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清 第147章 老张才是野心家

小说:抗清 作者:傲骨铁心 更新时间:2024-09-27 14:39:54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张长庚没对汪大元透露太多,但明确对方必须马上暗中准备撤军的事,也就是不管发生什么事,汪大元都要确保将督标三营精兵安全带回武昌。

  要知道三营总督标营兵不仅是张长庚这个总督大人的直属嫡系部队,也是湖广绿营最精锐的兵马。

  有这三营精兵再配以一定数量的守备营兵,武昌便是稳如泰山。

  当初武昌沦陷并非军事不可守,除了部分标兵被汪大元带去镇压民夫起事外,完全是老张没想到会有满洲泰君降敌,这才中了王五诈城诡计。

  有此前车之鉴,现在老张谁都不信。

  尤其对满洲泰君,心中格外警惕。

  其实汪大元带到荆州的东路军有一万四千多人,除五千标营兵外,另有从黄冈、安陆、德安等地抽调的五千驻防汛兵,此外还有明朝降将马惟兴的四千精兵。

  这两股营兵都参加了由贝勒董额指挥的二次强攻,遭受的损失不等,现今合在一起也有六七千人。

  按道理这些兵马都是老张这个总督拼凑调集过来的,因此他这个总督大人理当为这些兵马负责,若单纯为保武昌那更应该将这六七千人马保住一同带回去。

  如此武昌守军力量加强同时,他这個总督大人腰杆子也更硬。

  然而老张却对这几千兵马如何安排只字不提,看起来似乎完全放弃这几千人马,这让汪副将从中嗅到危险信号,但不敢多问,只是担心道:“若是康亲王战败,城外几万兵马怕是局面也会愈发恶劣,届时恐怕朝廷会苛责大人。”

  言下之意不管您老打的什么算盘,是不是都要考虑一下后果。

  万一朝廷动怒把您个这总督一撸到底,不是白辛苦了么。

  “只要武昌在我手中,朝廷不仅不会动我,反而会重用我。”

  看着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汪大元,老张微一沉吟,向其透露一个重大信号。

  军事和政治上的双重信号——即吴三桂正在暗中支援荆州叛军。

  这件事让汪大元骇了一跳,失声道:“吴三桂造反了?!”

  消息要是属实,那大清的半边天就算要塌了。

  老张却是摇头告诉爱将,吴三桂那个老狐狸并没有造反,但其的确暗中支持了荆州叛军。

  并不矛盾。

  据可靠信息来源,至少有三千吴军精兵正在暗中坐船自四川向荆州赶来,一旦这三千吴军精兵抵达荆州,城中的叛军就会立即向城外清军发起攻击。

  时间最迟不会超过五天。

  以现在清军的实际情况,能够顶住城中叛军的进攻已属勉强,再有三千吴军精锐参战,绝对败多胜少。

  这也是为何老张要汪大元暗中准备撤军的原因。

  其敢在诸将面前树立主战形象,并在杰书面前保证七天解决军中柴禾物资短缺,就是因为他知道一场大变即将发生。

  杰书,赢不了!

  单纯天降大雪导致军中供应短缺,军心士气低迷,老张不会押宝。

  毕竟荆州王五的力量太过弱小。

  但现在,吴三桂的“入股”让他不得不压注。

  这件事虽然有风险,但风险越大回报才越高。

  老张甚至能猜出吴三桂的意图,无非是利用荆州转移燕京对昆明的注意力,等到清廷的实力被荆州、西山削弱的差不多时,就是他吴三桂露出獠牙的时候。

  不管吴三桂是不是这个意图,杰书赢不了是事实。

  身为湖广总督的老张,就要为自己的利益考虑。

  可靠消息来源除了王五那小子,还能有谁?

  亏这小子还有良心,将行动方案提前告知老张,希望老张能够好生利用这个机会做点事。

  王五本意是让老张将忠心于他的嫡系部队抽走,免得葬送在城外,但王五没想到老张做的更绝,竟是要利用他将杰书这个大将军王给埋在荆州。

  将心比心,换作是王五也会如此选择。

  因为杰书不仅是老张的“政敌”,也是压在其头上的大山。

  不将这座大山搬掉,老张这个湖广总督就是个受气的小媳妇,永远也出不了头。

  如果杰书跑不掉,老张就能重整旗鼓,重新主导湖广战事。

  这对王五是好事,对老张更是好事。

  如此一来,老张肯定不能让杰书撤军。

  当初其曾对王五讲过,他未必不能成为大清的“第五藩”,这话同样也能用在老张自个身上。

  吴三桂、尚可喜、耿继茂能封王,王五这个降而复叛的能成为“第五藩”,那老张这个为大清立下汗马功劳的总督,凭什么不能再进一步?

  满洲大兵不可敌的神话已经被彻底打破,八旗的内裤都被王五撕了个干净,燕京又是鳌拜这个权臣当政,最大的实力派吴三桂也开始下棋,这个风口浪尖纵是替清廷效力了二十年的老张也难免生出别样的想法。

  造大清反,他不敢。

  但借着平叛机会将自己打造为大清一股新兴势力,他张长庚还是有这个胆量的。

  退一万步,将来吴三桂同燕京翻脸争夺天下,坐拥武昌坚城的老张也有足够的筹码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

  想要达成“第六藩”的野望,老张就要拉拢人跟他一起干。

  很自然的给汪大元画了一个大饼,就是大军万一不幸战败的话,那湖广提督董学礼肯定难辞其咎,到时他这个湖广总督便保荐他汪大元接替董学礼出任湖广提督。

  官升两级,一跃而为湖广绿营最高指挥官。

  这不是不可能的。

  只要汪大元能够成功将所部标兵主力带回武昌,其它围城清军又遭到重创,那放眼湖北除了西山封锁线的清军外,就他汪大元指挥的督标建制最为完整,战斗力也最高。

  那么,为了稳住阵脚的燕京方面,必定会顺水推舟卖张长庚这个总督面子。

  “大清眼下正是多事之秋,你虽出身武将,将来未尝不能如李国英、张存仁般位列封疆。”

  老张为汪副将又指了一条更为宽阔的道路。

  李国英、张存仁之辈都是武将出身,却位列封疆的总督大员。

  喜得汪副将二话不说“扑通”跪下就给总督大人磕了三个响头:“愿为大人效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抗清,抗清最新章节,抗清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