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关键的时候,忽然,多尔衮本阵的背后杀声大作,洪承畴、宁完我、遏必隆等人下意识地回头,这就让他们看到了惊悚的一幕。只见阵地后方,烟尘滚滚,兴华军的红黑战旗高高飘扬,无数骑兵发出震天的呐喊,朝着他们飞奔而来。
多尔衮一拳砸在了马鞍上,“骑兵!兴华军骑兵出现了!”关键是,虽然提前做了布置,但是兴华军骑兵出现的时机实在是拿捏得太好了,此刻北洋新军和满蒙八旗还没有完成阵地交换,如果现在开打,势必只能是北洋新军迎战了。
洪承畴有些紧张地看着多尔衮,这样一来,方才他们的部署就全部打乱了,倒不是说北洋新军不能迎战骑兵,相反,对方的骑兵要是真敢硬冲北洋新军的大阵,搞不好要成为火铳火炮的活靶子,这倒是好事,可是正面怎么办,清军不也变成了用骑兵硬冲对方的火铳阵,那不同样是活靶子?
多尔衮咬紧了牙关,只要不是傻子,都明白,对方骑兵肯定是算准了时间出现的,这就说明,这支骑兵一直埋伏在他们的附近,而且对战场上的情况了若指掌,这样他们出现的时机才能如此准确。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高衡一直在关注清军本阵的动静,并且很可能已经猜到了自己的用意,要不然他是断然不会把骑兵给拉出去的。
遏必隆小声道:“皇上,看来这支骑兵一直隐藏在我们的后方,奴才估计,就在飞熊卫一带,这可是个灯下黑的地方啊。”
多尔衮心中自然也明白,可是事已至此,清军必须迎战,这一仗,所有人都没有退路。多尔衮一摆手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如此,大家就交换一下,他们的骑兵是精锐,只要吃掉这股骑兵,他们的机动力量就丧失了,你们应该明白朕的意思。”
遏必隆等人点了点头,显然,多尔衮说的也不无道理,兴华军以步兵为主,这一万五千骑兵是他们唯一的机动力量,如果没了,他们是万万追不上清军的。可是洪承畴却瞥了多尔衮一眼,这时候多尔衮真不应该说这样的话,难道说他心里已经开始打退堂鼓了?万一打不赢,满蒙骑兵就仗着速度开溜,然后将步兵全部抛弃掉,只要对方没有骑兵尾随追击,就不能彻底歼灭清军主力。
可是这样一来,岂不是把精锐的北洋新军变成了断后的力量,多尔衮不是一直很宝贝北洋新军吗?他真的舍得让北洋新军当炮灰?
洪承畴内心叹了一口气,看来,最是无情帝王家,一个合格的皇帝,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冷血,凡事都要从大局出发,哪怕是最宝贝的东西,该舍弃的时候也要舍弃,只是这样一来,曹振彦和三万北洋新军可就全完了。
想到这里,洪承畴猛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自己在想什么呢,乾坤未定,怎么就想到失败的结果了。大清国绝对不能败,否则,不仅是自己会死得很惨,而且往后千百年,史书上都会记载自己这个叛国贼,自己会真正的遗臭万年,就像是秦桧一样,千百年来被人们唾骂,甚至还铸造雕像跪在岳飞的庙前。想到如果清军失败,自己可能也会被铸造跪像永远跪在崇祯皇帝的墓碑前,洪承畴的脸颊就忍不住抽搐起来。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就在洪承畴愣神的功夫,兴华军骑兵已经快冲上来了。多尔衮立刻改变命令,“传朕旨意,北洋新军迎战!”
呜!低沉的海螺号响起,曹振彦当然也看见了骑兵,他一接到多尔衮的命令,立刻下令全军变阵。
“前队变后队,后队变前队,调转炮口,标定诸元!火铳兵在前!骑兵侧翼护卫!”曹振彦不愧是清军名将,虽然事发突然,但他依然是沉着冷静,只会士兵们有条不紊行动。郎坦和吴拜立刻指挥步兵队伍开始转身变阵,不能不说,北洋新军不愧是清军第一精锐,变阵速度极快,所有人原地转身,就变成了面向兴华军骑兵的状态。
随即,孙得功指挥炮队调转炮口,几百门神武大炮在炮兵和辎重兵的牵引下立刻调转炮口,看得出来,这些炮兵也是训练有素,不愧是能在漓江上跟兴华军水师对射的部队。可以这么说,兴华军自成立以来,还没有碰到这样强大的对手。
“军座!他们变阵了!咱们要迎上去吗?”高速奔驰的兴华军骑兵中,一名旅长策马来到阿木身边问道。
作为骑兵军的主将,跟随高衡大小数十战,阿木早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仅如此,一支军队之中,主帅和将领之间的配合也是至关重要的,阿木现在就是这样,跟高衡的配合已经炉火纯青,哪怕是高衡不把命令说全,他也能猜到下半句,更不用说,高衡的命令很准确,要求他们拖住北洋新军。
何为拖住,简单说就是不要硬拼,只要把北洋新军钉在原地即可,阿木也不是傻子,他当然知道对方炮队的厉害,连陈永素的水师重炮在他们面前都差点吃了大亏,更不要说骑兵的血肉之躯了。
“不!大帅的命令不是硬拼,全军以营为单位,执行狼群战术!”阿木果断道。
旅长立刻抱拳道:“得令!”
阿木的嘴角浮现一丝冷笑,现在就要北洋新军见识一下兴华军骑兵狼群战术的威力。所谓狼群战术,是兴华军研究出的新战术,也是统帅部经过多次推演确定下来的战术。众所周知,如果骑兵硬冲火铳兵大阵,肯定会遭到火铳火炮联合打击,从而损失惨重。但这并不意味着,骑兵没有突破的机会。
在高衡看来,除非是摆下空心方阵这种刺猬阵型来对付骑兵,否则,只要是横阵,肯定有突破的方法,要不然,拿破仑战争中,法军胸甲骑兵和枪骑兵也不会屡建功勋。
统帅部经过研究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分散突击,骑兵不要集中发起进攻,就像是狼群一样,以营为单位,一个军分成十几个营,就像是十几匹野狼一般,从四面八方散开突击敌人,这样一来,敌军的方阵就会失去主要目标,因为步兵的软肋就是骑兵近战,只要骑兵贴上去、冲进去,步兵就没有一点机会。所以骑兵大阵一旦分散,步兵方阵的火力就无法集中。
但这个战术有一个必要条件,也是古代军队非常难做到的条件,就是中下级军官乃至全军将士对于战术的理解能力和战场形势的分析能力,以及充分的主观能动性。说白了,如果是放在后世,在发达的联络手段加持下,各部都能得到指挥中枢的统一指挥,但是在明末清初这个时间段,没有无线电也没有对讲机,命令一旦下达,战斗一旦开始,各部就只能各自为战,这就要靠中下级军官超常的指挥能力和主观能动性来约束部下的行动。
兴华军这种近代化的军队可以一试,但哪怕是满蒙八旗这种明末最强军事集团,恐怕也很难试验这种狼群战术,一旦散开,军队就没了主心骨,就无法统一指挥,只要一个军官指挥出了差错,就有可能导致本部的覆灭,本部的覆灭会造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灾难性后果,也许会带动整个骑兵的崩溃,所以强如清军,也不能分散骑兵大阵。
“各营散开,相隔三里,围而不打,高速机动!”旅长们纷纷回到本阵之中,对周围的营长下令道。
让曹振彦难以置信的一幕出现了,一万五千兴华军骑兵竟然以千人为单位,在宽大的平原上逐渐散开,变成了十几支骑兵队。孙得功正在布设火炮,看到这种场面,简直一头雾水,他也是骑兵出身的将领,当年在辽东领兵作战,没少指挥骑兵集团冲锋,问题是,把本来强大的骑兵集群拆成这么多小分队,这不是有病吗?军队的冲击能力在一瞬间消失了,不能拧成一个拳头,骑兵还怎么冲阵?
郎坦、吴拜等人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们都是出色的满清将领,对于骑兵的运用自然很有心得,一万五千骑兵冲锋,能给步兵带来强大的威压,而且在这个时代,越密集的骑兵阵型就越有冲击力,这么分散不就相当于海水拍在了礁石上,力量会被卸掉。
但曹振彦心中却是一惊,如果是其他军队,曹振彦可以不屑一顾,把他们当成傻子看,可对面是兴华军,只要是兴华军做出来的战术动作,万万不可掉以轻心,这是曹振彦经历跟兴华军的对战之后总结出的经验。
“传令给孙得功,炮火准备进行远程打击,进入射程就开火。”曹振彦对身边传令兵道。传令兵立刻打马飞奔后阵,给孙得功传令。接到命令的孙得功嘀咕道:“对方有没有火炮,曹大人为何如此担心,进入射程就开火,岂不是失了准头。”
但作为北洋新军的将领,其本质跟兴华军一样,都是令行禁止,曹振彦的命令他不敢不听,所以孙得功还是大吼道:“儿郎们,都给老子注意了,大人有令,进入射程就开火!”
“嗻!”士兵们吼道。
“第一旅,跟我上!”骑兵军第一旅旅长大吼一声,一马当先冲了出去,身后三个营的将士分散开来,骑兵队以斜线切过,直奔北洋新军的左翼。
“第一标营!炮口左转!”孙得功麾下,神武大炮第一标营根据对方骑兵的动向,立刻转动炮口,调整射角。
“第五旅,右翼突击!”骑兵第五旅转道向右,同样的,孙得功麾下的第三标营将炮口调整到右翼,这样一来,中间就剩下了一个标营,火力一下子显得不足。曹振彦回头看向孙得功的大阵,额头见汗,他奶奶的,今天真是碰到硬茬子了,这兴华军骑兵有古怪。
果然,曹振彦还没来得及细想,就见中间九个营的骑兵队分得更散,朝着排成横列的北洋新军步兵大阵冲杀而来,可是刚进入三里左右的位置,就有五支队伍向着左右弧线划过,然后变成了盘旋态势,仿佛就是在神武大炮的临界点不断撩拨北洋新军的情绪。
郎坦策马冲到曹振彦身边道:“大人,他们这是故意的,故意游离在神武大炮的射程之外,好把咱们钉在这里。”
连郎坦这么年轻的将领都看出来了,曹振彦自己还能看不出来吗?问题的关键是,三里的距离异常尴尬,兴华军骑兵之所以跑动起来,就是为了省去加速这个步骤,别的不说,以他们的战马的体力,在这里跟北洋新军消耗一个时辰没问题。一个时辰战场会发生什么变化谁也说不好,毕竟前线已经白热化了。
而且三里这个距离非常刁钻,如果北洋新军不管他们,调转炮口支援前线,这时候骑兵扑上来,只需要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到面前了,神武大炮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根本无法完成射击准备,毕竟掉头之后要重新调整射角,这需要一些时间。除非步兵能扛住对方骑兵的冲锋,但是曹振彦这时已经意识到,他们这种分散冲击的方法,就是为了让步兵火力分散,十五路骑兵,只要一路杀进来,步兵横阵就全完了。
从岳乐口中的信息,统帅部得知,曹振彦组建的北洋新军装备的主力火铳是改进型的鲁密铳,诚然,鲁密铳算是很不错的火器,射程远、精度高,但是鲁密铳有个致命弱点,就是没有近战能力。兴华军这边,不管是四四式还是四六式,都装备了三棱冲刺,这等于将长枪和火铳相结合,使步兵也有了近战能力,但是北洋新军没有,他们的士兵,每个人只是配发了一柄腰刀,近战能力很薄弱。
多尔衮一拳砸在了马鞍上,“骑兵!兴华军骑兵出现了!”关键是,虽然提前做了布置,但是兴华军骑兵出现的时机实在是拿捏得太好了,此刻北洋新军和满蒙八旗还没有完成阵地交换,如果现在开打,势必只能是北洋新军迎战了。
洪承畴有些紧张地看着多尔衮,这样一来,方才他们的部署就全部打乱了,倒不是说北洋新军不能迎战骑兵,相反,对方的骑兵要是真敢硬冲北洋新军的大阵,搞不好要成为火铳火炮的活靶子,这倒是好事,可是正面怎么办,清军不也变成了用骑兵硬冲对方的火铳阵,那不同样是活靶子?
多尔衮咬紧了牙关,只要不是傻子,都明白,对方骑兵肯定是算准了时间出现的,这就说明,这支骑兵一直埋伏在他们的附近,而且对战场上的情况了若指掌,这样他们出现的时机才能如此准确。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高衡一直在关注清军本阵的动静,并且很可能已经猜到了自己的用意,要不然他是断然不会把骑兵给拉出去的。
遏必隆小声道:“皇上,看来这支骑兵一直隐藏在我们的后方,奴才估计,就在飞熊卫一带,这可是个灯下黑的地方啊。”
多尔衮心中自然也明白,可是事已至此,清军必须迎战,这一仗,所有人都没有退路。多尔衮一摆手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如此,大家就交换一下,他们的骑兵是精锐,只要吃掉这股骑兵,他们的机动力量就丧失了,你们应该明白朕的意思。”
遏必隆等人点了点头,显然,多尔衮说的也不无道理,兴华军以步兵为主,这一万五千骑兵是他们唯一的机动力量,如果没了,他们是万万追不上清军的。可是洪承畴却瞥了多尔衮一眼,这时候多尔衮真不应该说这样的话,难道说他心里已经开始打退堂鼓了?万一打不赢,满蒙骑兵就仗着速度开溜,然后将步兵全部抛弃掉,只要对方没有骑兵尾随追击,就不能彻底歼灭清军主力。
可是这样一来,岂不是把精锐的北洋新军变成了断后的力量,多尔衮不是一直很宝贝北洋新军吗?他真的舍得让北洋新军当炮灰?
洪承畴内心叹了一口气,看来,最是无情帝王家,一个合格的皇帝,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冷血,凡事都要从大局出发,哪怕是最宝贝的东西,该舍弃的时候也要舍弃,只是这样一来,曹振彦和三万北洋新军可就全完了。
想到这里,洪承畴猛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自己在想什么呢,乾坤未定,怎么就想到失败的结果了。大清国绝对不能败,否则,不仅是自己会死得很惨,而且往后千百年,史书上都会记载自己这个叛国贼,自己会真正的遗臭万年,就像是秦桧一样,千百年来被人们唾骂,甚至还铸造雕像跪在岳飞的庙前。想到如果清军失败,自己可能也会被铸造跪像永远跪在崇祯皇帝的墓碑前,洪承畴的脸颊就忍不住抽搐起来。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就在洪承畴愣神的功夫,兴华军骑兵已经快冲上来了。多尔衮立刻改变命令,“传朕旨意,北洋新军迎战!”
呜!低沉的海螺号响起,曹振彦当然也看见了骑兵,他一接到多尔衮的命令,立刻下令全军变阵。
“前队变后队,后队变前队,调转炮口,标定诸元!火铳兵在前!骑兵侧翼护卫!”曹振彦不愧是清军名将,虽然事发突然,但他依然是沉着冷静,只会士兵们有条不紊行动。郎坦和吴拜立刻指挥步兵队伍开始转身变阵,不能不说,北洋新军不愧是清军第一精锐,变阵速度极快,所有人原地转身,就变成了面向兴华军骑兵的状态。
随即,孙得功指挥炮队调转炮口,几百门神武大炮在炮兵和辎重兵的牵引下立刻调转炮口,看得出来,这些炮兵也是训练有素,不愧是能在漓江上跟兴华军水师对射的部队。可以这么说,兴华军自成立以来,还没有碰到这样强大的对手。
“军座!他们变阵了!咱们要迎上去吗?”高速奔驰的兴华军骑兵中,一名旅长策马来到阿木身边问道。
作为骑兵军的主将,跟随高衡大小数十战,阿木早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仅如此,一支军队之中,主帅和将领之间的配合也是至关重要的,阿木现在就是这样,跟高衡的配合已经炉火纯青,哪怕是高衡不把命令说全,他也能猜到下半句,更不用说,高衡的命令很准确,要求他们拖住北洋新军。
何为拖住,简单说就是不要硬拼,只要把北洋新军钉在原地即可,阿木也不是傻子,他当然知道对方炮队的厉害,连陈永素的水师重炮在他们面前都差点吃了大亏,更不要说骑兵的血肉之躯了。
“不!大帅的命令不是硬拼,全军以营为单位,执行狼群战术!”阿木果断道。
旅长立刻抱拳道:“得令!”
阿木的嘴角浮现一丝冷笑,现在就要北洋新军见识一下兴华军骑兵狼群战术的威力。所谓狼群战术,是兴华军研究出的新战术,也是统帅部经过多次推演确定下来的战术。众所周知,如果骑兵硬冲火铳兵大阵,肯定会遭到火铳火炮联合打击,从而损失惨重。但这并不意味着,骑兵没有突破的机会。
在高衡看来,除非是摆下空心方阵这种刺猬阵型来对付骑兵,否则,只要是横阵,肯定有突破的方法,要不然,拿破仑战争中,法军胸甲骑兵和枪骑兵也不会屡建功勋。
统帅部经过研究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分散突击,骑兵不要集中发起进攻,就像是狼群一样,以营为单位,一个军分成十几个营,就像是十几匹野狼一般,从四面八方散开突击敌人,这样一来,敌军的方阵就会失去主要目标,因为步兵的软肋就是骑兵近战,只要骑兵贴上去、冲进去,步兵就没有一点机会。所以骑兵大阵一旦分散,步兵方阵的火力就无法集中。
但这个战术有一个必要条件,也是古代军队非常难做到的条件,就是中下级军官乃至全军将士对于战术的理解能力和战场形势的分析能力,以及充分的主观能动性。说白了,如果是放在后世,在发达的联络手段加持下,各部都能得到指挥中枢的统一指挥,但是在明末清初这个时间段,没有无线电也没有对讲机,命令一旦下达,战斗一旦开始,各部就只能各自为战,这就要靠中下级军官超常的指挥能力和主观能动性来约束部下的行动。
兴华军这种近代化的军队可以一试,但哪怕是满蒙八旗这种明末最强军事集团,恐怕也很难试验这种狼群战术,一旦散开,军队就没了主心骨,就无法统一指挥,只要一个军官指挥出了差错,就有可能导致本部的覆灭,本部的覆灭会造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灾难性后果,也许会带动整个骑兵的崩溃,所以强如清军,也不能分散骑兵大阵。
“各营散开,相隔三里,围而不打,高速机动!”旅长们纷纷回到本阵之中,对周围的营长下令道。
让曹振彦难以置信的一幕出现了,一万五千兴华军骑兵竟然以千人为单位,在宽大的平原上逐渐散开,变成了十几支骑兵队。孙得功正在布设火炮,看到这种场面,简直一头雾水,他也是骑兵出身的将领,当年在辽东领兵作战,没少指挥骑兵集团冲锋,问题是,把本来强大的骑兵集群拆成这么多小分队,这不是有病吗?军队的冲击能力在一瞬间消失了,不能拧成一个拳头,骑兵还怎么冲阵?
郎坦、吴拜等人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们都是出色的满清将领,对于骑兵的运用自然很有心得,一万五千骑兵冲锋,能给步兵带来强大的威压,而且在这个时代,越密集的骑兵阵型就越有冲击力,这么分散不就相当于海水拍在了礁石上,力量会被卸掉。
但曹振彦心中却是一惊,如果是其他军队,曹振彦可以不屑一顾,把他们当成傻子看,可对面是兴华军,只要是兴华军做出来的战术动作,万万不可掉以轻心,这是曹振彦经历跟兴华军的对战之后总结出的经验。
“传令给孙得功,炮火准备进行远程打击,进入射程就开火。”曹振彦对身边传令兵道。传令兵立刻打马飞奔后阵,给孙得功传令。接到命令的孙得功嘀咕道:“对方有没有火炮,曹大人为何如此担心,进入射程就开火,岂不是失了准头。”
但作为北洋新军的将领,其本质跟兴华军一样,都是令行禁止,曹振彦的命令他不敢不听,所以孙得功还是大吼道:“儿郎们,都给老子注意了,大人有令,进入射程就开火!”
“嗻!”士兵们吼道。
“第一旅,跟我上!”骑兵军第一旅旅长大吼一声,一马当先冲了出去,身后三个营的将士分散开来,骑兵队以斜线切过,直奔北洋新军的左翼。
“第一标营!炮口左转!”孙得功麾下,神武大炮第一标营根据对方骑兵的动向,立刻转动炮口,调整射角。
“第五旅,右翼突击!”骑兵第五旅转道向右,同样的,孙得功麾下的第三标营将炮口调整到右翼,这样一来,中间就剩下了一个标营,火力一下子显得不足。曹振彦回头看向孙得功的大阵,额头见汗,他奶奶的,今天真是碰到硬茬子了,这兴华军骑兵有古怪。
果然,曹振彦还没来得及细想,就见中间九个营的骑兵队分得更散,朝着排成横列的北洋新军步兵大阵冲杀而来,可是刚进入三里左右的位置,就有五支队伍向着左右弧线划过,然后变成了盘旋态势,仿佛就是在神武大炮的临界点不断撩拨北洋新军的情绪。
郎坦策马冲到曹振彦身边道:“大人,他们这是故意的,故意游离在神武大炮的射程之外,好把咱们钉在这里。”
连郎坦这么年轻的将领都看出来了,曹振彦自己还能看不出来吗?问题的关键是,三里的距离异常尴尬,兴华军骑兵之所以跑动起来,就是为了省去加速这个步骤,别的不说,以他们的战马的体力,在这里跟北洋新军消耗一个时辰没问题。一个时辰战场会发生什么变化谁也说不好,毕竟前线已经白热化了。
而且三里这个距离非常刁钻,如果北洋新军不管他们,调转炮口支援前线,这时候骑兵扑上来,只需要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到面前了,神武大炮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根本无法完成射击准备,毕竟掉头之后要重新调整射角,这需要一些时间。除非步兵能扛住对方骑兵的冲锋,但是曹振彦这时已经意识到,他们这种分散冲击的方法,就是为了让步兵火力分散,十五路骑兵,只要一路杀进来,步兵横阵就全完了。
从岳乐口中的信息,统帅部得知,曹振彦组建的北洋新军装备的主力火铳是改进型的鲁密铳,诚然,鲁密铳算是很不错的火器,射程远、精度高,但是鲁密铳有个致命弱点,就是没有近战能力。兴华军这边,不管是四四式还是四六式,都装备了三棱冲刺,这等于将长枪和火铳相结合,使步兵也有了近战能力,但是北洋新军没有,他们的士兵,每个人只是配发了一柄腰刀,近战能力很薄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烈火南明二十年,烈火南明二十年最新章节,烈火南明二十年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烈火南明二十年,烈火南明二十年最新章节,烈火南明二十年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