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结束了,接下来就是最终篇章。

  最终篇章会分为两卷,但主要内容只有一卷,余下内容算是尾声,篇幅很短,也即是说,本书即将迎来完结。

  当然,各位看官应该早已发现,本卷后半部分,基本就是在给每个人物的结局埋下伏笔,所以终篇来得倒也不算突兀。

  这一卷写得磕磕绊绊,尤其是在“沪上篇”以后,连载经常断断续续,骨折伤情只是客观原因,真正的主因在于,我需要重新梳理一遍现有的人物和线索,查缺补漏,同时便于读者加深印象。

  比方说,江连横前往沈家店时,特地点了袁新法随行。

  有读者以为,老袁恐怕要遭遇不测,但实际上却并没有什么戏份,提他的原因很简单:我怕读者把他忘了。

  同理,顾川送的月饼,也是出于这种考量,而非毫无意义的随性而为。

  毕竟,读者不只是看我这一本书,而且我更新速度也不快,有所淡忘,实属人之常情。

  无论读者是否相信,我写的每个桥段,大多都是意有所指,只不过书还没写完,有些彩蛋不方便现在揭晓罢了。

  .

  沪上篇章是我心里的郁结,本不应再提,却又不得不提。

  总体而言,那是个相当失败的篇幅,但最重要的原因并非我对沪上缺乏了解,而是主要人物都是真实的,严重妨碍了我的发挥,同时破坏了本书的整体基调。

  这本书的整体基调在于:主要人物全是虚构,同时又与真实人物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

  若即若离,似真似幻。

  但在沪上篇章中,主角团和真实人物离得太近,那种如纱影事的氛围被破坏了,从而引发严重的出离感、怪异感。

  这才是症结所在,其他的都不算是很严重的问题。

  同为沪上,北洋时期与国府时期的差别很大。

  比方说,舞女这个职业最早也要在二十年代末才出现,三四十年代才兴起,所以崔映贞的角色严格意义上并不成立。

  假如让我现在重写,我会将反派完全虚构,并将李五爷的戏份让渡给三大亨,这样才能维持整体基调,而且也便于发挥。

  但在连载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头脑发热的情况。

  我虽然有大纲,但大纲不等于剧情,真写起来,一步错,步步错,意识到出现问题时,也已经来不及推翻改写了。

  正因为有了“沪上篇”的教训,所以本卷后半段写得格外谨慎,既让角色融入历史,又尽力避免产生太多瓜葛。

  赵正北在战场上的表现如此,江连横拿到叛军情报的过程也是如此。

  张大诗人到底是怎么擒获高、卢二人的,真相已不可考,但的确有零星的史料声称,是一个姓乌的营长供出的情报。

  本卷末段,所有主要人物的结局都已铺垫完成,以后不会再有伏笔了。

  我可以保证,所有结局都能在前文找到对应。

  如果没找到,那就再找找。

  尤其是核心主角团的结局,都已在“阴魂阵”和“猜灯谜”中有所交代,大家都看得出来。

  阴魂阵的戏词改写过,网上有原版,个人推荐关明月唱的那版,语速较慢,侧重韵味。

  猜灯谜的桥段中,灯谜不是最重要的,或者说灯笼、灯谜、谜底、奖品同等重要,如果只是为了突出灯谜,那我就自己原创了,虽然写得肯定不够好,但肯定更贴近隐喻。

  为什么非得隐喻?

  不是我故意端着,而是都说网文强调互动。

  在我看来,这些小彩蛋就是跟读者的互动,都是古人玩儿过的招数,一点也不新奇,更不是所谓的网文独有的特征。

  关于结局,我也看过读者在书友群里的讨论,有人猜对了,有人想岔了,倘若综合起来,便已大差不离。

  这足以见得,我并非可恶的谜语人。

  往后的剧情,大概会比较好写,也不至于过分拖沓。

  可能有人会说:快看,这老小子又在吹了。

  好,我更新少,我立正挨骂,但我的确也有一番理由,而且也能说得通。

  本书目前250万字,共分四卷,但从结构上来说,这本书理应分为上下两部:

  上部写清末,风格近似传奇,可以算作前传;下部写民国,风格偏于写实,可以算作本传——横跨三代人,共计三十年。

  前传两卷,第二卷是重头,跟我自己比起来,写得很快,原因就是始终都在做减法,加法也有,但不是主要内容。

  本传到目前为止,似乎每一卷都没写完,实际从结构上来说,也的确都没写完,接下来才要真正开始收尾。

  .

  我承认,在最近这两卷的内容中,我始终都在抑制强烈的剧情冲突,因为我实在想不出来,当老张如日中天的时候,江连横会在江湖上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麻烦,甚至于必须亲自动手。他更没有必要扮猪吃虎,那样太烂俗,而且也说不通。

  所以很多时候,我只是交代了他的想法和意愿,并不去详细描写其中的过程和进展。

  有读者说,我费劲笔墨去描写海家儿女,却将叛军老莽草草带过,是在大剧情中抠着小剧情不放。

  其实,从整本书而言,海家才是大剧情,而老莽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这是醋与饺子的关系。

  当然,我有处理不当的地方,但那并不是舍本逐末。

  前文有太多线索需要回收,下一卷的内容自然不会轻巧。

  作者与读者的视角略有不同,在我看来,越暴烈的冲突越好写,反而是那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往往需要绞尽脑汁。

  你需要构建一幕合情合理的生活场景,将人物安置其中,通过最朴素、最日常的对白,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决断、关系。

  例如,“阴魂阵”那章看似爽快,但其耗费的精力,却远不如海新年给江连横倒洗脚水时说的那句话。

  除了前传以外,目前戏份较重的主要角色就有十几个,这些人之间的关系、想法、喜好也都形形色色,不是脸谱化的呆子,光是简单梳理一遍,就已累得够呛。

  但是现在,我可以确信,所有人物都已按部就班,所有线索都已提前交代。

  恩怨情仇,星罗棋布,只等一招妙手将其盘活——当然,受限于能力,或许也可以通过举手获胜。

  常有读者说我写的很现实,我不这么看,正相反,我觉得这本书写得还他妈颇具浪漫主义色彩(站长脸)。

  .

  写书还是挺累的,真的,不骗你们。

  当然,我在网上看到有人直播,三个小时写一万字,惊得我目瞪口呆。

  我实在没有那种本事,就算写得最顺手的时候,也要四个多小时一章,平时六七个小时一章是常态,不是手速问题,是脑速问题。

  决定写网文的时候,我已经预料到了连载过程中所能遇到的压力、挫折、困难,所以我给自己起的笔名叫“征子有利”。

  征子有利,是一种围棋棋形。

  棋手需要不断杀气叫吃、拼命围追堵截,步步紧逼,绝不松口,最终才能屠龙收官——当然,现实中的棋局不会遇到这种情况。

  我把连载的过程看作“征子”,希望最终的结果能够“有利”。

  因此,每当有读者带节奏,说我要太监,我心里就有点疙疙瘩瘩。

  尽管我更新不力,而且因伤常常断更,甚至连全勤都丢了,但是天地良心,就算是连载到最困难的时候,我脑海里也从未闪过“切书”的念头,一次也没有。

  如果真没人看,切了也就切了,但既然还有读者捧我,我怎么可能半途而废?

  毕竟,这本书虽然销量不佳,却也是我的诚意之作,心血搁在里面,都写出感情了,早已不全是谋生的工具。

  更何况,我对这本书的成绩还算满意。

  新人新作,第一本书,就能有十位盟主大佬捧场,我还要啥自行车?

  眼高手低可不成,还是踏踏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吧!

  我自信本书的结局是可以回味的。

  .

  下一卷,题为:改天换日。

  世上钱财傥来物,那是长贫久富家?

  正所谓:损人益己,终非悠远之图;害众成家,岂是长久之计?

  ——

  最后回到正题:请假休息几天,好好考虑终篇的切入点,以及起承转合,再调整调整叙述风格,书归原貌。

  妄想着存点稿子。

  如果下一卷还是没能还更,那就给各位盟主多写番外吧!

  征子*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民国江湖二十年,民国江湖二十年最新章节,民国江湖二十年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