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湿软的泥土地上,随处可见各种颜色的鲜花和成片成片的野草。
一棵又一棵粗壮的参天大树,为此地增添了几分荫凉。
一阵风吹过,各种植物的影子摇摇晃晃。
大量的绿色植物,使得此地的空气万分新鲜。
叽叽喳喳的鸟啼声,清脆悦耳。
突然间,一支五百人的行军队伍徒步走过此地,一群人的影子和众多植物的影子重叠,成群的飞鸟也因为受到惊吓,扑腾着翅膀飞向天边。
参与行军的人群中有一小部分,隶属于炮兵单位,炮兵们或是扛着火炮零件,或是扛着炮弹箱,抑或是扛着用来为火炮测距、瞄准的仪器。
若是将一块又一块火炮零件组装在一起,便能组装出一门92式70毫米口径步兵炮、两门80毫米口径迫击炮。
行军队伍当中的大部分人,都是步兵。
绝大部分步兵装备着辽造13年式拉栓步枪,少数步兵装备着轻重机枪,总共有五挺辽造17年式轻机枪、一挺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一挺92式重机枪。
唯一的一挺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和唯一的一挺92式重机枪,以及,仅有的三门火炮,是许久之前,张龙指挥的一场伏击战中缴获来的,
行进在行军队伍最前面的军人,腰间挎着一个腰包,腰包内装着东北军第77师的军旗。
由于长期在没有后方支援的情况下坚持抗战,因此,写有东北军第77师番号的军旗,一直都是用旧的,军旗上有好几个被子弹射出来的窟窿,甚至还曾经被炮弹炸没了一小块角落,满面军旗被火药、灰尘染了色。
为了防止暴露行军轨迹,因此,只能将军旗折叠起来放入腰包内,不敢大摇大摆地扛着军旗。
东北军第77师最后的五百名官兵,在日军入侵之前,都是东北军77师内部最注重训练、实战经验最为丰富的精兵,战争中也只有最厉害的人能坚持到最后。
长期练习如何控制行军时抬腿的力度,使得他们可以在行军时保持脚步轻盈,不留下任何脚印。
即便正在从低处往高处攀爬山坡,依靠着曾经的大量体能训练,照样能毫不费力,仿佛是在平地上行走一样。
张龙、王二虎、李忠,伴随着麾下的五百名官兵,一同行军。
在结束行军之前,他们彼此之前只会用手语沟通,以免因讲话的声音而暴露行军轨迹。
“张长官,我们这是去哪?”(手语)
“王二虎、李忠,我们必须赶在日伪军的前面,到达这处山坡的最高处,占据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有了地形优势后,再和他们打就容易多了。”(手语)
“原来如此”(手语)
“原来如此”(手语)
“日伪军这一次出动了骑兵团,骑兵团的行军速度可比我们快多了,必须加快行军步伐,争取早点占据有利地形。”(手语)
“明白”(手语)
过了好一会儿后,东北军第77师残部终于来到了山坡的最高处,打算等日伪军过来后,居高临下痛击敌军。
根据张龙的预判,第一波杀过来的日伪军,大概率是兴安军的骑兵团。
山林的地形,使得军用卡车、坦克、装甲车难以正常行军。
步兵虽然能在山林地形正常行军,却又走得太慢。
唯有骑兵,不仅仅能在山林地形正常行军,而且,行军速度远比步兵快。
不仅仅只有张龙觉得,第一波出现在己方视野中的日伪军大概率是兴安军骑兵团,东北军第77师残部的每一名官兵,也是如此认为。
然而,令众人意想不到的是,苦苦等了许久,迟迟不见兴安军骑兵团杀过来。
大约又过了片刻时间,一名身穿东北军军服、瘦骨嶙峋、面色蜡黄、脸颊向内凹陷的军人,一路跑来。
随着他渐渐靠近,众人渐渐看清了此人的神情,一副满脸欣喜、激动的模样!身躯和四肢都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仿佛刚刚打听了什么大好的消息!
很快,便来到了张龙的跟前,用十分激动而又喜悦的语气汇报道:“张长官,我有好消息要汇报!”
张龙一脸疑惑,用十分不解的语气询问道:“是什么好消息?竟然让你开心成这样”
“之前,我奉您的命令,下山收集外界的信息。我亲眼看见,王安麾下的团部警卫连,消灭了整整一个兴安军骑兵团!他们使用着一种很先进的枪,具备轻机枪的火力,拿在手里却和步枪一样重!”
张龙瞬间来了兴趣,连忙询问道:“你说的王安,是驻扎在酒台县城的第七团团长——王安,对吗?”
“是的!”
张龙看着眼前的部下,仔细观察着眼神和表情。
一般情况下,人在说谎时,眼神和表情会发生一些细微的变化。
除非正在说谎的人接受过相关特殊训练,才能保证说谎时眼神和表情不变。
张龙长期和眼前的人一同从军,因此,心里很清楚,眼前的这名部下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只需要观察其眼神和表情就能确认有没有说谎。
目前,整支军队都处于濒临绝境的状态,说不准儿,最后的五百人当中也有部分人想要投敌,因此,即便是长期跟随自己的部下也要提防着。
通过观察眼神和表情,张龙在心中确认此人没有说一句谎话。
虽然,在张龙的认知之中,从来没听说过还有如此先进的枪械,既具备步枪的轻便重量,又具备轻机枪的火力,可是,张龙依然选择了相信眼前这名部下。
与其说是选择相信眼前的部下,倒不如说是选择相信自己苦练多年的读心术。
张龙心想:“最近,我听说,驻扎在酒台县城的第七团,在团长王安的率领下,发动起义反抗扶桑人,占领了整座酒台县城,原本,我还怀疑这一信息的真假,现在,基本上可以确认是真实信息了!”
此时的张龙,内心无比激动、开心,满心的阴霾全部散去,阳光照射进内心之中,心中充满了光明和希望。
然而,城府很深的张龙,并没有将自己内心的情绪展现给周围人看,故意展现出一幅很平静的样子。
随后,张龙便对五百名部下下令道:“全体听令,所有人休整片刻,然后,随我下山前往酒台县城!”
“酒台县城的满洲军第七团,于近日内发动了起义,攻占了整座酒台县城,目前,第七团和我们一样都是抗日武装队伍!”
“大家都是共同对抗日寇侵略者的队伍,他们大概率会选择接纳我们的投奔!等他们接受我们的投奔后,我们就可以驻扎在县城内,从此告别住在穷山恶水内的恶劣生活!”
一棵又一棵粗壮的参天大树,为此地增添了几分荫凉。
一阵风吹过,各种植物的影子摇摇晃晃。
大量的绿色植物,使得此地的空气万分新鲜。
叽叽喳喳的鸟啼声,清脆悦耳。
突然间,一支五百人的行军队伍徒步走过此地,一群人的影子和众多植物的影子重叠,成群的飞鸟也因为受到惊吓,扑腾着翅膀飞向天边。
参与行军的人群中有一小部分,隶属于炮兵单位,炮兵们或是扛着火炮零件,或是扛着炮弹箱,抑或是扛着用来为火炮测距、瞄准的仪器。
若是将一块又一块火炮零件组装在一起,便能组装出一门92式70毫米口径步兵炮、两门80毫米口径迫击炮。
行军队伍当中的大部分人,都是步兵。
绝大部分步兵装备着辽造13年式拉栓步枪,少数步兵装备着轻重机枪,总共有五挺辽造17年式轻机枪、一挺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一挺92式重机枪。
唯一的一挺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和唯一的一挺92式重机枪,以及,仅有的三门火炮,是许久之前,张龙指挥的一场伏击战中缴获来的,
行进在行军队伍最前面的军人,腰间挎着一个腰包,腰包内装着东北军第77师的军旗。
由于长期在没有后方支援的情况下坚持抗战,因此,写有东北军第77师番号的军旗,一直都是用旧的,军旗上有好几个被子弹射出来的窟窿,甚至还曾经被炮弹炸没了一小块角落,满面军旗被火药、灰尘染了色。
为了防止暴露行军轨迹,因此,只能将军旗折叠起来放入腰包内,不敢大摇大摆地扛着军旗。
东北军第77师最后的五百名官兵,在日军入侵之前,都是东北军77师内部最注重训练、实战经验最为丰富的精兵,战争中也只有最厉害的人能坚持到最后。
长期练习如何控制行军时抬腿的力度,使得他们可以在行军时保持脚步轻盈,不留下任何脚印。
即便正在从低处往高处攀爬山坡,依靠着曾经的大量体能训练,照样能毫不费力,仿佛是在平地上行走一样。
张龙、王二虎、李忠,伴随着麾下的五百名官兵,一同行军。
在结束行军之前,他们彼此之前只会用手语沟通,以免因讲话的声音而暴露行军轨迹。
“张长官,我们这是去哪?”(手语)
“王二虎、李忠,我们必须赶在日伪军的前面,到达这处山坡的最高处,占据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有了地形优势后,再和他们打就容易多了。”(手语)
“原来如此”(手语)
“原来如此”(手语)
“日伪军这一次出动了骑兵团,骑兵团的行军速度可比我们快多了,必须加快行军步伐,争取早点占据有利地形。”(手语)
“明白”(手语)
过了好一会儿后,东北军第77师残部终于来到了山坡的最高处,打算等日伪军过来后,居高临下痛击敌军。
根据张龙的预判,第一波杀过来的日伪军,大概率是兴安军的骑兵团。
山林的地形,使得军用卡车、坦克、装甲车难以正常行军。
步兵虽然能在山林地形正常行军,却又走得太慢。
唯有骑兵,不仅仅能在山林地形正常行军,而且,行军速度远比步兵快。
不仅仅只有张龙觉得,第一波出现在己方视野中的日伪军大概率是兴安军骑兵团,东北军第77师残部的每一名官兵,也是如此认为。
然而,令众人意想不到的是,苦苦等了许久,迟迟不见兴安军骑兵团杀过来。
大约又过了片刻时间,一名身穿东北军军服、瘦骨嶙峋、面色蜡黄、脸颊向内凹陷的军人,一路跑来。
随着他渐渐靠近,众人渐渐看清了此人的神情,一副满脸欣喜、激动的模样!身躯和四肢都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仿佛刚刚打听了什么大好的消息!
很快,便来到了张龙的跟前,用十分激动而又喜悦的语气汇报道:“张长官,我有好消息要汇报!”
张龙一脸疑惑,用十分不解的语气询问道:“是什么好消息?竟然让你开心成这样”
“之前,我奉您的命令,下山收集外界的信息。我亲眼看见,王安麾下的团部警卫连,消灭了整整一个兴安军骑兵团!他们使用着一种很先进的枪,具备轻机枪的火力,拿在手里却和步枪一样重!”
张龙瞬间来了兴趣,连忙询问道:“你说的王安,是驻扎在酒台县城的第七团团长——王安,对吗?”
“是的!”
张龙看着眼前的部下,仔细观察着眼神和表情。
一般情况下,人在说谎时,眼神和表情会发生一些细微的变化。
除非正在说谎的人接受过相关特殊训练,才能保证说谎时眼神和表情不变。
张龙长期和眼前的人一同从军,因此,心里很清楚,眼前的这名部下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只需要观察其眼神和表情就能确认有没有说谎。
目前,整支军队都处于濒临绝境的状态,说不准儿,最后的五百人当中也有部分人想要投敌,因此,即便是长期跟随自己的部下也要提防着。
通过观察眼神和表情,张龙在心中确认此人没有说一句谎话。
虽然,在张龙的认知之中,从来没听说过还有如此先进的枪械,既具备步枪的轻便重量,又具备轻机枪的火力,可是,张龙依然选择了相信眼前这名部下。
与其说是选择相信眼前的部下,倒不如说是选择相信自己苦练多年的读心术。
张龙心想:“最近,我听说,驻扎在酒台县城的第七团,在团长王安的率领下,发动起义反抗扶桑人,占领了整座酒台县城,原本,我还怀疑这一信息的真假,现在,基本上可以确认是真实信息了!”
此时的张龙,内心无比激动、开心,满心的阴霾全部散去,阳光照射进内心之中,心中充满了光明和希望。
然而,城府很深的张龙,并没有将自己内心的情绪展现给周围人看,故意展现出一幅很平静的样子。
随后,张龙便对五百名部下下令道:“全体听令,所有人休整片刻,然后,随我下山前往酒台县城!”
“酒台县城的满洲军第七团,于近日内发动了起义,攻占了整座酒台县城,目前,第七团和我们一样都是抗日武装队伍!”
“大家都是共同对抗日寇侵略者的队伍,他们大概率会选择接纳我们的投奔!等他们接受我们的投奔后,我们就可以驻扎在县城内,从此告别住在穷山恶水内的恶劣生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最新章节,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最新章节,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