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

  吴文通过这几天的苦修,终于将鹤形舞再次进行改良,并且还创出了一种极强的攻击手段:鹤八击。

  院落中。

  伴随着清晨的朝阳。

  吴文修炼着他刚刚创出来的鹤八击。

  只见他先是练着鹤行舞,身形轻盈飘逸,周身缓慢地凝聚出一个微弱的气旋,仿佛将周围的空气都牵引过来。

  突然,他双臂展开,如鹤翅扇动,凝聚气劲,猛然前挥。一股劲风直扑前方,带着凌厉的气势。

  这是第一击:鹤翅展击。

  随后,他身形一闪,宛如灵鹤捕食,食指如鹤喙般尖锐,迅速点刺出去。动作敏捷而准确。

  这是第二击:鹤喙点刺。

  接着,他身形旋转,带动周围气场,形成一股旋风。旋风呼啸着向前席卷而去,气势磅礴,仿佛要将一切阻挡都撕裂开来。

  这是第三击:鹤舞旋风。

  脚步一蹬,吴文如鹤踏云霄,力量瞬间爆发。整个人腾空而起,脚下的地砖直接碎裂出蛛网状的裂纹,显示出惊人的爆发力。

  这是第四击:鹤步蹬踏。

  运足气劲,深吸一口气,猛然间发出一声震天动地的鹤鸣。音浪如波,冲击向前,带着强大的气场震撼力。

  这是第五击:鹤鸣震魂。

  接着,吴文双臂如鹤翼般展开,猛然拍击。气劲如潮,向前汹涌而去。

  这是第六击:鹤翼拍击。

  然后,他身形如鹤翱翔,迅速突袭。攻击迅猛而出其不意,让人防不胜防。

  这是第七击:鹤翔突袭。

  最后,吴文凝聚全身气劲,宛如鹤鸣九霄,一飞冲天。于一瞬间,他整个人猛扑上前,爆发出绝杀一击。

  这一击汇聚了他所有的力量,足以摧枯拉朽,势不可挡。

  这就是第八击:鹤形绝杀。

  收势而立。

  对于这八击,吴文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就在这时,一直在一旁观赏的富贵,忍不住称赞起来:“公子,您这门功夫,可真是太厉害了!”

  “好好练,等你什么时候青蛇功练出内劲了,我就将这鹤形舞传授给你。”吴文笑着对他鼓励道。

  闻言,富贵坚毅地点点头,眼神中充满了憧憬。

  吴文抬头看看天空,时间差不多了,该去参加李世民的登基大典。

  虽然仪式是在下午举行,但是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准备起来了。

  说来也有趣,李世民的登基大典并不是在宏伟壮丽的太极宫殿中举行,而是在相对简朴的东宫。

  当吴文和杨二狗一起来到东宫时。

  发现宫殿内并没有过多的装饰,只是简单地挂起了一些红绸、灯笼和各种仪仗等东西,以增添喜庆的气氛。

  然而,尽管布置简陋,却处处透露出一种庄重和肃穆的气息。

  随着漫长的等待,登基仪式终于随着李世民的到来而开始。

  和吴文曾在电视剧上看到的皇帝登基大典不同。

  李世民的这个上位过程,真的就只是一个过场。

  身穿龙袍,坐上龙位,对着百官宣读禅让诏书,随后就是百官朝见,然后仪式就宣告结束。

  吴文跟在众人后面走完流程,心中不禁感叹这仪式的简朴与务实。

  登基大典结束后,他也正式被任命为右武卫中郎将。

  结束之后。

  吴文立马回到住宅。

  他还要继续修炼,没时间去和那些文武百官拉扯近乎。

  接下来的几天。

  随着,吴文在对周身气场的深入研习。

  他发现,气场其实可以作为评判一个人实力强弱的标准。

  通过观察个人对周围气场影响的大小、深度、幅度等因素,能够间接地反映出一个人的实力水平。

  例如,吴文如今自身的力量爆发时,最大能够影响到周身三米的范围,而实际能够精准驾驭的范围是一米。

  这个范围就可以作为一个标准,用来衡量他的实力。

  之后在遇到敌人时,他就可以通过对比双方的气场范围,从基础上判断双方之间的实力差距。

  除此之外。

  吴文还有一个发现。

  利用周身的气场盘,其实可以运用它进行修炼。

  就像他在练习鹤形舞时,能够在周身凝聚出一个气旋。

  这个气旋就像一个漩涡,能够吸收周围环境中的微量能量,然后通过谐振的方式传递给他。

  然而,由于这个气旋吸收来的能量实在是微乎其微,与吴文运用灵丸修炼的效果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就像是,一个如同地上的蚂蚁在慢慢爬行,另一个则是开着汽车在飞速奔跑。

  因此,对于这个发现,吴文只是稍微关注了一下,并没有在上面浪费太多的精力。

  —

  就在吴文还在潜心修炼的时候。

  大唐北边,发生了一件天大的事。

  突厥颉利可汗率领二十万骑兵南下,攻下了高陵,直逼长安而来。

  东宫丽正殿内,刚刚登基不久的李世民看着边关送来的急报,脸色逐渐变得阴沉。

  他猛地将手中的急报摔到地上,暴怒而起,大声喊道:“该死的突厥,该死的颉利!”

  失去了边关屏障,二十万骑兵一马平川,直扑长安,根本无法抵挡。

  一时间,宫殿内文武官员议论纷纷。

  “陛下,为今之计,最好的方法就是与突厥人议和,以钱帛打动他们。”一位大臣提议道。

  “陛下,微臣请求出战,誓与那突厥人拼个你死我活。”一位武将挺身而出,语气坚定。

  “陛下,微臣以为当坚守待援,长安城城墙高大坚固,即便突厥有二十万骑兵,短时间内也攻不进来。只要等各地的兵马到来,那突厥人自然会退去。”另一位大臣提出了坚守的策略。

  ……

  听着众人的谏言,李世民沉默不语,心中权衡着利弊。

  议和是最佳的方案。

  因为以长安如今的兵马,硬打肯定是打不过的。

  而如果倚仗长安城的城墙坚守,等待各地兵马前来救援,那突厥人也不傻,肯定会借此机会继续南下,大肆劫掠中原,那造成的损失将不堪设想。

  然而,议和也是一门学问。

  李世民明白,他不能就这么直接去议和,否则只会让对方狮子大开口。

  因此,他需要先打一场胜仗,露露牙,让突厥人见识到大唐的厉害,然后再坐到谈判桌上,与他们进行议和。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开局过目不忘,铸造记忆宫殿,开局过目不忘,铸造记忆宫殿最新章节,开局过目不忘,铸造记忆宫殿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