未来的都是美好的!”陈建也笑着点头。

  并州吏治清明,从君王到朝臣都是一心,这样的朝堂,多少世才能出现一次。

  若是并州都没有未来,他不知道什么样的朝堂才能结出如此盛世的果实。

  韩非的婚礼终究是到来了。

  整个北掖王城的大街小巷的楼头都挂满了广告横幅,甚至连市舶司的官员和巡街的武侯都专门为来客指引。

  “你们这群家伙,天香楼走的是高端路线,吸引的是达官显贵,贵家子弟,你们就不会将人引来我们有间客栈?”

  墨家北掖王城驻地中,庖丁怒骂着一群小厮。

  天香楼的高端拉走了那些有钱人,可是有钱人才几个,那么一大片的红海客户居然不知道去招揽。

  “打钱,去跟市舶司、城防署说,若是他们能给我们拉来客户,客户消费金额的一成收益是给他们的。”庖丁也是被逼出了智慧。

  等着客人自己上门?

  别傻了!

  商道贵争!

  在于舍得砸钱!

  “喏!”这种事上,荆轲和墨家一众统领都没有话语权。

  尤其是在偃师一脉给他们提醒之后,墨家总院也有跟其他两脉缓和关系的想法,所以更不会在这种事上去跟庖丁抢话语权了。

  “另外,放出消息,本统领明日将在东市广场上,向所有人展示解牛刀法。”庖丁继续说道。

  想要打出广告效应,那就要有噱头。

  庖丁解牛的噱头是足足的。

  外行人想着看热闹,武者们想着看刀法,所有人都有所得!

  “生活不易,统领卖艺!”荆轲感叹着这世事维艰。

  墨家统领虽然没有官职,但是只要他们愿意,任何一个卫所的总教头、县尉都是直接可以出任的。

  现在居然给庖丁逼到要街头卖艺的地步。

  “身为墨家巨子,你不觉得惭愧吗?”庖丁冷眼扫了一下荆轲。

  “……”荆轲呆滞住了,旋即反应过来,不对啊,他这些年的创收并不少啊,甚至墨家能死灰复燃,有中兴之势,也都是他做到的。

  别的不说,并州琉璃厂的收益可是养活了整个墨家,包括其他两脉也没少从他们手中成为区域经销商,中间商赚差价。

  “你这么说我可就不服了!”所以,荆轲直接反驳,“你要说之前的巨子没有作为那我无话可说,但是说我,我可不认!”

  庖丁想了想,似乎是这么个道理,于是和荆轲将目光转向了六指黑侠等墨家老前辈。

  “???”六指黑侠和墨家上一任的统领们都惊恐的看着两人,怎么就扯到我们身上来了。

  我们似乎就不应该在这里!

  “今天月色真好!”六指黑侠自顾自的说着,走出了墨家大堂。

  “嗯,地上的蚂蚁有些多!”墨家其他老前辈都找着自己的理由走出了大堂。

  ……

  韩非的大婚,似乎是成了沉寂多年的并州难得的盛世,所以到处都是张灯结彩,百姓们也都自发的洗扫街道。

  “子非大人在并州的声望也不低啊!”作为御史大夫的赵高也没有盛装出行,而是带着御史台的官员们微服私访。

  “很正常,并州廷尉府虽然是老师建立的,也经历了老师和我两任廷尉,但是我们的任期都很短,而子非大人则是一直在廷尉府任职,还是其中对一家影响最大的提刑按察使司,多少冤假错案因为他而等到平冤昭雪,这是获取声望最快的办法。”

  赵高并不意外韩非的名声能如此之盛。

  这也是为什么秦国的廷尉会成为丞相的最有利竞争者之一的原因。

  “这对陛下来说,未必是件好事!”一个监察御史说道。

  “那你就错了,若是韩非在他国,如此声望已有取死之道,但是在并州,没有这种可能!”赵高笑着说道。

  在并州声望最高的永远是言晏,然后是少司命、焰灵姬这两位帝后、帝妃。

  接下来还有大将军李仁、骆兵等。

  所以韩非虽然名声不低,但是跟这些人比起来,还是差得很远。

  甚至,他的声望也丝毫不比韩非低。

  御史监察百官,作为御史之首,赵高在并州的名声也同样不低。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最新章节,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