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关东参王 第九章 推演、猜测、行动

小说:民国:关东参王 作者:参娃 更新时间:2025-02-06 21:04:32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陈允哲中举,大喜事,府里下人纷纷贺喜。

  沈丽珍当即表示,府里上下人等,都有赏。

  府中众人欢呼不已,管家立刻让人挑出两挂鞭炮到大门外,点燃了庆贺。

  “快,赶紧安排人,往宽甸和猫耳山送信。

  告诉老太爷、老夫人,还有姑奶奶、姑老爷、二老爷,让他们也跟着高兴高兴。”

  沈丽珍喊来管家,吩咐道。

  管家闻言,立刻安排了人,往宽甸还有猫耳山送信报喜。

  刚把送信的人打发走,陈允哲的同窗、朋友,纷纷登门道贺。

  这下子,夫妻俩可就忙了起来,陈允哲陪客人说话聊天,沈丽珍赶紧去张罗酒席待客。

  接下来的时间,陈允哲一直都很忙。

  一般来说,中了举人,就有选官的资格,可以出任一些偏僻地方小县城的知县,算是正式步入了仕途。

  陈允哲乡试第二名亚元,成绩优异,若是来年进京赶考能中进士,更是前程远大。

  所以,不管以往认识不认识的,府城里好些官绅名流,都相继来陈府道贺,把陈允哲夫妻忙的团团转。

  除此之外,陈允哲还要参加由巡抚主持的鹿鸣宴。

  参加宴席的除了府衙的官员之外,就是今年乡试高中的举人。

  宴席上,会唱《鹿鸣》诗,跳魁星舞等等。

  陈允哲这边忙着待客,忙着赴宴、应酬。

  报信的人,则是快马加鞭,一路飞奔往宽甸和猫耳山送信。

  宽甸离着近,消息很快送到。

  陈允瀚一听大哥中举了,还是第二名亚元,高兴的不行。

  赶忙安排人,往辽阳还有怀仁等地送信,将好消息分享给何家,以及李氏的娘家人。

  猫耳山离着远,送信的人不敢耽搁,日夜兼程赶路。

  途中正好遇见了曲绍扬安排来打听消息的人,两下一碰面,曲绍扬的人得知陈允哲中举,连忙调转马头,跟着来人一起,往回走。

  “中了,中了,大人,舅爷中举了,还是第二名亚元。”

  九月十六这天中午,曲绍扬处理完公事,刚出了衙门要往家里走。

  就见到几匹马飞奔而来,不等到近前呢,马上的人就高声喊着。

  曲绍扬微微一愣,反应过来了,这说的是陈允哲。

  大舅哥中举了?还是第二名亚元?哎呦,这可不得了,大喜啊。

  曲绍扬正要开口说话,那几匹马已经来到了近前,马上的人飞身下了马,上前来行礼。

  “大人,九月初七,乡试放榜,我们老爷高中第二名亚元。老爷和夫人打发小的前来送信报喜。”

  此时正好是午休的时间,巡检衙门、木税衙门的官吏陆续往外走,众人一听这话,纷纷上前来贺喜。

  “恭喜大人,贺喜大人。陈家舅爷高中,平步青云、前程锦绣,大喜啊。”

  “多谢诸位,多谢。”曲绍扬闻言,高兴的合不拢嘴,赶忙拱手还礼。

  “各位,我得赶紧回去,把好消息告知岳父岳母,就不陪诸位说话了。

  改日,改日府中设宴,还请诸位赏脸。”

  “大人请便。我等一定登门贺喜,讨杯喜酒喝。”

  曲绍扬辞别衙门众人,赶紧领着送信的回家去。

  秋日里天气好,围子里继续晾晒人参呢,陈郎中和李氏他们,也都在外面帮忙,边干活边聊天。

  曲绍扬带人进了围子,一眼就看见了陈郎中夫妻。

  “呦,爹、娘,你们在这儿呢。

  大喜事,我大哥中举了,而且还是第二名亚元呢。”

  曲绍扬快步上前,把好消息告知丈人和丈母娘。

  陈郎中夫妻先是一愣,随即腾的一下站了起来,“绍扬,你说啥?你大哥中举了?”

  陈郎中激动的脸也红了,手也抖了,说话都带着颤音儿。

  这时,陈允哲府上送信的人,快步上前行礼。

  “禀老太爷、老夫人,大老爷高中第二名亚元,特地派小的前来送信报喜。”

  陈郎中一看来人,他认得,正是儿子府里的,这就不会错了。

  刘东山、林若兰、孟兰心、杨琼花等人,都在院子里呢。

  这时大家伙儿也都凑到近前,向陈郎中夫妻道喜。

  有那机灵的丫头,赶紧就往后院送信,告知陈秀芸。

  陈秀芸一听说大哥中举了,也顾不得自己还坐月子呢,披上外衣就往外走。

  白芷、白薇俩丫头赶忙拿着斗篷和帽子追出去,给陈秀芸捂的严实了,一起往前院走。

  “爹,娘,我大哥真的中举了?”

  陈秀芸腿脚麻利着呢,很快就到了院子当中,语气兴奋的问道。

  “哎呦我的天,你咋还出来了呢?说好了坐双月子,好好养身体的,你往外跑什么?”

  李氏一见闺女出来,少不得要埋怨唠叨两句,嫌陈秀芸不听话。

  “娘,我没事儿,都养了这么长时间,早就恢复过来了。

  再说了,我这还穿着厚衣服,戴着帽子呢。快跟我说说,大哥中举的事儿。”

  陈秀芸心急哥哥中举的事,哪里还顾得上其他?

  再说四十二天产褥期已经过了,陈秀芸坐月子成天在屋里,早就憋的难受,正好趁机会出来走走。

  众人七嘴八舌,就把陈允哲中举的事情,说给了陈秀芸听。

  这下,陈秀芸听明白了,大哥不光中举,而且名次还挺不错的,第二名亚元。

  这下,可把陈秀芸激动的不轻,眼泪差点儿落下来。

  “爹,娘,师父,师娘,媳妇儿,兰心,咱回屋去说吧,正好也都饿了。”

  大中午的,也不能饿着肚子,全都站在院子里聊天啊,还是进屋去,摆上饭菜,边吃边聊得了。

  就这样,众人去了曲家,厨房往上端菜端饭,大家伙儿坐下来,一边吃饭,一边商议回宽甸的事。

  陈家的根在宽甸,陈郎中的父母亲人,李氏的父母,都葬在宽甸大青沟呢。

  如今陈允哲中举,光宗耀祖,陈郎中和李氏,就商议着要回去祭拜祖先。

  “爹,娘,我有句话,说了怕是扫你们兴。”曲绍扬轻咳两声,开口道。

  陈郎中和李氏抬头看了眼曲绍扬,“绍扬啊,你想说啥就说,这都自己家人,没啥忌讳的。”

  陈郎中明白姑爷的个性,不会无缘无故这么说,肯定有他的缘由。

  “爹,娘,我知道大哥中举了,你们心里高兴。

  若是寻常年月,理所应当要回去好好庆贺一番,流水席不摆上三天三夜都不算完。

  祭拜先祖那更是应当应分,子孙后辈出息了,先祖泉下有知,也会高兴的。”

  “可眼下这形势不明朗,倭国那头自打海战胜了之后,他们的船在渤海和黄海上横行无忌。

  而且,倭国的陆军部队,如今也从平壤开赴到义州,据说有两万五千人。

  虽说咱大清在江这岸也布置了将近三万兵士,可大清的军队什么情形,咱心里都有数。

  如今双方数万兵将对峙于鸭绿江两岸,战事一触即发,想来我二哥那边形势也很紧张。

  眼下爹娘回去,势必让二哥分心,束手束脚不得施展,我和秀芸也提心吊胆,难以安心。”

  曲绍扬费心巴力的把老丈人和丈母娘都弄过来,就是想让他们避开战乱。

  如今这个时候了,二人要回去,那曲绍扬之前所做的不都白费了么?

  陈郎中和李氏对视一眼,都有些犹豫。

  “绍扬,你跟爹说,这小倭子,真敢打过鸭绿江来么?”陈郎中似乎还有些不敢相信。

  “爹啊,小倭子在平壤城胜了一场,海战也胜了,他们还有啥不敢的?

  眼下别看着像是挺平静,那群小倭子肯定是在找,从哪儿过鸭绿江最保险最稳妥呢。

  他们不是不敢,而是想绕开咱大军封锁,找防御的薄弱点。

  这些小倭子阴险狡诈,惯会使手段,不能小瞧他们。”

  曲绍扬摇头叹气,都到这个时候了,怎么还幻想着小倭子不敢打过来呢?

  “真的?哎呀,那沿江一带岂不是很危险?那可怎么办啊?

  老二还在宽甸呢,可别出什么事儿。”李氏闻言,害怕起来。

  毕竟是个妇人,对这些不太懂,又记挂身在宽甸城的儿子,关心则乱。

  “师父,你说,如果小倭子想要偷偷过江的话,选哪里最合适?”

  曲绍扬没有回答李氏的问题,反而是扭头去看刘东山。

  清倭甲午战争这段历史,曲绍扬印象最深的就是黄海海战,陆战方面,他了解的没那么详细。

  只隐约记得,海战之后,小倭子发动了陆战,短短几天内,就攻占了安东、九连城、宽甸、凤凰城等地。

  但具体是什么时间,怎么打过来的,曲绍扬记不太清了。

  这些日子以来,曲绍扬也派出了不少人在鸭绿江沿岸打探消息,综合这些消息,跟刘东山进行推演。

  师徒俩一致认为,小倭子要想占据主攻优势,就得想办法拿下虎山。

  因为虎山位于九连城外,是进入九连城的制高点。

  只要拿下了虎山,就可以在那里架设大炮,对着九连城俯射。

  但虎山有大量清军把守,想要正面渡江攻击几乎不可能。

  这些天,曲绍扬一直在回想上辈子看过的那些资料和视频,同时在脑海推演。

  他试着站在小倭子那一方,用他们的视角和思维去思考,忽然觉得,侧面迂回、渡江偷袭的办法,或许可行。

  本来曲绍扬也打算找刘东山讨论这事情的,既然话赶话说到这儿了,屋子里又没外人,曲绍扬索性就直接问。

  刘东山没说话,脑子里也在思考。

  他放排多年,对鸭绿江沿线地形、水势了然于心。

  要是按照曲绍扬的思路,大概有个地点比较适合。

  “安平河口,那里位置偏僻,而且水流比较缓慢,水不深。”

  曲绍扬闻言,一拍桌子,“没错儿了,应该就是这儿。”

  他隐约记得,好像有这么回事儿,可一直都想不起来地点是哪儿,听刘东山一说,豁然开朗。

  “不行,师父,我得回衙门一趟,给道台写份折子,提醒他们,注意安平河口的守卫。”

  曲绍扬觉得他找到了一个制敌的关键点,这会儿哪里还能坐得住吃饭?

  趁着战事尚未开始,得赶紧提醒上头那些人。

  “绍扬,你写了折子,能有用么?”刘东山犹疑道。

  “大清的军队什么德行,你心里比我清楚,就算你写了折子提醒了,你认为能有用么?人家会听你的么?”

  刘东山倒不是故意给徒弟泼冷水,实在是看透了这些当官儿的。

  朝廷腐败,官吏昏庸,那些八旗兵、绿营兵只知道抽大烟,他们能打仗么?

  “师父,不管上头听不听,该写的我得写啊。

  实在不行,我就亲自去一趟凤凰城,面见道台,当面说清楚。总不能真的就傻等着让小倭子打过来吧?”

  曲绍扬也知道这事儿没他想的那么简单,可他还是想试一试,尽自己所能。

  不管成不成的,哪怕能迎头揍小倭子一下,也算他没白穿过来这趟。

  “嗯,那你就去吧,不管成不成的,咱尽力了。”

  刘东山叹了口气,自家徒弟什么性子,他还能不清楚么?曲绍扬若是认准了,谁劝也没用的。

  就这样,曲绍扬急忙赶回衙门,提笔写了份折子,然后打发人,快马加鞭送去凤凰城。

  想了想,曲绍扬觉得还是不太保险,索性再写一封信,给陈允瀚,把他和刘东山的推测,都写在了上面。

  信写好了,让人快马送往宽甸,之后曲绍扬领着人,去了安德斯他们那个炸药作坊。

  “安德斯,最近那个手榴弹生产了多少?炸药还有多少?”一到作坊那头,曲绍扬就问道。

  “手榴弹生产的不多,目前不到一千枚,炸药倒是不少,几千斤是有的。”

  安德斯不明白曲绍扬为啥问这个,只如实回答。

  之前曲绍扬说了让尽量生产,这些日子,作坊里添了不少人手,机器也一直在工作。

  但是他们现有的机器太少了,只能生产这么多。

  “也行,那你让人把全部的手榴弹都检查一下,装到箱子里准备好。

  还有地雷,有多少就给我装多少,可能要用。”

  曲绍扬既然想跟小倭子碰一碰,就不能打没有准备的仗,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免得真打起来没有趁手的家什。

  “好,我这就让人准备。”

  安德斯不知道曲绍扬要做什么,但曲绍扬是东家,他们听命于人,自然是东家说啥,他们就得照办。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民国:关东参王,民国:关东参王最新章节,民国:关东参王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