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邱?”厉渊重复了一声,似是想起来了什么,缓缓道:“听说祁峰王家族谱重新定立字辈,寻益丘行,无岁冷霜,凌卫晓风都已经过了。
按如今的应是新字辈了吧?”
学堂中站了一群年轻童子不敢擅自开口,唯有一旁的教书老者忙恭声:“回老祖,正是这新字辈。
如今的王家字辈是为:钦朝世宗,克孝友恭。永赞祖泽,际时昌雍。修齐明礼,嘉绪绵隆。
山下这近二三十年收入门中的王氏弟子都将是朝字辈的。”
厉渊微微颔首,转头看向一众童子中一个肤色微黄,神色紧张谦卑的女童,开口问道:“你唤什么名字?”
这女童显然没预料到自己能入了眼前这位大人的法眼。
只是她毕竟不过十岁出头,在面对这样的上位真修仍是身子止不住的颤抖,紧张的回话道:“回老祖,弟子名为王朝昕。”
这女子一向被家中父母教导着为人处事要谨小慎微,必要察言观色,通情达理。
厉渊淡淡点头,又面无异色的接连询问了几个孩童,甚至还关心过问了他们的修行进度。然后才面色恢复了冷厉,学堂中的气氛瞬间变得阴冷无比,一众孩童被森然阴气冻得瑟瑟发抖。
“今日,我将收王朝邱为我关门弟子,传授衣钵!”
此言一出,孩童们的眼中都忍不住惊羡无比的看向王朝邱,能成为门中两位老祖之一的弟子,其可谓是一步登天了!
甚至在一众初入修仙世界的孩童眼里,那飘渺无比的真修之位也都大有可能。
站在众人当中的王朝昕也惊羡无比的望着此刻成为众人眼中香饽饽的王朝邱,年纪尚小的她也想这般风光闪耀,但对于接受了爹娘十余年谨小慎微观念的她而言,这是一种不敢奢望的事情!
她在心中低声道:“人生来便各自有命,有的人命好生来就是大富大贵,有些人如我这般生来不过是活着罢了。怨不得旁人,要怨,就怨天命不公罢了。”
旁侧的厉渊冷眉扫过众人,精通御鬼炼魄的他在突破上位后也能够对心念善恶有所感知,众人的心中所想都大致的被他所感知到。
这些弟子从小就会被潜移默化的灌输着修行界的残酷,以及修道之艰难,欲修成道,必经诸苦。且,在他们被种下的世界观里,真修便是天了!
再往上的便是神灵一般的存在,是他们永生永世都无法触及的天地。
门中的教导便是劝勉众弟子勤加修炼,有生之年修到炼气后期,也算是个好归宿了。
而那些天资优异的弟子,自然不同。会被门中长老亲自教导,甚至收为徒弟,接触到的人与物便是天差地别。
但相比曾经的南绝百家,祁灵门的培养弟子已算良善,不少宗门甚至直接会把没有潜力的弟子当作仆人一般教化。
至于今日的南绝洲上,诸道九洲教化弟子和众生的理念各有不同,故而才有十二仙宗分界而治,九洲之法立洲而传。
厉渊收下了王朝邱后,便在门中通传了此事,整个祁灵门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名孩童的姓名。
当门中新入门弟子被二位老祖之一亲自收为关门弟子的消息传到愁云山时,正在洞府中修炼的王风昀脸上的喜色也被冲淡了。
他刚刚突破炼气中期,为了购置突破境界时所需的换血心丹,光了积攒十余年的积蓄,现在自己变得一穷二白,不知道往后还要为了灵石奔波忙碌多久才能触摸到炼气后期的门槛。
自己能以三十多岁的年龄踏入炼气中期,完全得益于那日观看天边戊土霞光与雷光相争之景所得的感悟。
即便自己劳心劳力,奔波一声,却比不上这位被老祖收为关门弟子的王朝邱,其往后再也不用为这些灵资发愁,只需要坐享其成,便能有品质更佳,品阶更高的灵物用来辅助修行。
甚至寻常人难如登天的真修之境,在有上位教导的情况下,只要舍得砸灵物,弟子灵根不算太差,心性尚可,能顺天时地利,便大有可能成功。
王风昀回想着当年所观戊土霞光之盛势,心中升起一道极度渴望登上更高境界的想法。
他已经摆脱了山门中对平庸弟子教化的桎梏,他有一颗同天上霞光般高远的心!
……
玄元界内,平静许久的司命天石再次绽放出璀璨的华光,惊动了一旁看守的灵傀。
宫阙之内的李元踏步走来,站在了司命天石旁,放眼看去,石碑上浮现出了三字。
“王风昀”!
“王风昀?”李元眉头皱起,这可不是未土转世的俗名!
“祁峰接连有两位真君转世,如今还有一位金丹可期的未来命数之人,当真是大兴之势!
但这王风昀自己一丁点印象都没有,绝不可能是自己留意到的那些资质不凡的弟子。”
李元心头疑惑更甚,他催动命石,念喝道:“司命巡天!”
司命天石上王风昀的名字逐渐放大,占据整个石碑,逐渐显现出一副画面来。
东南方漫天霞云滚滚如潮,雷霆阵阵,霞云与雷光交汇,在极远的天穹上空编织出一幅瑰丽壮观的奇景。
而在愁云山上,驻足观望的众弟子中,唯有王风昀的气运在这一刻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其头顶上原本是灰白色的碌碌众生命数,开始转化为淡淡青色,并且随着其修行这淡淡青光逐渐放大,化作了真修青云命数。
但如今,这青云命数竟然再生异变,青色云气中竟然浮现出一缕紫金命光!
紫金命数乃是有望金丹之人,或者本就代表着金丹真人的性命。
李元通过司命天石静静看观完了王风昀的一生,并没有值得离奇的地方,特别是姜真人归来后数次霞光显世时。
这王风昀修的便是戊土,即便他心性再强,修行再刻苦,此生顶多借观姜真人之余势练就一道戊土神通来。
但若说能诞生出一缕紫金真人命数,他说什么都是不信的。
即便是白素问也是成就之后才被司命天石感应到的。除非其修为被隐藏了,要么就是司命天石遇到了轮回神光的干扰显现出错。
如今未土转世还没有修成真修,也是登不了司命天石的。“王风昀……”
此人身份来历还待考证,而且即便是姜真人留下了什么手段,司命天石也不可能毫无感应。
“不是姜真人的手段,那又会是谁的?”李元的眉头紧锁,将来的大势只怕会更错综复杂了!
……
幽森的谷底,弥漫着腐臭与血腥交织的气息,月光艰难地穿透厚重云层,洒下几缕惨白的光,映照出几具神秘的身影。
这四道身影皆着黑袍,周身环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蛊雾,各种奇形怪状的蛊虫在其中蠢蠢欲动,发出细微的嗡鸣声。
这四人口中念念有词的催动着神通,把数以百计的蛊虫散入大地泥土中消失不见。
其中一人开口问道:“我们这样做真的有用吗?毕竟那祁灵门附近可是有扶桑灵木在的,就是再多的蛊虫也靠近不得这等至阳之物!”
“哼,自然不是靠这些蛊虫去送死的,扶桑灵木纵然有太阳之霸道,可其终究有限,超出方圆千里之地便会逐渐减弱,这以北的诺大地域都是广元山脉,总有祁灵门弟子走散被这些蛊虫所控。
只要一入了肉身,蛊虫便有了依仗,只要不靠扶桑灵木太近便能生存下去。
总有打探到玄冥阴炁道统传承的那一日,即便不能,也总可以引得那位修玄冥阴炁的上位真修出手。”
“不错,几位道友说的果然是真的。”
四人正在商量对策,这时,一道突兀的阴冷之声传来。
四位真修忙回神一看,只见一位身穿黑袍的冷厉男子悬浮半空,周身缭绕着滚滚黑雾,那黑雾似有生命般翻涌咆哮,隐隐能听到凄厉的鬼哭。他面容惨白如纸,眼眶深陷,幽玄的鬼火在其中跳跃,透着无尽的森冷与邪恶。
“你是……那鬼修上位!”
四人中一位年老的真修吓得面色一白,忙出声道:“大人饶命!我等皆乃九洲道统,蚀尸阴窟下的真修。还请看在……”
厉渊嘴角露出杀意,“既然被我撞见了,那便不必再提什么道统了!”
他伸手一招,千魂幡飞天而悬其头顶,滚滚黑雾四处弥漫,无数阴魂厉鬼呼啸着扑了出来,其中不乏真修鬼将。
四位蛊修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毙,他们双手迅速结印,口中念念有词。刹那间,蛊雾如汹涌的潮水般向鬼修扑去,无数蛊虫从雾中钻出,张牙舞爪,似要将一众厉鬼吞噬。
厉渊却不慌不忙,嘴角勾起一抹诡异的冷笑,抬手一挥,一道黑色的鬼气呼啸而出,与蛊雾正面碰撞。只听“轰”的一声巨响,强大的冲击力让周围的树木纷纷折断。鬼气如同一把利刃,轻易地撕开了蛊雾的防线,那些蛊虫在鬼气的侵蚀下,纷纷跌落,化为一滩黑水。
四名蛊修见状,心中大惊,连忙召回剩余蛊虫,凝聚成一只巨大的四足六翅蛊虫,向其发起二次攻击。蛊兽咆哮着,扬起尖锐的爪子,狠狠扑向鬼厉渊。
厉渊眼中幽光大盛,身形瞬间消失在原地。下一秒,他竟出现在蛊兽身后,伸出泛着神通的鬼手,直接插入蛊兽的身体。
这蛊兽痛苦地挣扎着,发出阵阵哀鸣,可厉渊神通的力量太过强大,它的身体只挣扎了几下便迅速被鬼气腐蚀,化作一团虚无。
四位蛊修法术被破,踉跄后退,嘴角溢血,满脸惊恐地看着眼前男子。
厉渊看到这一幕若有所思的颔首,周身鬼气愈发浓烈,似要将蛊修彻底淹没。在这强大的压迫感下,四位蛊道真修意识到,这场战斗,他们毫无胜算。
四周的阴魂厉鬼数以百计,重重叠叠的困住了四位真修,厉渊周身长发飞扬,发尾传来阵阵鬼哭狼嚎之音。
他盯着被一众阴魂厉鬼围困起来的四人,踩着玄云冷笑道:“四位远道而来,也是不容易,不如随我回山一坐?”
四位真修皆面色难看的甚至露出绝望神色。
厉渊见状,扫了几人一眼,身后一缕黑发飘起化作一只厉鬼,尖锐的发白长爪不停扒拉着四周空气,这鬼物张开锋利的牙齿,对着四人张牙舞爪的做动作。
“你们四人中只能有两人活,活着的机会可都是要靠自己争抢的!
我有些疑惑还要你们来为我解答一二。”
“不知大人有什么疑惑,小修能为老祖办事,甘之如饴!”
那名年岁大的老头最先抢着说话开口道,甚至丝毫对门派没有归属感!
厉渊见他如此识相,便继续问道:“那你可知,为何玄冥阴炁和传闻中没落的上蛊邪炁关系匪浅?”
听到这话老者也不由得一哆嗦,犹豫了片刻才道:“大人饶命,事关天上大人道统,小修实在不敢多言!
只知道原本玄冥阴炁与上蛊邪炁本该为一道,不过后来划分为两道,上蛊邪道声明不显,且被玄冥阴炁十分克制,如分主次。
我等蛊修一身神通,在大人您的面前都凭空被打压了半数还多,根本施展不出玄妙。”
厉渊听了脸上的神色微微一动,原来古时还有八炁之说,只不过后来上蛊邪炁被隐,显然就是这位上蛊真君的手笔了。
因为蚀尸阴窟乃是九洲道统,九洲背后必然有至少一位真君支持,哪怕上蛊一向隐世,且古书中甚至寻不到上蛊道统的有关讯息。
可蚀尸阴窟能位列九洲,那便绝非寻常之道统,没有真君撑腰,这诺大宗门早就要覆灭了。
所以这位上蛊真君必然是存在于太虚之中的,只不过其封锁了天下上蛊道统,失了气运供养,不需要可能也不缺如今的气运供养了。
但上蛊邪炁不但惧怕至阳正气,更忌讳玄冥阴炁这等世间至阴至邪的位格存在了。
只这一言,厉渊背后的李元便能够推测出这许多东西。
(本章完)
按如今的应是新字辈了吧?”
学堂中站了一群年轻童子不敢擅自开口,唯有一旁的教书老者忙恭声:“回老祖,正是这新字辈。
如今的王家字辈是为:钦朝世宗,克孝友恭。永赞祖泽,际时昌雍。修齐明礼,嘉绪绵隆。
山下这近二三十年收入门中的王氏弟子都将是朝字辈的。”
厉渊微微颔首,转头看向一众童子中一个肤色微黄,神色紧张谦卑的女童,开口问道:“你唤什么名字?”
这女童显然没预料到自己能入了眼前这位大人的法眼。
只是她毕竟不过十岁出头,在面对这样的上位真修仍是身子止不住的颤抖,紧张的回话道:“回老祖,弟子名为王朝昕。”
这女子一向被家中父母教导着为人处事要谨小慎微,必要察言观色,通情达理。
厉渊淡淡点头,又面无异色的接连询问了几个孩童,甚至还关心过问了他们的修行进度。然后才面色恢复了冷厉,学堂中的气氛瞬间变得阴冷无比,一众孩童被森然阴气冻得瑟瑟发抖。
“今日,我将收王朝邱为我关门弟子,传授衣钵!”
此言一出,孩童们的眼中都忍不住惊羡无比的看向王朝邱,能成为门中两位老祖之一的弟子,其可谓是一步登天了!
甚至在一众初入修仙世界的孩童眼里,那飘渺无比的真修之位也都大有可能。
站在众人当中的王朝昕也惊羡无比的望着此刻成为众人眼中香饽饽的王朝邱,年纪尚小的她也想这般风光闪耀,但对于接受了爹娘十余年谨小慎微观念的她而言,这是一种不敢奢望的事情!
她在心中低声道:“人生来便各自有命,有的人命好生来就是大富大贵,有些人如我这般生来不过是活着罢了。怨不得旁人,要怨,就怨天命不公罢了。”
旁侧的厉渊冷眉扫过众人,精通御鬼炼魄的他在突破上位后也能够对心念善恶有所感知,众人的心中所想都大致的被他所感知到。
这些弟子从小就会被潜移默化的灌输着修行界的残酷,以及修道之艰难,欲修成道,必经诸苦。且,在他们被种下的世界观里,真修便是天了!
再往上的便是神灵一般的存在,是他们永生永世都无法触及的天地。
门中的教导便是劝勉众弟子勤加修炼,有生之年修到炼气后期,也算是个好归宿了。
而那些天资优异的弟子,自然不同。会被门中长老亲自教导,甚至收为徒弟,接触到的人与物便是天差地别。
但相比曾经的南绝百家,祁灵门的培养弟子已算良善,不少宗门甚至直接会把没有潜力的弟子当作仆人一般教化。
至于今日的南绝洲上,诸道九洲教化弟子和众生的理念各有不同,故而才有十二仙宗分界而治,九洲之法立洲而传。
厉渊收下了王朝邱后,便在门中通传了此事,整个祁灵门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名孩童的姓名。
当门中新入门弟子被二位老祖之一亲自收为关门弟子的消息传到愁云山时,正在洞府中修炼的王风昀脸上的喜色也被冲淡了。
他刚刚突破炼气中期,为了购置突破境界时所需的换血心丹,光了积攒十余年的积蓄,现在自己变得一穷二白,不知道往后还要为了灵石奔波忙碌多久才能触摸到炼气后期的门槛。
自己能以三十多岁的年龄踏入炼气中期,完全得益于那日观看天边戊土霞光与雷光相争之景所得的感悟。
即便自己劳心劳力,奔波一声,却比不上这位被老祖收为关门弟子的王朝邱,其往后再也不用为这些灵资发愁,只需要坐享其成,便能有品质更佳,品阶更高的灵物用来辅助修行。
甚至寻常人难如登天的真修之境,在有上位教导的情况下,只要舍得砸灵物,弟子灵根不算太差,心性尚可,能顺天时地利,便大有可能成功。
王风昀回想着当年所观戊土霞光之盛势,心中升起一道极度渴望登上更高境界的想法。
他已经摆脱了山门中对平庸弟子教化的桎梏,他有一颗同天上霞光般高远的心!
……
玄元界内,平静许久的司命天石再次绽放出璀璨的华光,惊动了一旁看守的灵傀。
宫阙之内的李元踏步走来,站在了司命天石旁,放眼看去,石碑上浮现出了三字。
“王风昀”!
“王风昀?”李元眉头皱起,这可不是未土转世的俗名!
“祁峰接连有两位真君转世,如今还有一位金丹可期的未来命数之人,当真是大兴之势!
但这王风昀自己一丁点印象都没有,绝不可能是自己留意到的那些资质不凡的弟子。”
李元心头疑惑更甚,他催动命石,念喝道:“司命巡天!”
司命天石上王风昀的名字逐渐放大,占据整个石碑,逐渐显现出一副画面来。
东南方漫天霞云滚滚如潮,雷霆阵阵,霞云与雷光交汇,在极远的天穹上空编织出一幅瑰丽壮观的奇景。
而在愁云山上,驻足观望的众弟子中,唯有王风昀的气运在这一刻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其头顶上原本是灰白色的碌碌众生命数,开始转化为淡淡青色,并且随着其修行这淡淡青光逐渐放大,化作了真修青云命数。
但如今,这青云命数竟然再生异变,青色云气中竟然浮现出一缕紫金命光!
紫金命数乃是有望金丹之人,或者本就代表着金丹真人的性命。
李元通过司命天石静静看观完了王风昀的一生,并没有值得离奇的地方,特别是姜真人归来后数次霞光显世时。
这王风昀修的便是戊土,即便他心性再强,修行再刻苦,此生顶多借观姜真人之余势练就一道戊土神通来。
但若说能诞生出一缕紫金真人命数,他说什么都是不信的。
即便是白素问也是成就之后才被司命天石感应到的。除非其修为被隐藏了,要么就是司命天石遇到了轮回神光的干扰显现出错。
如今未土转世还没有修成真修,也是登不了司命天石的。“王风昀……”
此人身份来历还待考证,而且即便是姜真人留下了什么手段,司命天石也不可能毫无感应。
“不是姜真人的手段,那又会是谁的?”李元的眉头紧锁,将来的大势只怕会更错综复杂了!
……
幽森的谷底,弥漫着腐臭与血腥交织的气息,月光艰难地穿透厚重云层,洒下几缕惨白的光,映照出几具神秘的身影。
这四道身影皆着黑袍,周身环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蛊雾,各种奇形怪状的蛊虫在其中蠢蠢欲动,发出细微的嗡鸣声。
这四人口中念念有词的催动着神通,把数以百计的蛊虫散入大地泥土中消失不见。
其中一人开口问道:“我们这样做真的有用吗?毕竟那祁灵门附近可是有扶桑灵木在的,就是再多的蛊虫也靠近不得这等至阳之物!”
“哼,自然不是靠这些蛊虫去送死的,扶桑灵木纵然有太阳之霸道,可其终究有限,超出方圆千里之地便会逐渐减弱,这以北的诺大地域都是广元山脉,总有祁灵门弟子走散被这些蛊虫所控。
只要一入了肉身,蛊虫便有了依仗,只要不靠扶桑灵木太近便能生存下去。
总有打探到玄冥阴炁道统传承的那一日,即便不能,也总可以引得那位修玄冥阴炁的上位真修出手。”
“不错,几位道友说的果然是真的。”
四人正在商量对策,这时,一道突兀的阴冷之声传来。
四位真修忙回神一看,只见一位身穿黑袍的冷厉男子悬浮半空,周身缭绕着滚滚黑雾,那黑雾似有生命般翻涌咆哮,隐隐能听到凄厉的鬼哭。他面容惨白如纸,眼眶深陷,幽玄的鬼火在其中跳跃,透着无尽的森冷与邪恶。
“你是……那鬼修上位!”
四人中一位年老的真修吓得面色一白,忙出声道:“大人饶命!我等皆乃九洲道统,蚀尸阴窟下的真修。还请看在……”
厉渊嘴角露出杀意,“既然被我撞见了,那便不必再提什么道统了!”
他伸手一招,千魂幡飞天而悬其头顶,滚滚黑雾四处弥漫,无数阴魂厉鬼呼啸着扑了出来,其中不乏真修鬼将。
四位蛊修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毙,他们双手迅速结印,口中念念有词。刹那间,蛊雾如汹涌的潮水般向鬼修扑去,无数蛊虫从雾中钻出,张牙舞爪,似要将一众厉鬼吞噬。
厉渊却不慌不忙,嘴角勾起一抹诡异的冷笑,抬手一挥,一道黑色的鬼气呼啸而出,与蛊雾正面碰撞。只听“轰”的一声巨响,强大的冲击力让周围的树木纷纷折断。鬼气如同一把利刃,轻易地撕开了蛊雾的防线,那些蛊虫在鬼气的侵蚀下,纷纷跌落,化为一滩黑水。
四名蛊修见状,心中大惊,连忙召回剩余蛊虫,凝聚成一只巨大的四足六翅蛊虫,向其发起二次攻击。蛊兽咆哮着,扬起尖锐的爪子,狠狠扑向鬼厉渊。
厉渊眼中幽光大盛,身形瞬间消失在原地。下一秒,他竟出现在蛊兽身后,伸出泛着神通的鬼手,直接插入蛊兽的身体。
这蛊兽痛苦地挣扎着,发出阵阵哀鸣,可厉渊神通的力量太过强大,它的身体只挣扎了几下便迅速被鬼气腐蚀,化作一团虚无。
四位蛊修法术被破,踉跄后退,嘴角溢血,满脸惊恐地看着眼前男子。
厉渊看到这一幕若有所思的颔首,周身鬼气愈发浓烈,似要将蛊修彻底淹没。在这强大的压迫感下,四位蛊道真修意识到,这场战斗,他们毫无胜算。
四周的阴魂厉鬼数以百计,重重叠叠的困住了四位真修,厉渊周身长发飞扬,发尾传来阵阵鬼哭狼嚎之音。
他盯着被一众阴魂厉鬼围困起来的四人,踩着玄云冷笑道:“四位远道而来,也是不容易,不如随我回山一坐?”
四位真修皆面色难看的甚至露出绝望神色。
厉渊见状,扫了几人一眼,身后一缕黑发飘起化作一只厉鬼,尖锐的发白长爪不停扒拉着四周空气,这鬼物张开锋利的牙齿,对着四人张牙舞爪的做动作。
“你们四人中只能有两人活,活着的机会可都是要靠自己争抢的!
我有些疑惑还要你们来为我解答一二。”
“不知大人有什么疑惑,小修能为老祖办事,甘之如饴!”
那名年岁大的老头最先抢着说话开口道,甚至丝毫对门派没有归属感!
厉渊见他如此识相,便继续问道:“那你可知,为何玄冥阴炁和传闻中没落的上蛊邪炁关系匪浅?”
听到这话老者也不由得一哆嗦,犹豫了片刻才道:“大人饶命,事关天上大人道统,小修实在不敢多言!
只知道原本玄冥阴炁与上蛊邪炁本该为一道,不过后来划分为两道,上蛊邪道声明不显,且被玄冥阴炁十分克制,如分主次。
我等蛊修一身神通,在大人您的面前都凭空被打压了半数还多,根本施展不出玄妙。”
厉渊听了脸上的神色微微一动,原来古时还有八炁之说,只不过后来上蛊邪炁被隐,显然就是这位上蛊真君的手笔了。
因为蚀尸阴窟乃是九洲道统,九洲背后必然有至少一位真君支持,哪怕上蛊一向隐世,且古书中甚至寻不到上蛊道统的有关讯息。
可蚀尸阴窟能位列九洲,那便绝非寻常之道统,没有真君撑腰,这诺大宗门早就要覆灭了。
所以这位上蛊真君必然是存在于太虚之中的,只不过其封锁了天下上蛊道统,失了气运供养,不需要可能也不缺如今的气运供养了。
但上蛊邪炁不但惧怕至阳正气,更忌讳玄冥阴炁这等世间至阴至邪的位格存在了。
只这一言,厉渊背后的李元便能够推测出这许多东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