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算什么惊喜?”
顾清心里忍不住吐槽,“大过年的也要来包饺子吗?”
当然面上,他却立刻绽开一个恰到好处的惊喜笑容,眼睛微微睁大,仿佛被巨大的喜悦击中。
现如今的春晚,早已不复当年的辉煌,失去了强大的造星能力。
那种上一届春晚就能让艺人咖位飞升、片酬暴涨的时代,已是天方夜谭。
近些年来惟一捧出来的明星,还是一个相声演员,那就是‘小岳岳’。
可后续让他知名度爆棚,还是喜剧人的综艺。
而且,随着近几年春晚口碑的“爆炸”——说教意味太浓、节目质量趋于保守、内容呈现乏善可陈,几乎没什么年轻人观看了。
即便看了,网络上也多是吐槽和骂声。
很多大牌艺人,心里其实挺不想上的:压力山大,好处寥寥,图什么呢?
最重要的年轻群体观众都不看了,去讨好那些中老年观众,对提升商业价值帮助甚微
——中老年观众可不会去电影院买票支持他们的商业片。
可奈何,央妈的邀约,实在是不敢推脱。
顾清这样的顶流艺人,亦是如此。
“上个春晚,还不如多去录一个地方电视台的跨年晚会呢。”顾清当然也只敢在心里嘀咕一下。
“小顾啊,”
导演看着顾清“惊喜”的表情,满意地点点头,继续道,“距离春晚也就半年时间了,我们初步计划是给你一个独奏的舞台。”
他语气带着强调,“这可是一个不小的荣耀!很多像你这种年轻的艺人,都是跟老一辈艺人合唱的。
这个机会,你可要用点心啊。”
“导演放心!”顾清立刻挺直腰板,敬了个不太标准的礼,语气铿锵有力,“我保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倒也不用这么辛苦,”导演被他逗乐了,笑着虚按了下手,“不过,你那天打算唱什么歌呢?这可得提前上报。”
他顿了顿,想起什么,补充道,“对了,你那首《辞·九门回忆》就别想了。这种题材的背景,不能出现在春晚的舞台上,而且整体基调也太悲情了。”
他看着顾清,神情认真,“我们要弘扬正能量,积极、阳光、团圆、欢乐、友爱,相信你也明白。”
对于这点,顾清倒是能够理解,并不意外。
《辞·九门回忆》这首歌再怎么说,还是跟盗墓题材脱不了干系,自然不能在春晚推广。
“导演,要不《壁上观》怎么样?”顾清思索片刻,提议道,“这首歌气势恢宏,正好能弘扬我们盛唐气象,展现民族文化的辉煌。”
他心想,这首歌肯定没什么大问题,又有民族文化,又有传统元素,保证正能量!
“这首歌……”导演皱了皱眉,缓缓摇头,“太闹腾了,我不太喜欢。”
他看着顾清略显错愕的表情,“能不能换一首?轻快一点的,温馨一点的?”
顾清:“……”
“导演,《刚好遇见你》怎么样?”
顾清只能祭出杀招了。
这首歌当年可是实打实出现在春晚舞台,经历过最严苛审核的挑剔,旋律朗朗上口,主题温情美好,质量绝对能打。
“《刚好遇见你》?”导演眼睛一亮,颔首道,“这首歌是不错,我也听过几次,传唱度很高。”他脸上露出欣赏之色。
就在顾清以为成功过关时,
导演话锋一转,眉头又轻轻蹙起:“就是……这首歌会不会太老了点?”
他看着顾清,“距离你发布快有两年了吧?再搬到今年的春晚舞台上,会不会有点……炒冷饭的嫌疑?”
现在的春晚,相当于一届换一个导演。每个新导演都摩拳擦掌,卯足了劲想用收视率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正因如此,往后几年才会出现各种邀请网红、堆砌烂梗登上春晚舞台的乱象。
每一个导演都想抓住年轻的观众,可无奈的是,对于“流行”和“抽象”的判断,是需要天赋的。
什么梗能用、什么梗已凉,都需要精准的判断力。
显然,并不是每个导演都具备这种能力。
“导演,那我……真没歌了呀。”顾清苦着脸,摊了摊手,一副黔驴技穷的样子。
“小顾,没歌你可以写呀!”
导演却像是早有预料,用力一拍顾清的肩膀,脸上带着鼓励和理所当然的笑容,“你现在可都是公认的年少有为创作才子了!
写一首契合春晚主题的新歌,对你来说还不是轻而易举?”
他比着手指,开始提要求:
“我的要求也不多:首先,歌词要保留你特有的古韵美感,别整些大白话,要淡雅含蓄,这个非常重要;
其次,旋律呢,要朗朗上口,轻松欢快一点,最好是那种一听就让人心情愉悦的调子,要老少皆宜,千万别动不动就扯着嗓子鬼叫飙高音,那太难听了。”
他顿了顿,似乎觉得还不够具体,又补充道:“哦对了,歌曲的内容,我希望一是能巧妙融入点传统元素,展现文化底蕴;
二是再加一点点点到即止的、朦胧美好的爱情元素,就像你的第一首歌《刚好遇见你》那种感觉。
不要太撕心裂肺,要清甜小清新,让年轻人听了这首歌都想谈恋爱……顺便也为咱们国家的二胎生育率做点小小的贡献嘛。”
导演一口气说完这一长串要求,才意犹未尽地停下来,笑眯眯地看着顾清:“就这点要求,小顾,你觉得没问题吧?”
顾清:“……”
他一时语塞,内心疯狂吐槽:这叫“一点”要求?!您这是要打造一首春晚定制版的“万能神曲”啊!
导演看着顾清沉默不语,以为他是默认同意了,满意地点点头:“行!小顾,那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你先回去好好构思创作,给你两个月时间搞定初稿和小样。
到时再过来一趟报备审核。后面四个月,就等通知偶尔来排练就行。”
……
离开庄重的央妈总部,顾清马不停蹄地乘车赶往机场,他要飞回魔都,与正武阳光的制作团队正式商谈《琅琊榜》的合作。
不得不说,正武阳光的团队,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
《琅琊榜》的孔生、李学两位导演、制片人侯红亮,包括核心编剧海宴,几乎整个高层制作团队倾巢出动,齐聚顾清所在的公司会议室。
顾清刚和助理风尘仆仆地走进会议室,几位业界前辈便热情地迎了上来。
“顾老师,久仰久仰!可算见到真人了!”孔生导演笑容满面地伸出手。
“闻名不如一见,顾老师这长相气质,比电视上还要俊朗出尘呐!”李学导演也由衷地赞叹道,目光中满是欣赏。
虽然他们的年龄都比顾清大了一轮还多,但初次见面的场面话和真诚的赞美,该表达还是要表达。
目前的正武阳光,还远不如后几年那么声名显赫。
虽然成功拍摄出了《伪装者》和《欢乐颂》两部热播剧,积累了一些口碑,但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象级”大爆剧出炉。
在业内,充其量只是一个有实力、有追求但规模不大的精品剧作坊。
一些发展势头不错的二线艺人,都未必会优先考虑他们的剧,更别说一线艺人,乃至顾清这样站在金字塔尖的顶流了。
“侯制片好,孔导好,李导好,海老师好。”顾清一一握手,笑容温和得体。
借着打招呼的间隙,两位导演、编剧和制片人,都在暗暗地、仔细地打量着顾清,越看眼神中的欣喜之色就越浓。
顾清因为刚忙完几天的密集通告,又乘坐飞机来回奔波赶回公司,面色自然带着些许疲惫和憔悴。
然而,恰恰是这份疲惫,无意中为他增添了几分书卷气和淡淡的病弱感——而这,正是梅长苏这个角色最核心、最重要的气质!
眼前的顾清,竟与他们心目中麒麟才子的形象完美契合!
他们原本的打算是找胡哥来出演“梅长苏”。
一来,胡哥是他们亲手打造的《伪装者》的男主,与《欢乐颂》的女主刘滔,正武阳光都合作默契,男女主也能沿用,拍摄起来顺手放心;
其次,
胡哥年轻时遭遇的那场重大车祸,其经历与梅长苏涅槃重生的故事背景,在情感上似乎存在某种微妙的契合感。
然而,今天亲眼见到顾清,他们瞬间动摇了。
顾清身上那种浑然天成的清冷孤绝与病弱书卷气,加上无可挑剔的顶级骨相皮相,让他们更加坚定了要力邀顾清出演梅长苏的决心!
病弱和书生的气质,顾清和胡哥都能演绎。
但在“神仪明秀”、“清俊绝伦”的外形要求上,原著中那位纵使易容改貌、依旧难掩其光的“江左梅郎”,显然顾清更具天然优势。
年轻时的胡哥走的是阳光偶像路线,车祸后虽气质沉淀,演技愈发精湛,但从长相的精致程度而言,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娱乐圈已不如许多年轻男艺人那般耀眼夺目,更多是依靠自身独特的气质、不错的演技和经典作品支撑。
真要出演原著中那位清俊秀逸到近乎完美的麒麟郎,观众在前期恐怕很难不出戏。
顾清则完全没有这种困扰,样样符合,剩下的,似乎只有演技这一项需要验证了。
但演技好不好,只有真正开拍才能见分晓。
“麻烦各位稍等一下,”
顾清看到自己的经纪人李丽也走进了会议室,便带着歉意对正武阳光的团队说道,“刚赶飞机回来,有点风尘仆仆的,我回去洗把脸,换身衣服,马上回来。”
他指了指自己略显凌乱的头发和身上的便装。
“没事没事,顾老师,您先去,我们不急。”侯红亮等人连忙微笑点头,态度十分谦和。
顾清这温润有礼、不卑不亢的谈吐,愈发让他们感到欣喜和满意。
可眼下,正武阳光的制作团队是满意了,顾清的公司代表——经纪人李丽,脸色却没什么笑意。
她雷厉风行地在主位坐下,目光锐利地扫过对面几人,开门见山,言简意赅地问道:
“各位老师诚意十足,我们很感激。那么,我家艺人出演这部戏,你们能给多少片酬?”语气带着职业经纪人的强势。
“价格……”
侯红亮与其他几人对视一眼,都感到了无形的压力,“李姐,不知道顾老师目前一部戏的市场片酬是……”他试探着问道,语气谨慎。
李丽没有说话,只是面无表情地竖起了一根纤细的食指。
“一千万?!”侯红亮等人脸上瞬间掠过一丝惊喜。这价格远比他们预想中要“实惠”!
甚至可以说是“捡漏”了!
孔生导演眼中都闪过了希望的光芒。
“一千万?”李丽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毫不客气地翻了个白眼,
声音拔高了几分,“你们打发乞丐呢!”她斩钉截铁地吐出三个字:“是一亿!”
“多少?!”侯红亮、孔生、李雪三人瞳孔骤然收缩,仿佛被一道惊雷劈中,会议室瞬间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一个亿?!
他们这部《琅琊榜》的总制作费有没有一个亿都难说!开什么国际玩笑?
这谁能请得起?!
“李姐,您……您没开玩笑吧?真的是一个亿?”侯红亮的声音都有些发颤,难以置信地再次确认。
孔生导演的脸色也变得极其难看。
“克里斯吴现在拍电影都能拿八千万了,”
李丽双臂环抱,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带着审视和不容置疑,“我们家艺人如今的咖位、人气、商业价值,哪一点比他低?
拿个一亿很过分吗?”
她冷哼一声,开始列举价值,“你知不知道,一旦公布出我家艺人确定出演《琅琊榜》男主角的消息,会有多少投资商捧着钱主动来找你们投资吗?
会有多少视频平台愿意花重金来抢你们的独家首播权吗?”
她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强势的笃定,“说句不好听的,可能还没等你们这部剧正式开机播出,光是凭借我家艺人的加盟效应,
你们就能提前把这部戏的成本,连带他的片酬,赚回来一大半了!”
“……”侯红亮几人陷入沉默。李丽的话,虽然刺耳,但确实戳中了现实。
顾清的顶流效应是恐怖的,他的加盟本身就是巨大的商业保障。
可是……让他们现在立刻掏出一个亿的真金白银?那是真掏不出来!
就算顾清后续能帮他们把钱赚回来,那也得等到剧拍完、精剪完成、平台购片款到位……搞不好半年甚至一年都过去了。
这个巨大的资金窟窿,谁能填?谁敢填?
就在气氛僵持、谈判即将陷入死胡同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了。
简单洗了把脸、换了件干净清爽T恤的顾清,精神头总算清明了一些,带着温和的笑容走了进来。
他敏锐地察觉到会议室里近乎凝滞的安静和众人脸上各异的神色,疑惑地问道:“怎么了?几位导演,是我……有什么地方让各位不满意吗?”
“顾老师,您说笑了!我们怎么可能对您不满意啊!”
侯红亮立刻站起身,脸上堆起苦笑,连连摆手,“我们是真心实意,非常非常希望您能出演梅长苏!”
他叹了口气,语气变得沉重而无奈,“只是……一个亿片酬,我们……我们实在负担不起啊。”
“啊?一个亿?!”
顾清也被这个数字雷得外焦里嫩,瞬间愣在原地。
他反应过来后,猛地转头看向李丽,眼神里充满了震惊和询问:“丽姐,这……这是你说的?”
他完全没料到李丽会开这么高的价。
“小顾,我……我这是谈判策略嘛!”
李丽硬着头皮解释,试图挽回,“市场行情就是这样!大不了……你们给个八千万也行!片酬跟克里斯吴持平,这下总行了吧?”
她退了一步,但语气依然强硬。
“李姐,”侯红亮苦笑更深了,“克里斯吴能拿八千万,那是因为他走的是电影赛道,合作的片子都是大导演、大制作、大卡司,投资规模动辄几亿十几亿,
投资商自然给得起这个片酬。
可我们《琅琊榜》只是一个还没开拍的电视剧项目,体量、预算和市场预期,跟电影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
我们……我们真的拿不出这么多钱啊。”他的语气充满了诚恳和无奈。
“那你们明说吧,”李丽皱着眉,显然对对方的“哭穷”不太买账,“你们能给到的最高片酬上限是多少?别绕弯子。”
“三……三千万。”侯红亮深吸一口气,艰难地比了个手势,声音都有些发虚。
这下,连顾清都缓缓摇头了,他看向侯红亮,语气平和但带着不容置疑的底线:“侯制片,三千万……确实太少了。”
他承认《琅琊榜》是部难得的好剧,自己也很想演。
可真要只拿三千万片酬就接下这个主角,那吃相就太难看了,也完全不符合他现在的市场价值。
他敢肯定,只要他加盟的消息一放出去,三大平台为了抢购《琅琊榜》的未播版权,开出的价格绝对不会低于三千万!
一个当红顶流加持一部剧,所能创造的直接和间接收益,都是以“亿”为单位的。
目前递到他手上的剧本,片酬最低的也没低于五千万。
真要接受三千万,他不会演。这不仅是钱的问题,更是市场定位和行业规则的问题。
看到顾清总算站在了自己这一边,没有因为“好剧本”就毫无原则地妥协,
李丽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内心感慨:“孩子真的长大了!知道维护自己的价值了!”
“顾老师,您先别急,我还没说完。”
侯红亮见顾清态度明确,知道三千万确实没有吸引力,赶紧抛出备选方案,“我们当然知道,仅仅三千万的片酬,肯定不够分量邀请您这样级别的艺人加盟。
所以,我们打算在基础片酬之外,再给您签一部分分成合约!”
“分成合约?”顾清眼神微动,好奇地问道,“跟电影的票房分成类似吗?”
他在拍摄《唐人街探案》时就跟陈思成签过票房分成合同(零片酬拿10%),对此并不陌生。
而他的保强哥是6%,
而当年黄脖在泰囧拿到的票房分成是4%。
王保强如今也是想圆下当年自己对于徐光头的不满。
……
“没错!”侯红亮看到顾清似乎有兴趣,精神一振,详细解释道,“电影的分成是按照票房计算。电视剧的分成收益,主要来源于播出期间的广告收入和后续的网络平台VIP点播收益。”
他加重了语气,抛出核心条件:“我们愿意拿出本剧播出后产生的**纯收益**(扣除平台分成、宣发等成本后)的10%,作为您的额外收益分成!
并且,顾老师,只要这部片子还在产生收益,无论是重播、点播还是其他渠道的分成,您每年都能拿到这10%的分红!”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顾清,强调着“每年”和“长期”这两个关键点。
电视剧的分成收益,自然无法与电影动辄上亿的票房分成相比。看似10%的比例很高,
但实际能分到的金额,大约只相当于一部中等票房电影3%-4%的分成收益。
正武阳光唯一显得有魄力的,就是承诺了“长期分成”——只要剧还在播还在赚钱,顾清就能持续分钱,这确实是下了血本的方案。
“我……”
顾清的眼眸瞬间亮了起来,仿佛有星光闪烁。
在场的人,恐怕连侯红亮自己,都没有顾清这个“过来人”更清楚《琅琊榜》未来会火爆到什么程度,以及其经久不衰的长尾效应!
这每年10%的持续分成,绝对会是一笔极其可观、源源不断的财富!
这比一次性拿几千万片酬,长远来看要有吸引力得多!
“不好意思!”
李丽却眉头紧锁,一步上前,果断地按住顾清的手臂,将他往会议室外拉去,“关于这个分成方案的具体细节和风险,我们需要先出去单独讨论一下!”
留下侯红亮等人在会议室内,面面相觑,心中忐忑不安,等待着最终的决定。
……
……
……
“这算什么惊喜?”
顾清心里忍不住吐槽,“大过年的也要来包饺子吗?”
当然面上,他却立刻绽开一个恰到好处的惊喜笑容,眼睛微微睁大,仿佛被巨大的喜悦击中。
现如今的春晚,早已不复当年的辉煌,失去了强大的造星能力。
那种上一届春晚就能让艺人咖位飞升、片酬暴涨的时代,已是天方夜谭。
近些年来惟一捧出来的明星,还是一个相声演员,那就是‘小岳岳’。
可后续让他知名度爆棚,还是喜剧人的综艺。
而且,随着近几年春晚口碑的“爆炸”——说教意味太浓、节目质量趋于保守、内容呈现乏善可陈,几乎没什么年轻人观看了。
即便看了,网络上也多是吐槽和骂声。
很多大牌艺人,心里其实挺不想上的:压力山大,好处寥寥,图什么呢?
最重要的年轻群体观众都不看了,去讨好那些中老年观众,对提升商业价值帮助甚微
——中老年观众可不会去电影院买票支持他们的商业片。
可奈何,央妈的邀约,实在是不敢推脱。
顾清这样的顶流艺人,亦是如此。
“上个春晚,还不如多去录一个地方电视台的跨年晚会呢。”顾清当然也只敢在心里嘀咕一下。
“小顾啊,”
导演看着顾清“惊喜”的表情,满意地点点头,继续道,“距离春晚也就半年时间了,我们初步计划是给你一个独奏的舞台。”
他语气带着强调,“这可是一个不小的荣耀!很多像你这种年轻的艺人,都是跟老一辈艺人合唱的。
这个机会,你可要用点心啊。”
“导演放心!”顾清立刻挺直腰板,敬了个不太标准的礼,语气铿锵有力,“我保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倒也不用这么辛苦,”导演被他逗乐了,笑着虚按了下手,“不过,你那天打算唱什么歌呢?这可得提前上报。”
他顿了顿,想起什么,补充道,“对了,你那首《辞·九门回忆》就别想了。这种题材的背景,不能出现在春晚的舞台上,而且整体基调也太悲情了。”
他看着顾清,神情认真,“我们要弘扬正能量,积极、阳光、团圆、欢乐、友爱,相信你也明白。”
对于这点,顾清倒是能够理解,并不意外。
《辞·九门回忆》这首歌再怎么说,还是跟盗墓题材脱不了干系,自然不能在春晚推广。
“导演,要不《壁上观》怎么样?”顾清思索片刻,提议道,“这首歌气势恢宏,正好能弘扬我们盛唐气象,展现民族文化的辉煌。”
他心想,这首歌肯定没什么大问题,又有民族文化,又有传统元素,保证正能量!
“这首歌……”导演皱了皱眉,缓缓摇头,“太闹腾了,我不太喜欢。”
他看着顾清略显错愕的表情,“能不能换一首?轻快一点的,温馨一点的?”
顾清:“……”
“导演,《刚好遇见你》怎么样?”
顾清只能祭出杀招了。
这首歌当年可是实打实出现在春晚舞台,经历过最严苛审核的挑剔,旋律朗朗上口,主题温情美好,质量绝对能打。
“《刚好遇见你》?”导演眼睛一亮,颔首道,“这首歌是不错,我也听过几次,传唱度很高。”他脸上露出欣赏之色。
就在顾清以为成功过关时,
导演话锋一转,眉头又轻轻蹙起:“就是……这首歌会不会太老了点?”
他看着顾清,“距离你发布快有两年了吧?再搬到今年的春晚舞台上,会不会有点……炒冷饭的嫌疑?”
现在的春晚,相当于一届换一个导演。每个新导演都摩拳擦掌,卯足了劲想用收视率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正因如此,往后几年才会出现各种邀请网红、堆砌烂梗登上春晚舞台的乱象。
每一个导演都想抓住年轻的观众,可无奈的是,对于“流行”和“抽象”的判断,是需要天赋的。
什么梗能用、什么梗已凉,都需要精准的判断力。
显然,并不是每个导演都具备这种能力。
“导演,那我……真没歌了呀。”顾清苦着脸,摊了摊手,一副黔驴技穷的样子。
“小顾,没歌你可以写呀!”
导演却像是早有预料,用力一拍顾清的肩膀,脸上带着鼓励和理所当然的笑容,“你现在可都是公认的年少有为创作才子了!
写一首契合春晚主题的新歌,对你来说还不是轻而易举?”
他比着手指,开始提要求:
“我的要求也不多:首先,歌词要保留你特有的古韵美感,别整些大白话,要淡雅含蓄,这个非常重要;
其次,旋律呢,要朗朗上口,轻松欢快一点,最好是那种一听就让人心情愉悦的调子,要老少皆宜,千万别动不动就扯着嗓子鬼叫飙高音,那太难听了。”
他顿了顿,似乎觉得还不够具体,又补充道:“哦对了,歌曲的内容,我希望一是能巧妙融入点传统元素,展现文化底蕴;
二是再加一点点点到即止的、朦胧美好的爱情元素,就像你的第一首歌《刚好遇见你》那种感觉。
不要太撕心裂肺,要清甜小清新,让年轻人听了这首歌都想谈恋爱……顺便也为咱们国家的二胎生育率做点小小的贡献嘛。”
导演一口气说完这一长串要求,才意犹未尽地停下来,笑眯眯地看着顾清:“就这点要求,小顾,你觉得没问题吧?”
顾清:“……”
他一时语塞,内心疯狂吐槽:这叫“一点”要求?!您这是要打造一首春晚定制版的“万能神曲”啊!
导演看着顾清沉默不语,以为他是默认同意了,满意地点点头:“行!小顾,那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你先回去好好构思创作,给你两个月时间搞定初稿和小样。
到时再过来一趟报备审核。后面四个月,就等通知偶尔来排练就行。”
……
离开庄重的央妈总部,顾清马不停蹄地乘车赶往机场,他要飞回魔都,与正武阳光的制作团队正式商谈《琅琊榜》的合作。
不得不说,正武阳光的团队,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
《琅琊榜》的孔生、李学两位导演、制片人侯红亮,包括核心编剧海宴,几乎整个高层制作团队倾巢出动,齐聚顾清所在的公司会议室。
顾清刚和助理风尘仆仆地走进会议室,几位业界前辈便热情地迎了上来。
“顾老师,久仰久仰!可算见到真人了!”孔生导演笑容满面地伸出手。
“闻名不如一见,顾老师这长相气质,比电视上还要俊朗出尘呐!”李学导演也由衷地赞叹道,目光中满是欣赏。
虽然他们的年龄都比顾清大了一轮还多,但初次见面的场面话和真诚的赞美,该表达还是要表达。
目前的正武阳光,还远不如后几年那么声名显赫。
虽然成功拍摄出了《伪装者》和《欢乐颂》两部热播剧,积累了一些口碑,但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象级”大爆剧出炉。
在业内,充其量只是一个有实力、有追求但规模不大的精品剧作坊。
一些发展势头不错的二线艺人,都未必会优先考虑他们的剧,更别说一线艺人,乃至顾清这样站在金字塔尖的顶流了。
“侯制片好,孔导好,李导好,海老师好。”顾清一一握手,笑容温和得体。
借着打招呼的间隙,两位导演、编剧和制片人,都在暗暗地、仔细地打量着顾清,越看眼神中的欣喜之色就越浓。
顾清因为刚忙完几天的密集通告,又乘坐飞机来回奔波赶回公司,面色自然带着些许疲惫和憔悴。
然而,恰恰是这份疲惫,无意中为他增添了几分书卷气和淡淡的病弱感——而这,正是梅长苏这个角色最核心、最重要的气质!
眼前的顾清,竟与他们心目中麒麟才子的形象完美契合!
他们原本的打算是找胡哥来出演“梅长苏”。
一来,胡哥是他们亲手打造的《伪装者》的男主,与《欢乐颂》的女主刘滔,正武阳光都合作默契,男女主也能沿用,拍摄起来顺手放心;
其次,
胡哥年轻时遭遇的那场重大车祸,其经历与梅长苏涅槃重生的故事背景,在情感上似乎存在某种微妙的契合感。
然而,今天亲眼见到顾清,他们瞬间动摇了。
顾清身上那种浑然天成的清冷孤绝与病弱书卷气,加上无可挑剔的顶级骨相皮相,让他们更加坚定了要力邀顾清出演梅长苏的决心!
病弱和书生的气质,顾清和胡哥都能演绎。
但在“神仪明秀”、“清俊绝伦”的外形要求上,原著中那位纵使易容改貌、依旧难掩其光的“江左梅郎”,显然顾清更具天然优势。
年轻时的胡哥走的是阳光偶像路线,车祸后虽气质沉淀,演技愈发精湛,但从长相的精致程度而言,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娱乐圈已不如许多年轻男艺人那般耀眼夺目,更多是依靠自身独特的气质、不错的演技和经典作品支撑。
真要出演原著中那位清俊秀逸到近乎完美的麒麟郎,观众在前期恐怕很难不出戏。
顾清则完全没有这种困扰,样样符合,剩下的,似乎只有演技这一项需要验证了。
但演技好不好,只有真正开拍才能见分晓。
“麻烦各位稍等一下,”
顾清看到自己的经纪人李丽也走进了会议室,便带着歉意对正武阳光的团队说道,“刚赶飞机回来,有点风尘仆仆的,我回去洗把脸,换身衣服,马上回来。”
他指了指自己略显凌乱的头发和身上的便装。
“没事没事,顾老师,您先去,我们不急。”侯红亮等人连忙微笑点头,态度十分谦和。
顾清这温润有礼、不卑不亢的谈吐,愈发让他们感到欣喜和满意。
可眼下,正武阳光的制作团队是满意了,顾清的公司代表——经纪人李丽,脸色却没什么笑意。
她雷厉风行地在主位坐下,目光锐利地扫过对面几人,开门见山,言简意赅地问道:
“各位老师诚意十足,我们很感激。那么,我家艺人出演这部戏,你们能给多少片酬?”语气带着职业经纪人的强势。
“价格……”
侯红亮与其他几人对视一眼,都感到了无形的压力,“李姐,不知道顾老师目前一部戏的市场片酬是……”他试探着问道,语气谨慎。
李丽没有说话,只是面无表情地竖起了一根纤细的食指。
“一千万?!”侯红亮等人脸上瞬间掠过一丝惊喜。这价格远比他们预想中要“实惠”!
甚至可以说是“捡漏”了!
孔生导演眼中都闪过了希望的光芒。
“一千万?”李丽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毫不客气地翻了个白眼,
声音拔高了几分,“你们打发乞丐呢!”她斩钉截铁地吐出三个字:“是一亿!”
“多少?!”侯红亮、孔生、李雪三人瞳孔骤然收缩,仿佛被一道惊雷劈中,会议室瞬间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一个亿?!
他们这部《琅琊榜》的总制作费有没有一个亿都难说!开什么国际玩笑?
这谁能请得起?!
“李姐,您……您没开玩笑吧?真的是一个亿?”侯红亮的声音都有些发颤,难以置信地再次确认。
孔生导演的脸色也变得极其难看。
“克里斯吴现在拍电影都能拿八千万了,”
李丽双臂环抱,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带着审视和不容置疑,“我们家艺人如今的咖位、人气、商业价值,哪一点比他低?
拿个一亿很过分吗?”
她冷哼一声,开始列举价值,“你知不知道,一旦公布出我家艺人确定出演《琅琊榜》男主角的消息,会有多少投资商捧着钱主动来找你们投资吗?
会有多少视频平台愿意花重金来抢你们的独家首播权吗?”
她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强势的笃定,“说句不好听的,可能还没等你们这部剧正式开机播出,光是凭借我家艺人的加盟效应,
你们就能提前把这部戏的成本,连带他的片酬,赚回来一大半了!”
“……”侯红亮几人陷入沉默。李丽的话,虽然刺耳,但确实戳中了现实。
顾清的顶流效应是恐怖的,他的加盟本身就是巨大的商业保障。
可是……让他们现在立刻掏出一个亿的真金白银?那是真掏不出来!
就算顾清后续能帮他们把钱赚回来,那也得等到剧拍完、精剪完成、平台购片款到位……搞不好半年甚至一年都过去了。
这个巨大的资金窟窿,谁能填?谁敢填?
就在气氛僵持、谈判即将陷入死胡同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了。
简单洗了把脸、换了件干净清爽T恤的顾清,精神头总算清明了一些,带着温和的笑容走了进来。
他敏锐地察觉到会议室里近乎凝滞的安静和众人脸上各异的神色,疑惑地问道:“怎么了?几位导演,是我……有什么地方让各位不满意吗?”
“顾老师,您说笑了!我们怎么可能对您不满意啊!”
侯红亮立刻站起身,脸上堆起苦笑,连连摆手,“我们是真心实意,非常非常希望您能出演梅长苏!”
他叹了口气,语气变得沉重而无奈,“只是……一个亿片酬,我们……我们实在负担不起啊。”
“啊?一个亿?!”
顾清也被这个数字雷得外焦里嫩,瞬间愣在原地。
他反应过来后,猛地转头看向李丽,眼神里充满了震惊和询问:“丽姐,这……这是你说的?”
他完全没料到李丽会开这么高的价。
“小顾,我……我这是谈判策略嘛!”
李丽硬着头皮解释,试图挽回,“市场行情就是这样!大不了……你们给个八千万也行!片酬跟克里斯吴持平,这下总行了吧?”
她退了一步,但语气依然强硬。
“李姐,”侯红亮苦笑更深了,“克里斯吴能拿八千万,那是因为他走的是电影赛道,合作的片子都是大导演、大制作、大卡司,投资规模动辄几亿十几亿,
投资商自然给得起这个片酬。
可我们《琅琊榜》只是一个还没开拍的电视剧项目,体量、预算和市场预期,跟电影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
我们……我们真的拿不出这么多钱啊。”他的语气充满了诚恳和无奈。
“那你们明说吧,”李丽皱着眉,显然对对方的“哭穷”不太买账,“你们能给到的最高片酬上限是多少?别绕弯子。”
“三……三千万。”侯红亮深吸一口气,艰难地比了个手势,声音都有些发虚。
这下,连顾清都缓缓摇头了,他看向侯红亮,语气平和但带着不容置疑的底线:“侯制片,三千万……确实太少了。”
他承认《琅琊榜》是部难得的好剧,自己也很想演。
可真要只拿三千万片酬就接下这个主角,那吃相就太难看了,也完全不符合他现在的市场价值。
他敢肯定,只要他加盟的消息一放出去,三大平台为了抢购《琅琊榜》的未播版权,开出的价格绝对不会低于三千万!
一个当红顶流加持一部剧,所能创造的直接和间接收益,都是以“亿”为单位的。
目前递到他手上的剧本,片酬最低的也没低于五千万。
真要接受三千万,他不会演。这不仅是钱的问题,更是市场定位和行业规则的问题。
看到顾清总算站在了自己这一边,没有因为“好剧本”就毫无原则地妥协,
李丽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内心感慨:“孩子真的长大了!知道维护自己的价值了!”
“顾老师,您先别急,我还没说完。”
侯红亮见顾清态度明确,知道三千万确实没有吸引力,赶紧抛出备选方案,“我们当然知道,仅仅三千万的片酬,肯定不够分量邀请您这样级别的艺人加盟。
所以,我们打算在基础片酬之外,再给您签一部分分成合约!”
“分成合约?”顾清眼神微动,好奇地问道,“跟电影的票房分成类似吗?”
他在拍摄《唐人街探案》时就跟陈思成签过票房分成合同(零片酬拿10%),对此并不陌生。
而他的保强哥是6%,
而当年黄脖在泰囧拿到的票房分成是4%。
王保强如今也是想圆下当年自己对于徐光头的不满。
……
“没错!”侯红亮看到顾清似乎有兴趣,精神一振,详细解释道,“电影的分成是按照票房计算。电视剧的分成收益,主要来源于播出期间的广告收入和后续的网络平台VIP点播收益。”
他加重了语气,抛出核心条件:“我们愿意拿出本剧播出后产生的**纯收益**(扣除平台分成、宣发等成本后)的10%,作为您的额外收益分成!
并且,顾老师,只要这部片子还在产生收益,无论是重播、点播还是其他渠道的分成,您每年都能拿到这10%的分红!”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顾清,强调着“每年”和“长期”这两个关键点。
电视剧的分成收益,自然无法与电影动辄上亿的票房分成相比。看似10%的比例很高,
但实际能分到的金额,大约只相当于一部中等票房电影3%-4%的分成收益。
正武阳光唯一显得有魄力的,就是承诺了“长期分成”——只要剧还在播还在赚钱,顾清就能持续分钱,这确实是下了血本的方案。
“我……”
顾清的眼眸瞬间亮了起来,仿佛有星光闪烁。
在场的人,恐怕连侯红亮自己,都没有顾清这个“过来人”更清楚《琅琊榜》未来会火爆到什么程度,以及其经久不衰的长尾效应!
这每年10%的持续分成,绝对会是一笔极其可观、源源不断的财富!
这比一次性拿几千万片酬,长远来看要有吸引力得多!
“不好意思!”
李丽却眉头紧锁,一步上前,果断地按住顾清的手臂,将他往会议室外拉去,“关于这个分成方案的具体细节和风险,我们需要先出去单独讨论一下!”
留下侯红亮等人在会议室内,面面相觑,心中忐忑不安,等待着最终的决定。
……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内娱顶流:从跑男出道,内娱顶流:从跑男出道最新章节,内娱顶流:从跑男出道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内娱顶流:从跑男出道,内娱顶流:从跑男出道最新章节,内娱顶流:从跑男出道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