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统治,楚凌有自己的理解与认知,在中枢集权之下,再进行分权分责,以构成完整的权力构架,形成统治阶层与被统治阶层,这其中还要确保秩序安稳,由此向上晋升的渠道就格外重要。

  紧密围绕上述所提到的,针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多层次,明确一套行之有效的律法,以此确保统治的良好运转,在此期间中枢需要做的就是维系统治,一切的决策与行动都是围绕此而动的。

  故而一件事就避免不了。

  即做蛋糕与分配蛋糕。

  这世间的一切改革与维新,全都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要增强支配蛋糕的权力,只是在这过程中,失败的多,成功的少,究其根源的话就是既得利益群体太过庞大,在这斗争与博弈的过程中,发起改革与维新的群体妥协了,退缩了,涣散了……这才导致多数改革与维新以失败落下帷幕,甚至发生了流血事件。

  改革与维新不是请客吃饭,只要牵扯到了利益,就势必会有纷争与冲突,甚至由此引发动荡都是很正常的。

  如何改,怎样动,这就成为了关键所在。

  楚凌在上林苑三年,在这三年间,他做了很多事,也去过不少地方,他要明确一个核心观点,以此作为指引大虞前行的大方向,叫大虞上上下下的人,皆能清晰的看到这个大方向,如此方能实现楚凌想促成的改革!

  大一统!!

  这就是楚凌深思熟虑下,为大虞明确的核心大方向,所有的一切,全都是紧密围绕这一点而转的。

  北虏、西川、东吁、南诏这些国度都要灭掉,特别是跟大虞息息相关的南诏与东吁,是优先于北虏和西川要先灭掉的。

  可是想要灭掉南诏与东吁,就不能只考虑南诏与东吁两国,更要考虑北虏与西川两国,毕竟大虞真实现这一目标,对北虏与西川造成的威胁太大了。

  所以要怎样解决这一实际问题?

  毕竟大虞在此之前,不是没有想过灭掉南诏与东吁,有几次是快要实现了,但最后却都被破坏掉了。

  内修武功!!

  改革与维新的大势,自然而然就掀起来了,对内政,对军事,对经济,对文化,对其他……一系列的线头都能揪出来了。

  可大势归大势,线头归线头,到底该怎样具体做起来,叫上上下下的人,全都能归拢到新时期下的新形势中,是楚凌必须要考虑清楚的。

  “军器监在原有的基础上,在京畿道所辖诸府县获得大批土地与矿藏,卿在接下来这段时日,身上的担子可不轻。”

  虞宫,大兴殿。

  楚凌稳坐在龙椅上,看着坐于锦凳的苍卜,语气铿锵有力道:“筹建一批冶炼、锻造、木料、皮料、桐油、石料等军器监直属工坊,涉及到工坊的核心工匠及学徒,上林苑将能给的全都给了。”

  “但仅是这些人还远远不够。”

  “这批直属工坊有近百座之多,且散布于京畿道各地,除了管理以外,最头疼的莫过于人员管理。”

  “京畿道刺史府奉旨聚拢了数万青壮,这些群体与分流到驰道、水利、营建等方面的不一样,他们不拖家带口,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这对中枢,对地方而言,都是不可控的危险因素。”

  苍卜的后背生出冷汗。

  在地方任职这么多年,他如何会不清楚这意味着什么,而京畿道刺史府聚拢的这些青壮,是先前遭了灾,遭了难,在他们之中,有不少是父母饿死了,病死了,有些事在此基础上,妻儿饿死了,病死了,这使得他们心里没了牵挂。

  这样的人,敢在地方扎堆,必出乱子!

  “宋纪在过去,奉行朕明确的以工代赈,关于这部分的心得与经验,他都汇总了,朕也交给卿家了。”

  看着表情有所变的苍卜,楚凌表情不变道:“这数万青壮的划分,宋纪在此之前,也帮卿家分好了,确保同籍者不会扎堆出现。”

  “卿家需要做的,是叫这数万青壮在京畿道各地筹建的直属工坊扎根下来,为军器监提供各类原料的同时,也要确保他们能赚到钱财,叫他们看到希望,至于他们婚配的事,其中表现优异的,可优先帮着解决。”

  “陛下放心,臣定会办好此事的!”

  苍卜起身,抬手朝御前作揖拜道:“接下来这段时日,军器监将以此为重中之重,务必确保这些青壮的分流与安置。”

  “除了这些,军器监还要做好储仓,勘探等各项事宜。”

  楚凌向前探探身,盯着苍卜道:“中枢所辖军器监,是为国朝制造各类军械兵器的,可先前呢,军器监糜烂成什么了。”

  “武库所储那些够支撑起中枢打几次仗?”

  “北虏、西川两国派遣使团来访,真就是为跟我朝修复关系,卿在地方任职多年,其中的道理不会看不明白吧?”

  “臣明白。”

  苍卜顺着话茬道。

  “既然明白,那就放开手脚去做。”

  楚凌正色道:“此前查抄的一批赃银赃产,划拨到军器监名下的,足够支撑起军器监今岁的部署。”

  “至于以后的,朕会为卿解决的。”

  “朕对卿就一个要求,把分到军器监的人管好,把要建的直属工坊建好,将军器监给朕抓好!”

  “臣领旨!!”

  苍卜作揖表态道。

  别看楚凌讲的那样容易,可对苍卜而言,这压力与担子是极重的,牵扯到这么多人,涉及到那么多地方,这其中不知要出多少问题与麻烦,千头万绪之下,什么都需他这位军器监主官来抓好,管好。

  别叫朕失望啊。

  看着苍卜离去的背影,楚凌露出复杂之色,苍卜承受的压力,楚凌是知道的,可知道归知道,这件事必须要做好。

  因为这关系到核心基本盘的打造。

  大虞治下的土地兼并是比较严重的,有兼并必有破产群体,这些失去土地的群体,如果不妥善安置的话,要么就沦为被藏匿人口,要么就流窜各地,要么就揭竿起义,可不管是哪一种,都不是楚凌想要看到的。

  所以楚凌要设法进行安置,故而集约型手工制造业这一计划,就悄无声息间在京畿道试行起来了。

  为确保此计能够有效试行,并且在这过程中不断完善与总结,楚凌能够想到的就是军工了。

  先紧密围绕这一层面进行,尽可能的去吸纳破产群体,确保京畿道及周边道府县的安稳,是楚凌必须要做到的。

  如果说连大虞核心府邸,楚凌都无法确保绝对安稳,动辄就出现乱子或动荡,那传到更远的地方,会叫天下的人,乃至是敌国的人,怎样看他这位大虞天子?

  是真没有本事?

  还是优柔寡断?

  不管是哪一种,这要形成了共识,危机就随之到来了。

  “陛下,都水监亓鹭求见。”

  在楚凌思虑之际,李忠出现在殿门处,毕恭毕敬的作揖道。

  “宣。”

  楚凌眼神坚毅道。

  不多时,亓鹭就走进殿内。

  “臣…亓鹭,拜见陛下!”

  “免礼吧。”

  楚凌看了眼亓鹭,起身朝一处走去,“京畿道刺史府这边,今下的压力太大了,宋纪要做的事太多。”

  “特别是牵扯到水利这一块,宋纪不止一次给朕上过奏疏,言明其中涉及到的太多,这非京畿道刺史府所能兼顾到的。”

  “这次召卿过来,就是让都水监派遣能官干吏,分赴到京畿道各地,去主持各处水利整饬与扩建诸事。”

  讲到这里时,楚凌停到一处,抬头看着眼前所挂舆图,而看到这些的亓鹭,心中生出了惊意。

  自他赴任都水监以来,一直在整饬都水监,特别是查先前的账,为此有一大批人被抓了起来。

  可在看到这幅舆图时,他才知道天子为何对诸监要求如此严,因为在京畿道这边,有大批的事需要解决了。

  先前的一次雪灾,是抓了不少贪官污吏,魑魅魍魉,也查抄了很多赃银赃产,这其中归还了一部分,可也有不少受灾百姓是没有出路的。

  为此京畿道刺史府推动以工代赈,而这件事吧,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中枢的一些变动,导致了另一情况出现。

  即京畿道周边的道府县治下,一批批流民涌进京畿道治下,这件事出现之初,宋纪就向御前呈递密奏了。

  楚凌也知这是有人推动的。

  可事情既然发生了,不能简单的围追堵截,不叫这破产的流民聚于京畿道,楚凌比谁都要清楚,真要有这种事发生,那就等着有人借此煽动是非吧。

  为此京畿道治下接济的群体不断攀升。

  过去查抄的那些钱粮,有不少都拨给了京畿道刺史府,楚凌花在自己身上的,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陛下,臣请旨带队赶赴京畿道刺史府,与宋纪对接此事。”在楚凌思虑之际,亓鹭作揖拜道。

  “牵扯到京畿道水利整饬诸事,虽说是京畿道刺史府过去主抓,但各地的情况不一,臣等必须要先了解清楚才行。”

  “允。”

  楚凌言简意赅道。

  说实话,楚凌对苍卜、亓鹭他们争取了不少时间,叫他们先把各自的打扫干净,叫他们熟悉中枢的时局,叫他们能从快适应新的位置,如果这样,让他们去为自己分忧,还不能把担子扛起来的话,楚凌会毫不犹豫的换人来做!

  楚凌想给他们时间,可谁给楚凌时间啊?

  更别提在今下的大势下,楚凌还要做一件更大的事,以此为大虞打出三到五年安稳时期,没有这个时期,很多事都无法铺设开,正统朝的大臣,特别是在中枢的,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最新章节,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