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东阳曜则带领着这五万精兵乘胜追击,又一鼓作气地收复了被西平占领的另外两座城池,大获全胜!
接到太子大获全胜的战报,满朝文武一片哗然,东阳王的面上虽喜,心中却五味杂陈。
既有为父的自豪感,又对东阳曜小小年纪便如此能干,产生了几分忌惮。
心中正烦着呢,大总管来报:“皇后娘娘求见”。
东阳王想都没想,脱口而出:“不见!”
谁曾想一向温婉体贴、性格绵软的皇后,竟直直地跪在御书房的门口,坚持要见东阳王。
对这位依着母后意愿娶来的表妹,东阳王谈不上什么喜欢不喜欢。
不过,自打皇后进宫,她一向安分守己,从不干涉内政。
而且对太后又极为孝顺,颇得老太后的欢心。
一想到母后,东阳王的心中就是一动。
他虽气母后害他失去爱妻,又差一点儿失去了自己的儿子,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心中的气早已经消了。
有好多次,下了早朝,他习惯性地向太后的寝宫走去,想要给母后请安。
直到大总管出声提醒,他才自嘲地想起,如今,母后还在佛堂里。
他也曾多次派人悄悄地去佛堂看过,据说老太后憔悴了许多。
从一开始的吵吵闹闹,到最后的安安静静地念佛和抄写佛经,简直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东阳王的心,就是一软,酸涩如棠梨。
只是碍于颜面,无法再收回当初一时的气话罢了!
况且,自打东阳曜回来,前皇后的身世之谜与太子曜超出常人的聪慧能干,让他再回过头,冷静地去审视自己当初与前皇后的相识、相知到相恋,确实疑点颇多。
按照前皇后的说法,她就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女。
可是,她却能托孤给一向不问世事、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逍遥谷主。一般人岂能做到这一点?!
更何况,再细细地回想起前皇后的一举一动,每一处都透露着不同寻常的良好教养。
甚至是不经意中流露出来的对宫中礼仪的熟悉和骨子里的高贵气质,又岂能是普通的大家闺秀所能学得来的?!
细思极恐!!!
有多少次,东阳王夜半醒来,竟是一身的冷汗,他梦到东阳几十年的基业竟毁在了自己的手里!
如此看来,或许母后的担忧是对的。而且,没有母后的运筹帷幄,也没有他东阳腾起的今天。
依他的个性,或许早就默默地消失在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后宫之中了。况且,他也知道父王当年属意的是八弟。
宫中曾有过流言,是母后想方设法更改了遗诏。
这也是多年来八弟的心结所在,也是他对八弟的所做所为睁一眼,闭一只眼的原因。
想到这种种的过往,东阳王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罢了,罢了,且让她进来吧”,语气明显地有所缓和。
不大会儿的功夫,皇后就在大总管的搀扶之下,款款地走了进来。
脸色苍白,未施粉黛,眼睛明显有哭过的痕迹,乍一看上去如莹莹秋水一般,反倒让人有一种我见犹怜之感。
尤其是那两道似蹙非蹙笼烟眉,更让人想起了她的闺名柳含烟,此时看来,还当真是人如其名。
近十年的夫妻了,这还是东阳王第一次认真地打量着母后选给自己的妻子。
虽然没有年少时初识情滋味的悸动,但不可否认的是:母后的眼光其实还是很不错的!
缓了缓思绪,东阳王再出口时,已是温和了不少:“皇后极少踏入御书房,此次前来,可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皇后闻言,“扑通”一声双膝跪地,哽咽道:“皇上恕罪,今日臣妾去佛堂看望母后,母后又憔悴了许多。太医说是忧思过度的原因,若再如此下去,只怕母后......”
东阳王本就是个极为孝顺的人。
若不是上一次太子差一点儿命丧黄泉,让他一下子怒极攻心,情急之下才“请”老太后进了佛堂。
否则,他是万万不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来的。
今日皇后此言,甚合他意。
如此,东阳王再看向皇后的目光,便带了从未有过的温情,心中暗道:“唉,不愧是母后自己看中的儿媳,也不枉母后疼惜她一场。”
就这样,东阳王以“太后体弱,不适于再在佛堂跪拜”为由,将老太后接回了她的寢宫,又派出了太医院最好的太医,为太后调理身子。
也该说老太后这么多年来,的确保养的不错,尚且不到一周,气色便红润了不少,精神头明显地足了起来。
见状,皇后推脱心口病又犯了,将后宫大权又顺水推舟地还给了老太后。
这一日,下了早朝,东阳王信步闲庭般地向太后的宫中走去。
自打太后回到自己的宫中,他心中的郁结已消散了不少,只是太后对他还是爱搭不理的。
东阳王人尚未到宫门口,便已听到了里面传出的欢声软语,心中当即一暖,摆了摆手,阻止了宫女、太监们的回禀,静静地站在窗外聆听着。
里面传来了五皇子那天真稚嫩的声音,大约是正讲到什么趣事儿,逗得老太后笑得前仰后合的。
皇后也忍俊不禁,强忍着笑意低声喝斥着什么和五皇子那不服气的辩解声......
听着,便是亲慈子孝,其乐融融的,东阳王心底的那根最柔软的弦被触及了,忍不住自行打帘走了进去。
皇后率先发现了东阳王,急急起身便要行礼,东阳王一抬手就阻止了。
见状,老太后回过头来,看了一眼东阳王,没吭声,只回转身子摸着五皇子的头,笑得慈祥和开心,完全没有了往日的阴狠毒辣。
“哀家的好皇孙,今天皇奶奶乏了,赶明儿个,你再说与皇奶奶听,这天伦之乐丫,皇奶奶可是享受一天便少一天。”
五皇子嘟着小嘴,不乐意道:“皇奶奶尽讲些丧气的话,母后说了,您的身子骨好着呢,一定会长命百岁的。不然的话,我父王定会杀光太医院的太医给您......”
皇后赶忙起身,用手捂住五皇子的嘴,才将“陪葬”那两个字给堵了回去。
接到太子大获全胜的战报,满朝文武一片哗然,东阳王的面上虽喜,心中却五味杂陈。
既有为父的自豪感,又对东阳曜小小年纪便如此能干,产生了几分忌惮。
心中正烦着呢,大总管来报:“皇后娘娘求见”。
东阳王想都没想,脱口而出:“不见!”
谁曾想一向温婉体贴、性格绵软的皇后,竟直直地跪在御书房的门口,坚持要见东阳王。
对这位依着母后意愿娶来的表妹,东阳王谈不上什么喜欢不喜欢。
不过,自打皇后进宫,她一向安分守己,从不干涉内政。
而且对太后又极为孝顺,颇得老太后的欢心。
一想到母后,东阳王的心中就是一动。
他虽气母后害他失去爱妻,又差一点儿失去了自己的儿子,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心中的气早已经消了。
有好多次,下了早朝,他习惯性地向太后的寝宫走去,想要给母后请安。
直到大总管出声提醒,他才自嘲地想起,如今,母后还在佛堂里。
他也曾多次派人悄悄地去佛堂看过,据说老太后憔悴了许多。
从一开始的吵吵闹闹,到最后的安安静静地念佛和抄写佛经,简直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东阳王的心,就是一软,酸涩如棠梨。
只是碍于颜面,无法再收回当初一时的气话罢了!
况且,自打东阳曜回来,前皇后的身世之谜与太子曜超出常人的聪慧能干,让他再回过头,冷静地去审视自己当初与前皇后的相识、相知到相恋,确实疑点颇多。
按照前皇后的说法,她就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女。
可是,她却能托孤给一向不问世事、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逍遥谷主。一般人岂能做到这一点?!
更何况,再细细地回想起前皇后的一举一动,每一处都透露着不同寻常的良好教养。
甚至是不经意中流露出来的对宫中礼仪的熟悉和骨子里的高贵气质,又岂能是普通的大家闺秀所能学得来的?!
细思极恐!!!
有多少次,东阳王夜半醒来,竟是一身的冷汗,他梦到东阳几十年的基业竟毁在了自己的手里!
如此看来,或许母后的担忧是对的。而且,没有母后的运筹帷幄,也没有他东阳腾起的今天。
依他的个性,或许早就默默地消失在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后宫之中了。况且,他也知道父王当年属意的是八弟。
宫中曾有过流言,是母后想方设法更改了遗诏。
这也是多年来八弟的心结所在,也是他对八弟的所做所为睁一眼,闭一只眼的原因。
想到这种种的过往,东阳王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罢了,罢了,且让她进来吧”,语气明显地有所缓和。
不大会儿的功夫,皇后就在大总管的搀扶之下,款款地走了进来。
脸色苍白,未施粉黛,眼睛明显有哭过的痕迹,乍一看上去如莹莹秋水一般,反倒让人有一种我见犹怜之感。
尤其是那两道似蹙非蹙笼烟眉,更让人想起了她的闺名柳含烟,此时看来,还当真是人如其名。
近十年的夫妻了,这还是东阳王第一次认真地打量着母后选给自己的妻子。
虽然没有年少时初识情滋味的悸动,但不可否认的是:母后的眼光其实还是很不错的!
缓了缓思绪,东阳王再出口时,已是温和了不少:“皇后极少踏入御书房,此次前来,可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皇后闻言,“扑通”一声双膝跪地,哽咽道:“皇上恕罪,今日臣妾去佛堂看望母后,母后又憔悴了许多。太医说是忧思过度的原因,若再如此下去,只怕母后......”
东阳王本就是个极为孝顺的人。
若不是上一次太子差一点儿命丧黄泉,让他一下子怒极攻心,情急之下才“请”老太后进了佛堂。
否则,他是万万不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来的。
今日皇后此言,甚合他意。
如此,东阳王再看向皇后的目光,便带了从未有过的温情,心中暗道:“唉,不愧是母后自己看中的儿媳,也不枉母后疼惜她一场。”
就这样,东阳王以“太后体弱,不适于再在佛堂跪拜”为由,将老太后接回了她的寢宫,又派出了太医院最好的太医,为太后调理身子。
也该说老太后这么多年来,的确保养的不错,尚且不到一周,气色便红润了不少,精神头明显地足了起来。
见状,皇后推脱心口病又犯了,将后宫大权又顺水推舟地还给了老太后。
这一日,下了早朝,东阳王信步闲庭般地向太后的宫中走去。
自打太后回到自己的宫中,他心中的郁结已消散了不少,只是太后对他还是爱搭不理的。
东阳王人尚未到宫门口,便已听到了里面传出的欢声软语,心中当即一暖,摆了摆手,阻止了宫女、太监们的回禀,静静地站在窗外聆听着。
里面传来了五皇子那天真稚嫩的声音,大约是正讲到什么趣事儿,逗得老太后笑得前仰后合的。
皇后也忍俊不禁,强忍着笑意低声喝斥着什么和五皇子那不服气的辩解声......
听着,便是亲慈子孝,其乐融融的,东阳王心底的那根最柔软的弦被触及了,忍不住自行打帘走了进去。
皇后率先发现了东阳王,急急起身便要行礼,东阳王一抬手就阻止了。
见状,老太后回过头来,看了一眼东阳王,没吭声,只回转身子摸着五皇子的头,笑得慈祥和开心,完全没有了往日的阴狠毒辣。
“哀家的好皇孙,今天皇奶奶乏了,赶明儿个,你再说与皇奶奶听,这天伦之乐丫,皇奶奶可是享受一天便少一天。”
五皇子嘟着小嘴,不乐意道:“皇奶奶尽讲些丧气的话,母后说了,您的身子骨好着呢,一定会长命百岁的。不然的话,我父王定会杀光太医院的太医给您......”
皇后赶忙起身,用手捂住五皇子的嘴,才将“陪葬”那两个字给堵了回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猫女神医之有凤来仪,猫女神医之有凤来仪最新章节,猫女神医之有凤来仪 顶点小说!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猫女神医之有凤来仪,猫女神医之有凤来仪最新章节,猫女神医之有凤来仪 顶点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