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开篇是一个欢天喜地的场面,因为这个沉闷的小村庄将迎来一个新的生命。
此时的天空是黑压压的一片,如同被泼了一瓶黑色墨水,在空气中逐渐晕染开来,房屋林木都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色,像一幅古朴简致的水墨画。村子也近入夜,偶尔的鸟叫虫鸣倒显得这村子格外静谧。直到突然而来的婴儿啼哭,打破了村子的宁静。
“哇——”
“生了生了——哎呦喂!我真是累坏了,大兄弟!”
一个胖乎乎的中年妇女抱着那啼哭的婴儿,一边走出房间,一边扯着大嗓门儿叫着。中年妇女一堆的横肉在腰间挂着,这大膀子也格外的宽厚,婴儿在她的胳肢窝里横着,显得分外娇小。
这妇女是隔壁的王大花,顾康安找来的接生婆。
王大花抱着那一坨小东西来到堂屋,堂屋的人瞬间就涌了上来,围绕在那婴儿周围,也不管那婴儿哭得如何响天动地,都要去摸摸她脸儿,动动她手,才能罢休。
顾康安走在众人前头,站在王大花面前双手成环状去抱那一团小家伙,嘴里忙道:
“谢谢花姐!谢谢花姐!”
顾康安目测这小婴儿,估摸着只有一尺长,拳头大小的脸蛋,小鼻子小眼儿的,和其他的初生婴儿也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还是依稀见得有些像他的,顾康安也说不上具体哪里像,大概是依感觉而来的,虽说这孩子长得和其他婴儿差不多的样子,但这可是自己孩子,心里终究是欢喜的,不同的。
顾成玉和顾成新两兄弟本来在院子里忙着剥豆子,听见婴儿的哭声,也急急忙忙扔下手中的豆子,几蹦几跳地就到了堂屋,只留下那几颗豆子滚落在盆子周围,一跳一跳的。
两兄弟全然不顾后方如何,三下五除二就在了那婴儿面前,想要看看这刚出生的孩子是个什么样儿。
在一旁跟着玩闹的顾盼也蹦哒哒着上前,4岁的她跑得比哥哥们慢很多,一边“跑”着一边软绵绵地嚷着:“我要看——我要看——”好像旁人要跟她抢去了似的。
堂屋里原本坐着聊天儿的一群人看完了这小家伙就开始一个两个地慢慢散开,有的随着顾康安嫂嫂叶华良去收拾房间,有的人去厨房做着饭准备招待客人,有的则逗逗孩子,还有的说了一声“再见”,便回家忙地里的活儿了。
毕竟生存是天儿大的事。这年头干了可能没有吃的,不干就更没吃的,大家彼此心照不宣,也不会多心多想。
倒是有一个人在众忙人中显得有些特别——堂屋一角的花甲老人,顾康安的父亲顾长明。
他稳稳地坐在木凳上,穿着深色的衬衫,系一张蓝黑色的大围裙,翘着二郎腿,食指和中指间夹着一根正在冒着烟儿的烟杆。
烟杆的身体是木质的,一头是像个缩小的陶缸的烟斗,比成人一节大拇指小一点儿,裹好的叶子烟就插在那儿,另一头是烟嘴,小木头中间有个针眼大小的洞。烟杆中间绑了一根寸长多的线,下面掉了一个约摸两节拇指大小的木塞,它把烟杆分成了两节,细的一节连接着“陶缸”,粗的一节连接着烟嘴。
木塞的作用很大,那是顾长明干活儿的必备品——把木塞往腰上带子一卡,烟杆就稳稳地挂在腰上,不会妨碍顾长明干活儿,也不会在他想吸烟的时候四处找烟杆,防止烟杆掉落。
他满是褶皱的手把烟嘴往口里送,狠狠地“吧”了一口,紫红紫红的嘴里就冒出一个个烟圈。
“这娃是男娃还是女娃?”
他突然开口了,原本叽叽喳喳的几个人都闭了嘴。
王大花乐呵呵地答道:
“大伯,是个女娃!”
顾长明往地上啐了口痰,不再多言。
“爸,你快给起个名儿!”顾康安朝角落里的老人说道。
“一个女娃,随便起个就是了——”
众人微微露出尴尬之色,又很快被满脸的笑容取代了。
顾康安顿了顿,思考了一会儿,又说:“就叫顾小城吧!”
语罢,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道:
“顾小城,真是个不错的名字——”
“顾盼,你可是有妹妹了!”
……
“嗯——小盼盼,你有妹妹了,得好好照顾她!”顾康安坐在了凳子上,让顾盼矮小的个子够得上顾小城的高度,也可以看看这个家庭新成员。
顾盼一脸好奇地瞧着,伸出小指头试探着去触摸顾小城嫩嫩的脸蛋儿:
“这是我的妹妹呀!”
一个十五六岁的卷毛男孩站在一旁逗顾盼说:“小盼盼儿,我把妹妹给抱走了呦!”说着作势去抱孩子。
“不行不行!这是我的妹妹,这是我的妹妹!”顾盼以为那人真要把顾小城抱走,忙朝那人打去,把孩子挡在背后,把男孩给隔开了。其他人在一旁哈哈哈地笑着,都觉得顾盼会是一个疼妹妹的姐姐。
顾盼趁着气势想把那人逼得离远一点儿,朝男孩追去,男孩见势就“跑”,顾盼儿就在后紧紧地追着,一前一后在厅堂跑着,好不热闹!
何家老爷子见顾盼跑得急,担心孩子摔着了,忙说:
“何大,不要闹了!”
何大即是何若,何家老爷子的大孙子,那个站在何家老爷子一旁,看起来比较矮的是何平,何家老爷子的二孙子,今天的他竟然有些安静,以前也是个闹腾的家伙,兴许是刚被他妈妈给教育了一番。
何若听见爷爷在叫自己自然也停下来了,顾盼不一会儿就追上了,小手抓着何若的衣角:
“我抓住你了——抓住你了!”
此时顾康安起身抱着孩子朝房间走去,嘴里“哦——哦——”地哄着孩子。
房间已被收拾完毕。
这房间很是简陋,只有一张四四方方披着泛黄蚊帐的床和床边一个方形的大木柜,那蚊帐就像一个年迈的老婆婆,脸上不是皱纹就是黑斑,一脸饱经风霜的模样。大木柜上放了杂七杂八的东西,地面是刚刷不久的水泥地,因为是自家抹的,很是粗糙,可见有些不平的坑坑洼洼的小窝。土屋子总是让人有种阴凉凉的感觉,但是天花板上鹅黄鹅黄的灯光倒显得有些温暖,给这屋子添了一点暖气。
床上躺着一个女人,她就是故事的女主角,顾康安的妻子——苏文。
苏文一米五多的身材躺在一张恰容三个人的床上并不显小,一张可爱的娃娃脸如同一碗亮白亮白的米汤,脑袋无力地瘫在枕头上,头发凌乱的散在头顶上,眼睛似睁非睁,眉头似皱非皱,尽是疲惫之色。
房门疏忽一下被推开,顾康安抱着孩子径直走到苏文床边,一米七的大个子几乎与床梁齐平。
他弯着腰轻轻把孩子拿到苏文床边,“瞧,你的女儿!爸爸已经给她起了名字,叫小城!”
苏文看着自己的孩子,想要抱抱亲亲,可是她太累了,只能勉强眯着眼儿瞧着——拳头大小的脸蛋儿,石头大小的拳头,还有拼命想睁开眼儿瞧周围的眯着缝儿的眼睛和嘟哝着的嘴……瞧着瞧着,苏文迷迷糊糊地就睡着了。
厅堂里的左邻右舍吃了些饭也就离开了,毕竟各家的活儿都堆在田地里等着,再说总不能继续留下吃晚饭,这顾家并不是富有之家,大家都挺识趣地离开了。
此刻顾家一大家子都就在厅堂里召开家庭会议,除了顾家那三孩子凑在叶华良身边逗弄顾小城外,一个一个都皱着眉头,沉默不语。
顾长明率先开了口:“老大,你说怎么办?”
“要不让我和老四出去务工?挣点儿钱寄回来。”顾康建闷闷说道。
“老二,你说呢?”
“我们去砍些竹子编刷把编篮子,然后拿到集市去卖。”
顾长明叹了口气,说:“老大,如果你俩都出去务工了,那家里留下的农活我们做得了?老二,这年头这篮子刷把卖得人太多了……”
空气中弥漫着沉重的气息,这年头多一个孩子可不是多一双筷子那么简单。
静默——
叶华良突然想起来今天做饭的鸡蛋已经要没了,一脸烦躁地说:
“爸,家里的鸡蛋没剩几个了,这弟妹坐月子还得补充营养,给孩子喂奶——而且,这两天人多,现在米缸也要见底了——”
顾家一共两兄弟,大哥顾康建和叶华良有两个顾成玉和顾成新两个儿子,顾成玉15岁,顾成新12岁,如今顾康安也多了一个女儿,加上顾长明,一共9个人。
9个人等着米下锅,叶华良的话无疑给顾家人下了猛药。沉默——像是落入了无底洞,一直坠落着,看不见尽头,仿佛也看不见未来。
“这样,下次赶集的时候把玉米拿去卖了……能卖多少卖多少……”顾长明说话比较慢,却是异常的平淡,他对于这个家所面临的情况不是不知道,他叹气只是对顾康建和顾康安提出的答案不是很满意。若是务工,他最近身体不太好,家里的活儿就只能全赖这两个儿媳妇;若是编篮子,且不说耗时长,时间紧,市场足,就顾康建和顾康安那编篮子的水平,也真的是一言难尽。
“那猪吃啥?”叶华良有些不高兴顾长明的做法,语气有些生硬。
“猪又不是没有吃的,等再过些日子把那点儿玉米给吃了就把它卖了……”语罢,顾长明继续认真地抽起烟来,他的眼神耷拉着,似思考似无奈。
顾康安和顾康建也只能听顾长明的话,毕竟家里顾长明是长辈——“一把手”,他做的决定那便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大门外的天空渐渐黑了,夜幕降临,风吹着大门喀吱喀吱地响着。
这一夜,对于顾长明,来说,又是一个不眠夜。
此时的天空是黑压压的一片,如同被泼了一瓶黑色墨水,在空气中逐渐晕染开来,房屋林木都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色,像一幅古朴简致的水墨画。村子也近入夜,偶尔的鸟叫虫鸣倒显得这村子格外静谧。直到突然而来的婴儿啼哭,打破了村子的宁静。
“哇——”
“生了生了——哎呦喂!我真是累坏了,大兄弟!”
一个胖乎乎的中年妇女抱着那啼哭的婴儿,一边走出房间,一边扯着大嗓门儿叫着。中年妇女一堆的横肉在腰间挂着,这大膀子也格外的宽厚,婴儿在她的胳肢窝里横着,显得分外娇小。
这妇女是隔壁的王大花,顾康安找来的接生婆。
王大花抱着那一坨小东西来到堂屋,堂屋的人瞬间就涌了上来,围绕在那婴儿周围,也不管那婴儿哭得如何响天动地,都要去摸摸她脸儿,动动她手,才能罢休。
顾康安走在众人前头,站在王大花面前双手成环状去抱那一团小家伙,嘴里忙道:
“谢谢花姐!谢谢花姐!”
顾康安目测这小婴儿,估摸着只有一尺长,拳头大小的脸蛋,小鼻子小眼儿的,和其他的初生婴儿也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还是依稀见得有些像他的,顾康安也说不上具体哪里像,大概是依感觉而来的,虽说这孩子长得和其他婴儿差不多的样子,但这可是自己孩子,心里终究是欢喜的,不同的。
顾成玉和顾成新两兄弟本来在院子里忙着剥豆子,听见婴儿的哭声,也急急忙忙扔下手中的豆子,几蹦几跳地就到了堂屋,只留下那几颗豆子滚落在盆子周围,一跳一跳的。
两兄弟全然不顾后方如何,三下五除二就在了那婴儿面前,想要看看这刚出生的孩子是个什么样儿。
在一旁跟着玩闹的顾盼也蹦哒哒着上前,4岁的她跑得比哥哥们慢很多,一边“跑”着一边软绵绵地嚷着:“我要看——我要看——”好像旁人要跟她抢去了似的。
堂屋里原本坐着聊天儿的一群人看完了这小家伙就开始一个两个地慢慢散开,有的随着顾康安嫂嫂叶华良去收拾房间,有的人去厨房做着饭准备招待客人,有的则逗逗孩子,还有的说了一声“再见”,便回家忙地里的活儿了。
毕竟生存是天儿大的事。这年头干了可能没有吃的,不干就更没吃的,大家彼此心照不宣,也不会多心多想。
倒是有一个人在众忙人中显得有些特别——堂屋一角的花甲老人,顾康安的父亲顾长明。
他稳稳地坐在木凳上,穿着深色的衬衫,系一张蓝黑色的大围裙,翘着二郎腿,食指和中指间夹着一根正在冒着烟儿的烟杆。
烟杆的身体是木质的,一头是像个缩小的陶缸的烟斗,比成人一节大拇指小一点儿,裹好的叶子烟就插在那儿,另一头是烟嘴,小木头中间有个针眼大小的洞。烟杆中间绑了一根寸长多的线,下面掉了一个约摸两节拇指大小的木塞,它把烟杆分成了两节,细的一节连接着“陶缸”,粗的一节连接着烟嘴。
木塞的作用很大,那是顾长明干活儿的必备品——把木塞往腰上带子一卡,烟杆就稳稳地挂在腰上,不会妨碍顾长明干活儿,也不会在他想吸烟的时候四处找烟杆,防止烟杆掉落。
他满是褶皱的手把烟嘴往口里送,狠狠地“吧”了一口,紫红紫红的嘴里就冒出一个个烟圈。
“这娃是男娃还是女娃?”
他突然开口了,原本叽叽喳喳的几个人都闭了嘴。
王大花乐呵呵地答道:
“大伯,是个女娃!”
顾长明往地上啐了口痰,不再多言。
“爸,你快给起个名儿!”顾康安朝角落里的老人说道。
“一个女娃,随便起个就是了——”
众人微微露出尴尬之色,又很快被满脸的笑容取代了。
顾康安顿了顿,思考了一会儿,又说:“就叫顾小城吧!”
语罢,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道:
“顾小城,真是个不错的名字——”
“顾盼,你可是有妹妹了!”
……
“嗯——小盼盼,你有妹妹了,得好好照顾她!”顾康安坐在了凳子上,让顾盼矮小的个子够得上顾小城的高度,也可以看看这个家庭新成员。
顾盼一脸好奇地瞧着,伸出小指头试探着去触摸顾小城嫩嫩的脸蛋儿:
“这是我的妹妹呀!”
一个十五六岁的卷毛男孩站在一旁逗顾盼说:“小盼盼儿,我把妹妹给抱走了呦!”说着作势去抱孩子。
“不行不行!这是我的妹妹,这是我的妹妹!”顾盼以为那人真要把顾小城抱走,忙朝那人打去,把孩子挡在背后,把男孩给隔开了。其他人在一旁哈哈哈地笑着,都觉得顾盼会是一个疼妹妹的姐姐。
顾盼趁着气势想把那人逼得离远一点儿,朝男孩追去,男孩见势就“跑”,顾盼儿就在后紧紧地追着,一前一后在厅堂跑着,好不热闹!
何家老爷子见顾盼跑得急,担心孩子摔着了,忙说:
“何大,不要闹了!”
何大即是何若,何家老爷子的大孙子,那个站在何家老爷子一旁,看起来比较矮的是何平,何家老爷子的二孙子,今天的他竟然有些安静,以前也是个闹腾的家伙,兴许是刚被他妈妈给教育了一番。
何若听见爷爷在叫自己自然也停下来了,顾盼不一会儿就追上了,小手抓着何若的衣角:
“我抓住你了——抓住你了!”
此时顾康安起身抱着孩子朝房间走去,嘴里“哦——哦——”地哄着孩子。
房间已被收拾完毕。
这房间很是简陋,只有一张四四方方披着泛黄蚊帐的床和床边一个方形的大木柜,那蚊帐就像一个年迈的老婆婆,脸上不是皱纹就是黑斑,一脸饱经风霜的模样。大木柜上放了杂七杂八的东西,地面是刚刷不久的水泥地,因为是自家抹的,很是粗糙,可见有些不平的坑坑洼洼的小窝。土屋子总是让人有种阴凉凉的感觉,但是天花板上鹅黄鹅黄的灯光倒显得有些温暖,给这屋子添了一点暖气。
床上躺着一个女人,她就是故事的女主角,顾康安的妻子——苏文。
苏文一米五多的身材躺在一张恰容三个人的床上并不显小,一张可爱的娃娃脸如同一碗亮白亮白的米汤,脑袋无力地瘫在枕头上,头发凌乱的散在头顶上,眼睛似睁非睁,眉头似皱非皱,尽是疲惫之色。
房门疏忽一下被推开,顾康安抱着孩子径直走到苏文床边,一米七的大个子几乎与床梁齐平。
他弯着腰轻轻把孩子拿到苏文床边,“瞧,你的女儿!爸爸已经给她起了名字,叫小城!”
苏文看着自己的孩子,想要抱抱亲亲,可是她太累了,只能勉强眯着眼儿瞧着——拳头大小的脸蛋儿,石头大小的拳头,还有拼命想睁开眼儿瞧周围的眯着缝儿的眼睛和嘟哝着的嘴……瞧着瞧着,苏文迷迷糊糊地就睡着了。
厅堂里的左邻右舍吃了些饭也就离开了,毕竟各家的活儿都堆在田地里等着,再说总不能继续留下吃晚饭,这顾家并不是富有之家,大家都挺识趣地离开了。
此刻顾家一大家子都就在厅堂里召开家庭会议,除了顾家那三孩子凑在叶华良身边逗弄顾小城外,一个一个都皱着眉头,沉默不语。
顾长明率先开了口:“老大,你说怎么办?”
“要不让我和老四出去务工?挣点儿钱寄回来。”顾康建闷闷说道。
“老二,你说呢?”
“我们去砍些竹子编刷把编篮子,然后拿到集市去卖。”
顾长明叹了口气,说:“老大,如果你俩都出去务工了,那家里留下的农活我们做得了?老二,这年头这篮子刷把卖得人太多了……”
空气中弥漫着沉重的气息,这年头多一个孩子可不是多一双筷子那么简单。
静默——
叶华良突然想起来今天做饭的鸡蛋已经要没了,一脸烦躁地说:
“爸,家里的鸡蛋没剩几个了,这弟妹坐月子还得补充营养,给孩子喂奶——而且,这两天人多,现在米缸也要见底了——”
顾家一共两兄弟,大哥顾康建和叶华良有两个顾成玉和顾成新两个儿子,顾成玉15岁,顾成新12岁,如今顾康安也多了一个女儿,加上顾长明,一共9个人。
9个人等着米下锅,叶华良的话无疑给顾家人下了猛药。沉默——像是落入了无底洞,一直坠落着,看不见尽头,仿佛也看不见未来。
“这样,下次赶集的时候把玉米拿去卖了……能卖多少卖多少……”顾长明说话比较慢,却是异常的平淡,他对于这个家所面临的情况不是不知道,他叹气只是对顾康建和顾康安提出的答案不是很满意。若是务工,他最近身体不太好,家里的活儿就只能全赖这两个儿媳妇;若是编篮子,且不说耗时长,时间紧,市场足,就顾康建和顾康安那编篮子的水平,也真的是一言难尽。
“那猪吃啥?”叶华良有些不高兴顾长明的做法,语气有些生硬。
“猪又不是没有吃的,等再过些日子把那点儿玉米给吃了就把它卖了……”语罢,顾长明继续认真地抽起烟来,他的眼神耷拉着,似思考似无奈。
顾康安和顾康建也只能听顾长明的话,毕竟家里顾长明是长辈——“一把手”,他做的决定那便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大门外的天空渐渐黑了,夜幕降临,风吹着大门喀吱喀吱地响着。
这一夜,对于顾长明,来说,又是一个不眠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