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4章:半仙
第0774章:半仙
“辛哥哥,你看,前面就是半仙山了,它可是太行山的最险峻的一条支脉了。 ”姚凤兰在骑在马上,用马鞭子指着前方逶迤连绵的山峰说。
“听说,我们的一支八路军活跃在这里,有可能我们会碰到我们的部队。”辛元在马上欠了欠屁股说。
在黑山子村消灭了一个小队的鬼子后,辛元和姚凤兰连夜骑上战马,向东疾驰,在太阳刚刚冒头的时候,他们来到了半仙山。
“兰兰,你知道吗?半仙山还有一个关于半仙的故事呢,你听说过吗?”辛元望着蜿蜒而去的群峰,问姚凤兰。
“辛哥哥――老公,愿闻其详!”姚凤兰挚爱着辛元,有些时候,都不知道称呼辛元什么最亲切,不过,很多时候,她还是喜欢叫辛元为辛哥哥。
“好!那我就给你讲一讲,故事是这样的――
太行山有一个小村,叫做汪家湾,汪家湾人的总太公,即汪家湾人共同的祖先,叫做王小明,是个半仙,为什么总太公姓王,而子孙们却姓了汪呢?现在的人都说不清、道不明,有人说跟他出生在小溪边,死于河里有关,因为生和死都与水有关,于是,他让他的儿女们姓了汪。
王小明二十几岁时,父亲为他娶了一个老婆,老婆为他生了两儿两女。有一日回家路过汪家湾,他觉得这儿有仙气,于是与父亲兄弟商量分家,带着老婆孩子住到了汪家湾,在汪家湾住了一段时间,他突然想去学道了。于是,他离家去太原学道,几年后,师父告诉他,你已学成,可回家去,回家途中如果看到路边有闪着银色光芒的饼,一定要把他全吃了――因为那是月亮的粪便,是有仙气的,吃了就可以成仙。王小明拜别师父回了家,快回到家时,在路边果然看到了闪着银光的月亮粪,王小明马上捡起来就吃,吃到一半,忽然想到家人,想想自己不能做嫦娥,自己去了月宫,丢下家人不管,有些说不过去,于是,另一半便随手丢到了小溪里,那月亮粪一碰到水,便消失了,王小明想起师父的话,有点后悔,但想想也没办法了,就回了家。
没想到,只吃了一半月亮粪的王小明,神清气爽,干活力气也大了,某天还发现自己能腾云驾雾,通了一些法术。原来,王小明沾了月亮粪的仙气,成了半仙。
第二年夏天,山西一带大旱,汪家湾附近一带田地冒烟,开裂,庄稼枯黄。庄稼人们求了三天的雨,也没见下一滴。半仙王小明来到求雨的人们中间,对他们说:“明天午时,敲锣打鼓,就会有雨!”
人们当然半信半疑。
这王小明腾上云头,便去找雨,说是找雨,其实是找水,这大旱年间,水并不好找,找了好久,他才发现在一片青山翠树之中有一个大潭子,于是,下得云端,奔了过去。
问了当地的人,才知道,这里属于东阳地界,这个地方有个大龙潭,大旱也不少水,据说是因为龙潭中住着龙王。
王小明找来当地的一些权势之人,问他们可否借水,有位员外问:“你要借多少?”
王小明说:“一号角。”
大家看着王小明的那只道士用的号角,心想,一号角能装多少水,于是都说,那也不用借,你舀便是。
王小明拿起号角,扑通一声放下水,眼看水已装满号角,却不见他拿起来。忽然有眼尖的当地人看见水在不断浅下去,感觉不对,于是大叫“不借了,不借了。”话说出的时候,半潭子的水已经没了。哪里去了?原来是装进了王小明的号角之中了。
这时,当地人有的说要把王小明抓起来,有的要来夺王小明手中的号角,还有一个人说道:“潭中有龙王,别把水全部装完!”
王小明看见有人下来夺号角,心想,水也差不多可以够汪家湾那几亩田地用了,再说龙王也不能得罪呀,便急忙收起号角,腾上云端,向汪家湾方向飞去了,这边龙潭的水已经少了一大半。
第二天午时,人们按照王小明说的,在田间地头敲起锣,打起鼓动来,“咚咚咚”的锣鼓声振天动地。不久,云来了,并且渐渐变厚,颜色也渐渐变黑,忽然间,大雨一场,人们顾不得被淋的滋味,都叫,好雨好雨,敲锣鼓的则起劲地敲起了锣鼓。
不久,天上忽然掉下一些鱼虾蟹鳖来,这下,大家热闹了,“天上下鱼了,大家快捞啊。”的声音到处都是。为什么会掉鱼虾?原来是王小明下的雨水,其实是东阳龙潭的水啊,龙潭中当然有鱼虾啊!
于是锣鼓戛然停止,大家都去哄抢天上掉下的美味来。
这边锣鼓刚一停,那边云就散了,只见一人从天上掉了下来,“叭”一响声,跌在田里,人们围上去看,正是王小明,这一跌倒也没伤他的性命,只是跌断了一条腿。
他一个劲地埋怨:“叫你们锣鼓不要停,你们不听,我去请龙王,是要你们敲锣打鼓才能请来的,锣鼓一停,龙王就回去了。现在,把我一条腿给跌断了,唉!人心太贪了啊!”
王小明真的请来龙王了吗?哈哈,如果真能请龙王,他也不用去东阳借水了。其实,那些乌云是骗人的,是王小明的衣服,衣服一挡,王小明就看不到地面了,于是要地面上的人们敲锣打鼓,他才知道要下雨(确切说是倒水)的地方。锣鼓一停,他忙着看地方,收了衣服,停了腾云咒,便跌了下来,还没来得及重新腾云,已经跌到了地上。
不过,这以后,王小明还做了不少好事,比如帮助乡亲们赶跑土匪,打败了盘踞在山上的蛇精等。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他开始有点飘飘然了,到处卖弄自己的本事,没想到有一次,因为卖弄本事,丢了性命。
那是一个冬天的午后,他来到县城,摆了个摊算命卜卦。刚坐定,便有几个好事的围了上来,“半仙,你这卦准不准啊。”
“当然准,不准我敢在这里摆摊?”
“我们兄弟几个想见识见识您的本事!”
“我只算以后的事,你们要算什么,婚姻?寿命?”
“我们想看看你其他本事,哈哈哈……”几个人在那边笑。“算命这玩艺算不上真本事,要就来点其他本事,听说你能在水面上跳大神?我们几个倒想见识见识!”
王小明见他们的模样,看上去不太相信自己。
于是说:“你们觉得我是江湖骗子,好吧,我跳给你们看。”
他找来一张席子,放到江里,默念咒语,开始跳大神。
只见他手舞足蹈,口中念念有词,在席子上走来走去,这席子竟能稳稳在江上飘着。
江边围来很多人,都说,半仙本领真好!
为什么席子能稳稳飘着呢?原来是王小明念咒召来了几个河水鬼用头顶住了席子。
千不该万不该,当天王小明穿的是一双钉鞋,钉子戳穿了席子,刺到了那些头顶着席子的河水鬼,他们疼死了,于是他们改用手来托,这倒避了一阵钉子,但王小明在上面总觉踩得不实,于是拼命找能踩实的地方,这下坏了,又踩到那些河水鬼的手上了,这些河水鬼觉得王小明是在捉弄他们,于是喊了一二三,都撤了。席子支撑不住沉了下去,王小明也如一个秤砣沉到江底,这王半仙居然不会游泳,在水中扑腾了好久,还好有个好心的河水鬼把他托上岸来。
初冬的河水有点冷,王半仙从昏迷中醒来,瑟瑟发抖。看看河边,观看的人纷纷散去,不相信他的人朝他吐唾沫:“骗子,骗子!”声不断拥入耳际,他站起身想回家,但眼前一黑,又倒在地上。还好有个邻村人认识他,想起他做过的一些好事,就找来一辆马车把他送回了家。这之后,半仙大病,终于无法医治,在家里仙逝!唉,就算是半仙,也算不到自己是这样的结局,真是可怜,可悲!
这就是王半仙的故事――因为他做了很多好事,他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将汪家湾的那座山改成半仙山了,我们现经过的地方,就是半仙山的汪家湾村。”
“喔――,辛哥哥,原来半仙山是这么来的呀!半仙山的汪家湾,一定是风景秀美的村庄,我们加快速度,去欣赏汪家湾的美景。”姚凤兰高兴了,她用马鞭子抽了她的坐下马一下子,那匹马飞驰起来。
辛元也不甘落后,跟在姚凤兰的后面,进了汪家湾。
汪家湾果然是风景秀美的小山村,这里到处繁花似锦,泉水叮咚。在汪家湾的村头,辛元和姚凤兰被两个站岗的战士拦下了。
“站住?你们是干什么的?”两个站岗的八路军战士,见两位风度翩翩的男女青年骑着马走了过来,虽然是质询,但是口气很温柔。
辛元和姚凤兰立即翻身下马。
“同志,我们是李家堡独立团的八路军,路过此地,这是我们的路条。”辛元将路条递了过去。
为了辛元和姚凤兰回到李家堡方便,在从延安出发时,八路军总部为辛元和姚凤兰发了路条,可以顺利通过延安以东的任何根据地。
一名战士接过路条,看了看路条,又看了看辛元和姚凤兰,高兴地喊道:“原来你们就是威震华北的战神和女侠呀!太好了!太好了!不过,战神同志,女侠同志,我们这里要打大仗了,汪家湾的乡亲们走已经撤走了,我们的部队奉上级的命令,在半仙山构筑工事,准备掩护主力部队撤退,现在我们独立团正在阵地上。”
“那你们?”
“我们已经完成了为乡亲们的撤退担任警戒的任务,马上就要归队了。”另一个战士说。
“你们是哪个部队的?”姚凤兰问。
“我们是半仙山八路军独立团。”
“你们的团长是?”
“李久丰――”
“我们也要参加你们的阻击任务,请带着我们去找你们的部队好吗?”辛元问。
“好!”
第0774章:半仙
“辛哥哥,你看,前面就是半仙山了,它可是太行山的最险峻的一条支脉了。 ”姚凤兰在骑在马上,用马鞭子指着前方逶迤连绵的山峰说。
“听说,我们的一支八路军活跃在这里,有可能我们会碰到我们的部队。”辛元在马上欠了欠屁股说。
在黑山子村消灭了一个小队的鬼子后,辛元和姚凤兰连夜骑上战马,向东疾驰,在太阳刚刚冒头的时候,他们来到了半仙山。
“兰兰,你知道吗?半仙山还有一个关于半仙的故事呢,你听说过吗?”辛元望着蜿蜒而去的群峰,问姚凤兰。
“辛哥哥――老公,愿闻其详!”姚凤兰挚爱着辛元,有些时候,都不知道称呼辛元什么最亲切,不过,很多时候,她还是喜欢叫辛元为辛哥哥。
“好!那我就给你讲一讲,故事是这样的――
太行山有一个小村,叫做汪家湾,汪家湾人的总太公,即汪家湾人共同的祖先,叫做王小明,是个半仙,为什么总太公姓王,而子孙们却姓了汪呢?现在的人都说不清、道不明,有人说跟他出生在小溪边,死于河里有关,因为生和死都与水有关,于是,他让他的儿女们姓了汪。
王小明二十几岁时,父亲为他娶了一个老婆,老婆为他生了两儿两女。有一日回家路过汪家湾,他觉得这儿有仙气,于是与父亲兄弟商量分家,带着老婆孩子住到了汪家湾,在汪家湾住了一段时间,他突然想去学道了。于是,他离家去太原学道,几年后,师父告诉他,你已学成,可回家去,回家途中如果看到路边有闪着银色光芒的饼,一定要把他全吃了――因为那是月亮的粪便,是有仙气的,吃了就可以成仙。王小明拜别师父回了家,快回到家时,在路边果然看到了闪着银光的月亮粪,王小明马上捡起来就吃,吃到一半,忽然想到家人,想想自己不能做嫦娥,自己去了月宫,丢下家人不管,有些说不过去,于是,另一半便随手丢到了小溪里,那月亮粪一碰到水,便消失了,王小明想起师父的话,有点后悔,但想想也没办法了,就回了家。
没想到,只吃了一半月亮粪的王小明,神清气爽,干活力气也大了,某天还发现自己能腾云驾雾,通了一些法术。原来,王小明沾了月亮粪的仙气,成了半仙。
第二年夏天,山西一带大旱,汪家湾附近一带田地冒烟,开裂,庄稼枯黄。庄稼人们求了三天的雨,也没见下一滴。半仙王小明来到求雨的人们中间,对他们说:“明天午时,敲锣打鼓,就会有雨!”
人们当然半信半疑。
这王小明腾上云头,便去找雨,说是找雨,其实是找水,这大旱年间,水并不好找,找了好久,他才发现在一片青山翠树之中有一个大潭子,于是,下得云端,奔了过去。
问了当地的人,才知道,这里属于东阳地界,这个地方有个大龙潭,大旱也不少水,据说是因为龙潭中住着龙王。
王小明找来当地的一些权势之人,问他们可否借水,有位员外问:“你要借多少?”
王小明说:“一号角。”
大家看着王小明的那只道士用的号角,心想,一号角能装多少水,于是都说,那也不用借,你舀便是。
王小明拿起号角,扑通一声放下水,眼看水已装满号角,却不见他拿起来。忽然有眼尖的当地人看见水在不断浅下去,感觉不对,于是大叫“不借了,不借了。”话说出的时候,半潭子的水已经没了。哪里去了?原来是装进了王小明的号角之中了。
这时,当地人有的说要把王小明抓起来,有的要来夺王小明手中的号角,还有一个人说道:“潭中有龙王,别把水全部装完!”
王小明看见有人下来夺号角,心想,水也差不多可以够汪家湾那几亩田地用了,再说龙王也不能得罪呀,便急忙收起号角,腾上云端,向汪家湾方向飞去了,这边龙潭的水已经少了一大半。
第二天午时,人们按照王小明说的,在田间地头敲起锣,打起鼓动来,“咚咚咚”的锣鼓声振天动地。不久,云来了,并且渐渐变厚,颜色也渐渐变黑,忽然间,大雨一场,人们顾不得被淋的滋味,都叫,好雨好雨,敲锣鼓的则起劲地敲起了锣鼓。
不久,天上忽然掉下一些鱼虾蟹鳖来,这下,大家热闹了,“天上下鱼了,大家快捞啊。”的声音到处都是。为什么会掉鱼虾?原来是王小明下的雨水,其实是东阳龙潭的水啊,龙潭中当然有鱼虾啊!
于是锣鼓戛然停止,大家都去哄抢天上掉下的美味来。
这边锣鼓刚一停,那边云就散了,只见一人从天上掉了下来,“叭”一响声,跌在田里,人们围上去看,正是王小明,这一跌倒也没伤他的性命,只是跌断了一条腿。
他一个劲地埋怨:“叫你们锣鼓不要停,你们不听,我去请龙王,是要你们敲锣打鼓才能请来的,锣鼓一停,龙王就回去了。现在,把我一条腿给跌断了,唉!人心太贪了啊!”
王小明真的请来龙王了吗?哈哈,如果真能请龙王,他也不用去东阳借水了。其实,那些乌云是骗人的,是王小明的衣服,衣服一挡,王小明就看不到地面了,于是要地面上的人们敲锣打鼓,他才知道要下雨(确切说是倒水)的地方。锣鼓一停,他忙着看地方,收了衣服,停了腾云咒,便跌了下来,还没来得及重新腾云,已经跌到了地上。
不过,这以后,王小明还做了不少好事,比如帮助乡亲们赶跑土匪,打败了盘踞在山上的蛇精等。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他开始有点飘飘然了,到处卖弄自己的本事,没想到有一次,因为卖弄本事,丢了性命。
那是一个冬天的午后,他来到县城,摆了个摊算命卜卦。刚坐定,便有几个好事的围了上来,“半仙,你这卦准不准啊。”
“当然准,不准我敢在这里摆摊?”
“我们兄弟几个想见识见识您的本事!”
“我只算以后的事,你们要算什么,婚姻?寿命?”
“我们想看看你其他本事,哈哈哈……”几个人在那边笑。“算命这玩艺算不上真本事,要就来点其他本事,听说你能在水面上跳大神?我们几个倒想见识见识!”
王小明见他们的模样,看上去不太相信自己。
于是说:“你们觉得我是江湖骗子,好吧,我跳给你们看。”
他找来一张席子,放到江里,默念咒语,开始跳大神。
只见他手舞足蹈,口中念念有词,在席子上走来走去,这席子竟能稳稳在江上飘着。
江边围来很多人,都说,半仙本领真好!
为什么席子能稳稳飘着呢?原来是王小明念咒召来了几个河水鬼用头顶住了席子。
千不该万不该,当天王小明穿的是一双钉鞋,钉子戳穿了席子,刺到了那些头顶着席子的河水鬼,他们疼死了,于是他们改用手来托,这倒避了一阵钉子,但王小明在上面总觉踩得不实,于是拼命找能踩实的地方,这下坏了,又踩到那些河水鬼的手上了,这些河水鬼觉得王小明是在捉弄他们,于是喊了一二三,都撤了。席子支撑不住沉了下去,王小明也如一个秤砣沉到江底,这王半仙居然不会游泳,在水中扑腾了好久,还好有个好心的河水鬼把他托上岸来。
初冬的河水有点冷,王半仙从昏迷中醒来,瑟瑟发抖。看看河边,观看的人纷纷散去,不相信他的人朝他吐唾沫:“骗子,骗子!”声不断拥入耳际,他站起身想回家,但眼前一黑,又倒在地上。还好有个邻村人认识他,想起他做过的一些好事,就找来一辆马车把他送回了家。这之后,半仙大病,终于无法医治,在家里仙逝!唉,就算是半仙,也算不到自己是这样的结局,真是可怜,可悲!
这就是王半仙的故事――因为他做了很多好事,他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将汪家湾的那座山改成半仙山了,我们现经过的地方,就是半仙山的汪家湾村。”
“喔――,辛哥哥,原来半仙山是这么来的呀!半仙山的汪家湾,一定是风景秀美的村庄,我们加快速度,去欣赏汪家湾的美景。”姚凤兰高兴了,她用马鞭子抽了她的坐下马一下子,那匹马飞驰起来。
辛元也不甘落后,跟在姚凤兰的后面,进了汪家湾。
汪家湾果然是风景秀美的小山村,这里到处繁花似锦,泉水叮咚。在汪家湾的村头,辛元和姚凤兰被两个站岗的战士拦下了。
“站住?你们是干什么的?”两个站岗的八路军战士,见两位风度翩翩的男女青年骑着马走了过来,虽然是质询,但是口气很温柔。
辛元和姚凤兰立即翻身下马。
“同志,我们是李家堡独立团的八路军,路过此地,这是我们的路条。”辛元将路条递了过去。
为了辛元和姚凤兰回到李家堡方便,在从延安出发时,八路军总部为辛元和姚凤兰发了路条,可以顺利通过延安以东的任何根据地。
一名战士接过路条,看了看路条,又看了看辛元和姚凤兰,高兴地喊道:“原来你们就是威震华北的战神和女侠呀!太好了!太好了!不过,战神同志,女侠同志,我们这里要打大仗了,汪家湾的乡亲们走已经撤走了,我们的部队奉上级的命令,在半仙山构筑工事,准备掩护主力部队撤退,现在我们独立团正在阵地上。”
“那你们?”
“我们已经完成了为乡亲们的撤退担任警戒的任务,马上就要归队了。”另一个战士说。
“你们是哪个部队的?”姚凤兰问。
“我们是半仙山八路军独立团。”
“你们的团长是?”
“李久丰――”
“我们也要参加你们的阻击任务,请带着我们去找你们的部队好吗?”辛元问。
“好!”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抗战之英雄儿女,抗战之英雄儿女最新章节,抗战之英雄儿女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抗战之英雄儿女,抗战之英雄儿女最新章节,抗战之英雄儿女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