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允哲考中秀才还乡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宽甸城。
陈允哲的同窗、街坊邻居、跟陈家交情还不错的人家,都备上了厚礼前来贺喜。
一时间,来陈家贺喜的宾客络绎不绝,十分热闹。
李氏反应特别快,立刻让人去采买东西,预备酒席待客。
同时,打发人去通知娘家堂哥表哥,让他们有空来县城聚一聚。
下午的时候,何青竹的爹娘、兄长,也带着人赶来了宽甸城。
他们自然是接到了陈允瀚的传信,备好了贺礼,前来贺喜的。
亲朋好友欢聚一堂,这下陈家可热闹了,欢声笑语、觥筹交错、热闹非凡。
曲绍扬作为陈家的姑爷,目前最有身份的人,少不得也要帮着应酬宾客,忙前忙后。
当然,曲绍扬也借着招待客人的机会,认识了不少人,尤其是陈允哲的一些同窗。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如陈允哲一般,年纪轻轻就考中秀才,大把大把的人,连个童生试都没过呢。
曲绍扬现在是急缺人才的时候,少不得跟这些人多接触,哪怕能招揽一两个人也行啊。
当然,曲绍扬还没傻到直接就问人家乐不乐意去他手底下做事,先接触一下,等着得空了跟陈允哲聊一聊再说。
流水席从下午一直进行到晚上,好多人都喝多了,最后醉醺醺的离开。
等客人都走了,收拾完残局,把何家人安顿到西院后,陈郎中等人这才松了口气,各自回去休息。
何青竹的爹娘难得来一回,咋地也得多住两天。
正好,趁着机会,曲绍扬就跟何利生、何宏霖说起了团练乡勇的事情,想邀请镖局的几位师兄,过去帮帮忙。
“呦,这可好事儿啊。
曲大人不嫌我这些徒弟拙笨,肯给他们个机会,那是再好不过了。
曲大人你放心,回头我就让正国领几个功夫好,机灵会办事的,去猫耳山。”
镖局再怎么,也赶不上在衙门当差好啊。
如今镖行不好做了,处处都是绺子土匪,而且还都用火枪。
虽说长风镖局也通过陈允瀚,弄了些快枪回来,可毕竟财力有限,不可能做到每个镖师都配枪。
热武器时代,凭的不是那些硬桥硬马的功夫,而是看谁的枪多,谁的枪好。
真要是倒霉遇上那不讲规矩的绺子,上来一阵乱枪,镖师功夫再好,也没用。
何利生也在琢磨,镖局往后的出路在哪里。
既然曲绍扬主动提出来,想要让镖局弟子过去帮忙训练乡勇,何利生自然是乐得应承。
“那就多谢何叔了。叔你放心,咱这都是自家人,我肯定不会亏待诸位师兄。”
曲绍扬见何利生这么痛快就答应了,也十分高兴,当即向何利生保证道。
这训练乡勇的人选有了,可识文断字,能当差办事的人,还是缺。
曲绍扬又找机会,跟陈允哲唠了一阵子。
陈允哲仔细考虑一番,给曲绍扬推荐了两个人。
这俩人是陈允哲的同窗,以前念书的时候,跟陈允哲关系还不错。
曲绍扬一听,这行啊,于是就让陈允哲领着他,备上厚礼,去那两人家中拜访。
两人家境普通,考了几次都没过童生试,家里供不起他们继续念书了,就想让他们找个差事,养家糊口。
曲绍扬带着厚礼登门,给足了对方面子,又诚心诚意的邀请,这还有谁能拒绝?
那两人当场就答应了下来,只说先准备一下,什么时候曲绍扬动身回猫耳山,他们就跟着一起。
这一趟宽甸之行,收获不小,曲绍扬很是满意。
于是陪着媳妇孩子,在宽甸多住了几天。
陈允哲是院试第一名,按规定要去奉天府学读书。
当然,这个跟以前在学堂里不一样,不需要天天都去府学,只要隔几天去一趟,把先生交代的功课完成即可。
其余时间,可以在家读书,也可以拜访大儒,或者跟同窗一起研究文章。
奉天离着宽甸挺远,陈允哲过去的话,沈丽珍势必也要跟着,照顾陈允哲起居。
两口子商议了一下,陈允哲先带着人去奉天,在那边买处院子,一切都安顿好之后,再回来接沈丽珍。
至于安东那头,宅子暂时不处理,留几个人守着便是。
曲绍扬夫妻在宽甸住了七八天,家里还一摊子事情等着,属实不能继续再住了。
于是曲绍扬就跟老丈人和丈母娘提出来,要回去的事儿。
陈郎中和李氏,还没稀罕够外孙子呢,就一个劲儿的挽留。
实在留不住,两口子索性收拾了东西,准备跟曲绍扬他们一起走。
原本开春的时候他们就想回猫耳山了,结果沈丽珍怀孕、陈允哲考试,愣是耽误到这个时候。
如今沈丽珍怀孕五个月了,胎相稳定,身体健康。
陈允哲也考完了院试,只等过一阵子搬去奉天就行。
这边没啥可操心的,眼见着天气越来越热,老两口打算回猫耳山避暑去,等着天冷了再回来。
正好那个时候,沈丽珍也该生了,李氏去伺候月子就行。
爹娘要去哪儿,陈允哲、陈允瀚自然不好反对,只能安排了人手护送。
就这样,六月二十,曲绍扬带着妻儿随从,还有老丈人丈母娘,以及陈允哲帮忙招揽的李宗彬、孙焕章二人,就这么离开了宽甸城,返回猫耳山。
回程路上,众人还遇见了不少穿着破烂、背着小夹板和棹杆,沿江而上的木把。
曲绍扬特地请了几个木把吃饭,询问他们今年放排的经历。
“这哨口炸毁了,好倒是挺好,一路上比过去省了一半儿的时间。
而且,也安全多了,尤其是阎王鼻子哨口,今年几乎就没有木排在那儿出事。
要说起来啊,这位总办大人还真是挺厉害的,也不知道他们用了什么办法,就能把哨口那些大石头,愣生生给平了。”
曲绍扬没曝出自己的身份,对方并不知道,他们对面的就是木税总办。
“可就是有一样不好,太早到安东了。
我们这些人,有几个是能守得住钱的?到地方早,手里的排饷,没多长时间就造没了。
这才啥时候啊?连七月都没到呢,回去山场子还没开始,都不知道去哪里落脚。”
其中有一个人,这么说的。
陈允哲的同窗、街坊邻居、跟陈家交情还不错的人家,都备上了厚礼前来贺喜。
一时间,来陈家贺喜的宾客络绎不绝,十分热闹。
李氏反应特别快,立刻让人去采买东西,预备酒席待客。
同时,打发人去通知娘家堂哥表哥,让他们有空来县城聚一聚。
下午的时候,何青竹的爹娘、兄长,也带着人赶来了宽甸城。
他们自然是接到了陈允瀚的传信,备好了贺礼,前来贺喜的。
亲朋好友欢聚一堂,这下陈家可热闹了,欢声笑语、觥筹交错、热闹非凡。
曲绍扬作为陈家的姑爷,目前最有身份的人,少不得也要帮着应酬宾客,忙前忙后。
当然,曲绍扬也借着招待客人的机会,认识了不少人,尤其是陈允哲的一些同窗。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如陈允哲一般,年纪轻轻就考中秀才,大把大把的人,连个童生试都没过呢。
曲绍扬现在是急缺人才的时候,少不得跟这些人多接触,哪怕能招揽一两个人也行啊。
当然,曲绍扬还没傻到直接就问人家乐不乐意去他手底下做事,先接触一下,等着得空了跟陈允哲聊一聊再说。
流水席从下午一直进行到晚上,好多人都喝多了,最后醉醺醺的离开。
等客人都走了,收拾完残局,把何家人安顿到西院后,陈郎中等人这才松了口气,各自回去休息。
何青竹的爹娘难得来一回,咋地也得多住两天。
正好,趁着机会,曲绍扬就跟何利生、何宏霖说起了团练乡勇的事情,想邀请镖局的几位师兄,过去帮帮忙。
“呦,这可好事儿啊。
曲大人不嫌我这些徒弟拙笨,肯给他们个机会,那是再好不过了。
曲大人你放心,回头我就让正国领几个功夫好,机灵会办事的,去猫耳山。”
镖局再怎么,也赶不上在衙门当差好啊。
如今镖行不好做了,处处都是绺子土匪,而且还都用火枪。
虽说长风镖局也通过陈允瀚,弄了些快枪回来,可毕竟财力有限,不可能做到每个镖师都配枪。
热武器时代,凭的不是那些硬桥硬马的功夫,而是看谁的枪多,谁的枪好。
真要是倒霉遇上那不讲规矩的绺子,上来一阵乱枪,镖师功夫再好,也没用。
何利生也在琢磨,镖局往后的出路在哪里。
既然曲绍扬主动提出来,想要让镖局弟子过去帮忙训练乡勇,何利生自然是乐得应承。
“那就多谢何叔了。叔你放心,咱这都是自家人,我肯定不会亏待诸位师兄。”
曲绍扬见何利生这么痛快就答应了,也十分高兴,当即向何利生保证道。
这训练乡勇的人选有了,可识文断字,能当差办事的人,还是缺。
曲绍扬又找机会,跟陈允哲唠了一阵子。
陈允哲仔细考虑一番,给曲绍扬推荐了两个人。
这俩人是陈允哲的同窗,以前念书的时候,跟陈允哲关系还不错。
曲绍扬一听,这行啊,于是就让陈允哲领着他,备上厚礼,去那两人家中拜访。
两人家境普通,考了几次都没过童生试,家里供不起他们继续念书了,就想让他们找个差事,养家糊口。
曲绍扬带着厚礼登门,给足了对方面子,又诚心诚意的邀请,这还有谁能拒绝?
那两人当场就答应了下来,只说先准备一下,什么时候曲绍扬动身回猫耳山,他们就跟着一起。
这一趟宽甸之行,收获不小,曲绍扬很是满意。
于是陪着媳妇孩子,在宽甸多住了几天。
陈允哲是院试第一名,按规定要去奉天府学读书。
当然,这个跟以前在学堂里不一样,不需要天天都去府学,只要隔几天去一趟,把先生交代的功课完成即可。
其余时间,可以在家读书,也可以拜访大儒,或者跟同窗一起研究文章。
奉天离着宽甸挺远,陈允哲过去的话,沈丽珍势必也要跟着,照顾陈允哲起居。
两口子商议了一下,陈允哲先带着人去奉天,在那边买处院子,一切都安顿好之后,再回来接沈丽珍。
至于安东那头,宅子暂时不处理,留几个人守着便是。
曲绍扬夫妻在宽甸住了七八天,家里还一摊子事情等着,属实不能继续再住了。
于是曲绍扬就跟老丈人和丈母娘提出来,要回去的事儿。
陈郎中和李氏,还没稀罕够外孙子呢,就一个劲儿的挽留。
实在留不住,两口子索性收拾了东西,准备跟曲绍扬他们一起走。
原本开春的时候他们就想回猫耳山了,结果沈丽珍怀孕、陈允哲考试,愣是耽误到这个时候。
如今沈丽珍怀孕五个月了,胎相稳定,身体健康。
陈允哲也考完了院试,只等过一阵子搬去奉天就行。
这边没啥可操心的,眼见着天气越来越热,老两口打算回猫耳山避暑去,等着天冷了再回来。
正好那个时候,沈丽珍也该生了,李氏去伺候月子就行。
爹娘要去哪儿,陈允哲、陈允瀚自然不好反对,只能安排了人手护送。
就这样,六月二十,曲绍扬带着妻儿随从,还有老丈人丈母娘,以及陈允哲帮忙招揽的李宗彬、孙焕章二人,就这么离开了宽甸城,返回猫耳山。
回程路上,众人还遇见了不少穿着破烂、背着小夹板和棹杆,沿江而上的木把。
曲绍扬特地请了几个木把吃饭,询问他们今年放排的经历。
“这哨口炸毁了,好倒是挺好,一路上比过去省了一半儿的时间。
而且,也安全多了,尤其是阎王鼻子哨口,今年几乎就没有木排在那儿出事。
要说起来啊,这位总办大人还真是挺厉害的,也不知道他们用了什么办法,就能把哨口那些大石头,愣生生给平了。”
曲绍扬没曝出自己的身份,对方并不知道,他们对面的就是木税总办。
“可就是有一样不好,太早到安东了。
我们这些人,有几个是能守得住钱的?到地方早,手里的排饷,没多长时间就造没了。
这才啥时候啊?连七月都没到呢,回去山场子还没开始,都不知道去哪里落脚。”
其中有一个人,这么说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民国:关东参王,民国:关东参王最新章节,民国:关东参王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民国:关东参王,民国:关东参王最新章节,民国:关东参王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