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奠基仪式由岭南省电视台一位知名主持人主持。
这也是刘天武帮忙出面搞定的,都不需要江辉去操心。
只见他声音洪亮,充满激情地介绍着出席的领导与嘉宾,以及项目的重要意义。
随后,电子工业部、岭南省等各级领导致辞。
不用多说,各方肯定是高度评价岭南半导体的这个项目对于推动深城经济发展、提升国家半导体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并表达了对此项目成功实施的坚定信心。
紧接着,张少华这个岭南半导体的新任总经理作为代表上台发言。
他深情回顾了华夏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历程,分享了岭南半导体在今后的一些规划,并承诺将全力以赴,确保新项目的高质量建设与运营,为实现华夏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江辉,你真的不上台说几句啊?”
自始至终,代表岭南半导体的都是张少华总经理和陈庆祥总工程师,算是把这两个挖过来的人才收拾的服服帖帖。
朱玲今天自然也是过来一起参加了岭南半导体的奠基仪式。
她已经很久没有看到江辉对哪一个分公司那么的上心了。
“没有必要,既然选择了相信张少华他们,那就把舞台交给他们。”
“这样子后续他们也更好展开工作。”
荣誉对于江辉来说,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
只是一次大型的奠基仪式的发言,这根本就不算什么。
本身他自己就不是很喜欢各种应酬和发言的人。
“我们作为一个半导体行业的新丁,现在如此高调的进入行业,估计很多对手都在等着看我们的表现呢。”
“要是成功了,自然会有许多的掌声。”
“要是失败了,估计笑话更加不会少。”
朱玲有点担心的说了一句。
宝马科技的投资规模发展到现在,他们两口子早就实现财务自由了。
在朱玲看来,江辉其实没有必要冒那么大的风险。
不过这些话她都没有说出口,而是选择了默默地支持。
“在我的字典里面,就不存在失败两个字。”
“这几年对我们华夏的半导体产业来说,是发展的最后窗口期。”
“错过了这个窗口期,以后再想努力发展,难度就不是多了一点点。”
江辉太清楚历史上华夏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情况了。
那里面充满了各种遗憾。
等到九十年代相关部门想要重新发展的时候,局面已经完全不一样。
特别是后面又出现了骗补贴的一些事件,更是给这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现在有了岭南半导体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明年才1988年,华夏第一条4英寸晶圆厂和3微米制程芯片工厂就可以量产。
在明年的推进过程当中,还可以从美利坚和东瀛继续引进一部分的先进研发设备,让岭南半导体的研发中心也能同步的修建起来。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研发中心的建立,意义不比工厂修建要小。
工程修建买的是二手生产设备,研发中心就不一样了。
里面的各种实验设备都是最先进的,放在九十年代你就是有钱都不一定能够买到。
但是现在却是只要你给钱,人家就卖。
就在江辉两口子聊天的过程,今天奠基仪式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到了。
那就是奠基培土环节。
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各路嘉宾们手持金铲,共同为岭南半导体的新工厂建设挖下第一铲土。
随着一铲铲泥土的落下,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声。
当天晚上,这个新闻就出现在了岭南电视台和华夏台。
“老吕,这宝马科技突然不搞汽车,去搞半导体了,这一步棋你能看明白吗?”
陈奇一直都很关注宝马汽车集团的动静。
这一次宝马科技在国内成立岭南半导体,并且要从美利坚引入晶圆生产线和芯片加工生产线,他是看到新闻联播的时候就关注到了。
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每天的华夏台新闻联播,那是一定要看的。
普通人觉得很枯燥的内容,陈奇却是可以从中读取到不少有用的信息。
只是这一次看到岭南半导体的新闻,他却是觉得自己有点看不懂了。
所以才会问一问吕坚强。
“厂长,这个事情确实是有点奇怪,我之前是没有听到任何的风声。”
“按理说宝马汽车集团那边对于各种芯片的需求应该是非常小的。”
“也就是南山变速箱那边的4AT的TCU上面会使用到几块芯片而已。”
“并且那些芯片的技术也不是特别的高端,在国际上还是能找到不少厂家采购到的。”
“如今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大举进军芯片生产行业,实在是一件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
吕建强显然也是不能理解宝马科技那边的做法。
按照一般人的观点,宝马科技都是完全没有必要去碰半导体产业。
好好的在汽车行业耕耘,顶多就是拓展一下各种汽车零部件就够了。
甚至就是南山设备那边的投入,许多人都觉得没有必要。
可是江辉不仅搞了,还拉着深城那边成立了工业设备产业园,动作是越来越大。
“江辉这个人,我对他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他做的事情都是很有目的性,并且具有前瞻性。”
“难道今后我们的汽车上面会大量的使用到各种芯片吗?”
陈奇虽然不理解江辉的做法,但是对于江辉的眼光,他是非常有信心的。
眼下的事情,只能是理解为他们还没有看透,而不是对方真的在瞎搞。
“他算是一机部出来的人,跟五机部的关系也不错,但是在电子工业部那边,基本上没有听说之前有打过交道。”
“所以宝马科技这一次的投资,不可能是因为要支持电子工业部那边的事业发展。”
“他老丈人如今在机械工业委员会那边担任二把手,要是投资一些这边的某些产业,还说的过去。”
吕坚强把各种可能的情况都分析了一遍,但是越分析就越是觉得这个事情有点诡异。
“我看新闻报道上说将来岭南半导体会成为国内技术最领先的半导体企业,将来还会不断的导入更多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
“除此之外,它们后续还会继续深入耕耘半导体产业。”
“这个事情的相关信息,你尽量安排人去打听一下,看看能不能搞清楚背后的名堂。”
“然后看看对我们有没有什么影响。”
搞不清楚情况,陈奇就只好安排人跟踪调查了解这个事情,然后走一步算一步咯。
……
相比首都汽车制造厂这边的困惑,史密斯那边掌握的信息就要更多一些。
“史密斯,最近华夏这边在半导体行业正在推动好几个大动作。”
“你要稍微关注一下,最好就是搞清楚他们的具体规划,看看对我们是否有什么影响。”
“前些年国内稍微有点忽视这个行业的事情,结果东瀛的半导体产业快速崛起,已经超越我们。”
“这几年国内为了重新扶持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和研发补贴等各种政策。”
“并且对东瀛半导体产业出口美利坚的产品规模做了各种限制。”
“哪怕如此,要想完全打压东瀛半导体企业,让我们国内的企业成为世界第一,也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这样子的失误,不能在华夏这边发生。”
作为美利坚在华夏这边的大使,伍德科克需要关注的事情非常多。
任何他认为有会对美利坚产生影响的事情,他都是会在意的。
半导体产业是未来高科技发展的核心产业之一,美利坚国内如今对它已经有了非常准确的认知。
再加上这几年计算机行业的快速发展,让大家更加重视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情况。
虽然现在华夏这边跟美利坚的关系很好,但是如果华夏的半导体产业发展威胁到了美利坚的利益,那伍德科克肯定是会想办法打压的。
“伍德科克,从我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华夏的半导体产业就算是再过二十年也是不可能追上我们。”
“就拿晶圆厂来说,我们国内大部分都是5英寸的晶圆厂,6英寸的工厂也在推进之中。”
“但是华夏这边还是3英寸的晶圆厂,唯一1条4英寸的晶圆生产线,还是刚刚成立的岭南半导体从我们国内企业那边采购的二手设备。”
“在七十年代,英特尔就已经修建了第一条4英寸的晶圆厂,如今都过去十年了,华夏才刚刚想着修建这种工厂。”
“它们想要追上我们,那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相反的,高丽和东瀛那边的情况,我倒是觉得有必要提醒国内关注一下。”
“它们在半导体行业给国内带来的威胁,绝对会比华夏大很多倍。。”
史密斯还指望着以后跟江辉或者奥斯丁合作一把,想办法从岭南半导体进口新的半导体设备业务上面捞一把呢。
怎么可能让伍德科克把这条路给堵死了?
当然,他也是真的觉得华夏的半导体产业太弱了,完全不会给美利坚带来任何的威胁。
这几年华夏这边新投入的半导体设备,全部都是从国际上进口的二手淘汰设备。
看起来产能好像挺大的样子,实际上都已经是落后的东西。
生产的产品根本就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导致产能利用率大幅度的下降。
关键是按照他了解到的信息,华夏这边对于半导体产业的研发投入非常的少,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在技术上面有什么特别大的进步的。
半导体是一个重资金、重人才的领域,华夏这两块的东西都很缺。
“你说的也对,可能是我担心过度了。”
“毕竟它们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又是充足研究所和工厂成立新的微电子联合公司,又是成立岭南半导体这种看起来架势很足的新企业。”
“好像是准备在半导体行业大干一场的意思。”
“不过跟高丽和东瀛那边比起来,华夏这边的动作和规模,确实还是小了很多。”
伍德科克觉得自己可能是真的敏感过度。
在华夏待了这几年,亲眼见识到了华夏的快速变化,他心中也是有点担心的。
特别是这段时间华夏那边跟北极熊的关系似乎自发生变化,好些商业合作都在加快速度。
这更是让伍德科克产生了一定的危机感。
如果华夏跟北极熊走在了一起,这绝对不是美利坚希望看到的局面。
……
“这岭南半导体是什么情况?居然能够从美利坚那边采购4英寸晶圆厂和3微米芯片制程的设备。”
“那张少华放弃我们公司安排的位置,原来去的是这家公司?”
如果说华夏汽车行业的各个制造厂对岭南半导体的关注,是因为这家公司跟宝马汽车集团的关系非常紧密,那么国内各个半导体企业关注岭南半导体,显然就是因为出现了一个新的竞争对手。
这些年,华夏从美利坚引进了二三十条淘汰的晶圆和芯片加工生产线。
大家的目的都是想要生产晶圆或者芯片用来出口创汇,但是市场就那么大,你的技术是落后的,外面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需求。
这就导致了许多生产线刚刚投产,就陷入到没有零件需要生产的局面之中。
如此局面,自然是跟最初的想法相背离了。
一些人因为这个事情承受压力,甚至被批评,就很正常了。
不过好在大家都是国企,五十步笑百步,谁也不要多笑话谁。
可是岭南半导体冒出来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不管是把它当成外资企业也好,民营企业也好,它们一成立就引进了国内最先进的生产线,这让其他所有的芯片厂家都脸上无光啊。
上级领导会怎么想呢?
为什么岭南半导体一个行业新人都知道导入先进一些的生产设备,而你们这些行业专家却是只知道导入完全落后的生产线?
如今产能空置率那么的高,是不是因为当初的决定有问题?
如此种种的质疑,绝对会让许多人都非常的难受。
特别是对于刚刚充足的微电子联合公司来说,岭南半导体的总经理居然是自己这边看不上的张少华来担任,那就更是让人难堪了。
将来岭南半导体搞出成绩出来,领导们会怎么看?
张少华接待参观考察的领导的时候,会不会说一些不该说的话?
想到这些,王宏贵的心中就多了不少的担心。
作为微电子联合公司的新任总经理,当初把张少华踢出核心管理层,也是有他的一份功劳。
他倒也不是真的有多么讨厌张少华,而是位置就那么多,肯定要优先安排自己的嫡系人马。
“王总,我稍微打听了一下,这个岭南半导体跟宝马汽车集团都是属于港城那边宝马科技的子公司。”
“宝马汽车集团这几年的发展非常的快,通过出口创汇挣了不少的钱。”
“在美利坚那边应该也是有一些自己的人脉。”
“这一次能够顺利的从美利坚采购到相对先进的二手设备,跟这些应该是脱不了关系。”
赵东方作为微电子联合公司的总工程师,自然也是第一时间就关注到了岭南半导体的成立。
想到对方马上就要有比自己公司更加先进的各种设备,他的心情就非常的复杂。
他是相对比较纯粹的人,一门心思都是在技术研发上面。
但是这种人能够做到总工程师的位置就顶天了,想要继续往上发展,那就太难了。
到了一定的程度,必须具备很强的向上管理的能力才行。
要不然就只能看着同级别的其他人员不断的升职加薪。
“它们好好的汽车行业挣钱就行了,为什么要来半导体行业蹚浑水呢?”
“这不是在恶心我们吗?”
王宏贵这话应该是说出了不少国内半导体企业管理人员的心声。
国内的半导体企业都存在什么问题,这些业内人士自然是很清楚的。
倒也不是大家都不想改变,而是各方面的原因纠结在一起,就成为了现在这个样子。
芯片行业技术与设备引进的复杂性、审批流程的繁琐、资金与投资的限制、市场与需求的不确定性以及管理与经营经验的缺乏等,最终必然造成这些企业的竞争力不断的下降。
要是没有“鲶鱼”进来,他们倒也没有特别大的压力。
毕竟大家都是这样子,上级就算是不满意也没有办法。
但是现在岭南半导体成立了,一下就上马了国内最先进的晶圆厂和芯片厂,这让大家怎么活?
关键是现在刚刚宣布要进军半导体行业,明年下半年就要准备量产。
这个速度,他们怎么比?
按照现在重大项目层层审批,层层汇报,层层讨论的流程,要是微电子联合公司此时也启动同样的项目,估计等到明年下班的时候,这个项目都还没有批准下来呢。
要想量产,更是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关键是不仅张少华过去了,原本742厂和1424研究所的一批技术员也跟着过去了。”
“有些人甚至连档案资料都不管,直接就做火车去到深城,加入了岭南半导体。”
“听说只要是专业的半导体技术人员,在岭南半导体那边最低工资也是300元起步。”
“至于像是张少华这样子的厂长,工资更是可以达到好几千元一个月。”
“这还没有计算奖金,没有计算岭南半导体那版分配的别墅和配车之类的待遇。”
赵东方说到这里,觉得自己都有点羡慕了。
到了他这个级别,倒也不需要特别的为钱担心。
但是要说手里面随随便便能够拿出几千元出来,那也是有点压力的。
可是原本工资还不如自己的张少华去岭南半导体之后,一个月的工资比自己一年都要高。
这就有点刺激人了。
难怪前段时间742厂不少人选择了放弃加入微电子联合公司啊。
“这不是乱来吗?”
“岭南半导体如此坏规矩,到时候国内半导体行业的风气都被他们搞坏了。”
王宏贵心中咯噔一声响,知道接下来自己的工作估计要更加难做了。
上级成立联合微电子公司的目的在于推动华夏微电子产业的发展,促进科研与生产的结合,形成产业链集群,并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但是如果岭南半导体那边挥舞着钞票到处挖人的话,那么来呢和微电子里面许多技术人员肯定会被挖走。
没有人足够的技术人员,联合微电子想要推动产业发展,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半导体行业可不像是纺织、煤矿等行业,随便找个人都能很快上手。
这一行对于人才的门槛是相对比较高的。
哪怕是生产车间的工人,需要懂的东西也很多。
“厂长,我们要不要跟部里面反馈一下?”
“不能任由岭南半导体这样子搞下去。”
赵东方能够成为联合微电子公司的总工程师,很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跟王宏贵是连襟关系。
所以他很多时候自然而然的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要不然以他的情商,还坐不上这个位置。
“部里面的领导都出席了岭南半导体的奠基仪式,岭南省那边也有大量的领导参加,其他部委也都有领导出席。”
“这种情况下,你觉得我们找部里面投诉,会有效果吗?”
王宏贵太清楚一个大型的晶圆厂和芯片制造厂对当地的吸引力。
部里面肯定也乐意看到自己不花钱的情况下,国内的晶圆生产技术和芯片生产技术就能上一个台阶。
所以投诉肯定是没有效果的,甚至指不定还会挨一顿骂都不奇怪。
到时候领回来一些自己搞不定的人物,那就悲剧了。
“那……那我们就放任这个局面发展吗?”
赵东方这话说的,让王宏贵听了非常的难受。
但是他又知道自己真正能做的事情非常的有限。
只能先观望了。
这也是刘天武帮忙出面搞定的,都不需要江辉去操心。
只见他声音洪亮,充满激情地介绍着出席的领导与嘉宾,以及项目的重要意义。
随后,电子工业部、岭南省等各级领导致辞。
不用多说,各方肯定是高度评价岭南半导体的这个项目对于推动深城经济发展、提升国家半导体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并表达了对此项目成功实施的坚定信心。
紧接着,张少华这个岭南半导体的新任总经理作为代表上台发言。
他深情回顾了华夏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历程,分享了岭南半导体在今后的一些规划,并承诺将全力以赴,确保新项目的高质量建设与运营,为实现华夏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江辉,你真的不上台说几句啊?”
自始至终,代表岭南半导体的都是张少华总经理和陈庆祥总工程师,算是把这两个挖过来的人才收拾的服服帖帖。
朱玲今天自然也是过来一起参加了岭南半导体的奠基仪式。
她已经很久没有看到江辉对哪一个分公司那么的上心了。
“没有必要,既然选择了相信张少华他们,那就把舞台交给他们。”
“这样子后续他们也更好展开工作。”
荣誉对于江辉来说,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
只是一次大型的奠基仪式的发言,这根本就不算什么。
本身他自己就不是很喜欢各种应酬和发言的人。
“我们作为一个半导体行业的新丁,现在如此高调的进入行业,估计很多对手都在等着看我们的表现呢。”
“要是成功了,自然会有许多的掌声。”
“要是失败了,估计笑话更加不会少。”
朱玲有点担心的说了一句。
宝马科技的投资规模发展到现在,他们两口子早就实现财务自由了。
在朱玲看来,江辉其实没有必要冒那么大的风险。
不过这些话她都没有说出口,而是选择了默默地支持。
“在我的字典里面,就不存在失败两个字。”
“这几年对我们华夏的半导体产业来说,是发展的最后窗口期。”
“错过了这个窗口期,以后再想努力发展,难度就不是多了一点点。”
江辉太清楚历史上华夏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情况了。
那里面充满了各种遗憾。
等到九十年代相关部门想要重新发展的时候,局面已经完全不一样。
特别是后面又出现了骗补贴的一些事件,更是给这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现在有了岭南半导体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明年才1988年,华夏第一条4英寸晶圆厂和3微米制程芯片工厂就可以量产。
在明年的推进过程当中,还可以从美利坚和东瀛继续引进一部分的先进研发设备,让岭南半导体的研发中心也能同步的修建起来。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研发中心的建立,意义不比工厂修建要小。
工程修建买的是二手生产设备,研发中心就不一样了。
里面的各种实验设备都是最先进的,放在九十年代你就是有钱都不一定能够买到。
但是现在却是只要你给钱,人家就卖。
就在江辉两口子聊天的过程,今天奠基仪式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到了。
那就是奠基培土环节。
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各路嘉宾们手持金铲,共同为岭南半导体的新工厂建设挖下第一铲土。
随着一铲铲泥土的落下,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声。
当天晚上,这个新闻就出现在了岭南电视台和华夏台。
“老吕,这宝马科技突然不搞汽车,去搞半导体了,这一步棋你能看明白吗?”
陈奇一直都很关注宝马汽车集团的动静。
这一次宝马科技在国内成立岭南半导体,并且要从美利坚引入晶圆生产线和芯片加工生产线,他是看到新闻联播的时候就关注到了。
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每天的华夏台新闻联播,那是一定要看的。
普通人觉得很枯燥的内容,陈奇却是可以从中读取到不少有用的信息。
只是这一次看到岭南半导体的新闻,他却是觉得自己有点看不懂了。
所以才会问一问吕坚强。
“厂长,这个事情确实是有点奇怪,我之前是没有听到任何的风声。”
“按理说宝马汽车集团那边对于各种芯片的需求应该是非常小的。”
“也就是南山变速箱那边的4AT的TCU上面会使用到几块芯片而已。”
“并且那些芯片的技术也不是特别的高端,在国际上还是能找到不少厂家采购到的。”
“如今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大举进军芯片生产行业,实在是一件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
吕建强显然也是不能理解宝马科技那边的做法。
按照一般人的观点,宝马科技都是完全没有必要去碰半导体产业。
好好的在汽车行业耕耘,顶多就是拓展一下各种汽车零部件就够了。
甚至就是南山设备那边的投入,许多人都觉得没有必要。
可是江辉不仅搞了,还拉着深城那边成立了工业设备产业园,动作是越来越大。
“江辉这个人,我对他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他做的事情都是很有目的性,并且具有前瞻性。”
“难道今后我们的汽车上面会大量的使用到各种芯片吗?”
陈奇虽然不理解江辉的做法,但是对于江辉的眼光,他是非常有信心的。
眼下的事情,只能是理解为他们还没有看透,而不是对方真的在瞎搞。
“他算是一机部出来的人,跟五机部的关系也不错,但是在电子工业部那边,基本上没有听说之前有打过交道。”
“所以宝马科技这一次的投资,不可能是因为要支持电子工业部那边的事业发展。”
“他老丈人如今在机械工业委员会那边担任二把手,要是投资一些这边的某些产业,还说的过去。”
吕坚强把各种可能的情况都分析了一遍,但是越分析就越是觉得这个事情有点诡异。
“我看新闻报道上说将来岭南半导体会成为国内技术最领先的半导体企业,将来还会不断的导入更多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
“除此之外,它们后续还会继续深入耕耘半导体产业。”
“这个事情的相关信息,你尽量安排人去打听一下,看看能不能搞清楚背后的名堂。”
“然后看看对我们有没有什么影响。”
搞不清楚情况,陈奇就只好安排人跟踪调查了解这个事情,然后走一步算一步咯。
……
相比首都汽车制造厂这边的困惑,史密斯那边掌握的信息就要更多一些。
“史密斯,最近华夏这边在半导体行业正在推动好几个大动作。”
“你要稍微关注一下,最好就是搞清楚他们的具体规划,看看对我们是否有什么影响。”
“前些年国内稍微有点忽视这个行业的事情,结果东瀛的半导体产业快速崛起,已经超越我们。”
“这几年国内为了重新扶持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和研发补贴等各种政策。”
“并且对东瀛半导体产业出口美利坚的产品规模做了各种限制。”
“哪怕如此,要想完全打压东瀛半导体企业,让我们国内的企业成为世界第一,也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这样子的失误,不能在华夏这边发生。”
作为美利坚在华夏这边的大使,伍德科克需要关注的事情非常多。
任何他认为有会对美利坚产生影响的事情,他都是会在意的。
半导体产业是未来高科技发展的核心产业之一,美利坚国内如今对它已经有了非常准确的认知。
再加上这几年计算机行业的快速发展,让大家更加重视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情况。
虽然现在华夏这边跟美利坚的关系很好,但是如果华夏的半导体产业发展威胁到了美利坚的利益,那伍德科克肯定是会想办法打压的。
“伍德科克,从我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华夏的半导体产业就算是再过二十年也是不可能追上我们。”
“就拿晶圆厂来说,我们国内大部分都是5英寸的晶圆厂,6英寸的工厂也在推进之中。”
“但是华夏这边还是3英寸的晶圆厂,唯一1条4英寸的晶圆生产线,还是刚刚成立的岭南半导体从我们国内企业那边采购的二手设备。”
“在七十年代,英特尔就已经修建了第一条4英寸的晶圆厂,如今都过去十年了,华夏才刚刚想着修建这种工厂。”
“它们想要追上我们,那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相反的,高丽和东瀛那边的情况,我倒是觉得有必要提醒国内关注一下。”
“它们在半导体行业给国内带来的威胁,绝对会比华夏大很多倍。。”
史密斯还指望着以后跟江辉或者奥斯丁合作一把,想办法从岭南半导体进口新的半导体设备业务上面捞一把呢。
怎么可能让伍德科克把这条路给堵死了?
当然,他也是真的觉得华夏的半导体产业太弱了,完全不会给美利坚带来任何的威胁。
这几年华夏这边新投入的半导体设备,全部都是从国际上进口的二手淘汰设备。
看起来产能好像挺大的样子,实际上都已经是落后的东西。
生产的产品根本就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导致产能利用率大幅度的下降。
关键是按照他了解到的信息,华夏这边对于半导体产业的研发投入非常的少,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在技术上面有什么特别大的进步的。
半导体是一个重资金、重人才的领域,华夏这两块的东西都很缺。
“你说的也对,可能是我担心过度了。”
“毕竟它们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又是充足研究所和工厂成立新的微电子联合公司,又是成立岭南半导体这种看起来架势很足的新企业。”
“好像是准备在半导体行业大干一场的意思。”
“不过跟高丽和东瀛那边比起来,华夏这边的动作和规模,确实还是小了很多。”
伍德科克觉得自己可能是真的敏感过度。
在华夏待了这几年,亲眼见识到了华夏的快速变化,他心中也是有点担心的。
特别是这段时间华夏那边跟北极熊的关系似乎自发生变化,好些商业合作都在加快速度。
这更是让伍德科克产生了一定的危机感。
如果华夏跟北极熊走在了一起,这绝对不是美利坚希望看到的局面。
……
“这岭南半导体是什么情况?居然能够从美利坚那边采购4英寸晶圆厂和3微米芯片制程的设备。”
“那张少华放弃我们公司安排的位置,原来去的是这家公司?”
如果说华夏汽车行业的各个制造厂对岭南半导体的关注,是因为这家公司跟宝马汽车集团的关系非常紧密,那么国内各个半导体企业关注岭南半导体,显然就是因为出现了一个新的竞争对手。
这些年,华夏从美利坚引进了二三十条淘汰的晶圆和芯片加工生产线。
大家的目的都是想要生产晶圆或者芯片用来出口创汇,但是市场就那么大,你的技术是落后的,外面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需求。
这就导致了许多生产线刚刚投产,就陷入到没有零件需要生产的局面之中。
如此局面,自然是跟最初的想法相背离了。
一些人因为这个事情承受压力,甚至被批评,就很正常了。
不过好在大家都是国企,五十步笑百步,谁也不要多笑话谁。
可是岭南半导体冒出来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不管是把它当成外资企业也好,民营企业也好,它们一成立就引进了国内最先进的生产线,这让其他所有的芯片厂家都脸上无光啊。
上级领导会怎么想呢?
为什么岭南半导体一个行业新人都知道导入先进一些的生产设备,而你们这些行业专家却是只知道导入完全落后的生产线?
如今产能空置率那么的高,是不是因为当初的决定有问题?
如此种种的质疑,绝对会让许多人都非常的难受。
特别是对于刚刚充足的微电子联合公司来说,岭南半导体的总经理居然是自己这边看不上的张少华来担任,那就更是让人难堪了。
将来岭南半导体搞出成绩出来,领导们会怎么看?
张少华接待参观考察的领导的时候,会不会说一些不该说的话?
想到这些,王宏贵的心中就多了不少的担心。
作为微电子联合公司的新任总经理,当初把张少华踢出核心管理层,也是有他的一份功劳。
他倒也不是真的有多么讨厌张少华,而是位置就那么多,肯定要优先安排自己的嫡系人马。
“王总,我稍微打听了一下,这个岭南半导体跟宝马汽车集团都是属于港城那边宝马科技的子公司。”
“宝马汽车集团这几年的发展非常的快,通过出口创汇挣了不少的钱。”
“在美利坚那边应该也是有一些自己的人脉。”
“这一次能够顺利的从美利坚采购到相对先进的二手设备,跟这些应该是脱不了关系。”
赵东方作为微电子联合公司的总工程师,自然也是第一时间就关注到了岭南半导体的成立。
想到对方马上就要有比自己公司更加先进的各种设备,他的心情就非常的复杂。
他是相对比较纯粹的人,一门心思都是在技术研发上面。
但是这种人能够做到总工程师的位置就顶天了,想要继续往上发展,那就太难了。
到了一定的程度,必须具备很强的向上管理的能力才行。
要不然就只能看着同级别的其他人员不断的升职加薪。
“它们好好的汽车行业挣钱就行了,为什么要来半导体行业蹚浑水呢?”
“这不是在恶心我们吗?”
王宏贵这话应该是说出了不少国内半导体企业管理人员的心声。
国内的半导体企业都存在什么问题,这些业内人士自然是很清楚的。
倒也不是大家都不想改变,而是各方面的原因纠结在一起,就成为了现在这个样子。
芯片行业技术与设备引进的复杂性、审批流程的繁琐、资金与投资的限制、市场与需求的不确定性以及管理与经营经验的缺乏等,最终必然造成这些企业的竞争力不断的下降。
要是没有“鲶鱼”进来,他们倒也没有特别大的压力。
毕竟大家都是这样子,上级就算是不满意也没有办法。
但是现在岭南半导体成立了,一下就上马了国内最先进的晶圆厂和芯片厂,这让大家怎么活?
关键是现在刚刚宣布要进军半导体行业,明年下半年就要准备量产。
这个速度,他们怎么比?
按照现在重大项目层层审批,层层汇报,层层讨论的流程,要是微电子联合公司此时也启动同样的项目,估计等到明年下班的时候,这个项目都还没有批准下来呢。
要想量产,更是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关键是不仅张少华过去了,原本742厂和1424研究所的一批技术员也跟着过去了。”
“有些人甚至连档案资料都不管,直接就做火车去到深城,加入了岭南半导体。”
“听说只要是专业的半导体技术人员,在岭南半导体那边最低工资也是300元起步。”
“至于像是张少华这样子的厂长,工资更是可以达到好几千元一个月。”
“这还没有计算奖金,没有计算岭南半导体那版分配的别墅和配车之类的待遇。”
赵东方说到这里,觉得自己都有点羡慕了。
到了他这个级别,倒也不需要特别的为钱担心。
但是要说手里面随随便便能够拿出几千元出来,那也是有点压力的。
可是原本工资还不如自己的张少华去岭南半导体之后,一个月的工资比自己一年都要高。
这就有点刺激人了。
难怪前段时间742厂不少人选择了放弃加入微电子联合公司啊。
“这不是乱来吗?”
“岭南半导体如此坏规矩,到时候国内半导体行业的风气都被他们搞坏了。”
王宏贵心中咯噔一声响,知道接下来自己的工作估计要更加难做了。
上级成立联合微电子公司的目的在于推动华夏微电子产业的发展,促进科研与生产的结合,形成产业链集群,并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但是如果岭南半导体那边挥舞着钞票到处挖人的话,那么来呢和微电子里面许多技术人员肯定会被挖走。
没有人足够的技术人员,联合微电子想要推动产业发展,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半导体行业可不像是纺织、煤矿等行业,随便找个人都能很快上手。
这一行对于人才的门槛是相对比较高的。
哪怕是生产车间的工人,需要懂的东西也很多。
“厂长,我们要不要跟部里面反馈一下?”
“不能任由岭南半导体这样子搞下去。”
赵东方能够成为联合微电子公司的总工程师,很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跟王宏贵是连襟关系。
所以他很多时候自然而然的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要不然以他的情商,还坐不上这个位置。
“部里面的领导都出席了岭南半导体的奠基仪式,岭南省那边也有大量的领导参加,其他部委也都有领导出席。”
“这种情况下,你觉得我们找部里面投诉,会有效果吗?”
王宏贵太清楚一个大型的晶圆厂和芯片制造厂对当地的吸引力。
部里面肯定也乐意看到自己不花钱的情况下,国内的晶圆生产技术和芯片生产技术就能上一个台阶。
所以投诉肯定是没有效果的,甚至指不定还会挨一顿骂都不奇怪。
到时候领回来一些自己搞不定的人物,那就悲剧了。
“那……那我们就放任这个局面发展吗?”
赵东方这话说的,让王宏贵听了非常的难受。
但是他又知道自己真正能做的事情非常的有限。
只能先观望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最新章节,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最新章节,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