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云舟刚踏出一步,脚下土地突然剧烈震动。

  无数惨白的骨手破土而出,腐烂的手指如铁钳般死死扣住他的脚踝!

  “还我命来......”

  “陪我们一起死......”

  “地下好冷啊......”

  凄厉的哀嚎从四面八方涌来,楚云舟低头看去,只见无数亡魂正从坟冢中爬出。

  它们有的浑身溃烂,蛆虫在空洞的眼眶中蠕动;

  有的只剩半边身子,拖着腐烂的肠子向他爬来;

  更有婴孩状的鬼物,浑身青紫,咧着没有牙齿的嘴发出刺耳的啼哭!

  文心玉册疯狂示警:

  【阴煞缠足,寸步难行!】

  可怕的是,楚云舟发现自己的文气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冻结。

  那些抓住他脚踝的鬼手,每只都散发着刺骨的寒意,让他的双腿渐渐失去知觉。

  “滚开!”

  他本能地抬脚想踢,却发现根本挣脱不开。

  反而因为这一动怒,更多鬼手从地下伸出,有的已经攀上他的膝盖!

  阴气开始顺着经脉上行,文气的流转越来越滞涩......

  危急关头,楚云舟突然想起老者说过的话:

  “恐惧,才是它们最好的养分。”

  他深吸一口气,竟不再挣扎,而是挺直腰背,目光如炬地望向那些亡魂。

  “天地有正气。”

  第一句出口,攀在他左腿的鬼手突然冒起青烟!

  “杂然赋流形!”

  第二句诵出,右腿的鬼手发出“嗤嗤”的灼烧声,竟开始融化!

  楚云舟越诵越响,声音如黄钟大吕,震得整个空间都在颤抖: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每诵一句,他身上的鬼手就脱落一批。

  当诵到“时穷节乃见”时,所有亡魂都发出凄厉的惨叫,如潮水般退去!

  最惊人的是,那些退去的亡魂并没有消失,而是跪伏在数丈之外,竟对着楚云舟遥遥叩拜!

  文心玉册绽放出前所未有的金光:

  【正气所至,万邪俯首!】

  迷雾再次散尽,这次出现的不是石碑,而是一扇青铜大门。门上刻着四个遒劲的大字:

  “正气长存”

  老者的声音终于带上了一丝郑重:

  “好一个‘天地有正气'!这一关,你不仅破了恐惧,更让亡魂心服。这扇门后,便是真正的传承......”

  雾气彻底散尽,那位素白儒袍的老者终于现出真身,悠然站在青铜大门前。

  他白须飘飘,眼角堆满笑纹,手中那支青玉毛笔还顽皮地转了个圈,活像个恶作剧得逞的老顽童。

  楚云舟一见他这副模样,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前辈这般戏弄晚辈,很有趣么?”

  “有趣!当然有趣!”

  老者哈哈大笑,白胡子一翘一翘的,

  “老夫等了数千年,总算等到个能连破四关的小家伙,怎能不好好玩玩?”

  楚云舟深吸一口气,强压住火气:

  “敢问前辈,究竟是何方神圣?”

  “猜猜看?”

  老者眨眨眼,故意把青玉毛笔藏在身后,“猜对了有奖,猜错了......”

  他突然从袖中掏出一个酒葫芦,“就罚你陪老夫喝一杯!”

  楚云舟皱眉思索:

  “可是青州书院的山长?”

  楚云舟目光微动,在心中细细思量起来。

  青州书院乃青州文脉之首,历代山长皆是当世大儒,不仅学问通天,更需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胸襟。

  眼前这位前辈虽然修为深不可测,但行事作风与书院那些严肃方正的山长们实在相去甚远。

  “不对,”

  他轻轻摇头,

  “青州书院的山长们最重礼法,断不会如此......”

  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险些说出“为老不尊”四字。

  老者闻言哈哈大笑,白胡子都翘了起来:

  “说得好!那些老古板整天板着脸,哪有我这般逍遥自在?”

  说着竟原地转了个圈,儒袍下摆飞扬,活像个顽童。

  “那......是朝廷隐退的翰林学士?”

  “又错!”

  老者笑得前仰后合,“那些酸儒见到鬼早就吓晕了!”

  楚云舟连猜七八个身份,老者不是摇头晃脑,就是挤眉弄眼。

  老者忽然收敛笑意,白须无风自动,眼中泛起沧桑的金芒。

  他轻轻抬手,整座乱葬岗瞬间化作虚无,四周景象如水流般褪去,显露出一片浩瀚星空。

  “痴儿啊......”

  老者的声音忽然变得空灵悠远,每个字都仿佛带着岁月的回响,

  “老夫并非当世之人。”

  他的身形渐渐虚化,显露出本相。

  一道由无数金色文字凝聚而成的身影,头顶悬浮着五个古朴大字,每一个字都散发着镇压天地的气息。

  文心玉册突然脱手飞出,在空中剧烈颤抖,仿佛在朝拜君王。

  “吾乃文圣一缕残魂,自万年前大劫后游离人间。”

  老者的声音如同黄钟大吕,震得星辰都在轻颤,

  “这数千年来,我看过王朝更迭,见过沧海桑田,只为寻一个真正的传人。”

  楚云舟震惊地看着眼前景象。

  老者身上流转的文字,赫然是早已失传的太古儒文!

  那些笔画间蕴含的道韵,竟让他的文气自行运转起来。

  “您...您真是文圣?”

  楚云舟声音发颤,

  “那为何要设下这些......”

  “考验?”

  老者,或者说文圣残魂轻笑一声,星空随着他的笑声泛起涟漪,

  “因为真正的传承,不在经卷,而在人心。”

  楚云舟听完文圣残魂的话语,神色却出奇地平静。

  他既没有因为获得圣贤传承而狂喜,也没有因面对上古大能而惶恐,只是静静地站在原地,目光清澈如初。

  文圣残魂的眼中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欣赏,那目光如同穿越万年时光的长者,终于看到了值得托付的后人。

  “随我来。”

  老者衣袖轻挥,星空骤然变幻。

  待楚云舟回过神来,已站在一座残破的石碑前。

  这石碑通体黝黑,表面布满裂痕,却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古老气息。

  碑面上刻着几行模糊的文字:

  楚云舟凝神望向石碑,却发现那些文字仿佛蒙着一层朦胧的雾气,无论如何定睛凝视,都只能看到模糊的轮廓。

  但即便如此,他依然能感受到字里行间那股磅礴的气势。

  每一笔都如苍龙摆尾,在石碑上留下深达寸许的刻痕;

  每一划都似利剑出鞘,透着斩破天地的锋芒。

  那些看不清的文字仿佛在石碑上流动,时而如惊涛拍岸,时而似潜龙在渊,将“铁画银钩”四字诠释得淋漓尽致。

  就在楚云舟震撼之际,老者的声音从虚无中传来:

  “此碑乃文圣证道时所留。当年他刻完最后一句,便大笑三声,踏空而去......”

  楚云舟刚想询问这石碑的来历,却发现文圣残魂的身影已然消散。

  四周景象再次变幻,他竟置身于一个奇异的空间。

  身旁五丈之外全部都是漆黑的。

  唯有石碑自发地产生着光芒。

  楚云舟凝视着石碑上那四个苍劲古朴的大字。

  “为何求道?”

  每个笔画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深意。

  他伸出手,指尖轻轻触碰冰冷的碑面,顿时感受到一股浩瀚的意念涌入心头。

  四周的黑暗开始涌动,仿佛在等待他的回答。

  楚云舟的指尖在石碑上微微颤抖,脑海中如走马灯般闪过无数画面。

  他看见幼时的自己,站在私塾窗外偷听讲学,被富家子弟用石子砸得头破血流;

  看见县衙门前,老农跪地哭诉田产被占,却被衙役一脚踢开的场景;

  更看见母亲病重时,自己冒雨跑遍全城药铺,却因银钱不够被拒之门外的那个雨夜......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科举证道:从落第书生到人间至圣,科举证道:从落第书生到人间至圣最新章节,科举证道:从落第书生到人间至圣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