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贤楼中热闹喧哗,隔壁珠玉阁二楼的厢房中,此时却静的针落无声。
赵灵姝挖挖耳朵,提高了声音,再一次询问小胖丫,“你说你是那个府上的?你爹叫什么名字?”
小胖丫重新梳洗过,此刻换上了崭新的衣衫。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她姣好干净的五官展露无疑。那眼神纯稚清澈,五官干净灵动,活脱脱一个观音坐下的小童女。
小丫头现在也知道了月事是什么意思。
月事是她自己长大了,并不是如同嬷嬷说的,她得了绝症,很快要死了。
可以不用死,小胖丫心情好的不得了。
她看着面前容颜娇美的救命恩人姐姐,一边喝着丫鬟给她送上的红糖姜茶,一边不厌其烦的又一次重复说,“我家在肃王府,我爹叫林墨堂,我叫林宛瑜。”
赵灵姝和小胖丫大眼瞪小眼儿,两人瞪了好一会儿,小胖丫也没有改口的意思,赵灵姝终于认命了。
她看向她娘,不确定的问,“娘啊,肃王叫什么名字,是叫林墨堂么?”
赵灵姝一个闺阁千金,所知道的朝中勋贵和重臣,只有他爹和她祖母经常念叨的几个。
不巧,肃王最近一段时间,出现在她爹和她祖母嘴巴里的频率非常高。
还是因为赵灵均想进禁军一事。
禁卫军中多勋贵子弟,是二代们攒资历、在陛下面前混脸熟的一个绝好去处。
但禁卫军拱卫皇宫安全,也不是什么人都收的。
先不说禁卫军选人标准多严苛,想进禁卫军有多困难。只说除了禁卫军外,官二代们还有一个历练的好地方,那就是城郊的羽林卫大营。
碰巧了不是,现如今掌控京郊二十万羽林卫的大将军年已老迈,上上个月才在大朝上乞骸骨。
老将军年已七旬,确实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加上他血缘后辈儿中无人能担此重责,便向陛下举荐了他的关门弟子,也就是远在西北驻守边境的肃王林墨堂,为下一任羽林卫大将。
老将军要致仕是真,举荐林墨堂为继任者,这事儿是真是假谁也说不准。
消息是从陛下处理朝政的政事堂传出来的,可政事堂又岂是一般人能探听到消息的地方?
这消息八成是假的。
又有几成为真的可能性。
毕竟众所周知,陛下还是皇子的时候,老将军为陛下的武师傅。林墨堂曾与陛下一起在老将军膝下受教,陛下对林墨堂很是喜爱。
简在帝心、功勋卓著,又有老将军作保。陛下都能把西北交给林墨堂镇守,将京城门户交给肃王,也真是再放心不过的一件事。
说回肃王此人。
肃王名林墨堂,乃肃王府的嫡长子。
未加冠而母丧,成亲两载其妻难产血崩而亡;又两年,老王爷重病去世,林墨堂袭爵丁忧。
恰逢这一年突厥扰边,里应外合导致大将战死,西北边城被夺,百姓生灵涂炭。
林墨堂被夺情起复,与武安侯一道奔赴边境。
这一战断断续续打了五、六年,直到前几年,才算收复失地,国境线上彻底安稳下来。
粗略一算,从肃王离京到现在,竟已有小十年。
说这些就说远了,只说肃王有望被调回京城做新一任羽林卫大将,这个消息对于赵伯耕来说,算是一件好事。
赵伯耕本身没什么能力,只顶着个侯爷的头衔,名头好听点。
要他往禁卫军中塞人有些困难,往羽林卫塞人也不简单,但若是肃王成了新一任羽林卫大将——肃王那继弟,与赵灵均年纪相仿。年轻人性情投机,到时候许是都不用他出面,赵灵均自己就能将这件事情解决。
也是因为老夫人与赵伯耕频频在府里提及肃王,不单是赵灵姝,就连常慧心这个内宅女眷,对这位王爷都多了两分熟悉。
姝姝的记性一贯比她好,此时却来询问她肃王的名姓,这不过是姝姝受刺激太大,不能接受面前的小姑娘就是肃王那独生女儿罢了。
不仅姝姝不能接受,就是常慧心,她也接受不来。
这是肃王的独生女,不是什么阿猫阿狗,却被个下人欺压成这样。她都不敢想象,若肃王知道了这件事,会怎么雷霆大怒。
常慧心又忍不住联想,若是她的女儿没了母亲照应……
她想多了,姝姝现在的脾气比以往又厉害了几分。她坚信,以后别管有没有她护持,姝姝都不会吃亏。
倒是眼前这小姑娘,许是从小就被丫鬟婆子们欺压,胆子恁的小。连大声说话都不敢,吃个东西,还要看看她们的神色。
她明明已经十二岁了,却没人与她说过月事的事儿。那贴身伺候的嬷嬷,更是将月事说成绝症,且还不给小姑娘找月事带,只顾着自己在酒楼大吃大喝。
这些信息也是常慧心方才从小姑娘嘴里问出来的。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他们一行人在聚贤楼用膳,林宛瑜临时来了月事,又被嬷嬷一顿恐吓,吓的哇哇大哭。趁着嬷嬷喊小二进来添酒水,她偷偷跑出去,想和她娘死在一起。结果,才刚跑到那巷子口,就被身后追来的张昌扯到了巷子中。
那张昌是张嬷嬷的儿子,母子俩人,当娘的把持着她的月例银子,几个月还不给她一文钱;当儿子的不知在外边做什么坏事,三不五时就勒索她。
她将自己的银子全给出去,张昌犹不满意,又打上了她首饰的主意。以至于短短半年时间,她竟“丢了”十、三四件首饰。
说这些就说远了,说回当下。
确认了眼前这小胖丫确实是大名鼎鼎的肃王独生女,赵灵姝麻了好一会儿。
等回过神,她扯着小丫头肉嘟嘟的脸颊往两边拉。
“你包子做的啊?你爹能征善战,凶名赫赫。你是你爹的闺女,即便不像你爹一样凶恶,至少也不能这么没脾气,被个下人搓圆捏扁吧?”
小胖丫又委屈又心酸,“我怕我爹,我都不敢我和爹说话……我长这么大,就见过我爹三,啊,不,总共就见了四面。”
赵灵姝插腰,总共见了四面?
那不是亲爹,那是供在神坛上的祖宗吧?
哦,不能这么说。
毕竟肃王是因为征战在外,不能回京,父女两人才见得少。
可再怎么见得少,依肃王的赫赫威名,他也不至于看不出来自己女儿被个下人拿捏吧?
忒!什么爹,气死她了!
“你爹离的远,且不提他。你府里总还有别的长辈吧?你是不是有个继祖母,还有个继小叔?”
常慧心拍拍女儿的肩膀,小叔就小叔,继小叔是什么鬼?
赵灵姝无暇搭理她娘,只一个劲儿追问小胖丫,“你和他们告过状没?他们是不相信你,还是不搭理你?”
小丫头眨巴着大眼,可怜巴巴的点头,“他们不相信我,还说我小小年纪就不学好。张嬷嬷从小伺候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竟然诬陷她,我良心何在?
张嬷嬷知道我告状,回去后就掐我。她还饿了我两天不让我吃饭,也不让我喝水。我渴坏了,就把花瓶里的水喝了。
张嬷嬷还说,若我下次再敢胡说八道,她就告诉祖母他们,说我在背后骂他们,扎他们小人儿。要让祖母他们把我丢到家庙去喂野狗。”
“我去!”赵灵姝的脾气成功被引爆。她摩拳擦掌,深深懊悔自己刚才打人打轻了。
什么玩意儿啊,这么欺负一个小姑娘!
人家爹还在前边护国安民,随时准备为国捐躯。他们抢人家银子、吃人家分例就算了,竟还背地里虐待打骂,他们怕不是要反了天。
赵灵姝唾骂几声,被常慧心及时制止。
尽管陈妙娘与辛良玉,方才已经被平城侯接走了,这厢房中除了他们三个,也没有别的外人了。
但这边的房间普遍不隔音,打个喷嚏隔壁都能听见响儿。任由姝姝继续骂下去,怕是不出半刻钟,满京城的人都要知道,昌顺侯府的大姑娘好口才了。
赵灵姝挖挖耳朵,提高了声音,再一次询问小胖丫,“你说你是那个府上的?你爹叫什么名字?”
小胖丫重新梳洗过,此刻换上了崭新的衣衫。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她姣好干净的五官展露无疑。那眼神纯稚清澈,五官干净灵动,活脱脱一个观音坐下的小童女。
小丫头现在也知道了月事是什么意思。
月事是她自己长大了,并不是如同嬷嬷说的,她得了绝症,很快要死了。
可以不用死,小胖丫心情好的不得了。
她看着面前容颜娇美的救命恩人姐姐,一边喝着丫鬟给她送上的红糖姜茶,一边不厌其烦的又一次重复说,“我家在肃王府,我爹叫林墨堂,我叫林宛瑜。”
赵灵姝和小胖丫大眼瞪小眼儿,两人瞪了好一会儿,小胖丫也没有改口的意思,赵灵姝终于认命了。
她看向她娘,不确定的问,“娘啊,肃王叫什么名字,是叫林墨堂么?”
赵灵姝一个闺阁千金,所知道的朝中勋贵和重臣,只有他爹和她祖母经常念叨的几个。
不巧,肃王最近一段时间,出现在她爹和她祖母嘴巴里的频率非常高。
还是因为赵灵均想进禁军一事。
禁卫军中多勋贵子弟,是二代们攒资历、在陛下面前混脸熟的一个绝好去处。
但禁卫军拱卫皇宫安全,也不是什么人都收的。
先不说禁卫军选人标准多严苛,想进禁卫军有多困难。只说除了禁卫军外,官二代们还有一个历练的好地方,那就是城郊的羽林卫大营。
碰巧了不是,现如今掌控京郊二十万羽林卫的大将军年已老迈,上上个月才在大朝上乞骸骨。
老将军年已七旬,确实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加上他血缘后辈儿中无人能担此重责,便向陛下举荐了他的关门弟子,也就是远在西北驻守边境的肃王林墨堂,为下一任羽林卫大将。
老将军要致仕是真,举荐林墨堂为继任者,这事儿是真是假谁也说不准。
消息是从陛下处理朝政的政事堂传出来的,可政事堂又岂是一般人能探听到消息的地方?
这消息八成是假的。
又有几成为真的可能性。
毕竟众所周知,陛下还是皇子的时候,老将军为陛下的武师傅。林墨堂曾与陛下一起在老将军膝下受教,陛下对林墨堂很是喜爱。
简在帝心、功勋卓著,又有老将军作保。陛下都能把西北交给林墨堂镇守,将京城门户交给肃王,也真是再放心不过的一件事。
说回肃王此人。
肃王名林墨堂,乃肃王府的嫡长子。
未加冠而母丧,成亲两载其妻难产血崩而亡;又两年,老王爷重病去世,林墨堂袭爵丁忧。
恰逢这一年突厥扰边,里应外合导致大将战死,西北边城被夺,百姓生灵涂炭。
林墨堂被夺情起复,与武安侯一道奔赴边境。
这一战断断续续打了五、六年,直到前几年,才算收复失地,国境线上彻底安稳下来。
粗略一算,从肃王离京到现在,竟已有小十年。
说这些就说远了,只说肃王有望被调回京城做新一任羽林卫大将,这个消息对于赵伯耕来说,算是一件好事。
赵伯耕本身没什么能力,只顶着个侯爷的头衔,名头好听点。
要他往禁卫军中塞人有些困难,往羽林卫塞人也不简单,但若是肃王成了新一任羽林卫大将——肃王那继弟,与赵灵均年纪相仿。年轻人性情投机,到时候许是都不用他出面,赵灵均自己就能将这件事情解决。
也是因为老夫人与赵伯耕频频在府里提及肃王,不单是赵灵姝,就连常慧心这个内宅女眷,对这位王爷都多了两分熟悉。
姝姝的记性一贯比她好,此时却来询问她肃王的名姓,这不过是姝姝受刺激太大,不能接受面前的小姑娘就是肃王那独生女儿罢了。
不仅姝姝不能接受,就是常慧心,她也接受不来。
这是肃王的独生女,不是什么阿猫阿狗,却被个下人欺压成这样。她都不敢想象,若肃王知道了这件事,会怎么雷霆大怒。
常慧心又忍不住联想,若是她的女儿没了母亲照应……
她想多了,姝姝现在的脾气比以往又厉害了几分。她坚信,以后别管有没有她护持,姝姝都不会吃亏。
倒是眼前这小姑娘,许是从小就被丫鬟婆子们欺压,胆子恁的小。连大声说话都不敢,吃个东西,还要看看她们的神色。
她明明已经十二岁了,却没人与她说过月事的事儿。那贴身伺候的嬷嬷,更是将月事说成绝症,且还不给小姑娘找月事带,只顾着自己在酒楼大吃大喝。
这些信息也是常慧心方才从小姑娘嘴里问出来的。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他们一行人在聚贤楼用膳,林宛瑜临时来了月事,又被嬷嬷一顿恐吓,吓的哇哇大哭。趁着嬷嬷喊小二进来添酒水,她偷偷跑出去,想和她娘死在一起。结果,才刚跑到那巷子口,就被身后追来的张昌扯到了巷子中。
那张昌是张嬷嬷的儿子,母子俩人,当娘的把持着她的月例银子,几个月还不给她一文钱;当儿子的不知在外边做什么坏事,三不五时就勒索她。
她将自己的银子全给出去,张昌犹不满意,又打上了她首饰的主意。以至于短短半年时间,她竟“丢了”十、三四件首饰。
说这些就说远了,说回当下。
确认了眼前这小胖丫确实是大名鼎鼎的肃王独生女,赵灵姝麻了好一会儿。
等回过神,她扯着小丫头肉嘟嘟的脸颊往两边拉。
“你包子做的啊?你爹能征善战,凶名赫赫。你是你爹的闺女,即便不像你爹一样凶恶,至少也不能这么没脾气,被个下人搓圆捏扁吧?”
小胖丫又委屈又心酸,“我怕我爹,我都不敢我和爹说话……我长这么大,就见过我爹三,啊,不,总共就见了四面。”
赵灵姝插腰,总共见了四面?
那不是亲爹,那是供在神坛上的祖宗吧?
哦,不能这么说。
毕竟肃王是因为征战在外,不能回京,父女两人才见得少。
可再怎么见得少,依肃王的赫赫威名,他也不至于看不出来自己女儿被个下人拿捏吧?
忒!什么爹,气死她了!
“你爹离的远,且不提他。你府里总还有别的长辈吧?你是不是有个继祖母,还有个继小叔?”
常慧心拍拍女儿的肩膀,小叔就小叔,继小叔是什么鬼?
赵灵姝无暇搭理她娘,只一个劲儿追问小胖丫,“你和他们告过状没?他们是不相信你,还是不搭理你?”
小丫头眨巴着大眼,可怜巴巴的点头,“他们不相信我,还说我小小年纪就不学好。张嬷嬷从小伺候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竟然诬陷她,我良心何在?
张嬷嬷知道我告状,回去后就掐我。她还饿了我两天不让我吃饭,也不让我喝水。我渴坏了,就把花瓶里的水喝了。
张嬷嬷还说,若我下次再敢胡说八道,她就告诉祖母他们,说我在背后骂他们,扎他们小人儿。要让祖母他们把我丢到家庙去喂野狗。”
“我去!”赵灵姝的脾气成功被引爆。她摩拳擦掌,深深懊悔自己刚才打人打轻了。
什么玩意儿啊,这么欺负一个小姑娘!
人家爹还在前边护国安民,随时准备为国捐躯。他们抢人家银子、吃人家分例就算了,竟还背地里虐待打骂,他们怕不是要反了天。
赵灵姝唾骂几声,被常慧心及时制止。
尽管陈妙娘与辛良玉,方才已经被平城侯接走了,这厢房中除了他们三个,也没有别的外人了。
但这边的房间普遍不隔音,打个喷嚏隔壁都能听见响儿。任由姝姝继续骂下去,怕是不出半刻钟,满京城的人都要知道,昌顺侯府的大姑娘好口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