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他吗牛逼!”
“都是大一的,人家从部队出来的就是硬气!”
“我要和所有大三学员切磋!”
你听听,这话你让我说,我都不敢说!”
正当赵卫红与杨邵武和黄学锋,商议着下午的新训安排时。
大一的其他学员,正在围绕赵卫红刚刚的壮举而议论纷纷。
“要不怎么说人家是一等功臣呢!”
“这群大三的,赵卫红根本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对了,我还特意找人打听了一下。”
说到兴头,一位瞧着书生气很足,一看就是通过高考来到科大的新学员,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对着同宿舍的战友神秘兮兮的开口道。
“你们知道赵卫红在基层单位的外号,是什么吗?”
在这帮新学员眼中,赵卫红现在就是堪比“救星”一般的存在,各个都宛若狂热的小迷弟,迫不及待的想要了解赵卫红身上更多的“秘闻。”
“咱们都是考进来的,又没在基层部队待过,上哪知道这个去?”
“你小子知道就赶紧说,少在这里卖关子!”
“嘿嘿。”
眼镜学员似乎很享受这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任凭战友如何催促,都坚决不说。
直到身旁几个战友脸上的神情愈发不耐,甚至都把袖子撸了起来,看架势貌似是准备“严刑逼供!”
眼镜学员这才慢条斯理的开口道。
“我哥在辽东jun区当过兵,去年刚退!”
“我一听赵卫红是辽东jun区军事记录的保持者,我就趁着刚才打电话的机会,找我哥打听了一下。”
“嘿!巧了!他和赵卫红还是一个部队的,对赵卫红的事情了解的非常多!”
“就这么说吧,咱们现在知道的这些事情,对他来说那就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
“尤其是他那个外号!”
“活爹!”
“你想想,能被一群当兵的叫活爹,甚至连士官,干部在私下都这么叫,赵卫红得是个什么人?”
一听这话,周围一众学员都露出了非常震撼的表情,眼神飘忽,似乎对赵卫红被称之为“活爹”的事迹,非常向往。
足足过了好半晌,才有一位学员宛若呓语一般的开口道。
“活爹.这外号起的可真好。”
“对于那群大三的狗娘养的来说,赵卫红可不就是他们的活爹么!”
这话立马引得宿舍里的学员纷纷点头,显然对这样的说法非常认可。
很快,赵卫红这个伴随了他一整个义务兵生涯的外号,便在科大的校园内,不胫而走。
不得不说。
四连长当初选择用“活爹”来称呼赵卫红,实在是太特么贴切了!
对于很多人来说,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并且眼睛里容不下沙子的赵卫红,可不就是他们的活爹么?
而赵卫红一人单挑王浩等人的事迹,更是为这个称号赋予了一缕传奇色彩。
甚至在中午开饭的时候,都有一群极端狂热的新学员,在去往食堂的路上找到了赵卫红,也没有上前和赵卫红交谈,只是高呼着他们为赵卫红准备的“口号!”
“活爹来了,大一的就不用受气了!”
“活爹来了,公道就就有了!”
这要是不知情的人听见了,准得以为这群大一的“新兵蛋子”受“压迫”了呢。
“使不得,使不得!”
对此,赵卫红本人则是颇为哭笑不得,心说怎么到了哪,都有人叫我活爹啊?
不过,赵卫红也不能“放任”这样的现象在科大内流传。
他现在已经很高调了,不需要其他人来帮着自己“出名”了。
尤其是以校务部主任为首的一批人,明显看自己很不顺眼。
虽然赵卫红并不在乎这群人如何看待自己,但是他不想被人抓住把柄,让晏文渊难做。
委婉的将找到自己的大一学员,全都打发走。
赵卫红这才如释重负的长出一口气,随即看向一脸坏笑,似乎在看自己笑话的黄学锋和杨邵武二人,没好气的开口道。
“看够了吧?”
“嘿活爹卫红,这外号谁给你起的?”
“你俩吃不吃饭?不吃饭就别进来了!”
见黄学锋哪壶不开提哪壶,赵卫红翻了个白眼,都懒得搭理他,便自顾自的走进了科大极其“壮观”的食堂。
每年人数最多的时候,科大的校园里,足足住着两万多名师生。
科大可不是普通的大学,学生觉得食堂的饭菜吃不惯,还能出去下个馆子啥的。
所有师生,一律执行军事化管理。
这可不是说说而已!
别说学员,就连教员在工作时间想要离开科大,都得向上级打报告,征得同意后才能外出。
至于普通的学员,那就更不用说了!
两三个月能出去透透风,那都算是过年了!
是以,全校所有师生,都需要在校内吃饭。
而想要容纳这么多人在饭点同时就餐,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
光是一个大一,就“配备”了两座食堂大楼。
并且各个都是四层小楼,比普通基层连队的主楼还要大!
尽管来到科大已经好几天了。
但每次开饭的时候,都是赵卫红这个“资深吃货”,最为幸福的时刻。
食堂的“配套设施”都已经这么豪华了。
而作为重头戏的饭菜,那就更不用说了。
赵卫红在基层最喜欢,并且逢年过节都不一定能吃上一次的红烧肉,在科大的食堂里顿顿都有!
并且味道还非常不错,丝毫吃不出来“大锅饭”特有的那种寡淡味道。
每顿饭足足有三种以上的主食,炎国各地菜系的招牌菜也是应有尽有,饭后还有花样繁多的水果,点心,用于解腻。
要不是赵卫红定力够强,在基层过惯了苦日子的他,进了食堂估计就舍不得离开了!
“阿姨,您这有盆么?”
站在熟悉的窗口,赵卫红有些腼腆的对着窗口里身着制服,看上去已过中年的食堂阿姨询问道。
而对面的食堂阿姨对赵卫红明显印象很深,见到赵卫红便立马十分惊喜的欢呼道。
“哎呀,娃子,你可算来了!”
说罢,食堂阿姨便将赵卫红扔在了原地,转头对着其他同事热情的招呼道。
“快来快来!这娃子又来了!”
“对!就是那个要拿盆吃饭的娃子!”
赵卫红:“.”
悻悻的挠了挠头,赵卫红正要开口,便见自己对面的窗口,突然围过来一群食堂的工作人员,那看向赵卫红的炽热眼光里,仿佛有明亮的星星在不断闪烁。
“娃子,要吃饭啦?”
“.对。”
“还是用盆吃?”
“.对。”
“听见没有,我就说我没骗你们吧!”
最先和赵卫红交谈的食堂阿姨叉着腰,很是得意的和身旁的同事炫耀了一阵,随即便笑吟吟的递给了赵卫红一个脸蛋大小的不锈钢盆。
“给,娃子,阿姨特意给你准备的!”
“吃完了就给阿姨拿回来,不用洗,阿姨帮你收拾!”
科大的食堂工作人员,并不像基层部队那样,都有着“炊事员”的身份。
算是专属于科大的机关食堂工作人员,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编制,但是没有军籍,专为师生的一日三餐服务。
除了做饭,这群工作人员还要负责清理食堂,包括清洗学员用过的餐具等工作。
从这就能看出来,科大主并不怎么注重培养学员“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独立能力。
而是避免学员将时间与精力,花在生活中的各项琐事上,转而能够更好的投入到日常的学习与训练中。
这也是让独立惯了的赵卫红,感到很不适应的地方。
像是洗餐盘,收拾食堂这种小事,在基层的时候都是要自己去做的。
再比如洗衣服。
在347团的时候,这项生活中的小事,可难倒了无数在训练场上叱咤风云的基层战士。
倒也不是因为衣服难洗。
而是因为347团地处东北,一年当中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冬季。
宿舍里面还没有热水,想要“爱干净”,勤洗衣服,那就只能用冷水。
赵卫红至今都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洗迷彩服时的场景。
寒冬腊月,赵卫红面前是泡了一夜的迷彩服。
当赵卫红以“破釜沉舟”的决绝姿态,将手伸进盆里时,刺骨的寒意立马直逼十指的骨节。
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是在经历非常严苛的“酷刑。”
赵卫红强忍着疼痛,花了半个小时洗好迷彩服。
等到晚上睡觉的时候,十指的关节处依旧泛着寒意与刺痛,好几天才能好转。
所以像是赵卫红这种,身处辽东,还依旧能一年四季,都让身上的军装保持的整洁如新的军人,那是真狠人!
而那些身上的军装,污迹斑斑,给人一种“训练强度特别大,作风特别硬”之感的军人,其实在训练场上未必能有多积极。
只不过是觉得洗衣服痛苦而又麻烦,懒得去洗罢了。
可科大呢?
宿舍楼,每个楼层都有两间水房。
每间水房都有一个很大的洗衣机,能同时洗十几人的衣服!
更过分的是,旁边居然还有通体由不锈钢打造,占地面积巨大的老式烘干机!
这可是04年呐!
在洗衣机还算是普通人家眼中的奢侈品,甚至是很多人家都不知道“洗衣机”为何物的时候。
科大的学员们,就已经享受到“洗衣机加烘干机”的待遇了!
一想到孙礼等人已经享受了两年这样的生活,赵卫红就气的牙根直痒痒!
就他们那不堪入目的表现,对得起这么好的生活待遇吗?
也怪不得很多刚刚下到基层的新排长,会因为指使别人给他洗衣服的事情,惹来白眼,甚至是爆发冲突!
基层又没有洗衣机,这群新排长在军校的时候就没亲自动手洗过衣服,身上还有着“洁癖”之类的臭毛病,可不就顺理成章的想要指使别人帮他去洗么。
基层很多战士,尤其是新兵,确确实实会出于敬爱班长,亦或是想要讨好班长的想法,在休息日主动帮班长洗衣服。
这样来看,既然班长都能享受到这种待遇,各个新排长也享受享受,似乎没什么问题?
但被人要求去做,和自己主动去做,完全就是两种概念。
念及于此,赵卫红突然抬起头,打量起了窗明几净,大气堂皇的食堂。
赵卫红能感受到,对于这一批学员,或者说是“准军官”,科大,乃至于炎国,对他们给予了很高的期望。
吃好的,用好的,穿好的,就算是从牙缝里省钱,也要给这批未来将要建设“信息化部队”的高素质人才,最好的生活待遇。
这样的做法,当然不能说是错的。
像是赵卫红这种从基层而来,“苦大了”的学员,轻而易举的就能体会到这些安排背后蕴含着的良苦用心。
可对于王浩之类,对于部队的认知就等同于科大的学员来说,就不一样了。
先苦后甜。
没有经历过苦,又怎么会知道“甜”的珍贵?
将一块散发着诱人光泽的红烧肉,送到嘴里,感受着那入口即化的细腻口感和唇齿留香的鲜美滋味。
赵卫红的脸上,露出了十分幸福的表情,紧接着便是一口接着一口,逐渐开始狼吞虎咽的,消灭着眼前的饭菜。
他终于知道王浩,孙礼之流,身上最为欠缺的东西,究竟是什么了。
“卫红.”
“你咋的了?”
“咋笑的这么瘆人呢?”
将海碗里最后一勺浸满各类菜肴汤汁的米饭,送进肚里。
赵卫红拿起他专属的“饭碗”,笑眯眯的走到了水池旁清洗,嘴里还哼着若有若无的军歌,看上去心情很好。
“十八岁啊十八岁~我参军到部队~”
“.”
“十九岁啊十九岁~我浑身是兵味~”
黄学锋,杨邵武:“.”
“卫红究竟是怎么了?”
“怎么高兴成这样?”
有些迷茫的挠了挠头,黄学锋看着走到窗口旁,笑着向食堂阿姨,归还洗的一干二净的海碗的赵卫红,很是懵逼的摇头道。
“不知道”
“但我总感觉.好像有人要倒霉了.”
“都是大一的,人家从部队出来的就是硬气!”
“我要和所有大三学员切磋!”
你听听,这话你让我说,我都不敢说!”
正当赵卫红与杨邵武和黄学锋,商议着下午的新训安排时。
大一的其他学员,正在围绕赵卫红刚刚的壮举而议论纷纷。
“要不怎么说人家是一等功臣呢!”
“这群大三的,赵卫红根本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对了,我还特意找人打听了一下。”
说到兴头,一位瞧着书生气很足,一看就是通过高考来到科大的新学员,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对着同宿舍的战友神秘兮兮的开口道。
“你们知道赵卫红在基层单位的外号,是什么吗?”
在这帮新学员眼中,赵卫红现在就是堪比“救星”一般的存在,各个都宛若狂热的小迷弟,迫不及待的想要了解赵卫红身上更多的“秘闻。”
“咱们都是考进来的,又没在基层部队待过,上哪知道这个去?”
“你小子知道就赶紧说,少在这里卖关子!”
“嘿嘿。”
眼镜学员似乎很享受这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任凭战友如何催促,都坚决不说。
直到身旁几个战友脸上的神情愈发不耐,甚至都把袖子撸了起来,看架势貌似是准备“严刑逼供!”
眼镜学员这才慢条斯理的开口道。
“我哥在辽东jun区当过兵,去年刚退!”
“我一听赵卫红是辽东jun区军事记录的保持者,我就趁着刚才打电话的机会,找我哥打听了一下。”
“嘿!巧了!他和赵卫红还是一个部队的,对赵卫红的事情了解的非常多!”
“就这么说吧,咱们现在知道的这些事情,对他来说那就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
“尤其是他那个外号!”
“活爹!”
“你想想,能被一群当兵的叫活爹,甚至连士官,干部在私下都这么叫,赵卫红得是个什么人?”
一听这话,周围一众学员都露出了非常震撼的表情,眼神飘忽,似乎对赵卫红被称之为“活爹”的事迹,非常向往。
足足过了好半晌,才有一位学员宛若呓语一般的开口道。
“活爹.这外号起的可真好。”
“对于那群大三的狗娘养的来说,赵卫红可不就是他们的活爹么!”
这话立马引得宿舍里的学员纷纷点头,显然对这样的说法非常认可。
很快,赵卫红这个伴随了他一整个义务兵生涯的外号,便在科大的校园内,不胫而走。
不得不说。
四连长当初选择用“活爹”来称呼赵卫红,实在是太特么贴切了!
对于很多人来说,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并且眼睛里容不下沙子的赵卫红,可不就是他们的活爹么?
而赵卫红一人单挑王浩等人的事迹,更是为这个称号赋予了一缕传奇色彩。
甚至在中午开饭的时候,都有一群极端狂热的新学员,在去往食堂的路上找到了赵卫红,也没有上前和赵卫红交谈,只是高呼着他们为赵卫红准备的“口号!”
“活爹来了,大一的就不用受气了!”
“活爹来了,公道就就有了!”
这要是不知情的人听见了,准得以为这群大一的“新兵蛋子”受“压迫”了呢。
“使不得,使不得!”
对此,赵卫红本人则是颇为哭笑不得,心说怎么到了哪,都有人叫我活爹啊?
不过,赵卫红也不能“放任”这样的现象在科大内流传。
他现在已经很高调了,不需要其他人来帮着自己“出名”了。
尤其是以校务部主任为首的一批人,明显看自己很不顺眼。
虽然赵卫红并不在乎这群人如何看待自己,但是他不想被人抓住把柄,让晏文渊难做。
委婉的将找到自己的大一学员,全都打发走。
赵卫红这才如释重负的长出一口气,随即看向一脸坏笑,似乎在看自己笑话的黄学锋和杨邵武二人,没好气的开口道。
“看够了吧?”
“嘿活爹卫红,这外号谁给你起的?”
“你俩吃不吃饭?不吃饭就别进来了!”
见黄学锋哪壶不开提哪壶,赵卫红翻了个白眼,都懒得搭理他,便自顾自的走进了科大极其“壮观”的食堂。
每年人数最多的时候,科大的校园里,足足住着两万多名师生。
科大可不是普通的大学,学生觉得食堂的饭菜吃不惯,还能出去下个馆子啥的。
所有师生,一律执行军事化管理。
这可不是说说而已!
别说学员,就连教员在工作时间想要离开科大,都得向上级打报告,征得同意后才能外出。
至于普通的学员,那就更不用说了!
两三个月能出去透透风,那都算是过年了!
是以,全校所有师生,都需要在校内吃饭。
而想要容纳这么多人在饭点同时就餐,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
光是一个大一,就“配备”了两座食堂大楼。
并且各个都是四层小楼,比普通基层连队的主楼还要大!
尽管来到科大已经好几天了。
但每次开饭的时候,都是赵卫红这个“资深吃货”,最为幸福的时刻。
食堂的“配套设施”都已经这么豪华了。
而作为重头戏的饭菜,那就更不用说了。
赵卫红在基层最喜欢,并且逢年过节都不一定能吃上一次的红烧肉,在科大的食堂里顿顿都有!
并且味道还非常不错,丝毫吃不出来“大锅饭”特有的那种寡淡味道。
每顿饭足足有三种以上的主食,炎国各地菜系的招牌菜也是应有尽有,饭后还有花样繁多的水果,点心,用于解腻。
要不是赵卫红定力够强,在基层过惯了苦日子的他,进了食堂估计就舍不得离开了!
“阿姨,您这有盆么?”
站在熟悉的窗口,赵卫红有些腼腆的对着窗口里身着制服,看上去已过中年的食堂阿姨询问道。
而对面的食堂阿姨对赵卫红明显印象很深,见到赵卫红便立马十分惊喜的欢呼道。
“哎呀,娃子,你可算来了!”
说罢,食堂阿姨便将赵卫红扔在了原地,转头对着其他同事热情的招呼道。
“快来快来!这娃子又来了!”
“对!就是那个要拿盆吃饭的娃子!”
赵卫红:“.”
悻悻的挠了挠头,赵卫红正要开口,便见自己对面的窗口,突然围过来一群食堂的工作人员,那看向赵卫红的炽热眼光里,仿佛有明亮的星星在不断闪烁。
“娃子,要吃饭啦?”
“.对。”
“还是用盆吃?”
“.对。”
“听见没有,我就说我没骗你们吧!”
最先和赵卫红交谈的食堂阿姨叉着腰,很是得意的和身旁的同事炫耀了一阵,随即便笑吟吟的递给了赵卫红一个脸蛋大小的不锈钢盆。
“给,娃子,阿姨特意给你准备的!”
“吃完了就给阿姨拿回来,不用洗,阿姨帮你收拾!”
科大的食堂工作人员,并不像基层部队那样,都有着“炊事员”的身份。
算是专属于科大的机关食堂工作人员,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编制,但是没有军籍,专为师生的一日三餐服务。
除了做饭,这群工作人员还要负责清理食堂,包括清洗学员用过的餐具等工作。
从这就能看出来,科大主并不怎么注重培养学员“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独立能力。
而是避免学员将时间与精力,花在生活中的各项琐事上,转而能够更好的投入到日常的学习与训练中。
这也是让独立惯了的赵卫红,感到很不适应的地方。
像是洗餐盘,收拾食堂这种小事,在基层的时候都是要自己去做的。
再比如洗衣服。
在347团的时候,这项生活中的小事,可难倒了无数在训练场上叱咤风云的基层战士。
倒也不是因为衣服难洗。
而是因为347团地处东北,一年当中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冬季。
宿舍里面还没有热水,想要“爱干净”,勤洗衣服,那就只能用冷水。
赵卫红至今都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洗迷彩服时的场景。
寒冬腊月,赵卫红面前是泡了一夜的迷彩服。
当赵卫红以“破釜沉舟”的决绝姿态,将手伸进盆里时,刺骨的寒意立马直逼十指的骨节。
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是在经历非常严苛的“酷刑。”
赵卫红强忍着疼痛,花了半个小时洗好迷彩服。
等到晚上睡觉的时候,十指的关节处依旧泛着寒意与刺痛,好几天才能好转。
所以像是赵卫红这种,身处辽东,还依旧能一年四季,都让身上的军装保持的整洁如新的军人,那是真狠人!
而那些身上的军装,污迹斑斑,给人一种“训练强度特别大,作风特别硬”之感的军人,其实在训练场上未必能有多积极。
只不过是觉得洗衣服痛苦而又麻烦,懒得去洗罢了。
可科大呢?
宿舍楼,每个楼层都有两间水房。
每间水房都有一个很大的洗衣机,能同时洗十几人的衣服!
更过分的是,旁边居然还有通体由不锈钢打造,占地面积巨大的老式烘干机!
这可是04年呐!
在洗衣机还算是普通人家眼中的奢侈品,甚至是很多人家都不知道“洗衣机”为何物的时候。
科大的学员们,就已经享受到“洗衣机加烘干机”的待遇了!
一想到孙礼等人已经享受了两年这样的生活,赵卫红就气的牙根直痒痒!
就他们那不堪入目的表现,对得起这么好的生活待遇吗?
也怪不得很多刚刚下到基层的新排长,会因为指使别人给他洗衣服的事情,惹来白眼,甚至是爆发冲突!
基层又没有洗衣机,这群新排长在军校的时候就没亲自动手洗过衣服,身上还有着“洁癖”之类的臭毛病,可不就顺理成章的想要指使别人帮他去洗么。
基层很多战士,尤其是新兵,确确实实会出于敬爱班长,亦或是想要讨好班长的想法,在休息日主动帮班长洗衣服。
这样来看,既然班长都能享受到这种待遇,各个新排长也享受享受,似乎没什么问题?
但被人要求去做,和自己主动去做,完全就是两种概念。
念及于此,赵卫红突然抬起头,打量起了窗明几净,大气堂皇的食堂。
赵卫红能感受到,对于这一批学员,或者说是“准军官”,科大,乃至于炎国,对他们给予了很高的期望。
吃好的,用好的,穿好的,就算是从牙缝里省钱,也要给这批未来将要建设“信息化部队”的高素质人才,最好的生活待遇。
这样的做法,当然不能说是错的。
像是赵卫红这种从基层而来,“苦大了”的学员,轻而易举的就能体会到这些安排背后蕴含着的良苦用心。
可对于王浩之类,对于部队的认知就等同于科大的学员来说,就不一样了。
先苦后甜。
没有经历过苦,又怎么会知道“甜”的珍贵?
将一块散发着诱人光泽的红烧肉,送到嘴里,感受着那入口即化的细腻口感和唇齿留香的鲜美滋味。
赵卫红的脸上,露出了十分幸福的表情,紧接着便是一口接着一口,逐渐开始狼吞虎咽的,消灭着眼前的饭菜。
他终于知道王浩,孙礼之流,身上最为欠缺的东西,究竟是什么了。
“卫红.”
“你咋的了?”
“咋笑的这么瘆人呢?”
将海碗里最后一勺浸满各类菜肴汤汁的米饭,送进肚里。
赵卫红拿起他专属的“饭碗”,笑眯眯的走到了水池旁清洗,嘴里还哼着若有若无的军歌,看上去心情很好。
“十八岁啊十八岁~我参军到部队~”
“.”
“十九岁啊十九岁~我浑身是兵味~”
黄学锋,杨邵武:“.”
“卫红究竟是怎么了?”
“怎么高兴成这样?”
有些迷茫的挠了挠头,黄学锋看着走到窗口旁,笑着向食堂阿姨,归还洗的一干二净的海碗的赵卫红,很是懵逼的摇头道。
“不知道”
“但我总感觉.好像有人要倒霉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军营:对不起,我是纠察!,军营:对不起,我是纠察!最新章节,军营:对不起,我是纠察!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军营:对不起,我是纠察!,军营:对不起,我是纠察!最新章节,军营:对不起,我是纠察!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