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破十万?!”
和珅眉头微动时人早已起身,手中茶碗稳稳停在半空,一脸迫不及待,“呈上来!”
“嗻!”
屋门旋即被推开,一名满头大汗的侍卫将一封火漆封缄的文书恭敬呈上。
不待明安去取,和珅便放下茶碗亲自上前接过文书拆封,随着目光在纸面移动,本就保养得宜且看着无比白皙的面庞渐渐泛起红光,嘴角更是不自觉上扬,最后竟笑出了声。
“好!好一个大捷!好一个赵有禄!”
三声好后,和珅脸上尽是掩饰不住的狂喜,对门外伺立的一笔贴式吩咐道:“快去请王中堂、松中堂,就说有大喜事,让二位中堂速来!”
“嗻!”
从未见过和中堂如此失态的笔贴式哪敢耽搁,赶紧小跑去请人。
和珅则独自在屋内不住踱步,手中紧攥着那份捷报,嘴里不住低喃。
明安在边上听的清楚,和中堂的低语似乎是在说:“赵有禄啊赵有禄,你可真是我的福星!”
又似乎是:“赵有禄啊赵有禄,我真是捡到你这个宝了。”
最先到的是王杰,来时老头眉头就蹙着,显然对和珅让人叫他过来有所疑虑。
不待王杰弄清状况,和珅就不计前嫌的将捷报塞到其手中:“状元公,大喜啊!署理安徽巡抚赵有禄立下奇功,以八百人大破十万白莲教匪!”
“这?”
王杰愣了一下,旋即接过捷报,目光在纸面上不断逡巡,然眉头却越皱越紧,与和珅欢天喜地的样子判若两人。
松筠也来了,这位蒙八旗出身的军机大臣见和珅一脸欢喜,王杰却紧锁眉头,不知出了何事,好奇询问道:“和大人,有何大喜事?”
和珅转向松筠笑道:“赵有禄在安徽大破白莲教匪,为咱大清立下不世奇功,这不是大喜事是什么!”
“还有这事?”
松筠正待问个明白,王杰便将捷报递到他手中,赶紧细看,看完不管信还是不信脸上都浮出笑容:“安徽能如此迅速平定白莲教匪,确系朝廷之福,百姓之福,难怪和大人笑的如此爽朗。”
和珅点了点头,直接了当道:“请二位过来,是让二位与和某一同向皇上报喜的!”
“理当如此!”
松筠哪好不答应。
王杰犹豫了下还是跟着去了,不管捷报水份多大,打赢了应是真的,不过这更让王杰如吃苍蝇般难受,因为不久前他还同和珅据理力争,反对赵有禄署理巡抚,死保朱珪。
结果这赵有禄刚署理巡抚就平定白莲教乱,岂不正是说和珅慧眼识人,而他王杰眼瞎不懂用人么。
老太爷这会在距离山庄有十几里地的林场陪两个孙儿打猎,皇孙绵恩三十多岁了,身手矫健,弓马娴熟,丝毫不需老太爷担心,便把精力主要放在另一个年龄只有十岁的皇孙绵宁身上。
成亲王永瑆和仪郡王永璇都拿着弓带着侍卫在打猎,永璇腿脚不好,所以只是做做样子。
永瑆对汉人的文化比较精通,琴棋书画样样会,于满洲骑射这块比侄子绵恩却是差得多,好在老太爷这会注意力都在孙子身上,没怎么看两个表现不佳的儿子,不然恐怕又要训斥两句。
毕竟老太爷登基以来多次强调骑射乃满洲根本,不论是八旗还是宗室子弟,都当以骑射为立身之本。
小皇孙绵宁的父亲永琰并未伴驾,衣食住行都是老太爷身边的人在照顾,老太爷虽有心亲自教导绵宁,年龄却摆在这,因此多是绵恩在教授这个十岁的堂弟。
兄友弟恭看在老太爷眼里,更是心慰。
倒是成亲王永瑆见父皇对弟弟永琰的孩子绵宁这般重视,心里有隐隐说不上来的感觉。
在哥哥绵恩教授下,小绵宁一箭射中一只被侍卫撵过来的兔子,老太爷见了自是开心,正准备从那只需八人方能抬起的御椅上起身夸绵宁两句,首领太监李玉过来低声禀报:“主子,和中堂、王中堂、松中堂他们来了。”
老太爷一边看小绵宁去捡那只射中的兔子,一边随口问李玉:“他们来做什么?”
李玉忙道:“说是安徽来了捷报,署理巡抚赵有禄大破白莲教匪,擒斩十数万之众!三位中堂这是来给主子贺喜的。”
“哦?”
老太爷的眼中一下神采飞扬,抬起那只近来常抖动不止的右手,“快让他们过来。”
“是,主子。”
李玉朝边上小太监一挥手,那小太监赶紧过去带人。
未几,从山庄赶来的和珅一行就被带到了老太爷面前,行过大礼后,和珅上前一步,声音中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道:“恭喜主子,贺喜主子!署理安徽巡抚赵有禄大破十万贼众,安徽白莲教乱已平!”
“和珅呐,你给朕说说这教匪是怎么平的。”
老太爷身子微微前倾,跟从前一样听到捷报就忍不住高兴,更想第一时间知道这仗是怎么打赢的。
早有准备的和珅当即绘声绘色地将捷报内容娓娓道来,可谓声情并茂,“.白莲教匪虽众,却如土鸡瓦狗,不堪一击!赵有禄单枪匹马冲入敌阵,连斩数十贼人,余众胆寒,纷纷跪地求饶”
老太爷听得入神,不时点头。
松筠倒还罢了,只默默听,没有任何表情。
王杰则是一脸不忍听的样子,这哪是什么捷报,分明就是天桥那边说书的。
等和珅将捷报内容详细说完后,却发现老太爷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
“.”
别说和珅发懵,在场哪个不发懵,却谁也不敢出声。
不能怪老太爷睡着,上了年纪的老人正常反应,今儿太阳不错,稍晒一下就让人发困。
“主子,”
无奈之下,和珅只好上前轻声唤醒老太爷。
“啊?朕,朕睡着了?”
醒来的老太爷初始也有点迷糊。
“你刚才说安徽的事是吧,安徽怎么了?朕想想,噢,对,白莲教被平定了。”
老太爷脸上浮出些许红光,一脸欣慰的看着和珅,“这仗你指挥的好,打的也好,你说朕当赏你个什么啊?”
和珅眉头微动时人早已起身,手中茶碗稳稳停在半空,一脸迫不及待,“呈上来!”
“嗻!”
屋门旋即被推开,一名满头大汗的侍卫将一封火漆封缄的文书恭敬呈上。
不待明安去取,和珅便放下茶碗亲自上前接过文书拆封,随着目光在纸面移动,本就保养得宜且看着无比白皙的面庞渐渐泛起红光,嘴角更是不自觉上扬,最后竟笑出了声。
“好!好一个大捷!好一个赵有禄!”
三声好后,和珅脸上尽是掩饰不住的狂喜,对门外伺立的一笔贴式吩咐道:“快去请王中堂、松中堂,就说有大喜事,让二位中堂速来!”
“嗻!”
从未见过和中堂如此失态的笔贴式哪敢耽搁,赶紧小跑去请人。
和珅则独自在屋内不住踱步,手中紧攥着那份捷报,嘴里不住低喃。
明安在边上听的清楚,和中堂的低语似乎是在说:“赵有禄啊赵有禄,你可真是我的福星!”
又似乎是:“赵有禄啊赵有禄,我真是捡到你这个宝了。”
最先到的是王杰,来时老头眉头就蹙着,显然对和珅让人叫他过来有所疑虑。
不待王杰弄清状况,和珅就不计前嫌的将捷报塞到其手中:“状元公,大喜啊!署理安徽巡抚赵有禄立下奇功,以八百人大破十万白莲教匪!”
“这?”
王杰愣了一下,旋即接过捷报,目光在纸面上不断逡巡,然眉头却越皱越紧,与和珅欢天喜地的样子判若两人。
松筠也来了,这位蒙八旗出身的军机大臣见和珅一脸欢喜,王杰却紧锁眉头,不知出了何事,好奇询问道:“和大人,有何大喜事?”
和珅转向松筠笑道:“赵有禄在安徽大破白莲教匪,为咱大清立下不世奇功,这不是大喜事是什么!”
“还有这事?”
松筠正待问个明白,王杰便将捷报递到他手中,赶紧细看,看完不管信还是不信脸上都浮出笑容:“安徽能如此迅速平定白莲教匪,确系朝廷之福,百姓之福,难怪和大人笑的如此爽朗。”
和珅点了点头,直接了当道:“请二位过来,是让二位与和某一同向皇上报喜的!”
“理当如此!”
松筠哪好不答应。
王杰犹豫了下还是跟着去了,不管捷报水份多大,打赢了应是真的,不过这更让王杰如吃苍蝇般难受,因为不久前他还同和珅据理力争,反对赵有禄署理巡抚,死保朱珪。
结果这赵有禄刚署理巡抚就平定白莲教乱,岂不正是说和珅慧眼识人,而他王杰眼瞎不懂用人么。
老太爷这会在距离山庄有十几里地的林场陪两个孙儿打猎,皇孙绵恩三十多岁了,身手矫健,弓马娴熟,丝毫不需老太爷担心,便把精力主要放在另一个年龄只有十岁的皇孙绵宁身上。
成亲王永瑆和仪郡王永璇都拿着弓带着侍卫在打猎,永璇腿脚不好,所以只是做做样子。
永瑆对汉人的文化比较精通,琴棋书画样样会,于满洲骑射这块比侄子绵恩却是差得多,好在老太爷这会注意力都在孙子身上,没怎么看两个表现不佳的儿子,不然恐怕又要训斥两句。
毕竟老太爷登基以来多次强调骑射乃满洲根本,不论是八旗还是宗室子弟,都当以骑射为立身之本。
小皇孙绵宁的父亲永琰并未伴驾,衣食住行都是老太爷身边的人在照顾,老太爷虽有心亲自教导绵宁,年龄却摆在这,因此多是绵恩在教授这个十岁的堂弟。
兄友弟恭看在老太爷眼里,更是心慰。
倒是成亲王永瑆见父皇对弟弟永琰的孩子绵宁这般重视,心里有隐隐说不上来的感觉。
在哥哥绵恩教授下,小绵宁一箭射中一只被侍卫撵过来的兔子,老太爷见了自是开心,正准备从那只需八人方能抬起的御椅上起身夸绵宁两句,首领太监李玉过来低声禀报:“主子,和中堂、王中堂、松中堂他们来了。”
老太爷一边看小绵宁去捡那只射中的兔子,一边随口问李玉:“他们来做什么?”
李玉忙道:“说是安徽来了捷报,署理巡抚赵有禄大破白莲教匪,擒斩十数万之众!三位中堂这是来给主子贺喜的。”
“哦?”
老太爷的眼中一下神采飞扬,抬起那只近来常抖动不止的右手,“快让他们过来。”
“是,主子。”
李玉朝边上小太监一挥手,那小太监赶紧过去带人。
未几,从山庄赶来的和珅一行就被带到了老太爷面前,行过大礼后,和珅上前一步,声音中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道:“恭喜主子,贺喜主子!署理安徽巡抚赵有禄大破十万贼众,安徽白莲教乱已平!”
“和珅呐,你给朕说说这教匪是怎么平的。”
老太爷身子微微前倾,跟从前一样听到捷报就忍不住高兴,更想第一时间知道这仗是怎么打赢的。
早有准备的和珅当即绘声绘色地将捷报内容娓娓道来,可谓声情并茂,“.白莲教匪虽众,却如土鸡瓦狗,不堪一击!赵有禄单枪匹马冲入敌阵,连斩数十贼人,余众胆寒,纷纷跪地求饶”
老太爷听得入神,不时点头。
松筠倒还罢了,只默默听,没有任何表情。
王杰则是一脸不忍听的样子,这哪是什么捷报,分明就是天桥那边说书的。
等和珅将捷报内容详细说完后,却发现老太爷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
“.”
别说和珅发懵,在场哪个不发懵,却谁也不敢出声。
不能怪老太爷睡着,上了年纪的老人正常反应,今儿太阳不错,稍晒一下就让人发困。
“主子,”
无奈之下,和珅只好上前轻声唤醒老太爷。
“啊?朕,朕睡着了?”
醒来的老太爷初始也有点迷糊。
“你刚才说安徽的事是吧,安徽怎么了?朕想想,噢,对,白莲教被平定了。”
老太爷脸上浮出些许红光,一脸欣慰的看着和珅,“这仗你指挥的好,打的也好,你说朕当赏你个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