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对于李云龙的观点感到十分认同,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别的不说,只要他们能够运用得当,抗战提前结束不是梦。

  越早结束抗战,就能进一步减少牺牲的同志和人民。

  随后便是徐高翔,所有人的目光转向他,想要看看这位新同志的看法。

  既然这位同志在国外这么有能量,能够弄来如此数量和强大的武器,想来一定有其独到的见解。

  徐高翔上来的一句话,便让在场的委员会成员精神一振。

  “落后就要挨打!”

  “这是一条不变的真理!”

  “一步慢,步步慢”

  “如果此时不能拥有,日后不知还要耗费多少时间和人力物力,来追赶他国的步伐”

  众人面色严肃的点点头,“这位小同志说的十分有理”

  “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日后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必然是来自国际各方的”

  “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一定不想见到我们这样的东方大国重新崛起”

  “可以想像的到,即便我们取得了抗战胜利,建立了国家政权”

  “在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震慑力情况下,想要获得国际上的话语权,必定十分艰难”

  “而那些敌对分子,一定会想法设法的对我们进行各种打压和封锁”

  “闭门造车的情况下,我们将会远远落后于敌国的步伐!”

  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我们手里没有,但挡不住他国手里有”

  徐高翔脸色十分严肃,将未来会出现的局面讲了出来。

  “这样一来,我们将会时刻面对来自敌对国家的核威慑!”

  “就像时时刻刻悬在脖子上的一把刀”

  徐高翔的这一番话,让大家明白,原子弹你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手里没有和手里有不用那是两个概念。

  坐在对面的人最终做出了定论,“小同志说的对”

  “这样的武器掌握在手中,是很有必要的嘛!”

  身旁的委员会成员纷纷表示同意。

  “我附议”

  “附议”

  “附议”

  ……

  接下来,就要讨论一下武器何时能够运到手,以及最佳的使用时机和最合适的目标。

  徐高翔先是给出了一个精确的日期,在三个月后,会直接使用运输机,运送两枚爆炸当量在五万吨的原子弹,送往指定地点。

  而至于威力更为巨大的氢弹,则最短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够拿到手。

  至于何时使用,就不是徐高翔可以参与讨论的了。

  该怎么运用这两枚原子弹,就是中央这边需要慎重考虑的事情了。

  可以想象,对于这个问题,中央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做出决定了。

  不过,他们八路军的发展和扩张,倒是可以继续提上日程。

  毕竟有一点已经是共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如果他们八路军没有足够的力量和底气,就算用了原子弹,也会遭受到巨大的打压。

  不用想都知道,南边的老将,一定不会放弃手中的权利。

  国共必有一战,所以他们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展出足够的军力。

  当用出原子弹后,要赶在国际上各国反应过来之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国家统一之战。

  不给敌对国家暗中使绊子的机会。

  随后,副总指挥和李云龙以及徐高翔没有再多待。

  在得到委员会,要保证原子弹顺利到手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进行队伍建设的指示后,便离开了此地,准备返回晋省。

  而对于队伍的建设问题,中央的指示中,明确提出了要着重建设空军和装甲部队的要求。

  没错,正如丁伟当初所想的那样,中央已经决定要建立单独的空军和装甲部队。

  规模都先暂定为一个师的编制,分别是空军第一师和第一装甲师。

  而为了保证部队的建设,不只是上次李云龙在太原到手的那些黄金。

  包括这次晋省战役结束后,缴获的所有战利品和资金,除去用于必要的建设外,其他全部用来发展建设空军第一师和装甲第一师。

  而至于建设这两个师的人选,最佳人选莫过于李云龙了。

  但考虑到李云龙还有作战部队的正职在,如此优秀的指战员,放到后方建设队伍,有些浪费的意思在。

  再者,虽然李云龙的功劳不小,但这升迁的速度也不能过快。

  不过虽然李云龙不能担任空军第一师或者装甲第一师的师长一职。

  但可以实行顾问挂职的安排,可以挂个副师长的虚职,为部队建设提供必要的援助和支持。

  同样,就连徐高翔也捞到了一个后勤部顾问的虚职,可以为两支部队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建议。

  而至于师长和政委的任职,就需要中央来仔细考虑和认命了。

  但其中的中层指挥官,例如团长和营长的人选,可以由总部以及各师自行进行挑选或者举荐。

  最后是编制的问题,在李云龙和徐高翔的建议下,鉴于空军和装甲部队的使用性质,不宜是使用旅一级的编制。

  而是直接由师部指挥团级作战,能够更为有效合理的运用其战斗力。

  而至于更为详细的团营连编制,就需要等到师长人选确认后,和李云龙以及徐高翔进行详细的讨论后,再行确定和上报了。

  离开这处隐蔽的白桦林后,副总指挥带着李云龙和徐高翔来到了延安。

  安排好两人在这里休息的事宜,副总指挥便先行返回了总部去。

  而李云龙和徐高翔需要在延安待上个两三天的时间。

  一方面,是可以为中央解答一些关于原子弹和氢弹的问题。

  另一方面,也可以趁此时间,先拿出一份关于建设空军第一师和装甲第一师的草案来。

  与此同时,就在徐高翔拉着李云龙来到抗大这里,感受一番这里的教学体系和制度的时候。

  来自斯大林老大哥的信件和来自德国的秘密访问团,先后来到了中央。

  虽然关系有远近亲疏,但不得不说,这态度上却是天差地别。

  在得知了信件的内容后,不少委员会的成员都是眉头一皱。

  这种态度可是让他们记忆犹新啊。

  想当初,来自共产国际的错误指挥,差点将他们带入歧途。

  他们能够走到今天,可都是靠的自己,现在轻飘飘一句话,就要他们自废武功么。!

  只有极少数的人,认为他们应该紧跟老大哥的步伐。

  至于来自德国的访问团……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亮剑:老李要枪不要!,亮剑:老李要枪不要!最新章节,亮剑:老李要枪不要!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