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只感觉手中戒尺突然变得滚烫,低头看去,只见尺身上浮现出一个个古朴的文字,一股圣道气息弥漫开来。

  下一秒,那些文字齐齐化作流光,直入徐庶的眉心!

  轰!

  徐庶只觉脑海猛地一震,眼前景象骤然变幻。

  他仿佛置身于一条浩瀚长河之上,河水中流淌的不是水,而是一颗颗文道星辰。

  透过那些星辰,仿佛能看到无数圣贤文章、先哲智慧。

  唰!

  视野再次划动,脚下的星辰化作道道幻影一闪而逝,等徐庶回过神,眼前出现了一颗巨大的紫色星辰。

  一棵苍天古木扎根于星辰之上,而在古木之下,一道伟岸身影正负手而立。

  虽看不清面容,却给人一种如山如岳的厚重感。

  “这是......”

  徐庶心中震撼,刚想开口,却见那道身影缓缓转身,目光如炬,直视而来。

  “吾为文道始祖,今日你受浩然正气灌顶,当知何为浩然正气!”

  话音落下,身影抬手一挥,一道金光没入徐庶眉心,接着徐庶脑海中便响起一道声音。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每一句都如洪钟大吕一般,震得徐庶心神激荡。

  “这便是浩然正气么?”

  徐庶低声呢喃,心中渐渐升起一丝明悟。

  还不待出声道谢,眼前景象便已恢复如常,心神已然从文道长河中脱离出来,刚才所见好似只是一场梦。

  然而当他看向手中的戒尺时,上面却多出四行小字,正是刚才所听到的四句话。

  “不过……之前那道身影,似乎有些眼熟。”

  徐庶眉头微皱,不过也不再多想。

  深吸一口气,捡起掉在地上的竹简,刚准备将其连同戒尺一起揣进怀里,戒尺却是化作一道流光重新没入竹简当中。

  这玩意本就是由竹简中的圣道气息凝聚而成,一般情况下无法维持太久,但徐庶有种感觉,如果他想,随时都能唤出戒尺。

  徐庶推测之所以有此变故,应该是跟戒尺上多出的那四句话有关。

  郑重地将竹简收入怀中,徐庶随后转身看向满目疮痍的村庄。

  大火仍旧在燃烧,空气中弥漫着焦糊与血腥的气息。

  那些被邪祟屠戮的村民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有的甚至被啃食得面目全非。

  沉默片刻,徐庶走到那位老儒生尸体前。

  小心翼翼地将老者的尸体扶正,又拾起那半截染血的戒尺,轻轻放在老者胸前,接着深深作了一个揖。

  一个能在生命最后关头还不忘保护自己学生的人,值得他徐庶这一拜。

  随后,看向那名蜷缩在树洞中的少年,尽管早已气绝,但少年的眼神中却充斥着一抹名叫希望的光

  “唉,造化弄人......”

  徐庶轻叹一声,将少年的尸体与老儒生并排放置。

  ……

  夜色如墨,此时颍川书院藏书阁内,青铜灯盏上的烛火正在微微摇曳。

  荀彧跪坐案前,修长的手指抚过一卷摊开的《礼记》。

  然而他此刻的心思全然不在手中书册上,目光透过雕花木窗,望向正在伏案写作的祖父。

  “文若,为何心不在焉!”荀淑的声音虽然平静,却带着一股子不容置疑的威严。

  “祖父。”

  荀彧起身行礼,老实回答道:

  “孙儿只是在想白天的事。”

  荀淑闻言抬起头,眼神有些锐利:“怎么?你也觉得老夫做错了?书院千年来的规矩,岂能在老夫手上打破!”

  荀彧双手奉上茶,语气恭谨而坚定:“孙儿自是不敢违逆祖父,然《孟子》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

  如今百姓遭劫,若连书院这等圣贤之地都闭门不纳,岂不是有违圣贤之道?”

  荀淑没有立马搭话,只是用手指了指书架上的一排《荀子》。

  “你也曾拜读过先祖著作,当知人心难测!

  以书院之力,又能庇护多少百姓?

  这在那些没有得到庇护的百姓看来,又何尝不是一种不公?”

  “可……”荀彧还待再辩,荀淑却是摆了摆手,示意不必多言。

  沉默片刻,荀彧忽然从袖中取出一物,正是装着《大学》原本的木盒。

  “祖父既坚持不纳俗客,为何又允奉孝将此物交予元直?”

  荀淑拿笔的手一顿,接着语气随意道:“郭奉孝那浪子,何时守过规矩!”

  荀彧摇了摇头:“祖父莫要嘴硬,若未经您默许,奉孝绝无可能破这木盒的禁制。”

  荀淑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在纸上写下“仁者爱仁”四个大字,良久之后方才传来一声叹息:“罢了,每夜子时,你可遣人下山接引妇孺上山暂避,但黎明之前必须送离!”

  荀彧笑了:“祖父仁义!”

  当荀彧捧着茶盏退出藏书阁时,还能隐约听见里面传来自家祖父的呢喃:“我颖川书院,终归还是入了这场天地大劫,也不知是对还是错。”

  “天地大劫么……”荀彧若有所思。

  虽不知祖父口中的天地大劫到底指什么,但也多少猜出一点自家祖父为何始终不让书院入世的原因。

  有些时候,不能单纯以对错来评判一个人的好坏,只不过所处的位置不同罢了。

  ……

  与此同时,徐庶这边正将一具具尸体搬运到祠堂前的空地上。

  每搬运一具,他都会低声念诵一段《大学》中的经义,以文气净化尸体上残留的阴气,给予他们生而为人的体面。

  当最后一具尸体安放完毕时,东方已泛起一抹鱼肚白。

  站在祠堂前,看着整齐排列的上百具尸体,徐庶一时间心中五味杂陈。

  这些人,本可以活下来的。

  如果颍川书院愿意打开山门......

  如果天下文修都能如这位老儒生一般,以死护道......

  如果......

  他想了许多,最后摇了摇头,将这些杂念压下,从怀中取出竹简,轻声诵读《大学》全篇。

  在朗朗读书声中,一缕缕文气自竹简上飘出,如薄雾般笼罩了所有尸体。

  渐渐地,尸体上那些狰狞的伤口开始愈合,因恐惧而扭曲的面容也变得安详。

  当最后一个字念完,徐庶收起竹简,对着尸体深深一揖。

  “诸位,安息!”

  挥手间,这座传承了上百年的祠堂轰然倒塌,将里面的尸体尽数埋葬。

  转身离开村落,在晨曦的映衬下,徐庶的背影挺拔如松,隐隐间泛着淡淡的金光。

  从今日起,他徐庶的道,便是: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开局边疆小兵,杀成大汉战神,开局边疆小兵,杀成大汉战神最新章节,开局边疆小兵,杀成大汉战神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