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州北境的寒风裹挟着冰碴子,如无数细针般扎在太行山脉的岩壁上。

  正月里的乐平县,被皑皑白雪覆盖着,黄土城墙裹着厚厚的雪絮,在朔风中瑟缩。

  乐平县,

  位于并州治所晋阳城的东北部,

  临近太行山脉,

  向北过了寿阳、白马之后,便是一望无际的戈壁荒原,若是在继续往北出了雁门关,那就已经是匈奴的领地了。

  城中青石街道覆着薄冰,踩上去咯吱作响。

  家家户户的屋檐下挂着冻硬的腊肉,

  红灯笼在寒风中摇晃,

  洒下的光晕映着墙角未化的积雪。

  作为并州北部的一座县城,

  乐平县的人口并不多,

  整个县城,

  满打满算不过两三千人。

  但麻雀虽小,却是五脏俱全。

  茶楼酒肆、铁匠铺与布庄却错落有致,最热闹的当属城南那条烟柳巷。

  暮色初临时,

  朱红灯笼次第亮起,

  丝竹声混着脂粉香透过结霜的窗棂飘出,与远处传来的零星爆竹声交织,引得裹着厚重棉袍的行人频频侧目。

  这不,

  在山中待久了,

  有些烦闷的韩子成,带着两名随从,便来到了县中,打算在这待一段日子。

  毕竟人是群居动物。

  与世隔绝太久了,总归是有些影响。

  不说别的,

  军中不就有句调侃的俗语了,

  当兵当三年,母猪赛貂蝉。

  这不就是在调侃,长期处于封闭、性别单一环境中的人,对异性的极度渴望,甚至能将动物想象成美女貂蝉般的形象。

  韩子成自己也不是圣人,在山里待久了,他也觉得受不了啊。

  其实,

  这一次,

  离开军营的人,也并不是只有他自己。

  军中的将士,都会根据队伍,进行分批次的放假。

  在这段时间里,

  附近的城镇都可以去。

  只不过,

  因为韩子成目前还是齐国的通缉犯,好歹也是反贼头目,许多城门口都还挂着韩子成的画像呢,他自然不能去那些大型的郡城。

  这不也是在无奈之下,才来到这个偏远县城。

  毕竟这里查的比较松,

  城门口上,虽然也挂着韩子成的头像,但对于往来进出的人员,守城将士根本不会详细查看,基本上都是直接过去。

  至于那些普通将士,

  肯定是没有这么好的待遇,

  所以,

  只要不暴露身份,

  基本可以自由的出入周边各大城池。

  ......

  "主公,咱们真要在这城里待上半个月?",年轻些的随从压低声音问道。

  韩子成笑了笑:“"山中待久了,总要出来透透气。”

  “再者说了......”

  话到这里,

  他指了指远处飘着酒旗的巷子,"弟兄们不都盼着这个?"

  他们拐进一家挂着"醉仙楼"匾额的客栈。

  掌柜的是个精明的中年人,见来客气度不凡,连忙亲自迎上前来。

  二楼临街的雅间很快收拾妥当,推开雕花木窗,整条街的景致尽收眼底。

  此时,

  伴随着暮色降临,

  街上愈发喧闹起来。

  韩子成独坐窗前,望着楼下川流不息的人群。

  商贩的吆喝声、孩童的嬉闹声、酒客的划拳声交织在一起,让他倍感亲切。

  至少,

  相较于金戈铁马,这市井烟火气反倒更让人心安。

  "客官,要温壶酒么?",小二在门外轻声问道。

  韩子成收回思绪,朗声笑道:"要!再切二斤羊肉,拣拿手的好菜尽管上来!"

  酒过三巡,

  韩子成脸上已浮起一层薄红。

  他推开醉仙楼的雕花木门,寒冷的夜风裹着丝竹声扑面而来。

  城西的烟花巷此时正是最热闹的时候,

  各家青楼门前红灯高悬,莺声燕语不绝于耳。

  "公子可是要寻个雅处听曲?"

  巷口的老鸨眼尖,见韩子成的衣着和气质便知对方出身不凡,立刻堆着笑迎上来。

  韩子成随手抛去一块碎银,

  那老鸨接住一掂,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花:"哎哟!快请公子去凝香阁上座!"

  按照对方所言,

  凝香阁是乐平县最负盛名的青楼,

  三层木楼飞檐翘角,

  檐下挂着的铜铃在风中叮当作响。

  才踏入厅堂,

  暖香便裹着琵琶声漫上来。

  堂中十数张红木圆桌旁坐满了客人,台上正有个穿杏红衫子的姑娘在唱《春江月》,嗓音清亮如出谷黄莺。

  "这位爷面生得很。"引路的龟公递上烫金名册,"可要叫几位姑娘陪酒?"

  韩子成翻着名册,

  很快,

  目光便停留在了某页上。

  "这位苏姑娘,可是会唱《陌上花》的?"

  龟公满脸堆笑:"苏姑娘今日正得闲!爷好眼力,她可是我们这儿曲艺最精的。"

  说着便引韩子成上了二楼雅间。

  雅间内垂着淡紫色纱帘,案上白玉香炉吐着梨花香。

  韩子成倚在窗边,看街上灯火如流萤。

  不多时,

  珠帘轻响,

  一位着淡青罗裙的女子款款而入,怀中抱着一张桐木琴。

  "奴家苏芷柔,见过公子。"

  女子福身行礼时,发间银步摇轻颤,宛如风拂柳枝。

  她抬眸浅笑,"公子想听《陌上花》全阙,还是只听上阕?"

  韩子成斟了杯桂花酿递过去:"久闻姑娘唱此曲时,能让人见陌上花开之景,今日有幸,愿闻全阙。"

  苏芷柔接过酒杯,指尖在杯沿轻轻一绕:"那公子可要细听,这曲中有春风十里,有蝶恋花间......"

  说完,

  放下酒杯,素手拨弦,

  苏芷柔的指尖在冰弦上轻轻一捻,便带出一串清泠泛音。

  琴音初起,

  如春风拂过冰封的湖面,

  弦弦掩抑间透着几分初春的羞怯。

  她的嗓音清丽婉转,唱着"陌上谁家年少"时,尾音微微上扬,似带着几分俏皮的试探。

  韩子成端坐案前,目光专注地望着抚琴的佳人。

  他一手支颐,一手轻扣桌面,随着曲调节奏无声地打着拍子。

  烛光映在他棱角分明的侧脸上,勾勒出一道刚毅的轮廓。

  唱到"妾拟将身嫁与"时,

  苏芷柔抬眸,

  正对上韩子成深邃的目光。

  那双眼如寒星般明亮,专注得仿佛要将她看透。

  她心头一颤,指尖险些错了个音,好在多年练就的功底让她不动声色地掩饰过去,只是耳尖悄悄染上了一抹绯红。

  很快,

  一曲终了,

  最后一个音符在暖阁内久久回荡。

  韩子成轻轻鼓掌:"姑娘的琴艺,当真令人如沐春风。"

  苏芷柔低头抿唇一笑:"公子过奖了。"

  随后她抬手为韩子成斟满酒杯,"不知公子可曾去过江南?这曲子原是仿着那边的调子作的。"

  "倒是去过几次。"

  韩子成接过酒杯,"最难忘的是西湖边的桃花,开得烂漫时,当真如姑娘曲中所唱,'春风十里不如你'。"

  很快,

  两人便在一句有一句的聊天中,

  从江南烟雨聊到北国风光,从诗词歌赋谈到琴棋书画。

  苏芷柔说起儿时随师父学琴的趣事,韩子成则讲了些游历四方的见闻。

  伴随着两人聊起风花雪月,

  暖阁内笑声不断,

  不觉已是三更时分。

  韩子成起身告辞,将一锭银子轻轻放在琴案上:"今夜得闻姑娘仙音,实乃幸事。"

  苏芷柔送至门口,寒风卷着雪花扑面而来。

  她望着韩子成离去的背影消失在雪幕中,方才轻轻合上门扉。

  走在回客栈的路上,

  韩子成嘴角噙着一丝笑意。

  夜雪纷纷扬扬,落在他的肩头,却丝毫没给他带来任何的寒冷。

  “没想到,在这么个偏远小县城,还能在青楼遇到能谈得来的姑娘。”

  ......

  本来么,

  来到这县里,

  也不过是在山中待久了,有些烦闷。

  所以打算出来透透气。

  而且,

  为了能够住的方便,

  韩子成直接阔气的包下了一座客栈,然后白天没事就在城里闲逛,顺带尝一尝周边的美食。

  比如哪家的面好吃,哪家的酒好喝,都要去尝一尝。

  至于说到了晚上,

  那便是喜闻乐见的勾栏听曲。

  当然了,

  韩子成并不是说,过去找姑娘做什么过分的事情,相较于那些充满原始欲望的低端青楼,韩子成还是比较喜欢,比较高雅一点,能跟妹子畅谈风花雪月的地方。

  这不,

  接下来的几天里,

  韩子成很快就成为了凝香阁的常客。

  每日申时刚过,

  他便踏着积雪而来,斗篷上总是带着从醉仙楼带来的酒香。

  阁里的龟公早已熟识,见他身影出现在巷口,便忙不迭地迎上去,接过沾雪的斗篷,引他直上梅香阁。

  梅香阁内,

  苏芷柔总是备好了新茶。

  有时是带着松香的云雾,有时是透着花气的龙团。案上的冰雕日日变换着模样,

  昨日还是小桥流水,今日就成了重峦叠嶂。

  其实在头几天,

  韩子成也去了周边的其他几家青楼,包括那些所谓的头牌、花魁,也都换着点了一遍。

  只不过,

  最后发现,

  能跟自己谈得来的,还是最初的姑娘。

  这就好像给甲方设计方案时,对方一开始感觉有些不满意,然后一直要求你改来改去。

  结果,

  到了最后,

  发现还是最初版本的方案最适合。

  ......

  (三千字章节,第二章在12点左右发出来,如果时间不够的话,可能还会先发个半成品。)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最新章节,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