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靖江王 第四百章 征途(八)

小说:南明靖江王 作者:泱泱大明 更新时间:2024-08-10 08:31:05 源网站:顶点小说
  王之纲会做人,将庐州府库原封不动地封存,就连胡靳忠捜刮来的五万两银子也一并献于明军。

  钱谦益大喜,大大称赞了王之纲一番,上奏朱亨嘉,依旧任其为庐州总兵。

  又用庐州府库钱粮,招兵买马。

  其时,北方的寒潮正在散去,气候回暖,但是被严寒折磨了两年的北方百姓,日子却是最苦的时候。秋粮尚未收上来,满清的税赋却是一分都不能少的。催租吏狠似豺狼,逼得大批百姓沦为流民。

  听说王师打回来了,当兵便能领到一两银子安家费,外加十个馒头,应者如潮,两天时间便有五千余丁壮应征。

  张煌言带过兵,对募兵之事十分重视,亲临校场选兵。

  “末将参见张侍郎”,正在募兵的赵潜见张煌言来了,急忙施礼。他本是霍山县守备,在冷水关起义归明后,随钱谦益北上合肥。老钱此番北上,所带兵马只有三千,战将也仅有严孝勇、陆文野、赵潜三员,急需扩充实力,便保举他做了舒城游击。

  虽然当了游击,但兵依然只有五百,想扩军得先募兵,便向老钱讨了个募兵的差使。

  “嗯,赵游击辛苦了。兵募得如何?”

  张煌言说话的声音很和煦,他是举人出身,养气工夫了得,从不对部下发火,因而极受爱戴。

  “禀张侍郎,末将严格按照征兵标准,选身高五尺二寸至五尺八寸之间的精壮之士,尤以“琵琶腿、车轴身“的壮汉为佳”,赵潜不敢怠慢,急忙禀道。

  “嗯”,张煌言满意地点点头,“兵选好后,统一训练。让年纪大些、还有胆量的,练习长牌;年力壮健,进退庄重者习长矛;年纪较轻且轻捷者习藤牌;年壮有杀气精神者习长枪;骁勇活泼者习刀剑;形小体轻而坚健伶俐者习鸟铳;老实本分而甘为人下者为火兵”。

  ......,手打花鼓咚咚响,凤阳真是好地方,赤龙升天金凤翔,数数天上多少星,点点凤阳多少将。说凤阳,道凤阳,手打花鼓咚咚响,凤阳真是好地方,皇恩四季都浩荡,不服徭役不纳粮”。

  结果,到了明末,先是张献忠血洗了凤阳城,然后满洲八旗来了,比张献忠还狠,又杀人、又放火、又抢粮,淮河闹水灾也不修堤。

  历史上到了清朝,凤阳又变得民不聊生,百姓们不得不再次打着花鼓讨饭。清朝的官员把凤阳受穷的原因赖到老朱头上,凤阳花鼓的唱词也变了:“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田地,小户人家卖儿郎。唯有我家没得卖,肩背锣鼓走四方”。

  “东西都收拾好了吗?”

  清凤阳知府董庭对管家董福说。

  “老爷,都安排妥当了,装了二十车,随时可以走”。

  “嗯,天一亮就出发”,董庭叹了口气。

  他想逃,不逃不行。

  凤阳没有战兵,各县守备军数量不多,且不堪战。而且,凤阳本是大明龙脉所在,为了不破坏龙脉,防御工程极少。什么堡垒,壕沟等等,统统的没有,就连城墙都只建了一半。

  这如何能守得住?只能逃跑了。大清律法森严,不敢离开凤阳,想了想,打算逃到凤阳西北角的亳州。

  那地方偏,明军不一定会来。阿弥陀佛,躲过去便好了!

  其实董庭本想投降的,可是听说他的亲家、庐州知府胡靳忠被庐州总兵王之纲杀了。这一下,便和王大帅结了仇,投降过去,能有个好?

  不能降,便只能逃了。

  天色微明,董知府喝令家眷上车,打算往亳州逃命。

  “禀府尊,城外来了一队兵马”,董福来报。

  “苦也!吾命休矣!”

  董庭望着自己搜刮来的财......富,整整二十车,泪流满面。这么多家财,自己还没享用,不知道便宜了谁家?

  “呜”,越想越伤心,居然怔怔地流下泪来。

  “老爷,不是明军,是咱大清的兵,来将自称是淮安参将许尔吉”,董福见状忙说道。

  “狗奴才,汝说话怎么先说一半?”

  董庭怒极,狠狠地踹了董福一脚,“快,打开城门,随本府迎接许参将”。

  富,整整二十车,泪流满面。这么多家财,自己还没享用,不知道便宜了谁家?

  “呜”,越想越伤心,居然怔怔地流下泪来。

  “老爷,不是明军,是咱大清的兵,来将自称是淮安参将许尔吉”,董福见状忙说道。

  “狗奴才,汝说话怎么先说一半?”

  董庭怒极,狠狠地踹了董福一脚,“快,打开城门,随本府迎接许参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南明靖江王,南明靖江王最新章节,南明靖江王 顶点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