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几乎把半边天染上了一层淡淡霞光,暮景残光照在信都城墙之上,尽显颓然。

  城墙的斑斑点点仿佛见证了当年光武之兴,与后汉的衰败。

  袁尚军令一下,守城兵卒丢盔卸甲之声,不绝于耳。

  没过多久,就只剩刘氏旗帜在风中发出哗啦啦的响声,只是此汉非彼汉。

  又过一会儿,城门轰然打开,有数名袁军骑士策马而出,对汉军大声呼喊:“汉王毋攻,袁氏降矣!袁氏降矣!!”

  片刻之后,袁绍之子袁尚脱去衣袍,走在最前面,低眉下首,用绳索将两手反绑在后,而面朝向前,口含碧玉以示降意。

  袁绍夫人刘氏则左牵羊,右把茅,躬身前行以告请罪。

  后面跟着一连数十口袁氏的男女老幼,还包括了远在巨鹿与中山两地,袁谭、袁熙的亲眷家室,诸多袁氏妻妾儿女皆悲恸的泣不可仰,泪流满面。

  许多妇人神色恹恹,面容憔悴,为自己与子嗣的将来担心不已。

  有些姿色颇佳,又无子嗣的美婢姬妾跟在最后面,偷偷以泪洗面,连哭都不敢哭出声来。

  她们更害怕自己日后的命运,不管是扣留在河北,供他人取乐,还是跟随袁氏前往乐浪朝鲜那寒风刺骨之地,下场都会凄惨。

  想到要与家人生死离别,皆在抹泪哭哭啼啼。

  刘备站在土坡高处,望着袁氏众人绳索捆绑,一个个垂头丧气的出城,不觉得心里有些好笑。

  成王败寇莫过于此,他又未夷其三族,只不过将他们举族迁去边郡,怎么说那边也属于三千里河山。

  若安心繁衍生息百年,再将乐浪郡扩充几倍,也不失为异乡中原,还能避免天下士族与豪族的倾轧,何乐而不为。

  只是在这过程中,袁氏或许会死不少人,不过本是有罪而免死,此刻却为汉家开拓边境,已然是极有价值了。

  至少比历史上的袁氏要好的多了。

  刘备在心中默默感慨道:“袁氏也就是遇到我了,换做曹孟德与司马仲达父子,专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让胡儿都引为嘲讽。”

  接着摆手,让许褚率军士去把袁氏最前边的几人押到他跟前来,还有跟在袁氏后面的掾吏,也通通先捆绑过来再说。

  许褚没让汉王等太久,在一片嘈杂声中,把袁氏重要的人全部押了过来,像只泄了气的野禽,垂头丧气,行走无力。

  若非有军士在前面拉着麻绳,这些人就差瘫在地了。

  还有审配、沮授、辛评、荀谌等属吏,都被绳索将手反绑在后,更是耷拉着脑袋,拖着脚步走过来。

  刘备瞭望见众人面色慌张,不敢与他对望,只有一身着素色服丧衣袍的妇人抬头张望,泪珠涟涟,我见犹怜,绰约多姿,神色甚媚。

  这让把家眷留在河内郡,在雒阳之时又繁忙进汉王诸事,许久未与妻妾同眠的刘备忍不住多望几眼。

  不由暗暗想道:“果然是想要俏一身孝啊!”

  只是这妇人不知是袁绍何人,看此装扮莫非是正妻刘氏不成?

  想到曹孟德攻打河北,比他要晚许多年,即便攻下邺城刘氏也垂老了许多。

  假使恰好便为如今这年纪,不信曹孟德看见了能容忍得住。

  毕竟刘氏这番打扮,连他刘玄德也禁不住多看几眼,何况那曹阿瞒……

  刘备虽在心里想着趣味之事,目光却很快从刘氏的装裹略过去,最后落在了荀谌的身上,抬起马鞭笑指着说道:“友若,我率大军兵临城下,破城诛杀只在旦夕之间,为何还要多此一举劝降袁氏,可谓画蛇添足,徒劳无益耳!”

  袁绍的遗孀夫人刘氏,原本还因刘备目光暂时停留在她的身上而感到窃喜,见其快速挪开了眼神,还以为汉王不想在众人面前失态。

  还在想着,万一今夜汉王想要缠绵床褥,她究竟先矜持一番,再任由汉王纵横驰骋,还是直接奋起相迎,行云流水,最后共赴巫山。

  毕竟此刻人为刀俎,她为鱼肉。

  若是汉王顾及声名,欲将她阴养于室外,也不是不能心属从之,只要不让她去苦寒之地受苦,做什么都愿意。

  刘氏也在心底劝自己,只要她能留在中原,也不是没机会让自己的儿子回来。

  只是这一番浮想联翩还未结束,就听见刘备谈笑之间,带有凛然的杀气。

  让刘氏的遐想戛然而止,脸色瞬间惨白如纸,忍不住“啊!”地一下,发出短促发颤的尖叫。

  在众人未看过来之前,迅疾低下头,小声呜咽着,吓得大气也不敢再出。

  其余袁氏听见汉王的话,也是额头冒出细密的汗,浑身如筛糠,手脚发软。

  袁尚更加颤颤巍巍,下意识地想连连磕头求饶,但缚绑他的绳索又牵在许褚手中。

  许褚另一头将绳索攥紧向上提,袁尚的膝盖连跪都跪不下去,双腿在半空中发抖。

  袁尚慌乱无比,可嘴里衔着玉璧又不敢吐出,只能支支吾吾,口齿不清晰的向汉王解释。

  审配、沮授、辛评、荀谌等掾史吏,更是闻声色变。

  “大王忠孝慈仁,敬贤乐士,袁氏虽败,却犹有再战之力,袁氏诸子并非志意衰惰,声色是娱,犬马是好,岂可视为蝼蚁也。”

  “袁氏之降,是感受天命发于大王,于是心中动悸,昔微子去殷而入周,项伯畔楚而归汉,皆知其天命也,大王莫要泄愤诛杀一族,尽失天下之心,还望三思啊!”

  荀谌被绑着手,想要作揖行礼也难,最后干脆跪在地上,叩首拜道。

  此刻最害怕汉王突然翻脸欲诛灭袁氏,那当初拍着胸口劝降的他,必会遗臭万年了。

  审配、辛评、沮授也跪在地,连连叩首劝道:“汉王莫忘光武故事,有杀兄之仇的朱鲔都能原谅,并且指水为誓,河水在此,绝不食言,大王日后将为社稷之主,岂能食言乎?”

  沮授也焦急说道:“大王用含仁怀义之心,以征讨天下,又好侠重义,慈明无双,大军所过之处,从无掠夺之行,更胜于光武。”

  “光武尚且能宽宥叛降之将,大王同继高祖之业,岂能居于下乎?”

  沮授将话快速说完,顿首伏拜。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最新章节,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