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光线昏暗,角落里的一盏油灯散发着微弱且闪烁不定的光,将三人的身影在墙上投射得影影绰绰。
青衣少年徐愿的那番话,成功勾起了李璟祐强烈的好奇心。
李璟祐微微挺直了腰杆,目光紧紧地锁定在徐愿身上,眼中满是探究的神色,急切的问道:“徐愿,你有什么看法吗?”
徐愿比李璟祐年长两岁,他的身世背景在这咸阳城中也算是有些说道。
他与李璟祐一同求学于咸阳国立学院,徐愿的父亲徐守天,在温如初的手下担任长史一职,是正儿八经的从五品官员。
咸阳作为大唐的关键要地,徐守天这样的地方官员,在与其他地区的同级官员会面时,凭借着咸阳的特殊地位,往往能展现出一种别样的派头,和长安城里的官员相较起来,也丝毫不显逊色。
徐愿自幼便熟知父亲的心事,徐守天每日都在为仕途更进一步而发愁,常常为了寻找晋升的契机而绞尽脑汁,满心焦虑。
但自从结识了太子殿下李璟祐,许多以往看来艰难无比的事情,都开始有了转机,变得顺畅起来。
不过,徐愿心里非常清楚,在如今这个风声鹤唳、锦衣卫无孔不入的敏感时期,绝不能轻易提及父亲的官职,稍有不慎,就可能被那些时刻留意着各方动静的锦衣卫察觉,进而惹来大祸。
所以,他另辟蹊径,把主意巧妙地引到了那些赶考之人的身上。
回想起最初,他们三人刚刚走到一起的时候,李璟祐虽贵为太子,可在朝中毫无根基,手中更是没有任何实际的权力。
仅凭一个太子的名号,想要迅速积累起属于自己的势力,谈何容易?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们将目光投向了那些满怀壮志、奔赴科举考场的学子。
他们自然没有胆子去公然干预科举考试,于是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专门招募那些本身就才学出众、极有希望考上的学子。
毕竟,“朝里有人好做官”这句俗语深入人心,又有谁会轻易拒绝太子殿下抛出的橄榄枝呢?
要知道,眼前这位太子殿下,绝对就是未来的大唐皇帝啊。
靠着这个办法,他们三人还真的慢慢拉起了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
而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徐愿的精心策划与巧妙谋划。
他总能在看似毫无希望的困境中,找到突破的口子,巧妙地利用各种资源,一步步达成他们的目标。
这也让李璟祐在心底由衷地感慨,咸阳这个地方,果然是藏龙卧虎、人才辈出,也正因如此,李璟祐对徐愿的能力信任有加。
徐愿微微停顿了一下,像是在给大家留出思考的时间,又像是在组织自己接下来要说的话。
一旁的江流儿也满怀好奇的把目光转向他。
“我一直在暗中仔细观察陛下,经过长时间的琢磨和分析,我发现陛下这个人,其实对大唐的官员并不是完全信任,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听到徐愿的这番话,李璟祐和江流儿两人的脸上瞬间浮现出疑惑的神情,眼中满是不解。
在他们的认知里,陛下作为大唐的最高统治者,若是不信任自己手下的官员,那这江山社稷该如何治理呢?
他还能算得上是一位合格的君主吗?
徐愿见两人满脸困惑,便耐心地接着解释道:“你们仔细想想,陛下自登基以来,真正能够让他毫无保留信任的人,简直屈指可数。”
“一个是齐太师,他是陛下的肱骨之臣,在朝中威望极高,多年来为陛下出谋划策,处理了无数的政务。”
“一个是乾宇商会的吝会长,陛下似乎对他在商业领域的卓越才能极为看重,借助商会的力量,为大唐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诸多助力。”
“还有锦衣卫指挥使张显怀,负责替陛下监察百官,掌控着朝中的诸多机密情报。”
“以及神武卫大将军秦如召,手握军权。”
“至于其他人,哪怕是从第一、二届咸阳国立学院毕业出来的优秀学生,陛下也只是把他们安置在中层职位,并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重用和提拔。”
听到这里,江流儿依旧是一脸茫然,他实在想不明白这其中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深意,忍不住开口问道:“徐老大,可这能说明什么呢?”
李璟祐则微微皱着眉头,若有所思,听着徐愿的详细分析,他似乎隐隐约约地捕捉到了一丝关键的线索,脑海中一些原本模糊不清的想法开始逐渐变得清晰起来,只是还需要徐愿进一步点明。
徐愿接着深入剖析:“你看,大唐官员众多,可陛下却只信任寥寥几人,这就足以表明陛下对大部分官员是心存疑虑的。”
“而且,陛下还曾多次郑重强调,大唐官员晋升的唯一途径,就是要实实在在地对百姓好。”
“他总是把‘百姓’二字挂在嘴边,大力倡导‘百姓百姓,天下为公’,所有的决策和改革似乎都紧紧围绕着百姓展开。”
“既然陛下现在派遣锦衣卫下乡,去寻找百姓代表,让他们参与大唐事务的决策,那么我觉得,我们或许可以从这些百姓身上寻找突破的机会。”
“一旦百姓成为了代表,未必就不能为我们所用。”
徐愿的语气中带着笃定,仿佛已经看到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在他们面前缓缓铺展开来。
听到这话,江流儿的眉头瞬间紧紧皱成了一个“川”字,他满脸担忧地看着徐愿,急忙反驳道:“百姓能为我们所用?”
“陛下在百姓心中的威望如日中天,他所获得的民心,根本不是我们可以轻易撼动的!”
“百姓肯定是坚定不移地站在陛下那一边,怎么可能会来帮我们呢?”
作为一个出身咸阳底层的苦孩子,江流儿比谁都清楚陛下在百姓心中的崇高地位,那是一种近乎信仰般的存在,想要从百姓那里寻求助力,在他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根本就没有实现的可能。
青衣少年徐愿的那番话,成功勾起了李璟祐强烈的好奇心。
李璟祐微微挺直了腰杆,目光紧紧地锁定在徐愿身上,眼中满是探究的神色,急切的问道:“徐愿,你有什么看法吗?”
徐愿比李璟祐年长两岁,他的身世背景在这咸阳城中也算是有些说道。
他与李璟祐一同求学于咸阳国立学院,徐愿的父亲徐守天,在温如初的手下担任长史一职,是正儿八经的从五品官员。
咸阳作为大唐的关键要地,徐守天这样的地方官员,在与其他地区的同级官员会面时,凭借着咸阳的特殊地位,往往能展现出一种别样的派头,和长安城里的官员相较起来,也丝毫不显逊色。
徐愿自幼便熟知父亲的心事,徐守天每日都在为仕途更进一步而发愁,常常为了寻找晋升的契机而绞尽脑汁,满心焦虑。
但自从结识了太子殿下李璟祐,许多以往看来艰难无比的事情,都开始有了转机,变得顺畅起来。
不过,徐愿心里非常清楚,在如今这个风声鹤唳、锦衣卫无孔不入的敏感时期,绝不能轻易提及父亲的官职,稍有不慎,就可能被那些时刻留意着各方动静的锦衣卫察觉,进而惹来大祸。
所以,他另辟蹊径,把主意巧妙地引到了那些赶考之人的身上。
回想起最初,他们三人刚刚走到一起的时候,李璟祐虽贵为太子,可在朝中毫无根基,手中更是没有任何实际的权力。
仅凭一个太子的名号,想要迅速积累起属于自己的势力,谈何容易?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们将目光投向了那些满怀壮志、奔赴科举考场的学子。
他们自然没有胆子去公然干预科举考试,于是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专门招募那些本身就才学出众、极有希望考上的学子。
毕竟,“朝里有人好做官”这句俗语深入人心,又有谁会轻易拒绝太子殿下抛出的橄榄枝呢?
要知道,眼前这位太子殿下,绝对就是未来的大唐皇帝啊。
靠着这个办法,他们三人还真的慢慢拉起了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
而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徐愿的精心策划与巧妙谋划。
他总能在看似毫无希望的困境中,找到突破的口子,巧妙地利用各种资源,一步步达成他们的目标。
这也让李璟祐在心底由衷地感慨,咸阳这个地方,果然是藏龙卧虎、人才辈出,也正因如此,李璟祐对徐愿的能力信任有加。
徐愿微微停顿了一下,像是在给大家留出思考的时间,又像是在组织自己接下来要说的话。
一旁的江流儿也满怀好奇的把目光转向他。
“我一直在暗中仔细观察陛下,经过长时间的琢磨和分析,我发现陛下这个人,其实对大唐的官员并不是完全信任,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听到徐愿的这番话,李璟祐和江流儿两人的脸上瞬间浮现出疑惑的神情,眼中满是不解。
在他们的认知里,陛下作为大唐的最高统治者,若是不信任自己手下的官员,那这江山社稷该如何治理呢?
他还能算得上是一位合格的君主吗?
徐愿见两人满脸困惑,便耐心地接着解释道:“你们仔细想想,陛下自登基以来,真正能够让他毫无保留信任的人,简直屈指可数。”
“一个是齐太师,他是陛下的肱骨之臣,在朝中威望极高,多年来为陛下出谋划策,处理了无数的政务。”
“一个是乾宇商会的吝会长,陛下似乎对他在商业领域的卓越才能极为看重,借助商会的力量,为大唐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诸多助力。”
“还有锦衣卫指挥使张显怀,负责替陛下监察百官,掌控着朝中的诸多机密情报。”
“以及神武卫大将军秦如召,手握军权。”
“至于其他人,哪怕是从第一、二届咸阳国立学院毕业出来的优秀学生,陛下也只是把他们安置在中层职位,并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重用和提拔。”
听到这里,江流儿依旧是一脸茫然,他实在想不明白这其中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深意,忍不住开口问道:“徐老大,可这能说明什么呢?”
李璟祐则微微皱着眉头,若有所思,听着徐愿的详细分析,他似乎隐隐约约地捕捉到了一丝关键的线索,脑海中一些原本模糊不清的想法开始逐渐变得清晰起来,只是还需要徐愿进一步点明。
徐愿接着深入剖析:“你看,大唐官员众多,可陛下却只信任寥寥几人,这就足以表明陛下对大部分官员是心存疑虑的。”
“而且,陛下还曾多次郑重强调,大唐官员晋升的唯一途径,就是要实实在在地对百姓好。”
“他总是把‘百姓’二字挂在嘴边,大力倡导‘百姓百姓,天下为公’,所有的决策和改革似乎都紧紧围绕着百姓展开。”
“既然陛下现在派遣锦衣卫下乡,去寻找百姓代表,让他们参与大唐事务的决策,那么我觉得,我们或许可以从这些百姓身上寻找突破的机会。”
“一旦百姓成为了代表,未必就不能为我们所用。”
徐愿的语气中带着笃定,仿佛已经看到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在他们面前缓缓铺展开来。
听到这话,江流儿的眉头瞬间紧紧皱成了一个“川”字,他满脸担忧地看着徐愿,急忙反驳道:“百姓能为我们所用?”
“陛下在百姓心中的威望如日中天,他所获得的民心,根本不是我们可以轻易撼动的!”
“百姓肯定是坚定不移地站在陛下那一边,怎么可能会来帮我们呢?”
作为一个出身咸阳底层的苦孩子,江流儿比谁都清楚陛下在百姓心中的崇高地位,那是一种近乎信仰般的存在,想要从百姓那里寻求助力,在他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根本就没有实现的可能。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最新章节,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最新章节,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