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公,定天下者,必明于天下之大势,而后可以决天下之,汉王据雒阳,按图籍,兴汉家,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

  “依我之见不如降刘氏,以汉王之度量,必会赦免袁氏之过,袁公可细思之。”

  有掾吏抚着长须,拱手作揖讨好笑道。

  其余人也连连附和,并非他们没有争夺天下的雄心,而是刘玄德势头太猛了。

  已然雄踞青、兖、徐、豫与河雒之地,且袁本初一死,谁还能阻止其吞并河北各州郡。

  届时汉王率军南下,袁公用什么去抵抗,难道就靠残破的九江郡与庐江郡吗?

  与其等着被青州军打得摧枯拉朽,暴骨无全躯,还不如尽早投降。

  袁术听见堂下一片附和声,面庞瞬息涨成紫红色,眼里凶光毕露道:“汝等皆为术所辟用,就应心向袁氏,刘玄德与汝又有何恩惠,竟想替他劝降我袁术乎?”

  “袁氏宁为兰摧玉折,不作瓦砾长存!刘备不尊天子,乃汉室逆臣也,汝等应当与我共同讨之,岂能为其威慑,不战而降。”

  袁术额头青筋暴起,怒斥众人道。

  刘备犯天下之不韪,在雒阳自封为王,摄大司马与各州之权,摆明了和董卓一样,甚至比董贼更为猖狂。

  他袁公路乃高门大户,汝南四世三公之后,在董贼霸占雒阳之际,便已起兵讨贼,还让孙文台收复雒阳。

  在袁绍欲立刘虞天子时,更是出言反对,提出尊奉关中天子,又在袁绍夺冀州阴杀韩馥,站出来说了公道话。

  怎么看他都比天下诸侯更像汉室忠臣,为何袁绍、刘备等人,皆可名扬四海,声名显赫,反观他则丧师失律,败不旋踵,逆贼刘表、婢生子僮仆曹操,先后争相侵犯淮南,连年略地侵城,以至于他成为南边诸侯中最弱。

  连被刘备打得无立锥之地的曹孟德,治下尚有四郡之所,我袁术何至于此,竟连曹操不如。

  袁术想到这里,内心便不禁生出一股悲愤,以他的声望,刘景升与曹孟德两家应摒弃前嫌,奉他为主,再联手讨伐不尊天子的刘备。

  即便他袁公路私藏玉玺,又散播谶语,但至少没像刘备一样,在雒阳公然摄位,还敢称天下无主。

  于情于理,此刻也应该遣使来访,三家成鼎足之势,共抗宗室之贼。

  怎么能眼睁睁看淮南兵败如山倒,难道忘了唇亡齿寒,福祸彼此休戚相关吗?

  袁术忍不住怒骂道:“曹孟德、刘景升蠢如鹿豕,不来援我淮南,为鼠目寸光,不知祸患就在眼前,若无我挡在前面,两家定为刘备所灭矣!”

  ……

  不仅袁术被各处传来的坏消息,搞得焦头烂额。

  被他骂为蠢彘的刘表,此时更是心底凉了半截。

  刘备进封为汉王的消息传来,还没待他喘口气,南阳郡各士族、豪族已举郡而降引青州军攻宛城了。

  南阳共计三十七县,几乎处处有豪族带部曲、僮客反叛,各地瞬间乱成一团。

  驻军在宛县的文聘也被各处声势吓得不敢率军去平叛,害怕出了城门没进兵多少里路,宛县就已失守了。

  只能在宛城凭借坚固的城墙,来固守待援,直到看见张益德的旗帜飘扬在城下,而景升公的兵马久久不见踪影,无疑让文聘眉头皱成川字形,眼底染浮现一抹焦急。

  其实在文聘防守宛城时,刘表并非没想过遣援军疾速前往南阳郡平叛,以防刘玄德趁势掩杀而来。

  主簿蒯良则首个站出来反对,打恭作揖解释道:“景升公,眼下刘玄德进封汉王,乃携天下之威,奋雷霆兮以震万里,一时明并日月,此势之大不可与争锋。”

  “南阳为光武中兴之乡,附汉家者比比皆是,然覆水不可再收,树木已成舟,实难挽回。”

  “须知荆州还有南郡、江夏、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六郡,倘若再有豪族趁机生事,则景升公领荆襄之地,必将难以为继……”

  蒯良话到嘴边,便点到为止。

  目光略有深意地望向刘表,拱手行礼道。

  荆州可不是景升公一言九鼎的地方,荆南可还有不服者在蠢蠢欲动,这才是心腹大患。

  将荆州之兵引向南阳,一旦兵败,大事立即不可挽回。

  假设荆州将彻底沦陷他人之手,与其送给荆南豪族,倒不如送给汉王,为子孙谋长久之计。

  刘表听罢,沉吟不语许久,又长付一口气,对蒯良问策道:“子柔,依你之见,我应当如何是好?”

  对于蒯良,他还是非常相信的,要不是蒯氏与蔡氏助力,当年也难以坐稳荆襄。

  “令南阳守军勿要临阵厮杀,立时弃新野、走襄阳……效窦融旧事上书汉王,愿为汉家镇守荆南之地,以避开汉军锋芒。”

  “故楚有江川泽山林之饶,可迁州治于江陵,定荆南四郡,南据江陵,北守襄阳,进可为荆州之主,退亦为汉家之臣,此为避害就利,保业守成之策也,景升公未尝不可行之。”

  蒯良拱手再拜道。

  若能使上下相亲,晏然富殖,保荆州一方百姓平安,料想以汉王揽四海之胸襟,必不会重责景升公。

  只要景升公别学隗嚣行短视之见,放弃了归附光武,选择据兵对抗,危众以举事,违义以挟功,使自己陷入死地。

  那么一切都还有机会转圜匡救。

  刘表看了看蔡氏众人,又望了望诸多掾吏,心知刘备势大,这些人不愿意和他去对抗刘玄德,但和南阳郡宗族不同,南郡有很多士族豪族与他亲近。

  只要他还没与刘备交战,许多人就不会背主去投靠刘玄德,怕遭天下所轻视。

  若能劝降他归顺,亦是大功一件。

  眼下劝他主动放弃南阳,将精力转向荆南,既不与刘备交恶,也可依旧效忠于他刘表,堪称两全其美也。

  “也罢,既然势不可遏,那便先北面称臣,交好刘玄德,以阻其攻略荆州。”

  “子柔,替我走一遭罢,去雒阳拜见汉王,就说荆州刘表无争雄之意,只愿安土息民,行孔孟之道,保全一方而已。”

  刘表长嘘短叹道。

  南阳本就人心不附,即便没了也并非不能接受,只可惜襄阳成了要冲之地。

  江陵虽好,却也远不如襄阳,看来须尽早夺取荆南四郡之权,不然虽名为州牧,实则为太守矣。

  面对青州的强军,刘表只能徒呼奈何。

  谁让他不擅长兵略,又不能像高祖那般亲自率军出征,使得上下同心所欲。

  诚若如此,天下焉能有刘玄德之事。

  待想到刘备,刘表心里便难掩羡慕,漢王啊,哪家宗室子弟,年少时不想成为漢王,继高祖之业复兴汉室。

  “刘备啊,刘备,为何能有如此幸!”

  刘氏宗亲不计其数,只有你成了汉王,大丈夫当如此也。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最新章节,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