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影响力人物的呼吁还是有作用的。

  比如,国际舆论上出现讨论声,一些人认为掌握清洁能源技术后应该公开,并让全人类使用清洁能源,就可以大大降低污染。

  另外,也有媒体记者专门进行采访。

  新闻官针对清洁能源的提问做出了详细说明,“新核能源技术,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好多研究还在实验中。”

  “我们也相信,这项技术未来会得到普遍应用,帮助降低能源制造带来的污染,给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助益……”

  一句话的重点是‘没有完全掌握’、‘未来’,同时也避开了‘公开技术’的问题。

  技术掌握的程度是很难说的,未来则是不确定的。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人都对新核能源有期待。

  舆论只是舆论,不能直接决定什么。

  好多机构和国家都对新核能源非常的抵触,一些能源大国都在此列,即便地球另一边的国家,也同样有大资本抵触新核能源。

  能源,牵扯了巨大的利益。

  如果国内真正公开了新核能源的技术,一些以能源出口为经济支柱的国家会瞬间破产,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主要盈利手段的企业,也同样面临破产危机。

  此外,能源牵扯到人类发展的方方面面。

  汽车行业,就是一个例子,新核能源暂时只能用来建造大型发电厂,若是新核能源大面积覆盖,电力价格肯定会不断下跌,电力汽车的用量就会大大增加。

  一些传统汽车企业,本来已经受到电力汽车的冲击,电力价格预计再下跌,好多就可以提前宣布破产了。

  等等。

  能源的影响实在太大了,不可能因为舆论影响就做出什么决定。

  新闻官还针对记者提到的‘基础理论公开’做出了回应,“在这里,必须明确一点,我们从未插手过基础物理理论研究领域。”

  “基础物理,尤其是新物理方向上,基础的理论本来就是公开的,而且大部分核心的研究都出自国内。”

  “我知道的,就有基础力关系模型、能量力场规范理论,等等。”

  “基础理论的公开是国际共识,我们已经做到了。”

  有记者不甘心的问出了低温核聚变的理论问题。

  新闻官根本不理会,“我刚才已经做出了回答--我们已经做到了。”

  新闻发布会以后,舆论上出现了很多讨论的声音。

  好多人都认为新闻官说的没有问题,他针对新核能源、理论公开说了很多,新物理方向的理论确实都出自国内。

  若不是国内学者(张硕)公开了理论,国际甚至都不知道有新物理。

  张硕塑造了源点论,要把基础理论公开了出去。

  其他公开的还有基于源点论的‘电磁力与引力的理论关联’、‘电磁力与强力的理论关联’,都是新物理科技研究的基础。

  现在核心的技术研究,包括混乱力场实验、引力制造,都是以公开理论为基础进行的,国际也是凭借公开的理论,才能有机会投入到引力技术的研究中。

  以理论为基础研究出的技术,自然就没有公开的道理了。

  有些人继续讨论着低温核聚变原理,并认为低温核聚变也许不牵扯‘新理论’,只和技术有关。

  引力技术,就没有人讨论了。

  引力制造技术就是以公开理论为基础,只是研究到现在是很尴尬的。

  一些国家和机构宣称拥有国际顶尖的人才和研究团队,结果一个技术研究到现在,制造的最高强度还不到地球引力的一半,而国内早已经掌握强度超过地球引力的引力制造技术。

  舆论,仍旧在继续。

  面对一个科技蓬勃发展的时代,围绕新物理科技有着说不完的话题。

  有些机构则是凭借特殊渠道的信息,得到了一些重要结论。

  首先,引力飞行器上的能源装置是低温核聚变结合核转电的技术被确定下来。

  另外,还知道国内人造太阳项目中,有团队专门测定核聚变实验中的‘强力特性’。

  “这个信息非常重要。”

  “他们是做核聚变反应过程中,强力指数的评估测定。”

  “强力指数评估,也就是针对强力环境进行一种数值的评估,肯定会对应一些技术,包括原子核核力拆分,也可能是引力技术。”

  “我问过普林斯顿大学的麦克斯-博拉博士,他认为强力测定评估,也可能和低温核聚变有关。”

  “强力,可能具有促进核反应的效果,增加强力,也许就可以让低温核聚变持续进行。”

  一些听到信息的核物理学顿时豁然开朗,他们一直都在思考低温核聚变持续反应的问题,但核聚变在低于一亿摄氏度环境下,根本是不可能自主持续反应的。

  这是常识,也是大量实验得出的结论。

  现在听到‘强力促进核反应’的推断,顿时觉得一切都说得通了,以某种技术制造出特殊的强力环境,来促进低温核聚变的自主运转,并让反应保持在某个特定强度下,再利用核转电技术实现电力转化。

  技术逻辑,一片畅通。

  “问题在于,如何制造出促进核反应的强力环境呢?”

  “……”

  “……”

  所有收起了笑容,面面相觑。

  一切好像又回到了原点,即便知道强力环境能促进核反应,又有什么意义?

  强力,怎么制造?

  混乱力场倒是能转化为强力,但激发的是原子核核力拆分反应,是一种新型的核裂变,一定程度上和核聚变是逆反应。

  其他……

  完全不知道了!

  ……

  源点论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最初建立的时候,有实验团队在研究引力技术。

  近两年时间,研究中心没有再进行大型实验,完全变成了理论中心,成为了国际新物理理论研究的‘圣地’,也是新物理最具代表的‘源点论’的发源地。

  研究中心所支持的《源点物理》期刊,已经成为了新物理领域的第一学术期刊。

  新物理,才是国际物理的主方向,也是最受到关注的方向。

  所以,说《源点物理》是物理学影响力最大、最受关注的期刊一点都不为过。

  学术期刊的发展只是一方面。

  源点论研究中心在很多方面,都已经跻身顶尖学术机构行列。

  包括主持的会议、研究组织。

  也包括人才。

  研究中心早已不是刚建立的时候,单单研究员的数量就超过七十人,理论物理方向的研究员数量占据三分之一。

  最核心的理论办公室中,汤海益、郭华、刘明昆等人,早就升为了‘研究员’。

  薛柏坤、王强等人,则是更加核心的研究人员。

  实验物理方向也有十几个研究员,规模上并没有扩大太多,他们做的都是小的实验研究,或者只是以实验做理论验证工作。

  姚启明也是其中之一,他依旧担任实验间的主任,是研究中心的高级管理。

  近来没有大型实验项目,姚启明也变得非常清闲,甚至说无事可做。

  现在姚启明就在办公楼门口,和前来的邱志超说着闲话。

  “这日子太无聊了,什么事情都没有,天天白拿工资。”

  “我还拿了两份工资,又是教授,又是研究员,而且是有假就能休,学生们放暑假,我也放了差点一个月。”

  “真是太无聊了,比不上你啊!”

  姚启明无奈的摇头。

  邱志超听着都想揍人,他狠狠地咬牙,回怼道,“你要是觉得太闲了,赶紧重回电磁学实验室,继续管学生实验!”

  他是来谈量子物理实验室的项目合作,事情谈完了以后,碰到姚启明就闲聊几句。

  结果被对方凡尔赛了!

  姚启明的脸上依旧带着无奈,他长叹了口气,摇头道,“现在也没有差别啊。”

  “以前我想的是在电磁学实验室混到退休,而现在变成了源点论研究中心。”

  “都一样,都一样!”

  现在和原来当然不一样,他的研究员级别已经升到了二级,还兼任苏东大学物理学院的教授。

  二级待遇,两份工资!

  想想,都美滋滋……

  邱志超用力攥住了拳头,他真是感觉非常郁闷。

  他们都是物理学院的教授。

  原来姚启明是电磁学实验室的主任,电磁学实验室就只是校级科研机构,专门为了学生做物理实验建造的。

  姚启明的工作就是管理实验室,手头上也不可能有什么好项目,所谓的‘实验室主任’都赶不上量子物理实验室的普通研究员。

  虽然学术水平很难评个高下,但邱志超自认为要比姚启明强的多。

  他可是量子物理实验室的主任研究员,手头上有几百万经费的大项目,研究的是代表高端科技的量子计算。

  现在好像比不上了。

  姚启明‘靠运气’跟着张硕完成了引力技术的实验研究。

  这一个研究能吃一辈子。

  姚启明的职级也好、名气也好,都要比自己强出一些了。

  面对姚启明的凡尔赛论调,邱志超实在给不出好脸色,他继续怼道,“行吧,行吧,你厉害,你厉害。”

  “现在还能怎么样?你也没什么事情做了,人生已经一眼看到头。”

  “就这样了!”

  “还真是像你说的,只能在这里混到退休了。”

  “你的人生已经结束了!”

  邱志超说完没等姚启明反应,就很干脆的转身离开了。

  “切~~~”

  “就是嫉妒我!”

  “还什么人生结束了?我他么……”

  姚启明看着他的背影吐槽了一句,随后敏敏嘴转身进了办公楼。

  其实,他也有点郁闷。

  作为一个研究员,又身在代表新物理理论的源点论研究中心,他也希望能够进行最顶尖的实验研究。

  结果,什么都没有。

  在引力技术研究完成以后,好像就变得无事可做了。

  “唉~~~”

  姚启明长叹了口气,他抬头朝楼梯口看了眼,旋即快步走了上去。

  他去了张硕的办公室。

  张硕的办公室在二楼最里面,办公室门口并没有标牌,只是有两个持枪警卫一脸肃穆的站在门口。

  姚启明挥手打了个招呼,随后敲向了办公室的门。

  他是‘例行’来汇报工作。

  每一次张硕回到研究中心,他都会来汇报工作,也就是说明一下团队的项目进展以及一些研究中心的问题,等等。

  姚启明手头上没有大项目,实验间的设备大多都处在停滞维护状态。

  汇报工作,也就是随意的聊上几句而已。

  之前来汇报工作,聊上几句以后就可以离开了。

  这次不一样。

  张硕喊住了姚启明,开口道,“姚主任,你先别走,我有工作要交代。”

  “有工作?你说!”

  姚启明摆出一副认真的态度,他也没有在意,张硕一般交代的都是人员管理工作,又或者说一下会议、成果发布等问题,基本上都和研究无关。

  或许也因为,有理论方向研究的问题,也不会和他说……

  张硕拿出几页打印好的文件,递给姚启明说道,“姚主任,你按照这上面的要求去准备实验吧。”

  “我们要重启引力实验!”

  “还有,注意一下保密问题,从今天开始,实验间不允许外人进入。”

  “……”

  姚启明愣了一下,反应过来马上接过了文件,并带着激动说道,“放心吧,我一定做好!一定做好!”

  “保密,对吧?一定!实验间,谁也不能进!”

  “交给我好了!”

  他带着激动离开了办公室,路上扫了几眼文件上的内容,大致明白是对于引力实验进行调整,似乎是改变了‘媒介材料’。

  为什么?

  姚启明不明白,但他也不会去深究。

  好多理论问题根本是搞不明白的,更不用说,张硕安排的新实验工作一定是最前沿的研究,存在某些未公开的理论,还有一些新的内容。

  他是感觉很激动,走在路上的时候腿都不断颤抖。

  到了实验间的办公室,他把文件放在桌上,正要仔细的看内容,忽然想到了什么,马上拿起电话拨给了邱志超。

  对面。

  邱志超带着疑惑拿起手机,就听到姚启明的喊声,“老邱,你说错了!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哈哈~~”

  “嘟嘟嘟……”

  邱志超愣愣的盯着手机屏幕,脑子里回荡着那句‘人生刚刚开始’。

  过了好半天,他对着手机喷出一句,“有病!”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科研从博士生开始,科研从博士生开始最新章节,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