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三,马邦的一处与甘蔗种植园里,遥遥望去,仿佛一片白地。
偶有的甘蔗和都生长得稀稀拉拉,叶子一看就营养不良,干涸的土地时常能看到裂隙。
“怎么不浇水灌溉呢?”
“没水了。”
“抽地下水啊!”
“地下水也被抽干了,村庄里日常饮用水都得妇女们每天走到几公里外去打水。”
“我记得找水一直是男人的工作吧?”
“为了解决饮用水,大量妇女也成为打井工谋生,甚至老年妇女也去当挖井工人,年龄年龄在应对水危机面前已经不是一个需要太多心思去关心的问题。”
“真不幸啊!”
“与城市平民相比,他们已经算幸运了,这座城市里的地下水已经枯竭了,上百万人的饮水都成了问题。”
这里是艾哈迈德讷格尔,马邦西部的公路交通中心,也是农业大市。
萨特南教授的甘蔗和奇迹最先从这里上演。
如今一片狼藉。
大片的土地地力消耗严重,土壤受到了根本性的损害,大多数地区农作物都不出苗。
同时,还有个同样严重的问题:缺水。
农业是阿三最大的‘用水户’,阿三90%的水都用于农业畜牧业。
其中地下水的使用比例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超过了二分之一。
城市居民85%的饮用水都依赖地下水。
然而,在艾哈迈德讷格尔,甘蔗和等耗水作物原本就是主种作物。
萨特南的甘蔗和品种在这里掀起了产量风暴后,附近的农场主和农民最先引种。
巨大的需水需求让这里的管井猛增,地下水的消耗大幅增加。
才两三年时间就让地下水枯竭。
土壤地力不足,灌溉用水也完全跟不上,最终让程迪入眼所见,皆是一片白地。
程迪压制住心脏的剧烈跳动,目光平静的打量着身旁在阿三少有的大农场主:拉杰什·维克拉姆·帕特尔。
其家族在马邦经营的与甘蔗种植园一共有8000英亩,都是灌溉农田。
帕特尔的眼神里看不出忧伤,兴许是已经绝望了。
家族数代经营的农田毁了。
经专家评估,即使找到了水源,地力的损失也需要费巨额资金、人力和漫长的时间去修复。
完全得不偿失。
程迪问道:“帕特尔家族在马邦其它城市的农田也是这样吗?”
怕特尔说:“整个马邦都是这样,没有多大区别,只是怕特尔的土地受损应该是最严重的,听说天禾的母公司是土壤修复的高手,所以我们才找到了你。”
程迪蹲下身,想用手指抓一把土壤,但太硬了,只能改抓为抠。
手指插进缝隙,使劲掰了掰,才掰下一块土块,土块看上去毫无生机,就像开发房地产楼盘时,从地底深挖出来的土壤一样,甚至比这还不如。
从地底深挖出来的土壤被称为生土,但用心耕作两三年后,也能变成熟土。
然而,程迪手中的这块土壤,要想变成熟土,用心耕作的时间起码得翻倍。
没救了。
程迪心中默默下了判断,以阿三的人口数量,以及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这个国家算是完了。
他表面上作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说:“很难,即使是嘉禾来,每英亩的治理费用也得1万美元!”
“而且需要时间,很长的时间,至少得五六年!”
对这个结果,帕特尔并没有感到很意外。
事实上,去年就有职业经理人发现了农场的问题,用水量激增、地力下降,不过没人引起重视。
按去年的产量,收获一季后,即使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来休养生息,也是完全值得的。
但情况却迅速变糟糕,缺水和土地恶化让事情变得不可挽回。
即使改种生和豆类等作物,也无济于事,土地根本不出苗……从那时起,怕特尔家族就请了一批又一批的专家。
都说这是绝症。
嘉禾能在五六年内让土地恢复,已经挺让帕特尔意外。
不过每英亩1万美元的治理费用,是帕特尔家族,或者整个联邦都不能接受的。
帕特尔摇了摇头,痛斥道:“该死的孟山都!我一定会让他付出代价的。”
程迪愣了愣,道:“和孟山都有什么关系?”
帕特尔说:“种子就是孟山都带来的。”
程迪讶然:“不是萨特南教授吗?”
怕特尔愤慨道:“萨特南就是个傀儡,他甚至不知道孟山都什么时候植入了转基因!但最多的种子却是通过马海可孟山都公司销售出去的!”
脑瓜子有点嗡嗡的响,程迪实在想不通怎么就把锅甩给了孟山都呢!
不合理啊!
孟山都的bt不应该是新品种推广的最大阻碍吗?
怎么孟山都两者都染上了?
不过也好,不用再担心人身安全了。
程迪配合的骂道:“孟山都确实可恶,趴在农民的身上吸血,全世界的人民都讨厌他们。”
帕特尔说:“所以各邦准备联合起来,一起抵制孟山都,将孟山都赶出去!”
“这是明智的决定。”
附和了几句后,程迪又说道:“不过也可惜了啊,今年南美的和甘蔗面积都大幅下降,贵国又遭此灾难,全球今年的和白供需形势又变紧张了,和白价格又要大涨了啊!”
帕特尔道:“要是今年能再种一季就好了。”
“别,千万别!”
程迪一副为你着想的模样,说:“以现在的破坏程度来看,贵国要立马阻止两个品种的扩散,种了的在这一季后也要立马停止。
如今正是甘蔗秋播的季节,得立马行动起来,不能让甘蔗秋播的面积再继续扩大。”
帕特尔望着一片白地的甘蔗种植园,沉吟道:“这样下去,白今年的价格要涨出天际吧?”
程迪眉毛挑了挑,他想干嘛?
该不会是想反其道而行之吧!
他觉得以阿三的民族特性做得出来这种事情。
“应该是吧,贵国去年可是全球第一白生产和出口国,今年南美和澳洲的种植面积都不及预期,全都在给你们让路……”
程迪没再继续说下去,但也足够了,一次次的暗示足以让帕特尔作出抉择。
大农场主可不会管小农民的死活。
而且这个国家眼看就要乱起来,再捞一笔大的,然后移民跑路,未来同样可以过得美滋滋。程迪不敢在乡下久留,跟着怕特尔一起回城,随后借助努兹维杜公司的渠道回到了孟买。
努兹维杜公司是天禾的合作伙伴,也是阿三最大的种子公司。
两者的合作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主要集中在水稻和小麦上,这两种粮食作物也占了阿三农作物面积的50%。
不过近两年面积在大幅萎缩。
因为种水稻和小麦的收益远远比不上和甘蔗,因此大小农场主都在改种,也让努兹维杜种子公司的收益一年年下降。
努兹维杜的首席执行官叫拉奥,程迪回到孟买后,就来到了拉奥办公室。
“拉奥先生,情况比我想的还要更糟糕!”
“嘉禾也没办法吗?”
“没有,据我这次去了解的,一些大农场主并没有放弃种和甘蔗,现在只能政府出面,必须阻止人们改种!”程迪一脸正气地说道:“不然,很可能发生粮食危机,粮价暴涨,会饿死很多人的。”
‘粮价暴涨’几个字程迪几乎是咬着牙说出来的。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拉奥也听得很真切。
几个字也反复在他心中回荡,冲击着他的心神。
粮价会暴涨吗?
阿三是放开了粮食进口的,但他本身就是粮食出口大国,一旦继续演变下去,粮价肯定会暴涨的。
这对平民是灾难。
但政府能控制得住形势吗?
程迪说的大农场主,拉奥只需简单一想,就知道他说的是谁。
整个国家的大农场主都没有多少,而他全都认识和了解。
帕特尔家族!
他们的土地毁了,但还有其他的土地,政府能控制得住农民,但很难控制得住各邦的大农场主。
这本就是一个松散的联邦国家!
当权的总理辛格,其家族也是阿三的大农场主,此外,还有夏尔马等权贵家族。
危机,既是危,也是机。
拉奥只是简单想了想,就知道这些大家族肯定会趁此机会大捞一笔的。
烂摊子是国家的,但赚到的钱却实打实进了自家腰包,他也要早做准备。
努兹维杜除了是种子公司,同时也是粮商。
拉奥说道:“是啊,甘蔗和的短期收益太高了,得阻止。”
八九月份,正是阿三甘蔗秋播的季节。
以辛格为首的阿三政府早就在竭力控制农民改种甘蔗和新品种。
各种危机宣传就没停过,耗水、对土地有根本性损害……
然而,怕特尔等大家族私下里依然在大规模种植甘蔗新品种。
因为都知道这可能是十年一遇,甚至几十年一遇的机遇。
南美和澳洲种植面积大幅降低,北半球适合种植甘蔗的地区又主要集中在阿三,土地和水出了问题,现在又严禁农民种高产品种……
在精英人群中,流传着一条小道消息:今年的白价格可能突破天际,也要大涨!
如果在这时候种植高产品种,难以想象收益会有多高!
许多人都想着捞一把。
阿三西部的旁遮普邦和吉吉拉特邦,是阿三的粮食主产区,同属于印度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大部分位于巴基斯坦,但其上游和一些支流的上游却在阿三境内。
印度河平原又是双方都极为重要的粮食产区。
阿三在支流上修建大坝和引水,从而阻断和引走了巴基斯坦农业灌溉赖以的水源。
所以双方的水源冲突也一直很激烈。
近两年,这种趋势愈演愈烈。
英国《独立报》的记者泰雷克·李走在旁遮普邦的一个村庄集市上,目睹了一幕幕人间惨剧。
数天后,《独立报》刊发了一篇报道,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阿三农业生态崩塌,危机即将到来,农民卖妻抵债,最多值150英镑。”
“在阿三,有一种名为“结婚契约”的不成文规定:一旦丈夫厌烦了他的妻子,他可以将妻子卖给另外一个男人。
今年,由于无力偿还借款,很多农民被迫卖掉妻子。
这些女人只值4000卢比到12000卢比,约合50到150英镑,越漂亮的女性出售的价格越高。”
“今年,每10分钟,就有一个阿三农民自杀!”
“由于饮用水缺乏,大量妇女成为寻水、打井大军!”
“富豪权贵们禁止小农种植高产甘蔗和品种,但暗地里却大肆种植!”
“粮商伺机囤粮!”
《独立报》揭开了阿三最后的遮羞布,将水资源冲突、土地破坏、富豪伺机收刮财富等现状赤裸裸的展示在了全世界面前。
阿三各邦的小农感觉遭到了背刺,权贵们不仅没有想着钱治理土地,反而想着捞一把,然后跑路。
这深深的刺痛了他们。
同时也让他们知道了更多信息,甘蔗市场将回暖,种甘蔗的收益将超出想象。
这让一些胆大眼皮子浅的中小农场主也开始抢种高产甘蔗种。
乱了,彻底乱了!
先有东北部的‘吸血鬼’旱蚂蟥,现在被寄予厚望的农业也捅出了大篓子。
许多人阿三中产家庭都不知道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家将走向何处。
随着雨季的结束,各邦的水资源危机再次展现出来。
矛盾越来越多,冲突越加剧烈,规模一次比一次大。
村与村之间的械斗,镇与镇之间的冲突,邦与邦之间的交火,还有印巴之间的战火……
没人知道阿三将来的走向。
到十月份时,联合国临时发布了一份《水资源发展报告》。
报告显示南亚次大陆将面临水资源危机的冲击,阿三将成为这场冲击的中心。
阿三的灌溉农业用水和饮用水供应都高度依赖于地下用水。
长期大量开采地下水用于农业灌溉,让地下水面临枯竭危险,而近几年的高产甘蔗和,则急速加剧了这一风险。
按现在的进展,到2020年时,几乎整个阿三都将没有饮用水!
这也许有些耸人听闻。
然而,在报告里例举的一些数据,证明这一天很近了。
阿三地下水枯竭的城市一年之内就达到了50余个!
(本章完)
偶有的甘蔗和都生长得稀稀拉拉,叶子一看就营养不良,干涸的土地时常能看到裂隙。
“怎么不浇水灌溉呢?”
“没水了。”
“抽地下水啊!”
“地下水也被抽干了,村庄里日常饮用水都得妇女们每天走到几公里外去打水。”
“我记得找水一直是男人的工作吧?”
“为了解决饮用水,大量妇女也成为打井工谋生,甚至老年妇女也去当挖井工人,年龄年龄在应对水危机面前已经不是一个需要太多心思去关心的问题。”
“真不幸啊!”
“与城市平民相比,他们已经算幸运了,这座城市里的地下水已经枯竭了,上百万人的饮水都成了问题。”
这里是艾哈迈德讷格尔,马邦西部的公路交通中心,也是农业大市。
萨特南教授的甘蔗和奇迹最先从这里上演。
如今一片狼藉。
大片的土地地力消耗严重,土壤受到了根本性的损害,大多数地区农作物都不出苗。
同时,还有个同样严重的问题:缺水。
农业是阿三最大的‘用水户’,阿三90%的水都用于农业畜牧业。
其中地下水的使用比例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超过了二分之一。
城市居民85%的饮用水都依赖地下水。
然而,在艾哈迈德讷格尔,甘蔗和等耗水作物原本就是主种作物。
萨特南的甘蔗和品种在这里掀起了产量风暴后,附近的农场主和农民最先引种。
巨大的需水需求让这里的管井猛增,地下水的消耗大幅增加。
才两三年时间就让地下水枯竭。
土壤地力不足,灌溉用水也完全跟不上,最终让程迪入眼所见,皆是一片白地。
程迪压制住心脏的剧烈跳动,目光平静的打量着身旁在阿三少有的大农场主:拉杰什·维克拉姆·帕特尔。
其家族在马邦经营的与甘蔗种植园一共有8000英亩,都是灌溉农田。
帕特尔的眼神里看不出忧伤,兴许是已经绝望了。
家族数代经营的农田毁了。
经专家评估,即使找到了水源,地力的损失也需要费巨额资金、人力和漫长的时间去修复。
完全得不偿失。
程迪问道:“帕特尔家族在马邦其它城市的农田也是这样吗?”
怕特尔说:“整个马邦都是这样,没有多大区别,只是怕特尔的土地受损应该是最严重的,听说天禾的母公司是土壤修复的高手,所以我们才找到了你。”
程迪蹲下身,想用手指抓一把土壤,但太硬了,只能改抓为抠。
手指插进缝隙,使劲掰了掰,才掰下一块土块,土块看上去毫无生机,就像开发房地产楼盘时,从地底深挖出来的土壤一样,甚至比这还不如。
从地底深挖出来的土壤被称为生土,但用心耕作两三年后,也能变成熟土。
然而,程迪手中的这块土壤,要想变成熟土,用心耕作的时间起码得翻倍。
没救了。
程迪心中默默下了判断,以阿三的人口数量,以及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这个国家算是完了。
他表面上作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说:“很难,即使是嘉禾来,每英亩的治理费用也得1万美元!”
“而且需要时间,很长的时间,至少得五六年!”
对这个结果,帕特尔并没有感到很意外。
事实上,去年就有职业经理人发现了农场的问题,用水量激增、地力下降,不过没人引起重视。
按去年的产量,收获一季后,即使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来休养生息,也是完全值得的。
但情况却迅速变糟糕,缺水和土地恶化让事情变得不可挽回。
即使改种生和豆类等作物,也无济于事,土地根本不出苗……从那时起,怕特尔家族就请了一批又一批的专家。
都说这是绝症。
嘉禾能在五六年内让土地恢复,已经挺让帕特尔意外。
不过每英亩1万美元的治理费用,是帕特尔家族,或者整个联邦都不能接受的。
帕特尔摇了摇头,痛斥道:“该死的孟山都!我一定会让他付出代价的。”
程迪愣了愣,道:“和孟山都有什么关系?”
帕特尔说:“种子就是孟山都带来的。”
程迪讶然:“不是萨特南教授吗?”
怕特尔愤慨道:“萨特南就是个傀儡,他甚至不知道孟山都什么时候植入了转基因!但最多的种子却是通过马海可孟山都公司销售出去的!”
脑瓜子有点嗡嗡的响,程迪实在想不通怎么就把锅甩给了孟山都呢!
不合理啊!
孟山都的bt不应该是新品种推广的最大阻碍吗?
怎么孟山都两者都染上了?
不过也好,不用再担心人身安全了。
程迪配合的骂道:“孟山都确实可恶,趴在农民的身上吸血,全世界的人民都讨厌他们。”
帕特尔说:“所以各邦准备联合起来,一起抵制孟山都,将孟山都赶出去!”
“这是明智的决定。”
附和了几句后,程迪又说道:“不过也可惜了啊,今年南美的和甘蔗面积都大幅下降,贵国又遭此灾难,全球今年的和白供需形势又变紧张了,和白价格又要大涨了啊!”
帕特尔道:“要是今年能再种一季就好了。”
“别,千万别!”
程迪一副为你着想的模样,说:“以现在的破坏程度来看,贵国要立马阻止两个品种的扩散,种了的在这一季后也要立马停止。
如今正是甘蔗秋播的季节,得立马行动起来,不能让甘蔗秋播的面积再继续扩大。”
帕特尔望着一片白地的甘蔗种植园,沉吟道:“这样下去,白今年的价格要涨出天际吧?”
程迪眉毛挑了挑,他想干嘛?
该不会是想反其道而行之吧!
他觉得以阿三的民族特性做得出来这种事情。
“应该是吧,贵国去年可是全球第一白生产和出口国,今年南美和澳洲的种植面积都不及预期,全都在给你们让路……”
程迪没再继续说下去,但也足够了,一次次的暗示足以让帕特尔作出抉择。
大农场主可不会管小农民的死活。
而且这个国家眼看就要乱起来,再捞一笔大的,然后移民跑路,未来同样可以过得美滋滋。程迪不敢在乡下久留,跟着怕特尔一起回城,随后借助努兹维杜公司的渠道回到了孟买。
努兹维杜公司是天禾的合作伙伴,也是阿三最大的种子公司。
两者的合作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主要集中在水稻和小麦上,这两种粮食作物也占了阿三农作物面积的50%。
不过近两年面积在大幅萎缩。
因为种水稻和小麦的收益远远比不上和甘蔗,因此大小农场主都在改种,也让努兹维杜种子公司的收益一年年下降。
努兹维杜的首席执行官叫拉奥,程迪回到孟买后,就来到了拉奥办公室。
“拉奥先生,情况比我想的还要更糟糕!”
“嘉禾也没办法吗?”
“没有,据我这次去了解的,一些大农场主并没有放弃种和甘蔗,现在只能政府出面,必须阻止人们改种!”程迪一脸正气地说道:“不然,很可能发生粮食危机,粮价暴涨,会饿死很多人的。”
‘粮价暴涨’几个字程迪几乎是咬着牙说出来的。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拉奥也听得很真切。
几个字也反复在他心中回荡,冲击着他的心神。
粮价会暴涨吗?
阿三是放开了粮食进口的,但他本身就是粮食出口大国,一旦继续演变下去,粮价肯定会暴涨的。
这对平民是灾难。
但政府能控制得住形势吗?
程迪说的大农场主,拉奥只需简单一想,就知道他说的是谁。
整个国家的大农场主都没有多少,而他全都认识和了解。
帕特尔家族!
他们的土地毁了,但还有其他的土地,政府能控制得住农民,但很难控制得住各邦的大农场主。
这本就是一个松散的联邦国家!
当权的总理辛格,其家族也是阿三的大农场主,此外,还有夏尔马等权贵家族。
危机,既是危,也是机。
拉奥只是简单想了想,就知道这些大家族肯定会趁此机会大捞一笔的。
烂摊子是国家的,但赚到的钱却实打实进了自家腰包,他也要早做准备。
努兹维杜除了是种子公司,同时也是粮商。
拉奥说道:“是啊,甘蔗和的短期收益太高了,得阻止。”
八九月份,正是阿三甘蔗秋播的季节。
以辛格为首的阿三政府早就在竭力控制农民改种甘蔗和新品种。
各种危机宣传就没停过,耗水、对土地有根本性损害……
然而,怕特尔等大家族私下里依然在大规模种植甘蔗新品种。
因为都知道这可能是十年一遇,甚至几十年一遇的机遇。
南美和澳洲种植面积大幅降低,北半球适合种植甘蔗的地区又主要集中在阿三,土地和水出了问题,现在又严禁农民种高产品种……
在精英人群中,流传着一条小道消息:今年的白价格可能突破天际,也要大涨!
如果在这时候种植高产品种,难以想象收益会有多高!
许多人都想着捞一把。
阿三西部的旁遮普邦和吉吉拉特邦,是阿三的粮食主产区,同属于印度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大部分位于巴基斯坦,但其上游和一些支流的上游却在阿三境内。
印度河平原又是双方都极为重要的粮食产区。
阿三在支流上修建大坝和引水,从而阻断和引走了巴基斯坦农业灌溉赖以的水源。
所以双方的水源冲突也一直很激烈。
近两年,这种趋势愈演愈烈。
英国《独立报》的记者泰雷克·李走在旁遮普邦的一个村庄集市上,目睹了一幕幕人间惨剧。
数天后,《独立报》刊发了一篇报道,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阿三农业生态崩塌,危机即将到来,农民卖妻抵债,最多值150英镑。”
“在阿三,有一种名为“结婚契约”的不成文规定:一旦丈夫厌烦了他的妻子,他可以将妻子卖给另外一个男人。
今年,由于无力偿还借款,很多农民被迫卖掉妻子。
这些女人只值4000卢比到12000卢比,约合50到150英镑,越漂亮的女性出售的价格越高。”
“今年,每10分钟,就有一个阿三农民自杀!”
“由于饮用水缺乏,大量妇女成为寻水、打井大军!”
“富豪权贵们禁止小农种植高产甘蔗和品种,但暗地里却大肆种植!”
“粮商伺机囤粮!”
《独立报》揭开了阿三最后的遮羞布,将水资源冲突、土地破坏、富豪伺机收刮财富等现状赤裸裸的展示在了全世界面前。
阿三各邦的小农感觉遭到了背刺,权贵们不仅没有想着钱治理土地,反而想着捞一把,然后跑路。
这深深的刺痛了他们。
同时也让他们知道了更多信息,甘蔗市场将回暖,种甘蔗的收益将超出想象。
这让一些胆大眼皮子浅的中小农场主也开始抢种高产甘蔗种。
乱了,彻底乱了!
先有东北部的‘吸血鬼’旱蚂蟥,现在被寄予厚望的农业也捅出了大篓子。
许多人阿三中产家庭都不知道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家将走向何处。
随着雨季的结束,各邦的水资源危机再次展现出来。
矛盾越来越多,冲突越加剧烈,规模一次比一次大。
村与村之间的械斗,镇与镇之间的冲突,邦与邦之间的交火,还有印巴之间的战火……
没人知道阿三将来的走向。
到十月份时,联合国临时发布了一份《水资源发展报告》。
报告显示南亚次大陆将面临水资源危机的冲击,阿三将成为这场冲击的中心。
阿三的灌溉农业用水和饮用水供应都高度依赖于地下用水。
长期大量开采地下水用于农业灌溉,让地下水面临枯竭危险,而近几年的高产甘蔗和,则急速加剧了这一风险。
按现在的进展,到2020年时,几乎整个阿三都将没有饮用水!
这也许有些耸人听闻。
然而,在报告里例举的一些数据,证明这一天很近了。
阿三地下水枯竭的城市一年之内就达到了50余个!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最新章节,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最新章节,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