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佺期也是弘农杨氏的代表人物之一,弘农华阴人,东晋将领,梁州刺史杨亮的儿子。

  他沉毅果敢,个性勇猛。进入军府任职,多次打退前秦进攻,历任河南、新野、堂邑三郡太守,因病去职。

  起任荆州殷仲堪的司马、南郡相,累迁龙骧将军、雍州刺史,支持王恭讨伐王国宝,联合荆州刺史殷仲堪对抗桓玄,可惜最后兵败被杀。

  杨佺期是东汉太尉杨震的后代,其曾祖父杨准官至太常,从杨震到杨准,七代都有名望德行,祖父杨林,从小有才能名望,遭逢动乱死于胡人之手。

  父亲杨亮,年轻时效命于北方外族政权,后来才南下投奔东晋,最终死于梁州刺史的任上,以节操和才干知名。

  杨佺期沉毅果敢勇猛,而其兄杨广及弟杨思平等都强悍粗暴。自认为继承先人的仕籍,江南没人比得上自己,有人用他们的门第和王殉相比,他们还恼恨不满。

  而当时人因他们过江时间晚,婚姻仕宦错过了时机已于门第不合,常排斥抑制他们,杨佺期常激愤咬牙切齿,想要凭借时机显示自己的才能志向。

  杨佺期年轻时在军府中任职,咸康年间率众屯于成固,前秦天王苻坚部将潘猛拒守康回垒,杨佺期将其击退,潘猛手下的人全部投降,杨佺期因功被任命为广威将军、河南太守,戍守洛阳。

  苻坚部将窦冲率军在皇天坞攻击平阳太守张元熙,杨佺期又击退窦冲,杨佺期从湖城进入潼关,屡战屡胜,斩获敌人数以千计,降虏九百多家,归还洛阳,进号为龙骧将军。

  后因病改任新野太守,兼任建威司马,又升任堂邑太守,督石头军事,因病去职,荆州刺史殷仲堪推举他为司马,代替江绩担任南郡相。

  隆安元年殷仲堪与桓玄举兵响应王恭、庾楷,殷仲堪素来没有军事才能,军中之事全都交给杨佺期兄弟,率五千人为前锋,与桓玄先后而下。

  到达石头城,王恭已死,庾楷失败,朝廷不了解桓玄军中的情况,就以杨佺期代替郗恢为都督梁、雍、秦三州诸军事,雍州刺史。

  殷仲堪、桓玄都有迁升调动,杨佺期于是都回寻阳,与他们结盟不奉诏,不久朝廷恢复殷仲堪原职,于是各自回镇所。

  当初桓玄没有奉诏,想自己担任雍州刺史,让郗恢担任广州刺史,郗恢害怕桓玄前来,问手下众人,都说如果是杨佺期来,谁不同心合力抵挡他,如果是桓玄来,恐怕难与他为敌。

  直到后来才知道是杨佺期来代替自己,就与南阳太守闾丘羡合谋举兵拒守,杨佺期担心事情不成,就放出风声说桓玄入沔,而杨佺期做前驱。

  郗恢手下人相信了,不再有斗志,军队涣散请求投降,杨佺期入府斩了阎丘羡,放逐郗恢回京都,抚慰将士,救济百姓,修缮城池,选练士卒,很得人心。

  杨佺期、殷仲堪与桓玄素来不和睦,杨佺期多次要进攻桓玄,殷仲堪总是制止他。

  桓玄因此报告朝廷,请求扩大他统辖的地盘,朝廷也想促成他们之间的嫌隙,所以任桓伟为南蛮校尉。

  杨佺期心怀忿怒恐惧,陈兵列阵,声言援救洛阳,想要和殷仲堪袭击桓玄,殷仲堪虽然表面上交结杨佺期,内心却怀疑他的用心。

  苦苦地阻止,又派堂弟殷遹屯兵北边要塞驻守,杨佺期势力不足以单独举事,于是罢兵。

  隆安三年桓玄举兵征讨杨佺期,先进攻殷仲堪,开始时殷仲堪收到桓玄的信,急速召杨佺期。

  杨佺期说江陵没有粮食,将靠什么迎敌呢,可以来依靠我,共守襄阳。

  殷仲堪自认为要保全地盘和军队,没有理由弃城逃跑,担心杨佺期不来,就骗他说近来收集了一些粮食,已经有了储备。

  杨佺期相信了,就率众赴援。步兵、骑兵八千,精甲耀日。到了之后,殷仲堪只供给饭食作军粮。

  杨佺期大怒说这次要失败了,就不见殷仲堪,当时桓玄在零口,杨佺期与兄杨广攻击桓玄,桓玄畏惧杨佺期的精锐之师,就在马头渡江。

  第二天,杨佺期率殷道护等精锐一万人乘舰出战,桓玄抵御,不能前进,杨佺期就率他手下几十条战舰,径直渡江,直奔桓玄的乘船。

  不久又回兵攻击郭铨,几乎擒获郭铨,恰好桓玄诸军赶到,杨佺期退逃,手下众军全部覆没,单骑逃奔襄阳。

  桓玄的追兵到了,杨佺期和兄杨广都被处死,把首级送到京都,挂在朱雀门示众,弟杨思平,堂弟杨尚保、杨孜敬,都逃入蛮地,刘裕起义后,才回到东晋,历任州郡之职。

  隋文帝杨坚弘农杨氏的代表性人物,弘农郡华阴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隋朝开国皇帝。

  杨坚的父亲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北周武帝时封为随国公,杨坚承袭父爵,北周宣帝继位,以杨坚为上柱国、大司马,位望日隆。

  北周大定元年杨坚受北周静帝禅让为帝,改元开皇,隋文帝即位后,在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修定刑律和制度,使适合于南北统一后的中国。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将地方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由此巩固了中央集权。

  多次减税,减轻人民负担,促进国家农业生产,稳定经济发展。

  开皇九年他派晋王杨广南下平陈,统一南北。隋文帝对周边各族,采取了军事上的防御和政治上的招抚政策,有效地处理了民族矛盾。

  杨坚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圣人可汗,开皇年间,隋朝疆域辽阔,人口达到七百余万户可见其丰功伟绩。

  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四年间,锐意改革、政绩卓著。但是在位晚期逐渐多疑,杀害功臣,并且听信文献皇后之言,废黜太子杨勇立晋王杨广为太子,埋下了亡国的祸根。

  仁寿四年在仁寿宫离奇去世,终年六十四岁一代,庙号高祖,谥号文皇帝,葬于泰陵。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女帝的传奇相公,女帝的传奇相公最新章节,女帝的传奇相公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