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华国》作为华国官方性质的历史科普节目,上面对这档节目的重视程度非常之高。

  毫不夸张的说,这档节目绝对是央视历史中之最。

  除了为节目选择赞助商之外,其余一切节目安排基本上都需要经过上面的层层审批才行。

  当然,

  这档节目的赞助商也不是随便选的。

  综合评选之后,

  赞助商的名额才会定下来。

  一般的电视节目都是赞助商选节目,甚至被要求在节目中大量出现产品的标识或者隐性广告。

  但《典籍里的华国》很任性。

  节目可以找人赞助,但赞助商想要在节目中打广告,不可能。

  最多,

  节目开始的时候会有几秒钟的感谢时间。

  而感谢完之后,便是节目开始的诗朗诵环节。

  陈明为节目提的这句话,会被专人用诗朗诵的方式高吟出来。

  正因如此,

  这句提句非常重要。

  冯一平一开始只是想让陈明尝试一下。

  陈明有文采。

  和陈明认识这么久了,冯一平自然知道陈明肚子里是有墨水的。

  但以防万一,

  冯一平其实还通知了国学院那边,希望那边也能为节目提几句话。

  看完国学院的提句,再来看陈明的,就会发现,陈明的提句档次丝毫不逊色于国学院,甚至从气势上更胜一筹。

  冯一平越读越高兴,就差把这句话写下来装裱起来。

  陈明果然靠得住!

  光是这句提句,节目开场白的诗朗诵就能拔高好几个档次。

  其余国家戏剧院的老人也是忍不住一遍遍的咀嚼这句话。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太棒了!”

  “陈明这小子太有文采了,比国学院那群老家伙强多了。”

  “不愧是能拍出《大夏风华》的人,我就说这小子不简单。”

  “这句话我要请个书法好的人写下来,装裱起来放到我的家里。”

  众人啧啧称奇。

  他们同样对这句话满意的很。

  坐在首座上的周从简,看着手中的剧本,剧本上抬头是陈明留下的笔迹。

  不知为何,周从简有些想笑。

  这句话是佳句,是名言没错,但陈明的字......有点小学生的味道。

  用小学生的字迹写出这么精彩的名句,总感觉有一些违和感。

  看多了书法飘逸的大家之作,陈明的小学生字体让周从简感觉还挺亲切的。

  “老周,你怎么看?”

  所有人看向周从简。

  在场人中,

  只有周从简还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

  就连站着的祝平安和叶明都在为这句话震撼惊奇,惊叹于这句话居然是出自陈明之手。

  周从简将剧本合了起来:“你们都说好了,我还能说什么?!那就这么定了吧,告诉国学院那边,不用他们帮忙提句了。”

  陈明的提句完全够用了!

  叶明急忙应了下来。

  这件事还是需要他去交涉。

  就在此时,

  周从简看向冯一平:“冯老弟,你觉得陈明这个人怎么样?”

  会议室的所有人里,冯一平是和陈明认识时间最长的。

  从陈明还在参加《全民好声音》的海选的时候,冯一平就和陈明打过交道了。

  论起熟稔,还得是冯一平。

  闻言,

  其余人都露出了思索的眼神。

  周从简从来不会随便开口,他这么问,一定有自己的想法。

  也许,

  他想把陈明再往上提一提。

  要知道,

  国学院现在的中坚力量并不多。

  华国虽然还在支持国家戏剧院的招纳新人,但实际上,比起编制诱惑,人们更愿意挣钱。

  娱乐圈的艺人那么多!

  老戏骨和影帝的数量也不算少。

  但国家戏剧院的人数还是不多。

  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有能力的人不考国家戏剧院,比如说唐忠国那一类人,人家可能最多就是求个国家一级演员的名头就足够了。

  没有能力的人也不考国家戏剧院,因为知道自己考不上。

  往年报考国家戏剧院的人,都是演技、能力中等,但人脉资源不菲的艺人。

  陈明这种顶尖艺人,很少见。

  当然,

  陈明报考国家戏剧院,主要原因还是自己想考。

  如果陈明对国家戏剧院没兴趣的话,估计冯一平也不会劝陈明来考试。

  如今,

  陈明来了,而且还考进了国家戏剧院。

  这其实也是国家戏剧院的机会。

  说不定,

  让陈明带一带,就能把国家戏剧院也带飞。

  周从简的想法很简单。

  如果陈明这个年轻人靠谱的话,让他升的快一点也不是不行。

  反正国家戏剧院的人也不多,陈明就算升到管理位,手底下也没有多少人让他管。

  “他很不错。”

  冯一平只是简单回答了一句。

  他猜到了周从简的想法!

  但他不能多说。

  因为,

  冯一平要从位置上退下来了,不再担任官方的职务,那冯一平的话就要更加谨慎才行。

  纵然心里有夸奖陈明的千言万语,但冯一平只能说一句很不错。

  再多的话,就不妥当了。

  其余人相视一笑。

  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心眼子多得很。

  冯一平想说什么,基本上也都能猜到。

  周从简无奈一笑:“你还是那么稳健,怪不得能在国家电视台的那个位置上呆那么多年。”

  随即,

  周从简再次开口:“去看看舞台布置的怎么样了,我听说还请了东洲那边的特效团队,整的花里胡哨的。”

  《典籍里的华国》拍摄节目现在就在国家戏剧院。

  为了保证尘封的历史和现代的科技能够带给观众一种视听上的盛宴,上面还邀请了一支东洲的特效团队,在节目中开始的时候对舞台进行特效渲染。

  据说,

  电视里看到的舞台画面是一个个浮动的文字,从古代文到繁体文,再到现代的白话文。

  周从简年纪大了,没有接触过这么新奇的东西。

  反正听上去很厉害!

  众人起身离开会议室,周从简一个人坐在位子上,思考着之前的事情。

  面试那天,

  周从简说陈明像当初的林先生,这句话并不是随便说说,而是真的看到了一丝模糊的影子。

  这让周从简从陈明感受到了久违的亲切感。

  现在,

  冯一平又给出了不低的评价。

  周从简觉得确实可以为陈明多考虑一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请叫我顶流巨星,请叫我顶流巨星最新章节,请叫我顶流巨星 顶点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