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中华魂 第四十四章
这次我力主用西医来治病,对太医们来说是个不小的刺激。他们浸yin中医多年,最后却没能救得了皇帝,还要靠西医才有用,这让他们不仅面子上挂不住,更容易产生被人忽视的感觉,这些老家伙们一时想不开,会做出些什么一点都不奇怪。
慈安显然也想到了这点,略显不安地看了我一眼,叫了一声:“妹妹……”
“没事的,姐姐,”我笑着安抚她,“让我去处理吧!”
她松了口气,忙道:“那好。你去吧,我在这儿守着皇帝。”
我点点头,走出西暖阁。
太医们都在明殿外跪着,见我出来,齐齐叩了个头。
“各位太医辛苦了。皇上的病情已经初步稳定下来,各位且先回去休息一下,以后的治疗还要麻烦各位。”我微微笑着,不等他们说话,先下手为强。
为首的太医院院使叩拜道:“启禀太后,臣等无能,不能为皇上治病养身,以致玷污了我中医精髓,愧对先人、愧对祖宗,只能辞官归田,不敢再枉食君俸禄。”
我听得心头一把火升起。他们是在隐喻我不顾大体、引进西医治病,辱没了列祖列宗呢!
强压下心头的不快,我笑了笑说:“各位太医何出此言哪?须知中华医学博大精深,绵延上千年,哪里是只有数百年历史的西医能够比拟地?只是中药虽好,见效却慢。碰到一些急性的疾病,难免就会延误了时机,导致患者得不到快速有效的治疗而加重病情。西医则不同,它能够在短期内抑制住病情,为中医的治疗赢取宝贵时间,以便让优秀的中医药剂充分发挥作用,治病救人。各位太医都是医学上的泰斗。不知哀家这几句话说得对不对?”
太医们面面相觑,太医院使道:“太后真知灼见。臣等不及。”
“什么真知灼见,不过是妇道人家的一面之词罢了。只不过哀家以为,医者地天职就是悬壶济世,为了拯救更多人的性命,凡是正确地、有效的方法,不论来自何方,都不妨一试不是么?更何况西医见效快、中医疗效好。若能将二者结合起来,是否能产生加倍的效果呢?如此一来,将西医融入到中华医学中来,也算是开了历史之先河,对诸位来说,也是功德一件呢!”我笑着说。
随着我的话,太医们的脸色逐渐变了,从愤愤不平转为跃跃欲试。谁不想成为那个将中西医结合在一起的第一人,名留青史呢?
我看在眼里,心下暗笑,又道:“各位,如今皇上的病情虽然暂时稳定下来,但如何根治、恢复元气。还需要各位太医地妙手回春才行,诸位可切莫令哀家失望才好!”
听我这么说,太医们齐齐又磕下头来,道:“臣等遵旨!”
我满意地笑笑:“那就好。各位请先下去休息一下吧,然后再给皇上诊脉,以后的事情就交给你们了。”
太医们于是纷纷退下。
奕訢不知何时来到我身边,看向太医们的背影,淡淡地说:“好口才!好见解!”
我叹笑了一声:“其实不光是医学,对任何事物,我们都不应该墨守成规。毫无道理地抵制。对西方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先进之处融入我中华文化之中。兼收并蓄,这样才能给落后的中国注入活力,我们也才会有机会反击,振兴中华!”
他轻轻一叹,道:“话虽这么说,但能认识到这点的人实在太少了!这条路会很难走!”
我看了他一眼,底下的手握住他的:“只要我们同心协力,没有什么事办不到的,不是么?”
他反握住我地手,意味深长地说:“是啊……可是,你真的这么想吗?还是只有我自己一厢情愿?”
我讶然看向他:“你怎么这么说?”
他直视着我,眼神尖锐:“那你能否告诉我,在你们的船出事以后,你和陈玉成单独相处的时候,都发生了什么?”
我心头一震,顿时变了脸色:“什……什么都没发生啊!他救了我,但我着了凉,病了好几天,还因此差点不能及时赶回京,就是这样。”
他的眼中升起怒火:“你不等我就一个人做出回京的决定,当我听说你已经走了地时候,马上就去追你都没追上。后来又听说你的船出了事,吓得我当即抛下一切赶回北京,没想到回来以后别人却告诉我,你和陈玉成两人单独相处了一个晚上,他们找到你们的时候你们还衣冠不整……你敢说什么事都没发生吗?!”
我苦笑了一下,说:“衣冠不整是因为我们的衣服都湿了,所以脱下来烤干。但尽管如此,我还是着了凉、病了,你却还来怪我!早知这样,横竖都要生病,我就不该自找麻烦去烤衣服,病死了算了!”
我转过身,赌气不看他。
他半晌没有动作,然后深深地叹了口气:“抱歉,兰儿,我有些反应过度了……但那也是因为我最近总有感觉,似乎你正离我越来越远,我就要失去你了!”
我转过头,看着他:“傻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他苦笑着:“因为我的对手太多了啊!先是有奕譞,如今又多了个陈玉成……早知如此,我就不该同意你的决定,长毛贼就应该剿灭才好!”他有些气闷地说。
我好气又好笑,看着他说道:“你怎么这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七爷是我的小叔子,又是我妹夫,难道我们之间还能有什么不成?英王是太平军的人,除非他能够投靠朝廷,否则根本什么事都不会发生、不能发生不是么?”
他神色一紧:“你会这么说,就表示他其实已经在你心中占有一席之地了是不是?”他猛地抱紧我,“兰儿,你是我地!我地!我等了那么久才等到我们可以长相厮守的机会,我不会把你交给任何人!”
我急忙挣扎:“六爷,别,这里还有人……”却挣不开。
他固执地抱着我,沉声道:“别去管什么闲人!你我地关系早已不是秘密,你可知在你离京以后,有人还想用这个来要挟我?”
我一惊,停止了挣扎:“谁?”
“还能有谁?”他稍微放开了我,却仍然把我圈在怀中,“如今这世上,敢这样对你我的,也就只有那么一个人而已。”
我咬紧了下唇:“她真的那么做了?”
“我骗你做甚?”他看着我,“早就说过,留着她始终是个祸患,当初就应该把她……”
我看着他的眼神,有些犹豫:“我也说过,她毕竟是名正言顺的正室,而且还有先皇留给她的遗诏……”
他轻嗤了一声:“别告诉我你真把那遗诏当回事!”
我也忍不住笑了,连咸丰给肃顺等顾命大臣的遗诏我都敢改了,小小一个没有宣之于世的东西确实还不放在我眼里。
“但……两宫垂帘,有你的支持,还不会有那么多怨言。如果只有我一个临政,怕是下面的人会不服!”
“只要有我,你还担心什么呢?”他笑着说。
我心头一动,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仔细想想,却突然明白了!
两宫垂帘,他并没有把握控制住我们,而且两个皇太后加起来的力量也足以与他抗衡。但如果只剩下我一个,他就很容易把我架空,把我变成跟载淳一样的“摆设”,这样他便可以一手遮天,无摄政王之名,而行摄政王之实!
暗暗心惊,于是坚定了必须留下慈安的想法,我笑了笑说:“让我考虑考虑吧!”
他深深地看着我,然后俯下头,吻住我。
“嫁给我,兰儿!”他轻声说。
我一下子懵了。轻柔的话语,却如同在我耳边,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这次我力主用西医来治病,对太医们来说是个不小的刺激。他们浸yin中医多年,最后却没能救得了皇帝,还要靠西医才有用,这让他们不仅面子上挂不住,更容易产生被人忽视的感觉,这些老家伙们一时想不开,会做出些什么一点都不奇怪。
慈安显然也想到了这点,略显不安地看了我一眼,叫了一声:“妹妹……”
“没事的,姐姐,”我笑着安抚她,“让我去处理吧!”
她松了口气,忙道:“那好。你去吧,我在这儿守着皇帝。”
我点点头,走出西暖阁。
太医们都在明殿外跪着,见我出来,齐齐叩了个头。
“各位太医辛苦了。皇上的病情已经初步稳定下来,各位且先回去休息一下,以后的治疗还要麻烦各位。”我微微笑着,不等他们说话,先下手为强。
为首的太医院院使叩拜道:“启禀太后,臣等无能,不能为皇上治病养身,以致玷污了我中医精髓,愧对先人、愧对祖宗,只能辞官归田,不敢再枉食君俸禄。”
我听得心头一把火升起。他们是在隐喻我不顾大体、引进西医治病,辱没了列祖列宗呢!
强压下心头的不快,我笑了笑说:“各位太医何出此言哪?须知中华医学博大精深,绵延上千年,哪里是只有数百年历史的西医能够比拟地?只是中药虽好,见效却慢。碰到一些急性的疾病,难免就会延误了时机,导致患者得不到快速有效的治疗而加重病情。西医则不同,它能够在短期内抑制住病情,为中医的治疗赢取宝贵时间,以便让优秀的中医药剂充分发挥作用,治病救人。各位太医都是医学上的泰斗。不知哀家这几句话说得对不对?”
太医们面面相觑,太医院使道:“太后真知灼见。臣等不及。”
“什么真知灼见,不过是妇道人家的一面之词罢了。只不过哀家以为,医者地天职就是悬壶济世,为了拯救更多人的性命,凡是正确地、有效的方法,不论来自何方,都不妨一试不是么?更何况西医见效快、中医疗效好。若能将二者结合起来,是否能产生加倍的效果呢?如此一来,将西医融入到中华医学中来,也算是开了历史之先河,对诸位来说,也是功德一件呢!”我笑着说。
随着我的话,太医们的脸色逐渐变了,从愤愤不平转为跃跃欲试。谁不想成为那个将中西医结合在一起的第一人,名留青史呢?
我看在眼里,心下暗笑,又道:“各位,如今皇上的病情虽然暂时稳定下来,但如何根治、恢复元气。还需要各位太医地妙手回春才行,诸位可切莫令哀家失望才好!”
听我这么说,太医们齐齐又磕下头来,道:“臣等遵旨!”
我满意地笑笑:“那就好。各位请先下去休息一下吧,然后再给皇上诊脉,以后的事情就交给你们了。”
太医们于是纷纷退下。
奕訢不知何时来到我身边,看向太医们的背影,淡淡地说:“好口才!好见解!”
我叹笑了一声:“其实不光是医学,对任何事物,我们都不应该墨守成规。毫无道理地抵制。对西方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先进之处融入我中华文化之中。兼收并蓄,这样才能给落后的中国注入活力,我们也才会有机会反击,振兴中华!”
他轻轻一叹,道:“话虽这么说,但能认识到这点的人实在太少了!这条路会很难走!”
我看了他一眼,底下的手握住他的:“只要我们同心协力,没有什么事办不到的,不是么?”
他反握住我地手,意味深长地说:“是啊……可是,你真的这么想吗?还是只有我自己一厢情愿?”
我讶然看向他:“你怎么这么说?”
他直视着我,眼神尖锐:“那你能否告诉我,在你们的船出事以后,你和陈玉成单独相处的时候,都发生了什么?”
我心头一震,顿时变了脸色:“什……什么都没发生啊!他救了我,但我着了凉,病了好几天,还因此差点不能及时赶回京,就是这样。”
他的眼中升起怒火:“你不等我就一个人做出回京的决定,当我听说你已经走了地时候,马上就去追你都没追上。后来又听说你的船出了事,吓得我当即抛下一切赶回北京,没想到回来以后别人却告诉我,你和陈玉成两人单独相处了一个晚上,他们找到你们的时候你们还衣冠不整……你敢说什么事都没发生吗?!”
我苦笑了一下,说:“衣冠不整是因为我们的衣服都湿了,所以脱下来烤干。但尽管如此,我还是着了凉、病了,你却还来怪我!早知这样,横竖都要生病,我就不该自找麻烦去烤衣服,病死了算了!”
我转过身,赌气不看他。
他半晌没有动作,然后深深地叹了口气:“抱歉,兰儿,我有些反应过度了……但那也是因为我最近总有感觉,似乎你正离我越来越远,我就要失去你了!”
我转过头,看着他:“傻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他苦笑着:“因为我的对手太多了啊!先是有奕譞,如今又多了个陈玉成……早知如此,我就不该同意你的决定,长毛贼就应该剿灭才好!”他有些气闷地说。
我好气又好笑,看着他说道:“你怎么这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七爷是我的小叔子,又是我妹夫,难道我们之间还能有什么不成?英王是太平军的人,除非他能够投靠朝廷,否则根本什么事都不会发生、不能发生不是么?”
他神色一紧:“你会这么说,就表示他其实已经在你心中占有一席之地了是不是?”他猛地抱紧我,“兰儿,你是我地!我地!我等了那么久才等到我们可以长相厮守的机会,我不会把你交给任何人!”
我急忙挣扎:“六爷,别,这里还有人……”却挣不开。
他固执地抱着我,沉声道:“别去管什么闲人!你我地关系早已不是秘密,你可知在你离京以后,有人还想用这个来要挟我?”
我一惊,停止了挣扎:“谁?”
“还能有谁?”他稍微放开了我,却仍然把我圈在怀中,“如今这世上,敢这样对你我的,也就只有那么一个人而已。”
我咬紧了下唇:“她真的那么做了?”
“我骗你做甚?”他看着我,“早就说过,留着她始终是个祸患,当初就应该把她……”
我看着他的眼神,有些犹豫:“我也说过,她毕竟是名正言顺的正室,而且还有先皇留给她的遗诏……”
他轻嗤了一声:“别告诉我你真把那遗诏当回事!”
我也忍不住笑了,连咸丰给肃顺等顾命大臣的遗诏我都敢改了,小小一个没有宣之于世的东西确实还不放在我眼里。
“但……两宫垂帘,有你的支持,还不会有那么多怨言。如果只有我一个临政,怕是下面的人会不服!”
“只要有我,你还担心什么呢?”他笑着说。
我心头一动,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仔细想想,却突然明白了!
两宫垂帘,他并没有把握控制住我们,而且两个皇太后加起来的力量也足以与他抗衡。但如果只剩下我一个,他就很容易把我架空,把我变成跟载淳一样的“摆设”,这样他便可以一手遮天,无摄政王之名,而行摄政王之实!
暗暗心惊,于是坚定了必须留下慈安的想法,我笑了笑说:“让我考虑考虑吧!”
他深深地看着我,然后俯下头,吻住我。
“嫁给我,兰儿!”他轻声说。
我一下子懵了。轻柔的话语,却如同在我耳边,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