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位,谋其职。”
“想要多么轻松也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不过对自己要负责的工作熟悉之后,心中就不慌了。”
“忙不忙的就无所谓。”
朱建生的心态倒是挺好的,他就不是一个想要偷懒的人。
做的工作有成就感,对他来说比什么都要重要。
“爸,现在不是有传闻上级还要对机构继续改革,把电子工业部跟机械工业委员会合并,成立机械电子工业部嘛。”
“我们集团后续是有准备进入电子工业领域,为了尽可能的不让人说闲话,我准备今年提前开始布局电子产业,特别是半导体产业。”
虽然是家庭聚会,但是谈论的话题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具体工作。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好在不管是朱玲还是朱芳两姐妹,亦或是朱建生夫妇对这个情况都已经习惯了。
谈工作的时候,一般都是朱建生和江辉两个人交流,武明偶尔插几嘴。
不过他只是对冶金行业,特别是钢铁行业的情况比较熟悉,其他的内容他一般不轻易的发表意见。
“半导体产业?”
“这几年上级的经费基本上都是在向大化工领域进行投资,先解决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
“半导体产业的投资已经很少,有限的那些投资,都是各个电子厂从国外引进了一些二手的晶圆线和芯片加工设备。”
“技术研发上面,已经完全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你们集团现在要涉及半导体产业的话,会不会有点尴尬?”
“毕竟低端市场国内那些厂都喂不饱,基本上没有你们集团的事情。”
“高端市场的话,目前你们不具备这方面的技术,要发展也有点困难吧。”
自从上一次江辉跟朱建生提到过电子工业部也会被合并到机械工业委员会的事情之后,朱建生对电子工业部的事情也上心了不少。
他这也是提前为将来的工作做准备,避免上级正式找他交流的时候,他什么意见都给不出。
“正因为国内各个电子厂现在都是各自为政,引入了一堆美利坚淘汰的芯片加工设备。”
“按照我让人初步统计的信息,最近十年我们从美利坚引入了二三十条人家淘汰的二手晶圆和芯片加工设备。”
“这些晶圆厂普遍都是只能生产三英寸的晶圆,而国际上主流的是五英寸的晶圆厂,甚至有个别厂已经在生产六英寸的晶圆厂。”
“而我们国内连四英寸的晶圆厂都没有。”
江辉今天跟朱建生讨论半导体产业事情,之前自然是已经做过一些准备工作。
要不然根本就没有办法做到言之有物。
这显然不符合江辉的做事风格。
“至于在芯片制程上面,我们导入的加工设备,那就更是落后了。”
“好几个工厂导入的都是5微米制程的设备,看起来一条产线只要三五百万美元,很便宜的样子。”
“如果这些设备导入之后,产能可以全部利用起来,倒也有一些意义。”
“毕竟不管是生产的芯片用来出口创汇,还是满足国内工厂的需求,都是有价值的。”
“但是因为一口气导入了太多的二手设备,而国内相关的产业需求又没有上来。”
“出口创汇方面,人家对于落后的芯片需求也是在不断的下降。”
“最终一半以上的工厂,产能都是大量的限制。”
江辉继续说着国内半导体产业现在面临的问题。
其实在七十年代的时候,甚至是八十年代初的时候,国内半导体产业都不算落后。
但是最近十年,特别是最近五年相关部门完全不在半导体产业做重大投资。
又因为工厂利税缴纳方式的调整,各个工厂都只在乎盈利,不关注新产品研发。
所以哪怕是挣了钱,大家也是用来扩大生产规模,继续采购二手设备,而不是自己去研发新技术。
这么一来,国内芯片技术水平一下就明显落后于美利坚和东瀛了。
甚至高丽和宝岛省那边的半导体产业也快速的追赶上来,并超越了华夏这边的表现。
不得不说,这实在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不过现在我们整个国家都还处于比较困难的状态,经费比较有限。”
“这些年都已经陆续下马了好几十个大项目了。”
“当年的三汽项目,不也是因为经费不足的问题下马了吗?”
“然后运十、光刻机、直8、远程轰炸机、大型导弹驱逐舰等一些很重要的项目,也都因为经费不足等各种原因陆续下马。”
“半导体产业整体经费不足,研发投入不足,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朱建生之前一直都在五机部的体制内工作,对于军工产业的许多情况都是很清楚的。
各种下马的大项目之中,军工项目比民用高科技项目要明显更多。
谁都不希望这些项目下马,但是基于当时的情况利弊分析之后做出一些选择,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因为整体经费有限,有一些项目的重要度和优先度更高,肯定是优先保证这些项目的投入。
比如大乙烯项目,这种投资一家30万吨年产能的乙烯工厂,需要的投资就要几十亿元。
这可是八十年代的几十亿元啊。
大部分人的工资都是只有几十元一个月的情况下,几十亿元的价值比后世几百亿元都要更高。
哪怕是到了后世,几百亿元投资的项目,也是不多的。
放在任何一个省份,都算是当年最大的项目了。
但是乙烯这种化工原料是最基础的材料之一,对于一个大国来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乙烯其实是仅次于水泥和钢铁的基础材料。
它是最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材料,各种树脂、纤维、橡胶等产品的必备原材料。
可也是它是关系到吃饭穿衣的关键原材料。
八十年代华夏通过“四三计划”引进了26个项目包括13个大化肥项目、4个化纤项目和1套大乙烯项目,也就是燕山石化30万吨乙烯联合装置。
这些投资算是把其他许多大项目的经费都占据了。
当然,也不是说这些投资没有意义。
相反,这些投资都是非常必要的。
真的要重新权衡利弊一下,很可能最终的决策也还是要优先保证基础的化工产业。
大飞机、轰炸机、驱逐舰在这些项目面前,还是得让步。
要不然就有可能变成北极熊那样子,重工业发展起来了,轻工业不行,问题一大堆。
“爸,你说的这些我自然是理解的。”
“我们集团现在不是很缺钱,甚至因为路虎汽车等车型在国际市场的优秀表现,我们账户上的现金流一直都很充沛。”
“所以这几年我想要好好的扩大一下集团的业务范围,把设备产业和半导体产业给发展起来。”
“特别是半导体产业,趁着美利坚跟我们的关系还算是不错的时候,也借着它们国内大力支持芯片厂家淘汰旧设备,投资新设备新工艺的机会。”
“从他们那边引进一条5英寸的晶圆厂和3微米制程的芯片加工设备和封测设备。”
“这样子我们可以迅速的成为华夏生产工艺最先进的半导体厂家。”
“在引进的过程中,我们充分的去消化吸收它们的技术,下个阶段可以自己去对工艺进行升级,对相关的设备进行研发。”
“等到投资6英寸晶圆厂和1微米制程的新工厂的时候,就可以实现一部分设备的国产化,一部分从国外继续进口。”
“争取在整个九十年代,彻底的完成芯片生产设备和材料的国产化工作,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江辉把自己的想法跟朱建生快速的说明了一下。
按照他的预测,就算是采购美利坚芯片厂家的二手设备,5英寸晶圆厂和3微米制程的所有设备和工厂投资也会超过2000万美元。
在这个年代,绝对算是一个大项目了。
更加不用说借着这个机会,宝马汽车集团这边需要招募大量的半导体技术人员。
这种人员基本上都是学历不低,需要给他们解决住房、孩子教育等一系列问题才能挖过来的。
“半导体产业对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不过你们单纯的搞芯片,也还是很不够的吧?”
既然江辉想要进军半导体产业,朱建生自然就要基于产业发展的角度跟他好好的聊一聊。
毕竟半导体产业的范畴很是广泛,到底如何布局,是需要考虑清楚的。
不能东一榔头,西一锤子。
“确实如此,除了芯片的生产之外,内存、二极管、三极管和PCB板等元器件的生产也不能落下。”
“我们下一步准备开发电喷发动机,上面很关键的发动机控制单元上面,就需要使用到所有的这些元器件。”
“将来这些核心的元器件,我们肯定都是需要具备自己生产的能力。”
“并且伴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对于电子元器件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
“像是ECU这种控制单元,在许多部件上面都会有需求。”
“我们现在提前布局,也算是为集团将来保持汽车产业上面的竞争力做准备。”
江辉对后世华夏汽车产业缺芯片的那段历史实在是记忆太深刻了。
平时一块5元钱的芯片,在2021年缺芯片的时候,市场价格可以飙升到几百块钱一颗。
这简直就是抢钱啊。
关键是有的时候你还抢不到。
更加让人恶心的是缺芯片的局面持续了好几年,这明显已经不是正常的现象了。
要是华夏掌握了这些芯片技术,几年时间都足够投资几个新工厂出来了。
这背后完全就是芯片巨头在作怪。
因为人家发现不扩产,甚至减少产量,自己挣的钱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
为了保证芯片的交付,需要提前一年就把货款支付给人家。
中间你想要取消订单,人家还不给你取消的机会。
甚至一些芯片巨头为了给你所谓的优先供货的机会,要你额外支付一大笔的保障金。
那几年芯片产业奇奇怪怪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华夏不少企业都是吃了大亏。
而芯片进口金额高达三千多亿美元,成为超越石油进口的存在,也是让人心痛的局面。
江辉现在开始布局芯片产业,虽然不能保证华夏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半导体国家,但是至少能够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追上世界主流水平,不用担心被人卡脖子。
他可是很清楚以后伴随着消费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芯片的重要性会越来越高。
早一点投资这个行业,将来的收益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当然,能够看到这一点的,其实也不是只有江辉。
只是你想要投资这种产业,就要有足够的资金和人才。
电子工业部下属的那些工厂,单单因为一个经费问题就把路给卡死了。
至于民营企业……
现在的民营企业还完全不成气候,并且就算是过个几年民营企业慢慢发展壮大,也没有几家敢轻易的涉足这种高投入、高风险,但是短期没有高回报的行业。
他们还有更多更挣钱的产业等着投资呢。
何必跟自己过不去?
“要是按照这么一个搞法,到时候半导体产业的投资规模就非常的巨大了。”
朱建生也算是懂行的人,江辉简单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他就能大概的想到未来的那种场景。
宝马汽车集团真的有必要这样子做吗?
他心中肯定也会有这样子的担心。
“现在的投资越大,将来的收益也越大。”
“三五年内,也许看不到利润。”
“但是持续发展下去,将来成气候之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指不定半导体产业将来会成为集团仅次于汽车产业的存在。”
“甚至因为我们子啊半导体产业上面的优势地位,在国内的地位都会有很大的变化。”
江辉都这么说了,朱建生肯定不会再反对。
他知道对于江辉来说,钱本身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就是一个数字问题。
这个时候更多的是追求一些更高层次的东西了。
“回头我找电子工业部那边的熟人聊一聊,看看能不能给你推荐几个专家协助你把半导体产业搞起来。”
“没有懂行的人,我担心到时候你们集团会吃亏。”
合理合法的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朱建生还是没有什么压力的。
更加不用说在他看来这件事情是利国利民,是在电子工业部无法给下属各个半导体企业研发资金支持的情况下,继续保持华夏半导体产业竞争力的好事情。
就算是要卖自己的人情,他都是愿意的。
作为机械工业委员会的二把手,之前江辉提到的机构再改革的事情,他也已经感受到了一些迹象。
那就更加应该早点行动,最好就在这个事情敲定之前,让宝马汽车集团正式的进军半导体产业。
“那就最好不过了。”
“只要有人愿意过来,我们集团新成立的这个岭南半导体的总经理和总工程师的位置,都是可以让出来的。”
“各方面的福利待遇也完全不需要担心。”
“最关键的是我可以承诺未来五年内,岭南半导体的投资和研发费用,不设上限。”
“只要是有利于岭南半导体发展的设备导入、人才导入,我全部都支持。”
“厂长和总工都可以在新公司里头有非常大的权限,我会充分尊重他们的专业意见。”
江辉本来还想着要如何去挖人,现在不用纠结了。
朱建生主动的帮忙把这个任务揽过去,那就再好不过了。
以他的级别跟电子工业部那边的领导沟通,要过来的专家的级别和水平肯定都不会低。
岭南半导体的总经理和总工程师的人选,大概率有着落了。
其他一些关键岗位的用人,也值得期待。
虽然岭南半导体也可以从国际上去挖一些人才,但是核心的人员肯定最好还是自己国内的人为好。
要不然后续岭南半导体取得了一些技术突破之后,这些人大概率就会被其他厂家给挖走。
江辉可不想给别人做了嫁衣裳。
毕竟能够从岭南半导体挖走人的企业,绝对是国际大厂。
国内的竞争对手,不会是江辉的对手。
“你连名字都起好啦?”
“岭南半导体,倒是跟宝马半导体或者南山半导体要更加合适一些。”
“这样子也能淡化你们集团的影响,同时也获得岭南省和深城的大力支持。”
“过去几十年,部委在岭南省这边基本上没有布局什么重大的半导体企业。”
“现在你们集团有意向大举进军半导体行业,相关的领导绝对是大力支持的。”
朱建生对岭南半导体在当地能够获得政策的支持,那是一点都不担心。
这么一家大企业,不管是去到哪里都会获得当地全力支持的。
更加不用说江辉还专门引入国内最先进的晶圆生产设备和芯片加工、封测设备。
这个项目要是搞成功了,可以让岭南省在华夏半导体产业里头快速的崛起。
潜在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我也是这么考虑的,半导体产业的独立性相对比较强。”
“岭南半导体以后肯定不能只是给宝马汽车集团供货,那样子会严重限制它们的发展。”
“并且它的主要客户都不应该是汽车厂,而是要优先考虑消费电子企业,这些企业的芯片需求才是最大的。”
汽车的销量跟消费电子以及家电等产品相比,是完全没有办法比的。
特别是在八九十年代,一辆车上基本也就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控制系统需要用到芯片,其他的零件基本上以传统机械零件为主。
全面电子化的趋势,要进入到二十一世纪才有。
“前些年国内那些半导体企业,在引进各种二手设备的时候,主打的都是生产产品用来出口创汇。”
“我觉得这条路你们也可以继续走下去。”
“甚至你们还可以别出一格的走一条不一样的路,那就是在生产芯片出口创汇的基础上,直接跟国外的一些企业合作,帮助它们来生产芯片。”
“也就是说对方设计好了芯片,然后交给你们来代工生产。”
朱建生这么一说,江辉愣了一下。
芯片代工,这确实是不少半导体企业发展的重要路线。
台积电也好,三星也好,亦或是中芯,在这方面都是有很大的建树。
但是现在世界半导体行业主流的做法还是自己设计芯片,自己生产晶圆,然后自己加工。
代工这种事情,倒也不是没有,但是绝对不是主流。
朱建生能够提出这么一个新观点,还是非常不容易的。
“爸,你这个方案太好了。”
“以后我们岭南半导体的业务就分为两大块,一块是给自己生产芯片,一块是代工业务。”
“我相信在这两块业务的支持之下,岭南半导体很快会成为华夏最大的半导体企业。”
“将来甚至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企业。”
对于江辉来说,进军任何产业,肯定都不是打算小打小闹。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要不然折腾什么意义呢。
“不过代工的话,你们设备投资的压力就会很大,也承担了巨大的风险。”
朱建生刚刚只是随口一提,没想到江辉居然那么认真的要把代工产业发展壮大。
这个时候,朱建生自然也会有一些新的担心。
毕竟代工的话,相当于把各种风险都揽在自己身上了。
客户那边只要付钱,把设计好的芯片交给代工厂生产就行。
也是靠着这种独特的方式,代工厂才会有竞争优势和吸引力。
毕竟不是每个公司都愿意投入巨大的资金去修建晶圆厂和芯片厂。
后世的发展路线,已经证明代工是一条可行的路线。
这对于快速的扩大岭南半导体的影响力,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江辉甚至都已经想好下一步岭南半导体这边应该去找哪些客户做工作了。
“想要多么轻松也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不过对自己要负责的工作熟悉之后,心中就不慌了。”
“忙不忙的就无所谓。”
朱建生的心态倒是挺好的,他就不是一个想要偷懒的人。
做的工作有成就感,对他来说比什么都要重要。
“爸,现在不是有传闻上级还要对机构继续改革,把电子工业部跟机械工业委员会合并,成立机械电子工业部嘛。”
“我们集团后续是有准备进入电子工业领域,为了尽可能的不让人说闲话,我准备今年提前开始布局电子产业,特别是半导体产业。”
虽然是家庭聚会,但是谈论的话题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具体工作。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好在不管是朱玲还是朱芳两姐妹,亦或是朱建生夫妇对这个情况都已经习惯了。
谈工作的时候,一般都是朱建生和江辉两个人交流,武明偶尔插几嘴。
不过他只是对冶金行业,特别是钢铁行业的情况比较熟悉,其他的内容他一般不轻易的发表意见。
“半导体产业?”
“这几年上级的经费基本上都是在向大化工领域进行投资,先解决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
“半导体产业的投资已经很少,有限的那些投资,都是各个电子厂从国外引进了一些二手的晶圆线和芯片加工设备。”
“技术研发上面,已经完全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你们集团现在要涉及半导体产业的话,会不会有点尴尬?”
“毕竟低端市场国内那些厂都喂不饱,基本上没有你们集团的事情。”
“高端市场的话,目前你们不具备这方面的技术,要发展也有点困难吧。”
自从上一次江辉跟朱建生提到过电子工业部也会被合并到机械工业委员会的事情之后,朱建生对电子工业部的事情也上心了不少。
他这也是提前为将来的工作做准备,避免上级正式找他交流的时候,他什么意见都给不出。
“正因为国内各个电子厂现在都是各自为政,引入了一堆美利坚淘汰的芯片加工设备。”
“按照我让人初步统计的信息,最近十年我们从美利坚引入了二三十条人家淘汰的二手晶圆和芯片加工设备。”
“这些晶圆厂普遍都是只能生产三英寸的晶圆,而国际上主流的是五英寸的晶圆厂,甚至有个别厂已经在生产六英寸的晶圆厂。”
“而我们国内连四英寸的晶圆厂都没有。”
江辉今天跟朱建生讨论半导体产业事情,之前自然是已经做过一些准备工作。
要不然根本就没有办法做到言之有物。
这显然不符合江辉的做事风格。
“至于在芯片制程上面,我们导入的加工设备,那就更是落后了。”
“好几个工厂导入的都是5微米制程的设备,看起来一条产线只要三五百万美元,很便宜的样子。”
“如果这些设备导入之后,产能可以全部利用起来,倒也有一些意义。”
“毕竟不管是生产的芯片用来出口创汇,还是满足国内工厂的需求,都是有价值的。”
“但是因为一口气导入了太多的二手设备,而国内相关的产业需求又没有上来。”
“出口创汇方面,人家对于落后的芯片需求也是在不断的下降。”
“最终一半以上的工厂,产能都是大量的限制。”
江辉继续说着国内半导体产业现在面临的问题。
其实在七十年代的时候,甚至是八十年代初的时候,国内半导体产业都不算落后。
但是最近十年,特别是最近五年相关部门完全不在半导体产业做重大投资。
又因为工厂利税缴纳方式的调整,各个工厂都只在乎盈利,不关注新产品研发。
所以哪怕是挣了钱,大家也是用来扩大生产规模,继续采购二手设备,而不是自己去研发新技术。
这么一来,国内芯片技术水平一下就明显落后于美利坚和东瀛了。
甚至高丽和宝岛省那边的半导体产业也快速的追赶上来,并超越了华夏这边的表现。
不得不说,这实在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不过现在我们整个国家都还处于比较困难的状态,经费比较有限。”
“这些年都已经陆续下马了好几十个大项目了。”
“当年的三汽项目,不也是因为经费不足的问题下马了吗?”
“然后运十、光刻机、直8、远程轰炸机、大型导弹驱逐舰等一些很重要的项目,也都因为经费不足等各种原因陆续下马。”
“半导体产业整体经费不足,研发投入不足,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朱建生之前一直都在五机部的体制内工作,对于军工产业的许多情况都是很清楚的。
各种下马的大项目之中,军工项目比民用高科技项目要明显更多。
谁都不希望这些项目下马,但是基于当时的情况利弊分析之后做出一些选择,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因为整体经费有限,有一些项目的重要度和优先度更高,肯定是优先保证这些项目的投入。
比如大乙烯项目,这种投资一家30万吨年产能的乙烯工厂,需要的投资就要几十亿元。
这可是八十年代的几十亿元啊。
大部分人的工资都是只有几十元一个月的情况下,几十亿元的价值比后世几百亿元都要更高。
哪怕是到了后世,几百亿元投资的项目,也是不多的。
放在任何一个省份,都算是当年最大的项目了。
但是乙烯这种化工原料是最基础的材料之一,对于一个大国来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乙烯其实是仅次于水泥和钢铁的基础材料。
它是最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材料,各种树脂、纤维、橡胶等产品的必备原材料。
可也是它是关系到吃饭穿衣的关键原材料。
八十年代华夏通过“四三计划”引进了26个项目包括13个大化肥项目、4个化纤项目和1套大乙烯项目,也就是燕山石化30万吨乙烯联合装置。
这些投资算是把其他许多大项目的经费都占据了。
当然,也不是说这些投资没有意义。
相反,这些投资都是非常必要的。
真的要重新权衡利弊一下,很可能最终的决策也还是要优先保证基础的化工产业。
大飞机、轰炸机、驱逐舰在这些项目面前,还是得让步。
要不然就有可能变成北极熊那样子,重工业发展起来了,轻工业不行,问题一大堆。
“爸,你说的这些我自然是理解的。”
“我们集团现在不是很缺钱,甚至因为路虎汽车等车型在国际市场的优秀表现,我们账户上的现金流一直都很充沛。”
“所以这几年我想要好好的扩大一下集团的业务范围,把设备产业和半导体产业给发展起来。”
“特别是半导体产业,趁着美利坚跟我们的关系还算是不错的时候,也借着它们国内大力支持芯片厂家淘汰旧设备,投资新设备新工艺的机会。”
“从他们那边引进一条5英寸的晶圆厂和3微米制程的芯片加工设备和封测设备。”
“这样子我们可以迅速的成为华夏生产工艺最先进的半导体厂家。”
“在引进的过程中,我们充分的去消化吸收它们的技术,下个阶段可以自己去对工艺进行升级,对相关的设备进行研发。”
“等到投资6英寸晶圆厂和1微米制程的新工厂的时候,就可以实现一部分设备的国产化,一部分从国外继续进口。”
“争取在整个九十年代,彻底的完成芯片生产设备和材料的国产化工作,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江辉把自己的想法跟朱建生快速的说明了一下。
按照他的预测,就算是采购美利坚芯片厂家的二手设备,5英寸晶圆厂和3微米制程的所有设备和工厂投资也会超过2000万美元。
在这个年代,绝对算是一个大项目了。
更加不用说借着这个机会,宝马汽车集团这边需要招募大量的半导体技术人员。
这种人员基本上都是学历不低,需要给他们解决住房、孩子教育等一系列问题才能挖过来的。
“半导体产业对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不过你们单纯的搞芯片,也还是很不够的吧?”
既然江辉想要进军半导体产业,朱建生自然就要基于产业发展的角度跟他好好的聊一聊。
毕竟半导体产业的范畴很是广泛,到底如何布局,是需要考虑清楚的。
不能东一榔头,西一锤子。
“确实如此,除了芯片的生产之外,内存、二极管、三极管和PCB板等元器件的生产也不能落下。”
“我们下一步准备开发电喷发动机,上面很关键的发动机控制单元上面,就需要使用到所有的这些元器件。”
“将来这些核心的元器件,我们肯定都是需要具备自己生产的能力。”
“并且伴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对于电子元器件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
“像是ECU这种控制单元,在许多部件上面都会有需求。”
“我们现在提前布局,也算是为集团将来保持汽车产业上面的竞争力做准备。”
江辉对后世华夏汽车产业缺芯片的那段历史实在是记忆太深刻了。
平时一块5元钱的芯片,在2021年缺芯片的时候,市场价格可以飙升到几百块钱一颗。
这简直就是抢钱啊。
关键是有的时候你还抢不到。
更加让人恶心的是缺芯片的局面持续了好几年,这明显已经不是正常的现象了。
要是华夏掌握了这些芯片技术,几年时间都足够投资几个新工厂出来了。
这背后完全就是芯片巨头在作怪。
因为人家发现不扩产,甚至减少产量,自己挣的钱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
为了保证芯片的交付,需要提前一年就把货款支付给人家。
中间你想要取消订单,人家还不给你取消的机会。
甚至一些芯片巨头为了给你所谓的优先供货的机会,要你额外支付一大笔的保障金。
那几年芯片产业奇奇怪怪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华夏不少企业都是吃了大亏。
而芯片进口金额高达三千多亿美元,成为超越石油进口的存在,也是让人心痛的局面。
江辉现在开始布局芯片产业,虽然不能保证华夏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半导体国家,但是至少能够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追上世界主流水平,不用担心被人卡脖子。
他可是很清楚以后伴随着消费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芯片的重要性会越来越高。
早一点投资这个行业,将来的收益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当然,能够看到这一点的,其实也不是只有江辉。
只是你想要投资这种产业,就要有足够的资金和人才。
电子工业部下属的那些工厂,单单因为一个经费问题就把路给卡死了。
至于民营企业……
现在的民营企业还完全不成气候,并且就算是过个几年民营企业慢慢发展壮大,也没有几家敢轻易的涉足这种高投入、高风险,但是短期没有高回报的行业。
他们还有更多更挣钱的产业等着投资呢。
何必跟自己过不去?
“要是按照这么一个搞法,到时候半导体产业的投资规模就非常的巨大了。”
朱建生也算是懂行的人,江辉简单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他就能大概的想到未来的那种场景。
宝马汽车集团真的有必要这样子做吗?
他心中肯定也会有这样子的担心。
“现在的投资越大,将来的收益也越大。”
“三五年内,也许看不到利润。”
“但是持续发展下去,将来成气候之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指不定半导体产业将来会成为集团仅次于汽车产业的存在。”
“甚至因为我们子啊半导体产业上面的优势地位,在国内的地位都会有很大的变化。”
江辉都这么说了,朱建生肯定不会再反对。
他知道对于江辉来说,钱本身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就是一个数字问题。
这个时候更多的是追求一些更高层次的东西了。
“回头我找电子工业部那边的熟人聊一聊,看看能不能给你推荐几个专家协助你把半导体产业搞起来。”
“没有懂行的人,我担心到时候你们集团会吃亏。”
合理合法的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朱建生还是没有什么压力的。
更加不用说在他看来这件事情是利国利民,是在电子工业部无法给下属各个半导体企业研发资金支持的情况下,继续保持华夏半导体产业竞争力的好事情。
就算是要卖自己的人情,他都是愿意的。
作为机械工业委员会的二把手,之前江辉提到的机构再改革的事情,他也已经感受到了一些迹象。
那就更加应该早点行动,最好就在这个事情敲定之前,让宝马汽车集团正式的进军半导体产业。
“那就最好不过了。”
“只要有人愿意过来,我们集团新成立的这个岭南半导体的总经理和总工程师的位置,都是可以让出来的。”
“各方面的福利待遇也完全不需要担心。”
“最关键的是我可以承诺未来五年内,岭南半导体的投资和研发费用,不设上限。”
“只要是有利于岭南半导体发展的设备导入、人才导入,我全部都支持。”
“厂长和总工都可以在新公司里头有非常大的权限,我会充分尊重他们的专业意见。”
江辉本来还想着要如何去挖人,现在不用纠结了。
朱建生主动的帮忙把这个任务揽过去,那就再好不过了。
以他的级别跟电子工业部那边的领导沟通,要过来的专家的级别和水平肯定都不会低。
岭南半导体的总经理和总工程师的人选,大概率有着落了。
其他一些关键岗位的用人,也值得期待。
虽然岭南半导体也可以从国际上去挖一些人才,但是核心的人员肯定最好还是自己国内的人为好。
要不然后续岭南半导体取得了一些技术突破之后,这些人大概率就会被其他厂家给挖走。
江辉可不想给别人做了嫁衣裳。
毕竟能够从岭南半导体挖走人的企业,绝对是国际大厂。
国内的竞争对手,不会是江辉的对手。
“你连名字都起好啦?”
“岭南半导体,倒是跟宝马半导体或者南山半导体要更加合适一些。”
“这样子也能淡化你们集团的影响,同时也获得岭南省和深城的大力支持。”
“过去几十年,部委在岭南省这边基本上没有布局什么重大的半导体企业。”
“现在你们集团有意向大举进军半导体行业,相关的领导绝对是大力支持的。”
朱建生对岭南半导体在当地能够获得政策的支持,那是一点都不担心。
这么一家大企业,不管是去到哪里都会获得当地全力支持的。
更加不用说江辉还专门引入国内最先进的晶圆生产设备和芯片加工、封测设备。
这个项目要是搞成功了,可以让岭南省在华夏半导体产业里头快速的崛起。
潜在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我也是这么考虑的,半导体产业的独立性相对比较强。”
“岭南半导体以后肯定不能只是给宝马汽车集团供货,那样子会严重限制它们的发展。”
“并且它的主要客户都不应该是汽车厂,而是要优先考虑消费电子企业,这些企业的芯片需求才是最大的。”
汽车的销量跟消费电子以及家电等产品相比,是完全没有办法比的。
特别是在八九十年代,一辆车上基本也就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控制系统需要用到芯片,其他的零件基本上以传统机械零件为主。
全面电子化的趋势,要进入到二十一世纪才有。
“前些年国内那些半导体企业,在引进各种二手设备的时候,主打的都是生产产品用来出口创汇。”
“我觉得这条路你们也可以继续走下去。”
“甚至你们还可以别出一格的走一条不一样的路,那就是在生产芯片出口创汇的基础上,直接跟国外的一些企业合作,帮助它们来生产芯片。”
“也就是说对方设计好了芯片,然后交给你们来代工生产。”
朱建生这么一说,江辉愣了一下。
芯片代工,这确实是不少半导体企业发展的重要路线。
台积电也好,三星也好,亦或是中芯,在这方面都是有很大的建树。
但是现在世界半导体行业主流的做法还是自己设计芯片,自己生产晶圆,然后自己加工。
代工这种事情,倒也不是没有,但是绝对不是主流。
朱建生能够提出这么一个新观点,还是非常不容易的。
“爸,你这个方案太好了。”
“以后我们岭南半导体的业务就分为两大块,一块是给自己生产芯片,一块是代工业务。”
“我相信在这两块业务的支持之下,岭南半导体很快会成为华夏最大的半导体企业。”
“将来甚至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企业。”
对于江辉来说,进军任何产业,肯定都不是打算小打小闹。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要不然折腾什么意义呢。
“不过代工的话,你们设备投资的压力就会很大,也承担了巨大的风险。”
朱建生刚刚只是随口一提,没想到江辉居然那么认真的要把代工产业发展壮大。
这个时候,朱建生自然也会有一些新的担心。
毕竟代工的话,相当于把各种风险都揽在自己身上了。
客户那边只要付钱,把设计好的芯片交给代工厂生产就行。
也是靠着这种独特的方式,代工厂才会有竞争优势和吸引力。
毕竟不是每个公司都愿意投入巨大的资金去修建晶圆厂和芯片厂。
后世的发展路线,已经证明代工是一条可行的路线。
这对于快速的扩大岭南半导体的影响力,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江辉甚至都已经想好下一步岭南半导体这边应该去找哪些客户做工作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最新章节,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最新章节,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