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三人边说边走,半个时辰便到了醉春风。

  因着正是白日,醉春风比晚上要安静一些。

  此时台上的两位姑娘正在弹奏舒缓悠扬的乐曲,陆杨三人一走进去,孟良平和何照玉便站在原地听了一会。

  陆杨看了一眼两人变轻松的神情,便也停下脚步看向台上的两人。

  一旁的杨妈妈见此,便识趣地没有走过来打扰三人。

  他们来时,这乐曲本就是尾声了。

  随着古琴声音的消失,孟良平和何照玉回过神。

  陆杨看了一眼站在旁边的杨妈妈。

  杨妈妈这会才走了过来。

  “三位公子是楼上请,还是......”

  杨妈妈的眼神在台子下面摆放的几个桌子扫过,示意陆杨几人是去雅间单独赏曲,还是在楼下赏曲。

  上面赏曲的话,需要的价钱肯定就要比下面的贵一些。

  杨妈妈自然也是希望这三人能去二楼雅间的。

  陆杨无所谓,他看向孟良平两人,让他们来选择。

  孟良平看向何照玉,何照玉看了一眼孟良平,随后两人看向陆杨,决定还是让陆杨来选择。

  陆杨想了一下孟良平和何照玉的家境,两人比起他的话,还是要差些的。

  在上面和下面其实也没差,左右就是吵一些罢了。

  不过,想着两人进醉春风的目的,陆杨便让杨妈妈带他们去二楼。

  杨妈妈一听,笑意更甚,连忙让三人二楼请。

  杨妈妈在前,孟良平和何照玉在中间,陆杨慢悠悠地走在后面,眼神看向台前那两个眼熟的身影。

  若是他刚刚没看错的话,那应该就是王丰和余涛二人。

  两人懒散地歪坐在椅子上,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说得眉开眼笑的。

  陆杨迈上最后一个台阶,便收回视线,跟在后面往后面一些的雅间走去。

  等坐下后,孟良平和何照玉便让杨妈妈叫两个弹曲的上来,然后再端壶茶水和糕点上来。

  杨妈妈一一应下,离开不久后,雅间门便被人敲响了。

  “进来吧。”孟良平应了一声。

  随着孟良平的话,雅间门咯吱一声被打开了。

  一阵香风吹来,陆杨抬眸看了一眼。

  便见两名面容姣好的清倌从门外走了进来。

  而在她们身后,端着茶水和糕点的婢女和抬着古筝的两个婢女也缓缓走了进来。

  “三位公子慢用。”

  婢女把东西摆放好后,便退了出去。

  而那两个放好古筝的婢女也慢慢退下。

  随着房门关闭的声音响起。

  两名姑娘开口了。

  “见过三位公子,小女子叫怜香。”

  “小女子惜玉。”

  陆杨原本正在给自己倒茶,听到这名字后,倒是顿了顿。

  孟良平闻言,笑道:“怜香惜玉?倒是不错的名字。”

  何照玉也缓缓点头,“是不错。”

  陆杨把茶壶放下,抬眸看向两位姑娘。

  一个正抱着古琴嘴角微微含笑,眉目似水,柔情无限。

  一个略显清冷,眼神依稀能看出一丝忧愁,隐隐约约吸引着人往下探究。

  陆杨看了一眼孟良平和何照玉,两人这会已经端起茶杯,正轻声地说着科试的事。

  见两人不搭理人家,陆杨便轻咳一声,说:“两位姑娘弹些轻松舒缓的曲子就好。”

  怜香和惜玉互相看了一眼,又看了一眼正聊得欢快的两人,和始终笑意淡淡的陆杨,眼里闪过一丝失望,应了声“是”,便敬业地往弹曲的地方走。

  两人坐的地方离陆杨他们有些远,陆杨他们若是小声些说话,那两人根本听不到他们在说些什么。

  不一会,余音袅袅,柔和悦耳的曲子响起。

  陆杨拿起一块糕点,一边悠闲听曲,一边听孟良平两人说话。

  孟良平听到古筝响起的声音时便顿了顿,随后才继续说:“上次乡试,我们正榜有七十二人,副榜有十四人,也就是说我们省能参加乡试的名额,足有四千七百四十人,分下来的话,我们府也能有接近八百人。”

  孟良平的语气有些低沉。

  上上一次乡试的正副榜中额都比上一次的要多。

  若是上一次乡试能多中几人,他们省也能多几百个参加乡试的名额。

  想到这,孟良平便摇头叹了一句。

  “可惜了。”

  陆杨明白孟良平话里的意思。

  他们省是个中省,这乡试正副榜上的人数,直接影响着他们这些生员能去参加乡试的数额。

  毕竟每中举人一名,便能增加六十个名额。

  而副榜一人,便能增加三十人。

  若是按照上上一次的乡试正副榜中额来算的话,他们省这次能有接近五千三的录送乡试名额。

  孟良平这句可惜倒也不是空穴来风。

  毕竟两者之间,能有五百多人的差额呢。

  这多一人,就意味着能去参加乡试的机会大一些。

  这若是能参加乡试,那就有中举的机会。

  不过这些都是无法控制的事情,主要的还是要靠自己的实力。

  何照玉拍拍孟良平的肩膀,安慰道:“裴安兄莫要心慌,这科试不成,还有录遗呢。”

  获得乡试资格考试的途径以前有四种,分别是科试、录科、录遗和大收。

  不过前些年大收出了些事,便被先皇给废了。

  如今也就剩科试、录科和录遗了。

  其中这科试,便是他们即将要参加的考试,由学政主持,考核对象是府县学的生员。

  不过由于岁考中有置等,一二等参加科考,后面的几等倒是可以去参加录遗。

  而录科是针对贡监生的考试,由学政和国子监主持。

  在籍的贡监生则在本省参加学政主持的录科考试。

  在监的,则参加国子监的录科考试。

  录遗对象就是因各种原因没能去参加科考和录科,以及科试未取、新入学的生员。

  也就是说,若是陆杨几人科试没过,他们还有一次机会,那就是去参加录遗。

  何照玉说这话,陆杨倒也能理解。

  只是孟良平不像陆杨和何照玉,他是参加过乡试的。

  这些流程他自然了解,主要是他对自己考过乡试有些没信心。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努力考科举,咸鱼梦想从未改变,努力考科举,咸鱼梦想从未改变最新章节,努力考科举,咸鱼梦想从未改变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