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封信都拆开了,福崧也都看过了,可这会抚台大人不知为何眼神总是在两封信之间来回“飘”,神情也很凝重的样子,似乎在权衡一个重大决定。
“老爷,陈大人到了。”
门外传来的仆人声音打断了抚台大人的沉思,微微整了整衣容,“请陈大人过来。”
“是,老爷。”
随着仆人脚步远去,不一会又有脚步传来,继而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江苏布政使陈奉兹的身影出现在抚台大人视线中。
这位陈藩台是乾隆二十五年的进士,由知县一步步做起,基层履历十分扎实,前年方以六十二岁高龄出任江苏布政使,也算是修成正果了。
运气好,说不定退休前还能调到外省任上一任巡抚,毕竟江苏是全国最富裕的省份,在这个省当布政对于获得再次提升很有帮助。
面容清癯,穿着一身常服的陈藩台进来时显得有些疑惑,他这个藩台虽与抚台同驻苏州城中,但平日“二龙”基本不相见,除非重大事务方才凑到一块,而今日又无什么大事,不知抚台大人请他过来所为何事。
“下官见过抚台大人!”
陈藩台上前躬身行礼,很是恭敬,没办法,坐在面前的抚台大人是加了兵部侍郎衔的正二品大员,而他虽是一省藩台,却是从二品,生生矮了一头,或者说低了半级。
可就是这半级便迫使他只能持下官礼,没办法,官场规矩如此。
还好这是在私下场合,要在公开场合他堂堂藩台还得对抚台行堂参大礼以示尊卑呢。
“陈大人不必多礼,请坐!”
福崧脸上满是热情笑容,起身亲自为陈藩台斟了一杯刚沏好的碧螺春,“别人送的,说是雨前的,尝尝看味道如何。”
陈藩台接过茶盏却没有立即品尝,而是好奇问道:“不知抚台大人召下官前来,所为何事?”
福崧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将赵安写给他的那封感谢信推到陈藩台面前:“陈大人不妨先看看这个。”
“噢?”
陈藩台拿起信件仔细阅读起来,片刻,不禁笑道:“这位赵大人倒是知礼数,不过本省只是支援了他安徽几万石粮食和几万斤菜籽油而已,也值得专门修书致谢?”
说完却是怔住,“两省三大藩库实现共通共联?什么意思?”
福崧笑了笑,解释道:“赵大人的意思是说我们江苏藩库和江宁藩库以后同他安徽藩库一样,都将存银放在一家名为咸丰行的银号中,这样不管是在安徽用银还是在江苏用银都很方便,省去不少兑换手续。本抚觉得赵大人这想法不错,便找陈大人过来商量商量。”
身为布政使的陈藩台顿时明白福崧的意思:“大人是打算答应此事?”
“不错。”
福崧点了点头,笑眯眯道:“各省藩库存银过往本就通存民间钱庄银号,朝廷对此并无特别规定,既然赵大人开了口,我们江苏就卖他这个面子,毕竟赵大人也是江苏出去的嘛这件事本抚的意思要做就要快,动静也不能太大,免得外界议论纷纷。”
未想陈藩台听完却是面露难色:“大人,本省藩库向来只与那几家大号合作,这咸丰行不过是个新开的钱庄,背景不明,实力未卜,冒然将一省藩库存银放入他家,若是出了纰漏,你我都担待不起啊!”
说到这里,迟疑了下,又道:“再说,这赵有禄是安徽的官,跟咱们江苏有什么关系?凭什么要卖他这个面子?各省的事各省自个管,没理由合在一家的。”
“嗳,陈大人尽管宽心,这咸丰行虽是新开的钱庄,但据本抚所知,这家钱庄如今不仅承担了安徽藩库,还承担了江宁藩库,如此实力,陈大人有什么不放心的?”
福崧笑呵呵的端起茶碗,“对了,说到这赵大人,本抚比陈大人了解更多,其它话本抚也不与陈大人多说,只问陈大人为官这么多年,可曾见过有人仅用一年多就从九品学录升到暂署巡抚的?”
“这”
陈藩台摇了摇头,承认这件事闻所未闻。
“这就对了嘛。”
福崧放下茶碗,将身子微微前倾,压低声音道:“赵有禄背后大有来头,你我都得罪不起啊。”
陈藩台有点愣神,他也听说赵有禄是和珅的人,但仅因赵有禄是和珅的人就把藩库存银放他家钱庄,这风险实在太大了。
一时又想不到其它拒绝理由,便委婉道:“抚台大人,不是下官不愿遵从大人意思去办,而是赵有禄毕竟是以代理藩台署理巡抚事,万一安徽灾情缓减,朝廷重新委任巡抚、布政,届时我们岂不麻烦?”
福崧听后却是轻声笑了起来,尔后将坐京发来的密信直接递给陈藩台,道:“你看看这个再说。”
“这是什么?”
陈藩台疑惑接过密信看了起来,旋即一脸愕然:“这这上面说的是真的?”
福崧笑着点头道:“京里刚刚传来的消息,千真万确,赵有禄被皇上实任安徽布政、署理巡抚事了,且还上了邸报,如此,陈大人还有什么担心的吗?”
“这这.”
陈藩台放下密信,吃惊之余又实是不愿将藩库存银放入那咸丰号,因为藩库存银可是有利息的,而先前合作的那两家钱庄每年都对他这个藩台大人有不少孝敬,就这么一脚把人家踢开不太合适,而且他自身未免也有些亏。
见状,福崧哪里不知道陈奉兹在想什么,意味深长道:“陈大人,那赵有禄年纪轻轻就实任布政、署理巡抚事,将来前途必定不可限量,本抚敢说绝不在你我之下,咱们这会不给他雪中送炭,难道指着人家飞黄腾达后再去锦上添花不成?”
“下官明白。”
陈奉兹吱吱唔唔也说不出个什么,他是掌管藩库的布政使,若他坚持不合作,福崧虽是正二品巡抚也强令不了他。
显然,福崧也不打算这么做,只见他轻捋长须,淡淡道:“看来陈大人尚不知江宁官场管这位赵大人叫什么吧?”
“叫什么?”
陈奉兹不解,一头雾水看着福崧。
“五福阿哥!”
福崧的声音明显提高一倍,还略带了点兴奋,“陈大人有所不知,赵有禄赵大人其实是当今皇上的亲骨肉!”
“老爷,陈大人到了。”
门外传来的仆人声音打断了抚台大人的沉思,微微整了整衣容,“请陈大人过来。”
“是,老爷。”
随着仆人脚步远去,不一会又有脚步传来,继而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江苏布政使陈奉兹的身影出现在抚台大人视线中。
这位陈藩台是乾隆二十五年的进士,由知县一步步做起,基层履历十分扎实,前年方以六十二岁高龄出任江苏布政使,也算是修成正果了。
运气好,说不定退休前还能调到外省任上一任巡抚,毕竟江苏是全国最富裕的省份,在这个省当布政对于获得再次提升很有帮助。
面容清癯,穿着一身常服的陈藩台进来时显得有些疑惑,他这个藩台虽与抚台同驻苏州城中,但平日“二龙”基本不相见,除非重大事务方才凑到一块,而今日又无什么大事,不知抚台大人请他过来所为何事。
“下官见过抚台大人!”
陈藩台上前躬身行礼,很是恭敬,没办法,坐在面前的抚台大人是加了兵部侍郎衔的正二品大员,而他虽是一省藩台,却是从二品,生生矮了一头,或者说低了半级。
可就是这半级便迫使他只能持下官礼,没办法,官场规矩如此。
还好这是在私下场合,要在公开场合他堂堂藩台还得对抚台行堂参大礼以示尊卑呢。
“陈大人不必多礼,请坐!”
福崧脸上满是热情笑容,起身亲自为陈藩台斟了一杯刚沏好的碧螺春,“别人送的,说是雨前的,尝尝看味道如何。”
陈藩台接过茶盏却没有立即品尝,而是好奇问道:“不知抚台大人召下官前来,所为何事?”
福崧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将赵安写给他的那封感谢信推到陈藩台面前:“陈大人不妨先看看这个。”
“噢?”
陈藩台拿起信件仔细阅读起来,片刻,不禁笑道:“这位赵大人倒是知礼数,不过本省只是支援了他安徽几万石粮食和几万斤菜籽油而已,也值得专门修书致谢?”
说完却是怔住,“两省三大藩库实现共通共联?什么意思?”
福崧笑了笑,解释道:“赵大人的意思是说我们江苏藩库和江宁藩库以后同他安徽藩库一样,都将存银放在一家名为咸丰行的银号中,这样不管是在安徽用银还是在江苏用银都很方便,省去不少兑换手续。本抚觉得赵大人这想法不错,便找陈大人过来商量商量。”
身为布政使的陈藩台顿时明白福崧的意思:“大人是打算答应此事?”
“不错。”
福崧点了点头,笑眯眯道:“各省藩库存银过往本就通存民间钱庄银号,朝廷对此并无特别规定,既然赵大人开了口,我们江苏就卖他这个面子,毕竟赵大人也是江苏出去的嘛这件事本抚的意思要做就要快,动静也不能太大,免得外界议论纷纷。”
未想陈藩台听完却是面露难色:“大人,本省藩库向来只与那几家大号合作,这咸丰行不过是个新开的钱庄,背景不明,实力未卜,冒然将一省藩库存银放入他家,若是出了纰漏,你我都担待不起啊!”
说到这里,迟疑了下,又道:“再说,这赵有禄是安徽的官,跟咱们江苏有什么关系?凭什么要卖他这个面子?各省的事各省自个管,没理由合在一家的。”
“嗳,陈大人尽管宽心,这咸丰行虽是新开的钱庄,但据本抚所知,这家钱庄如今不仅承担了安徽藩库,还承担了江宁藩库,如此实力,陈大人有什么不放心的?”
福崧笑呵呵的端起茶碗,“对了,说到这赵大人,本抚比陈大人了解更多,其它话本抚也不与陈大人多说,只问陈大人为官这么多年,可曾见过有人仅用一年多就从九品学录升到暂署巡抚的?”
“这”
陈藩台摇了摇头,承认这件事闻所未闻。
“这就对了嘛。”
福崧放下茶碗,将身子微微前倾,压低声音道:“赵有禄背后大有来头,你我都得罪不起啊。”
陈藩台有点愣神,他也听说赵有禄是和珅的人,但仅因赵有禄是和珅的人就把藩库存银放他家钱庄,这风险实在太大了。
一时又想不到其它拒绝理由,便委婉道:“抚台大人,不是下官不愿遵从大人意思去办,而是赵有禄毕竟是以代理藩台署理巡抚事,万一安徽灾情缓减,朝廷重新委任巡抚、布政,届时我们岂不麻烦?”
福崧听后却是轻声笑了起来,尔后将坐京发来的密信直接递给陈藩台,道:“你看看这个再说。”
“这是什么?”
陈藩台疑惑接过密信看了起来,旋即一脸愕然:“这这上面说的是真的?”
福崧笑着点头道:“京里刚刚传来的消息,千真万确,赵有禄被皇上实任安徽布政、署理巡抚事了,且还上了邸报,如此,陈大人还有什么担心的吗?”
“这这.”
陈藩台放下密信,吃惊之余又实是不愿将藩库存银放入那咸丰号,因为藩库存银可是有利息的,而先前合作的那两家钱庄每年都对他这个藩台大人有不少孝敬,就这么一脚把人家踢开不太合适,而且他自身未免也有些亏。
见状,福崧哪里不知道陈奉兹在想什么,意味深长道:“陈大人,那赵有禄年纪轻轻就实任布政、署理巡抚事,将来前途必定不可限量,本抚敢说绝不在你我之下,咱们这会不给他雪中送炭,难道指着人家飞黄腾达后再去锦上添花不成?”
“下官明白。”
陈奉兹吱吱唔唔也说不出个什么,他是掌管藩库的布政使,若他坚持不合作,福崧虽是正二品巡抚也强令不了他。
显然,福崧也不打算这么做,只见他轻捋长须,淡淡道:“看来陈大人尚不知江宁官场管这位赵大人叫什么吧?”
“叫什么?”
陈奉兹不解,一头雾水看着福崧。
“五福阿哥!”
福崧的声音明显提高一倍,还略带了点兴奋,“陈大人有所不知,赵有禄赵大人其实是当今皇上的亲骨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