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对于日军的进攻方式十分了解。

  这完全取决于他的经历。

  金戈出生于大富之家,家境优越,毕业于鹰酱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在

  留学期间,他学习了先进的军事理论和各种新式战法,对军事战略、战术有深入研究。

  这使他具备了扎实的军事基础,能够从专业角度去分析和了解日本军队的作战特点。

  回国后,金戈加入果党,成为晋绥军852团特战大队队长,多次与日军交锋。

  他曾声东击西,在冬瓜山亲率数人端掉日军重火力炮兵阵地,并炸死了日军军官龟井次郎。

  这些实战经历让他直接接触到日本军队,熟悉日军的作战方式、武器装备和战术特点等。

  同时,金戈怀有强烈的报国之心和对日军的仇恨。

  “九一八”事变后,他的母亲死于日军坦克下,妻子柳文婷也被逼自尽。

  国仇家恨促使他深入研究日军,以寻找更有效的杀敌方法,为亲人报仇,同时也为了更好地抗击日军,保家卫国。

  看着小鬼子的阵型,金戈就知道武谷要使用步炮协同‌。

  那接下来就是波浪式冲锋‌。

  这是小鬼子的进攻套路。

  于是,金戈命令各部队快速进入掩体。

  十分钟后,再发起反击。

  至于为什么是十分钟?

  金戈根据多年的经验得知,日军的一波进攻只能维持十分钟。

  而第二次进攻间隙有三分钟。

  这个时间足够了。

  “十分钟后发起进攻,徐进弹幕!”

  “是,团长!”

  ……

  随着武谷一声令下。

  由迫击炮,九二式步兵炮,以及掷弹筒组成的日军火炮阵型朝着金戈伏击阵地发起猛烈的进攻。

  啾啾啾……轰隆隆……轰隆隆……

  一时之间,阵地上石头横飞,树木摧毁,出现一个又一个弹壳。

  整个阵地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

  爆炸产出的冲击波不断向四周散开,所到之处,树木,草地全都成了焦土。

  ……

  远处,120师师长看到这一幕,一脸吃惊:“不好,我们的兄弟部队有危险了。”

  “快,炮兵,给我提供火力支援!”

  “是,师长!”

  特务团快速组装火炮,调教,调整射击诸元,以及角度。

  等一连串的动作下来,几分钟已经过去了。

  “报告,炮兵全部准备完毕……”

  “不用试炮,三发急速射……给我打……”师长指挥道:“老子不过了!”

  这次,师长并没有携带107火箭炮,基本上都是轻武器,唯一的重武器就是60迫击炮。

  蹭蹭蹭……

  60毫米口径的炮弹快速弹出。

  呼呼呼……

  轰隆隆……轰隆隆……轰隆隆……

  正在准备采取波浪式冲锋‌的小鬼子被突如其来的轰炸,瞬间乱了阵型。

  奈何,全团只有5门炮击炮,数量太少了。

  加上是急速射,造成不了多少伤害。

  ……

  武谷这边。

  “八嘎,三点钟方向……第一炮兵中队,给我砸!!”

  “哈衣!”

  第一炮兵中队快速调整炮口,朝着师长这边发射炮弹。

  蹭蹭蹭……

  轰轰轰……轰隆隆……轰隆隆……

  一时之间,特务团伤亡不少。

  “师长,小鬼子的火力太猛了……”

  “快,找掩体躲起来……”师长心里清楚,他们并不是武谷联队的对手。

  特务团之所以这么做的目的是希望日军转移火力和注意力,为金戈争取时间。

  ……

  很快,金戈也注意到九点钟方向的师长他们。

  “这里怎么会有友军?”

  “司令员也没说啊!”

  “算了,不管了!”

  金戈管不了这么多了,十分钟一到:“3团的战士们,给我打……”

  徐进弹幕!!

  哔哔哔……

  当冲锋号响起那一刻,3团的战士们如排山倒海一般的气势朝着小鬼子方向杀了过去。

  “冲啊,杀啊!”

  与此同时。

  炮兵则是在后面提供火力支援。

  “徐进弹幕,100米……给我轰……”

  蹭蹭蹭……

  呼呼呼……

  轰隆隆……轰隆隆……

  炮弹永远落在步兵前方一百米处……

  如此精准的炮兵战术,惊呆了远处师长。

  刚刚躲进掩体的120师师长看到这一幕,直接麻了!

  “他娘的,这指挥官是谁啊!”

  “简直就是兵险奇招啊!”

  参谋长:“他居然敢在敌人换炮弹的时间缝隙中发起进攻?”

  “这简直就是不要命的打法啊!”

  “可不,敌人在进攻,你也发起进攻……这是哪门子战术?”

  参谋长和特务团团长对这种战斗方式十分不理解。

  突然。

  “师长,快看,这是什么战术?”

  师长拿起望远镜眺望:“我的乖乖……这炮弹永远比步兵快一百米……这不是……”

  “徐进弹幕吗?”

  “师长,什么是徐进弹幕战术?”

  师长:“这是步兵的最高待遇,所谓的徐进弹幕射击是一种军事战术术语。”

  “它是指炮兵火力形成的绵密弹幕随着步兵前进逐步向敌方防御纵深延伸,主要用于突破敌预有准备的防御。”

  “该战术在一战时期达到巅峰,要求炮兵与步兵协同精确到秒。”

  徐进弹幕射击战术的起源可追溯至‌第一次世界大战 期间,约翰牛军队在索姆河战役(1916年)中首次大规模应用该战术。 ‌

  所以,师长也知道一点。

  它是通过炮兵在步兵前方数百米处持续发射炮弹形成移动弹幕,为步兵冲锋提供火力掩护。

  该战术在索姆河战役中首次完善,并成为现代战争中炮火支援的重要基础。 ‌

  二战期间,各国军队进一步发展了炮火支援战术,包括逐次集中射击、双层徐进弹幕射击等变种。

  可以说,该战术仍被广泛应用于步兵突击和反坦克作战。 ‌

  师长露出惊讶的表情:“没想到,我军中居然有人懂得徐进弹幕战术……”

  “不知道这支部队的指挥官是谁?”

  师长已经迫不及待的见一见这支部队的指挥官。

  “师长,这徐进弹幕战术很难吗?”特务团团长从来没见过师长因为一个战术而如此震惊。

  “我们特务团能做到吗?”

  师长摇了摇头:“太难了……这不是一般的部队能完成的战术……”

  ……

  这几天催更票少得可怜啊,诸位,花个几秒钟点一下呗,顺便给本书一个好评,拜托了!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亮剑:我,李云龙眼中的败家子!,亮剑:我,李云龙眼中的败家子!最新章节,亮剑:我,李云龙眼中的败家子!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