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兵招收工作也在第六天的时候结束。

  算上招收的民兵,一共招了一万一千五百人。

  合成旅预计补充四千五百人,其中四千人塞到作战单位,留下五百人留作补充营,随时补充进作战单位。

  装甲师在白云寨突围一战中,伤亡惨重,只剩不到一千人。

  姜勤划了三千人给装甲师,剩下的三千名新兵划给了步兵师。

  分配好后,新训工作正式开始。

  姜勤把原来的老兵进行拆散,基本能做到每一名老兵带三个新兵。

  这么做能够大大的减少新兵在战斗中的伤亡。

  老话说新兵怕炮,老兵怕枪。

  尤其是鬼子进攻以炮击为掩护,新兵们第一次上战场往往会因为无法克服内心的恐惧到处跑。

  还有的下意识趴下,活生生被爆炸的冲击波震死。

  但实际的战斗中,一名老兵能够做到最基本的避炮常识,例如躲进炮弹坑或者是躲在掩体后面,捂住耳朵张大嘴,蹲下不仅能够减少爆炸带来的冲击波对五脏六腑的伤害,也能将爆炸的碎片杀伤降到最低。

  第1军军部搬到了孙家院子,门口站岗的是龙牙的人。

  两名龙牙老兵紧握着钢枪,看着迎面走来的周卫国和一个老乡,敬了一个持枪礼。

  周卫国回礼,询问道:“军长在吗?”

  “报告旅长,军长在进门左转的客厅!”

  周卫国点点头,带着老乡来到了姜勤所在的客厅。

  姜勤正在埋头制订新兵训练计划,桌前放着一包香烟。

  周卫国嬉皮笑脸,舔舐着干涸的嘴唇。

  “军长!”

  姜勤放下笔笑骂:“装个屁,抽烟!”

  直接将桌上的那包烟扔给周卫国,这时姜勤才看见周卫国旁边还有一个老乡。

  姜勤:“这是?”

  周卫国给老乡递上一支烟,介绍道:“嘿嘿,军长差点忘记介绍了,这位老乡是我带人去绘制城防图的时候遇见的。

  你猜怎么着,这位老乡说义县城外几百米的位置,有一个大空地,听老乡的描述寻思着这个地方特别适合建机场,就把老乡带过来了。”

  哦?

  姜勤来了兴趣。

  姜勤眉头一挑,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凌驾于蓝天之上,第1军的战机翱翔于祖国的天空。

  他站起身,绕过办公桌,热情地伸出手:“老乡,快请坐!能详细说说,那地方具体怎么样?地势平坦吗?有没有天然屏障可以掩护?”

  说着,他拉开一张军用地图,铺在桌上,示意老乡指点位置。

  老乡有些紧张,但在姜勤鼓励的眼神下,缓缓伸出手,指尖在地图上划过,描绘着那片他口中的“宝地”。

  姜勤的目光随着老乡的手指移动,嘴角渐渐勾起一抹满意的笑容。

  “狗剩,备车!”姜勤对着站在门外的狗剩喊道。

  几分钟后,一辆吉普车停在了军部门口。

  姜勤和周卫国以及老乡坐上吉普车,姜勤亲自开车,一脚油门直接干到了城门口。

  负责城防的是合成旅第1营,营长刘浩翔。

  发现吉普车上坐着的是军长,战士们腰杆挺了挺,想要以最好的姿态展现给军长。

  “军长!旅长!”刘浩翔从临时搭建的值班室走出来,啪的一下立正。

  “军长您这是要出城?”

  姜勤点头,刘浩翔随即转身对着一个上尉交代了几句。

  “我让一个排的战士负责保护军长的安全。”

  姜勤摆摆手:“不用,这次出城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刘浩翔没明白姜勤的意思,周卫国却反应过来。

  又想起了姜勤之前提到的间谍一事,把刘浩翔拉到旁边解释。

  半晌,刘浩翔反应过来,又转身对着那名上尉吩咐道:“封锁城门,严查任何出城的人,尤其是登记好姓名、住所、出入时间!”

  吉普车一骑绝尘,出城后拐进了一条泥泞小路,车子最终停在了一处宽阔的空地前。

  姜勤拿起望远镜观察周围的环境,最后得出一个结论。

  这是天然的飞机场!

  二战时期的战机起降不需要太好的跑道,再加上有重型工程车辆帮助下,只要材料到位两个周的时间就能建成投入使用。

  “不错,这是一个天然的飞机场。”

  姜勤的话语刚落,一阵风吹过,带起草屑在空中飞舞,仿佛是大自然对这片即将迎来变革之地的轻轻欢呼。

  他缓缓放下望远镜,目光炽热地扫视着这片广阔无垠的空地,心中已有了宏伟蓝图。

  阳光斜照,将这片空地镀上了一层金黄,远处几株顽强生长的小树在微风中摇曳,似乎在见证着第1军空军历史的转折。

  姜勤转过身,对周卫国和那老乡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与期待:“立刻组织人员,进行地质勘探,同时联系后勤部,准备建设所需的一切物资。

  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这里翱翔起我们第1军的雄鹰!”

  回到军部后,姜勤又想起了一件事。

  “卫国,安排人盯住这个老乡,飞机场的建设事关重大,这件事老子交给你来负责,未来咱们能否建成空军决定权就在这个机场。”

  “是!”

  ……

  第1军没有专门的工兵,周卫国从各部队中挑选出有泥瓦匠功底的士兵,临时组建了一支工兵队伍。

  更让人惊喜的是学生兵中有学习建筑设计专业的,经过情报科的层层审查,确定没有问题后姜勤才将已经画好的飞机场图纸交出去。

  这副图纸是姜勤从单兵终端中找到的二战日军机场资料。

  机场的大小足以容纳五十架各式战机,跑道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数十架战机投送到战斗中

  在圈好的空地上,一支由各路能工巧匠组成的临时工兵队伍热火朝天地忙碌起来。

  姜勤兑换了不少的钢筋和水泥,先由装甲师驾驶员操控那些重型工程车挖掘地基。

  士兵们在挖好的地基上按照设计图纸稳步推进工程。

  汗水顺着脸颊滑落,却丝毫未减工作的热情。

  在建筑设计学生兵的指导下,士兵们按照图纸精心测量、标记,随后挥动铁锹、铲子,一铲铲土被翻起,一层层基石被铺就。

  远处,简易搭建的指挥棚内,姜勤和周卫国正凝视着这一幕。

  姜勤询问道:“现在进展到哪里了?”

  周卫国答道:“已经完成了计划的三分之一,有这些工程车的帮助,比预料中快了许多。”

  姜勤:“嗯很好,这里就交给你了,我得去新兵那边看看。”

  姜勤驾驶着吉普车回了城内。

  第一阶段的训练是以体能和队列训练为主。

  有人认为队列训练不重要,觉得只要能打胜仗就好了。

  实际上不然,队列训练的意义不仅在于军容方面。

  是团结意识和服从命令的意识紧密相连的,尤其是服从性对于打硬仗太关键了。

  国军部队能吃那么多的败仗有很多原因,但最重要的是纪律性!

  往往前线的部队还在拼死抵抗,但后面的部队早就跑没了影儿。

  训练场上,新兵们顶着烈日,汗水浸湿了衣衫,却依旧挺直腰板,一丝不苟地执行着队列动作。

  教官的声音回荡,每一个指令都如同军令如山,不容置疑。

  队伍中,偶尔有人动作稍慢或出错,立刻引来周围战友的提醒与鼓励,眼神中透露出不容失败的坚毅。

  此时,一阵急促的集合哨声响起,新兵们迅速由松散转为紧密,动作整齐划一,仿佛一个人般迅速集结完毕,展现出惊人的纪律性和执行力。

  这一幕,让远处的姜勤暗暗点头,心中涌起一股对未来的无限期许。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最新章节,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