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忽然爆出一声急切的低语:“当家的,你可想好了?”话音未落,门帘猛地掀起,裹着灰布棉被的妇人赤着脚踉跄奔出,苍白脚踝在青石板上蹭出几道血痕。
“这位爷,您且体谅我们难处。”秦旭攥着袖口往妻儿方向挡了挡。
“外头债主子堵着门要五百大洋,院里梁柱都蛀空了,全家老小就靠这一点了”妻子带着哭腔说道。
秦旭喉结滚动着,目光扫过妻子肩头滑落的破棉絮,“八百是底线,少一文都得喝西北风去。家丑不可外扬,今儿你们也看见听见了。我是实在没办法了,抬抬手。”
陆嘉衍望着蜷成一团的妇人,又瞥见正堂歪斜的雕花窗棂,开口道:“秦二爷,我不能平白无故就把钱给您。您五百大洋也解决不了问题,八百大洋,我应下了!不过丑话说头里,这宅子连带里头的家什物件儿,还有那块地,可都得一块儿交割给我。”
说着,他伸手从怀里掏出银票,扬了扬道,“瞧见没,宝丰号的三百大洋银票。您点个头,咱今儿就银货两讫!”
秦旭琢磨了一会儿,点头应道:“得嘞,那就马上交易。几位里面请……哎,不成不成,还是外头吧。”
陆嘉衍上下仔细打量了一番四周,随后喊来一旁的车夫,掏出些零钱递过去,又低声嘱咐了几句。完了,便领着秦旭往衙门去办交割手续。
没出半个时辰,秦旭就领着穿戴整齐的妻子,推着辆平板车,缓缓离开了这处宅院。
小龙瞅着这一幕,忍不住问道:“少爷,咱要这破房子干啥呀?都破成这样儿了。”
陆嘉衍看了看那宅子,缓缓说道:“你看他媳妇衣服都没了,人家摆明了五百大洋不卖,我白送钱过去也没啥意思。倒不如把这宅子收下。我瞧着这房子底子还成,稍微修一修,往后要是有人要用,咱也有处宅子不是。再说了,这地儿离肉市不远,位置还算规整,好歹有五六间房呢。”
秦旭得了银钱,很快就在城南寻了处大杂院安置家小。次日天亮,他便推着独轮车,车上摞着装满银元的箩筐,吱呀吱呀地往南城赌坊去。
到了赌坊门前,他整了整衣襟,轻轻叩门:“彪哥,我来还账了。您看这账是不是该销了?”
竹躺椅上的彪哥慢悠悠地支起身子,眯眼打量来人:“哟,秦二爷这是发横财了?地卖出去了?”
秦旭弓着腰赔笑:“托您的福,昨日说好的三日之内,四百七十三块大洋结清,刚拿到钱就送来了,分文不少。”
彪哥朝里间喊了声:“花猫,把账本拿来对对。”
转头又对秦旭笑道,“秦二爷别见怪,规矩总要走一遍。”
花猫捧着账本出来,让师爷噼里啪啦拨了阵算盘,点头道:“大哥,数目都对。”
彪哥一挥手,几个伙计上前清点银元。叮叮当当的银元声中,那张欠条被撕得粉碎。
彪哥突然亲热地揽住秦旭肩膀:“痛快!二爷讲信用,往后缺银子尽管来找我。”
转头对花猫使了个眼色,“按老规矩,请二爷吃碗烂肉面去。”
花猫会意,笑着将秦旭往外引。秦旭刚要推辞,却被架不住花猫力气,半推半就地架出了门。巷口面摊的蒸汽在晨光中氤氲,却掩不住花猫眼底闪过的那丝算计。
花猫呼噜噜吸着面条,汤汁溅在衣襟上也浑不在意:“秦二爷,下午大槐树底下有场斗鸡,去耍两把?”
秦旭捧着面碗的手微微一抖,碗里的面汤晃出几滴。他强笑道:“不了不了,这点钱还得紧着过日子呢。”说着三两口扒完面条,起身拱手,“您慢用,我先告辞了。”
出了面摊,秦旭脚步轻快地往集市走去。阳光照在青石板路上,他忽然觉得这寻常街景格外明亮。
米铺前,他挑了一担新米;肉案旁,选了块后腿肉;菜摊上挑了些蔬菜,他又叫人往家送了两筐煤块。
“统共才花了五块大洋”秦旭拍了拍着口袋,心里盘算着。沉甸甸的银元拍在腿上发出悦耳的声响,这踏实过日子的滋味,可比从前死要面子活受罪强多了。
陆嘉衍刚踏入学堂大门,就被飞奔而来的小宝拦住了去路。少年举着成绩单,眼睛亮晶晶的:“师傅您看!先生给的评语!”
接过成绩单细看,陆嘉衍嘴角泛起笑意:“不错,照这个劲头,明年就能送你去军营历练了。”他俯身凑近小宝耳边,“半年实操后,我再想法子保荐你去讲武堂。”
“当真?”小宝一蹦老高,崭新的布鞋在青石板上踏出清脆的声响,“我要当军官啦!”这声欢呼引得路过的学子纷纷侧目。
陆嘉衍忍俊不禁:“今日放学为师请你吃饭。”
“我要吃烧羊肉!”小宝拽着他的衣袖摇晃,“还要去广和楼听戏,听说新排的《杨六郎》可精彩了!”
“好,好。”陆嘉衍轻抚少年发顶,“我去同二公子打个招呼,定个前排的座儿。现在快去上课,仔细先生罚你。”
望着小宝蹦跳远去的背影,陆嘉衍想起新组的戏班。眼下虽能借别家名角搭台演出,终究缺个撑场面的台柱子。
红豆馆主与二公子虽是票友中的翘楚,到底比不得科班出身的红角。这寻访名角的事,只有靠他们俩了,现在火爆全是因为戏文写的好。
陆嘉衍在报社与诸多文人阐明新戏宗旨后,文坛顿时掀起波澜。不少文人墨客纷纷投书,有的献上修改意见,有的撰文盛赞新戏“振民族之魂,扬抵御外侮之正气”。
更有尖锐者将筹安会的文章批得体无完肤——那些鼓吹君主立宪的言论,细究起来不过是为复辟帝制张目。随着舆论发酵,越来越多人开始看清其中端倪。
“混账东西!叫他立刻滚回来!”某处深宅大院里,一位身着戎装的老者将报纸摔在桌上,“写戏文骂到亲爹头上,反了他了!”
身旁的军官小心翼翼地拾起报纸:“大帅息怒,二公子这戏文跟您无关,明明是大公子今日送来这报纸胡说。当务之急,是罗厅长递辞呈这事。”
“少跟我打岔!叫他回来,我当面问。”老者一摆手说道。
“这位爷,您且体谅我们难处。”秦旭攥着袖口往妻儿方向挡了挡。
“外头债主子堵着门要五百大洋,院里梁柱都蛀空了,全家老小就靠这一点了”妻子带着哭腔说道。
秦旭喉结滚动着,目光扫过妻子肩头滑落的破棉絮,“八百是底线,少一文都得喝西北风去。家丑不可外扬,今儿你们也看见听见了。我是实在没办法了,抬抬手。”
陆嘉衍望着蜷成一团的妇人,又瞥见正堂歪斜的雕花窗棂,开口道:“秦二爷,我不能平白无故就把钱给您。您五百大洋也解决不了问题,八百大洋,我应下了!不过丑话说头里,这宅子连带里头的家什物件儿,还有那块地,可都得一块儿交割给我。”
说着,他伸手从怀里掏出银票,扬了扬道,“瞧见没,宝丰号的三百大洋银票。您点个头,咱今儿就银货两讫!”
秦旭琢磨了一会儿,点头应道:“得嘞,那就马上交易。几位里面请……哎,不成不成,还是外头吧。”
陆嘉衍上下仔细打量了一番四周,随后喊来一旁的车夫,掏出些零钱递过去,又低声嘱咐了几句。完了,便领着秦旭往衙门去办交割手续。
没出半个时辰,秦旭就领着穿戴整齐的妻子,推着辆平板车,缓缓离开了这处宅院。
小龙瞅着这一幕,忍不住问道:“少爷,咱要这破房子干啥呀?都破成这样儿了。”
陆嘉衍看了看那宅子,缓缓说道:“你看他媳妇衣服都没了,人家摆明了五百大洋不卖,我白送钱过去也没啥意思。倒不如把这宅子收下。我瞧着这房子底子还成,稍微修一修,往后要是有人要用,咱也有处宅子不是。再说了,这地儿离肉市不远,位置还算规整,好歹有五六间房呢。”
秦旭得了银钱,很快就在城南寻了处大杂院安置家小。次日天亮,他便推着独轮车,车上摞着装满银元的箩筐,吱呀吱呀地往南城赌坊去。
到了赌坊门前,他整了整衣襟,轻轻叩门:“彪哥,我来还账了。您看这账是不是该销了?”
竹躺椅上的彪哥慢悠悠地支起身子,眯眼打量来人:“哟,秦二爷这是发横财了?地卖出去了?”
秦旭弓着腰赔笑:“托您的福,昨日说好的三日之内,四百七十三块大洋结清,刚拿到钱就送来了,分文不少。”
彪哥朝里间喊了声:“花猫,把账本拿来对对。”
转头又对秦旭笑道,“秦二爷别见怪,规矩总要走一遍。”
花猫捧着账本出来,让师爷噼里啪啦拨了阵算盘,点头道:“大哥,数目都对。”
彪哥一挥手,几个伙计上前清点银元。叮叮当当的银元声中,那张欠条被撕得粉碎。
彪哥突然亲热地揽住秦旭肩膀:“痛快!二爷讲信用,往后缺银子尽管来找我。”
转头对花猫使了个眼色,“按老规矩,请二爷吃碗烂肉面去。”
花猫会意,笑着将秦旭往外引。秦旭刚要推辞,却被架不住花猫力气,半推半就地架出了门。巷口面摊的蒸汽在晨光中氤氲,却掩不住花猫眼底闪过的那丝算计。
花猫呼噜噜吸着面条,汤汁溅在衣襟上也浑不在意:“秦二爷,下午大槐树底下有场斗鸡,去耍两把?”
秦旭捧着面碗的手微微一抖,碗里的面汤晃出几滴。他强笑道:“不了不了,这点钱还得紧着过日子呢。”说着三两口扒完面条,起身拱手,“您慢用,我先告辞了。”
出了面摊,秦旭脚步轻快地往集市走去。阳光照在青石板路上,他忽然觉得这寻常街景格外明亮。
米铺前,他挑了一担新米;肉案旁,选了块后腿肉;菜摊上挑了些蔬菜,他又叫人往家送了两筐煤块。
“统共才花了五块大洋”秦旭拍了拍着口袋,心里盘算着。沉甸甸的银元拍在腿上发出悦耳的声响,这踏实过日子的滋味,可比从前死要面子活受罪强多了。
陆嘉衍刚踏入学堂大门,就被飞奔而来的小宝拦住了去路。少年举着成绩单,眼睛亮晶晶的:“师傅您看!先生给的评语!”
接过成绩单细看,陆嘉衍嘴角泛起笑意:“不错,照这个劲头,明年就能送你去军营历练了。”他俯身凑近小宝耳边,“半年实操后,我再想法子保荐你去讲武堂。”
“当真?”小宝一蹦老高,崭新的布鞋在青石板上踏出清脆的声响,“我要当军官啦!”这声欢呼引得路过的学子纷纷侧目。
陆嘉衍忍俊不禁:“今日放学为师请你吃饭。”
“我要吃烧羊肉!”小宝拽着他的衣袖摇晃,“还要去广和楼听戏,听说新排的《杨六郎》可精彩了!”
“好,好。”陆嘉衍轻抚少年发顶,“我去同二公子打个招呼,定个前排的座儿。现在快去上课,仔细先生罚你。”
望着小宝蹦跳远去的背影,陆嘉衍想起新组的戏班。眼下虽能借别家名角搭台演出,终究缺个撑场面的台柱子。
红豆馆主与二公子虽是票友中的翘楚,到底比不得科班出身的红角。这寻访名角的事,只有靠他们俩了,现在火爆全是因为戏文写的好。
陆嘉衍在报社与诸多文人阐明新戏宗旨后,文坛顿时掀起波澜。不少文人墨客纷纷投书,有的献上修改意见,有的撰文盛赞新戏“振民族之魂,扬抵御外侮之正气”。
更有尖锐者将筹安会的文章批得体无完肤——那些鼓吹君主立宪的言论,细究起来不过是为复辟帝制张目。随着舆论发酵,越来越多人开始看清其中端倪。
“混账东西!叫他立刻滚回来!”某处深宅大院里,一位身着戎装的老者将报纸摔在桌上,“写戏文骂到亲爹头上,反了他了!”
身旁的军官小心翼翼地拾起报纸:“大帅息怒,二公子这戏文跟您无关,明明是大公子今日送来这报纸胡说。当务之急,是罗厅长递辞呈这事。”
“少跟我打岔!叫他回来,我当面问。”老者一摆手说道。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民国北平漂流记,民国北平漂流记最新章节,民国北平漂流记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民国北平漂流记,民国北平漂流记最新章节,民国北平漂流记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