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051052章:出乎意料的作品!(今天

  第375章 051-052章:出乎意料的作品!(今天5000字)

  【PS:名字没改,应该是:高瓴科技,终于要上市了!】

  高瓴的这款笔记本电脑,被命名为高瓴matebook。

  硬件方面的研发,难度并不大,核心难点,还是在于天生会画APP的设计和研发,尤其是人工智能板块的方天绘画引擎的研发。

  方天绘画引擎在后世,基于的硬件条件,才能拥有丝滑的流畅度,相比较现在2014年,那真的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在这样的前提下,还要匹配现在不太妙的硬件条件。

  更重要的是,高怀钧为了‘轻薄’概念,还要压缩本来就剩下不多的硬件条件。

  吴恩达想想就觉得自己头大。

  这是一款基于AI底层算法的核心逻辑引擎。

  高瓴人工智能团队以前也研发出来过美颜神器和高瓴地图两款APP,所以对这个也不算是毫无经验。

  不过,这是属于更为底层算法的引擎类产品的研发。

  为此,高怀钧不得不捏着鼻子,配置了一个专门的研发团队,这個研发团队主要是服务于人工智能APP类产品的研发。

  而高怀钧想得更远。

  现在高瓴的科技树越点越深,很多东西,都超乎了他的掌控之外。

  他的知识面,已经很难匹配得上那么深入的算法研发了。

  因此,他专门在几大分公司之上,配置了一个专门的高瓴中央研究院。

  这一个高瓴中央研究院不隶属于任何一个分公司,而是直接隶属于高瓴ICT管理委员会,直接向高怀钧进行工作汇报!

  高瓴将从顶层进行设计,专门针对一些高怀钧脑子中有的前沿概念,进行基础性的研发。

  科技树越点越深,单靠高怀钧一个人。

  可不行!

  而这一个中央研究院,有别于各大分公司偏向于工程应用。

  高瓴中研院,主要针对一些前沿科学的理论性研究。

  找的人,全部都会是基础科学的博士!

  比如材料组,主要针对基础电池材料的研发,什么钠离子,锂离子类材料的研发等等。

  比如计算与存储组,主要是针对垂直领域大模型和图神经网络方向研究实习生,参与相关算法研究。

  比如车联网创新组,包括智能驾驶、ADAS、车辆控制方向。不过,从实际的招聘情况来看,车联网创新中心虽然冠的是车联网的名,但显然对基于传感器的自动驾驶兴趣更为浓厚。

  陆陆续续,把原有的一些博士都转移了过来,搭起了架子,再陆陆续续开始招聘新的博士人选,只有一些比较稀缺的方向,比如算法类,或者是自动驾驶类这种专业,才会考虑硕士级别的人选。

  预计,整个高瓴中研院,在2016年前,完成1000名左右的核心研发人员的搭建。

  招聘消息放出去之后,整个学界都是为之震惊了。

  1000名左右的博士级研发人员的招聘,可不是小数目!

  这个是啥概念?

  比如西南大学,这样一个普通的211级别的学校,在2024年了,专任教师也就3265人。

  而且里头很大部分都是一些农学,林学等边缘学科,以及部分社科类学科的博士。

  更不要说2014年那个博士都难招聘的年代了!

  基本上一所211院校,能有个1000名博士,都算是非常不错的了。

  像高瓴这1000名左右的博士,而且全部都是前沿领域的博士,在2012妥妥地可以和一些211强校PK了!

  甚至。。。

  高瓴中研院,已经开启了博士后的招聘工作。

  这妥妥地要做大做强了!

  好家伙!

  这好家伙!

  “现在国内企业里头,也就中为可以和之较量一番吧?”

  “中为也不行,中为主要是通信工程板块的研究,其他的都很一般。”

  “华国电子科技领域和汽车领域,敢百分百说超越高瓴的,可没有。”

  “现在高瓴真的是越来越高大上了,居然连中研院都搞出来了,牛皮牛皮。”

  “现在高瓴内部竞争真的是越来越大了,连研究院都搞出来了,以后不知道会搞出什么高科技的东西出来。”

  “现在高瓴点的科技树,真的越来越牛叉了,确定这是一家华国的企业吗?是一家以山寨闻名的国家的企业?这让我身处其中,都有些不自信了!”

  “是啊!是啊!真的是亚历山大!”.

  在高瓴内部,在为高瓴中研院这种高大上的部门所感到震惊的同时,高怀钧却是没有想太多,他现在在为高瓴未来的发展而伤透了脑筋。

  虽然高瓴的销售额,是以指数级在爆发式地增长,但是消耗的资金,这绝对是一个超级恐怖的数字。

  大量的技术在迅速地积累,但是要迭代这越摊越大的摊子,则必须投入更多的资金。

  就比如这高瓴中研院,干脆就是一个直接搞基础性研发的。

  那真的可以说得上一个消金兽。

  1000人的博士团队,单单他们的工资以及五险一金还有各种补贴,就得花个三四个亿。

  再加上他们试验用的材料,设备,以及消耗的恐怖的资源,比如电能等等,这里又是四五个亿元。

  他们实验室用的东西,都基本上是进口,那真的可以说是又少又贵,而且还要排队等货,你这向谁说理去!

  单单高瓴中研院就十个亿一年投进去了,这还不包括更为烧钱的高瓴芯片,高瓴电池,高瓴人工智能这些研发人员数量都是超过1000人的大型团队。

  很难想象,这么多的研发人员,高瓴是怎么支撑得起来的。

  像连想公司,整个公司的研发人员加起来,都比不上高瓴的一个高瓴科技的研发人员多。

  而它现在的销售体量,甚至超过高瓴所有公司销量量的总和!

  高瓴这积聚的研发能量,的确是太吓人了!

  在高瓴的年度财务工作会议上,高瓴的首席财务官张舯着重汇报了高瓴科技研发板块的消耗情况。

  “我们现在针对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本财务财年年度研发费用消耗的情况,进行一个总结和分析。”

  “目前高瓴科技拥有研发人员4213人次,研发人员工资消耗的资金为将近8.4亿元,研发资源消耗为约5亿元,合计为13.4亿元。”

  “高瓴车辆已有研发人员3625人次,研发人员共需耗费工资为约7.3亿元,研发资源消耗为10亿元,合计为17.3亿元。”

  “高瓴芯片研发人员1321人次,研发人员共需工资为约2.6亿元,研发资源消耗为约3亿元,合计为约5.6亿元。”

  “高瓴电池已在研发人员为1032人次,研发人员工资为约2亿元,研发资源消耗为约2亿元,合计研发资金为约4亿元。”

  “高瓴人工智能。。。研发人员为1161人次,研发人员所需工资为2.3亿元,研发资源消耗为约1亿元,合计研发资金为约3.3亿元。”

  “因此可以看到,目前共计研发消耗为约43.6亿元,研发占据销售额比例,为3%。”

  “而这个资金消耗,是我们财务规划统筹之前的真实花费资金。”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一年度的财年实际消耗相比,今年的年度研发消耗,上涨了32%!”

  张舯在结束之前,进行了一个补充解释。

  作为高瓴的核心高管,张舯需要尽可能地帮助这个庞然大物进行避税。

  而财务规划统筹则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

  因此,在他的工作职责之中,研发资金损耗的统计和变化。

  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

  财务和会计最大的区别在于思维方式不同,财务思维主要放在公司人财物的配置上——怎么安排才能更高效,会计思维更专注于业务信息到财务信息的转化——最终反映到三张表的真实性、及时性。

  高瓴现在的研发费用,是在急剧攀升之中,估计在后年,这个数字就将突破百亿!

  高怀钧听了这个数字,不由得苦笑起来。

  张舯暗地里的意思,是让高怀钧悠着点。

  虽然3%的数字,看起来很是正常,那是因为部分费用,还没有并进去。

  比如2014年即将投入的高瓴帝都研究所,比如高瓴中研院,比如高瓴羊城研究所等。

  这几个新所,保守估计,加起来得投入个30个亿进去。

  再加上原有研发机构,在下一财年直接奔向100个亿都是轻轻松松。

  研发,实在是太烧钱了!

  而且,高瓴芯片厂的费用还没算进去呢。

  在后世,太积电在美丽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5nm半导体厂,三年总投资约120亿美丽元,约850亿华元。

  新厂的建设成本,主要跟制程节点(几nm)和晶圆尺寸(afer size)有关系。

  制程越先进,晶圆尺寸越大,建造成本越高。

  并且,每个节点的相较上一代,都有约20%- 30%的提升。

  当然,像高瓴这样的65nm半导体厂,所需要的资金不需要那么多,但是也是要35亿美丽元的消耗,共计210亿华元!

  200个亿!

  相当于高瓴集团2013年的实际总利润,当时的利润值在255个亿左右。

  每个技术节点的成本指数提升,首先导致了晶圆厂不得不将很大一部分利润,直接投入到下一代的开发当中。

  而这导致只有盈利最强的晶圆厂,才能持续为下一代投入。

  大部分公司将无法跟进技术进步的节奏,而退出研发。

  这也是为什么太积电恒者恒强,如果不是后世美丽国,其他芯片厂商的机会,那是一点都没有。

  而这,还没算如果高瓴开启第二工厂的建设,搞32nm技术去,那自己的消耗量,更是海里去了。

  这么高的资金消耗量,简直就像打开了的水龙头一样。

  止不住,完全止不住!

  这还只是摊子摊大以后的第一年,2014年呢。

  以后呢?

  单单靠自有资金的运转,现在是越来越困难了。

  “咳咳,我来说两句。”

  “高瓴缺钱,而且是越来越缺钱,这在未来是可以遇见的。”

  “不过,核心的一个点就是,现在我们的研发节奏,进行得实在是太快了。”

  “别人家的手机,一般都是一年以上,大迭代甚至是两年以上的研发节奏,咱们是半年。”

  “别人家的汽车,一般都是三年以上的大迭代,咱们硬生生在半年之内就卷了出来。”

  “这速度快是快了,但是资金的重叠性肯定非常严重,这还是基于高总针对我们的研发进度进行针对性指导的前提之下。”

  “如果我们把研发的进度放缓慢一些,那我们的企业发展,或许会更为稳健一些。”

  在一旁的老资格高管,宁远说道。

  这话,也就是宁远敢说!

  其他人,比如闵伟国,王凤英这种后来辈,可是腔都不敢开一个。

  作为跟着高怀钧打江山的老臣子,辅佐过一老一幼两代高瓴主人,他在高瓴的威望,那绝对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级别的存在。

  不得不说,他说得很有道理。

  在这个时代的人们,可不像高怀钧,对于未来是未知的。

  高瓴现在如此地激进,像极了后世的永远大地产,那真的是谁劝都没用!

  他们作为旁观者,那自然是心惊肉跳的。

  高瓴是一艘大船,这里头有一大群跟着走的死忠们。

  他们可不想这艘船就这样随随便便地沉没了。

  听到这里,在场的众人,都是纷纷点头。

  高瓴的节奏已经不用快来形容,完全就是光速。

  在高瓴工作一年,那扎实的工作强度,都相当于在外面两年,在国外三年了。

  而且这是持续惯性,谁也不知道这个公司会在什么时候崩。

  但是,高怀钧却是皱了皱眉头。

  如果高怀钧是一个普通人,是一个普通的领导者,那么这些建议,是极中肯的。

  但是他重活这一世,高瓴在他的带领之下,从一个普通的电风扇厂开始快速发展,发展到现在这样一个年销售额超过1500个亿的庞然大物,也就10年的时间!

  而在当下,已经是2014年了,并且这个时代,不管是汽车产业,还是手机产业,由于高怀钧的介入,都相对前世,有了3年左右的提前量。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如果高瓴节奏再放缓,等到他的金手指无效以后,高瓴还没发展到一个顶级的大公司。

  那他能否操控得住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在这个时代冲浪,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要知道,像乔不斯这样的命运之子,在这个时代可是非常多的。

  他们的能力和运气,可也都是逆天级别的。

  所以,在高怀钧看来,他们的这些建议,都太保守了。

  不就是缺钱吗?

  不管是高瓴人工智能,还是高瓴中研院,这都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这些动作,在他看来,没错!

  科研在一些企业看来,是巨大的浪费,还不如投入到营销之中来钱得更快。

  但是高怀钧却是觉得,值!

  而且他打算在未来,在短期之内,将高瓴的研发资金,增加到销售额的10%左右。

  而长期上看,增加到15%!

  要知道,中为一直就只是保持9%左右的水平。

  高瓴现在是准备在更为基础性的学科上发力了,就是要在基础科技上和中为一较长短!

  你叫高瓴减缓研发速度?

  这不可能!

  这绝对不可能!

  这些项目,耗资多,研发时间长,但是在高怀钧给予了明确的研发方向后,回报也将会是极为惊人的。

  他们的缺点也就只有一个,那就是贵!

  现在的思路,不应该是节流,压缩这些基础性研发资金成本,而更多的应该是咬牙迎难而上,用这些钱,创造更大的价值!

  他咳嗽一声,继续说道,“在这里,我和老宁的看法,略有不同!”

  “这些支出费用,都是我们必须要搞的费用。”

  “不管是无人驾驶系统,还是更高能量级的电池材料的研发,亦或者是垂直领域大模型的深度介入,这些都是在未来,高瓴科技和高瓴车辆的强大武器。”

  “这样的深度武器研发,如果离开了资金的支持,我们有什么资格可以在国外如此众多的好手之中脱颖而出?”

  “这笔钱,要花!”

  “这笔钱,必须花!”

  “你们对此,是不是有压力了?”

  说到这里,高怀钧不由得笑了笑。

  在场的高管们,都不由得跟着尴尬地笑了起来。

  现在高瓴的竞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现在不单单是普通职能的高管们,就算是研发领域的部分管理者,都在进行相关专业领域的技能复现。

  复现不出来,太久不参与一线研发的,都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所以他们从内心上来看,并不希望高瓴太过于内卷。

  这都快把下面的人夹成卷心饼干了!

  但是,外面的毕业生,如狼似虎地想进来,知道这里是华国的研发高地。

  所以现在场上的选手们,都不得不跟着起舞起来。

  当庞大的战争机器运转起来以后,这可由不得大家不玩命!

  “所以。。。我决定,高瓴科技将在三个月之后上市!”高怀钧下定了决心,斩钉截铁地说道。

  在场的高管,还沉浸在刚才卷成卷心饼干的氛围之中,现在听到了高怀钧这样一说。

  他们心里头,不由得一阵石破天惊!

  高瓴科技,终于要上市了!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科技:从倒闭厂,制霸世界,科技:从倒闭厂,制霸世界最新章节,科技:从倒闭厂,制霸世界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