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石龙子与袁本末预料,连驼背的剑王山首徒都目露狐疑,道人在原地停足片刻,竟真是收起碧绿枝条,迈步走入客栈,理所应当的坐于上座,既未发难,也未直截出手,只是目光停留在云仲脸上。
“有客登门,一壶茶都不上,有些失礼。”
石龙子没动,袁本末却是站起身,拎来一壶茶,放到桌面,拿出跑堂模样,朝道人咧嘴笑笑,“小店茶水钱不便宜,一壶一两银子。”
就好像袁本末从来没见过剑王山道人,也没踏足过剑王山,更没被那位驼背少年取代了自己首徒的位置,甚至于将那壶茶提来的时候,神色活脱脱像一位真市侩跑堂,遇上贵客登门,欲要狮子大开口,又怕得罪人,心里斟酌半晌,才报出一壶茶一两银子的价钱,甚至眉梢眼尾,都透露着那么点窃喜。
云仲偷瞅石龙子神情时,发觉这位袁本末的大妖师父,见过袁本末这副点头哈腰的贪财德行,额头青筋都暴跳起来,险些坏了多年清修积攒下来的道行,然而袁本末尚不自知,见剑王山道人自行斟茶,高兴得眉飞色舞。
的确是有那么点举止不端,可并不是随便换人来,就能做到这份上的。
毕竟眼前这道人,是袖手旁观坐视自己下山的前师父,而一旁还坐着断去自己一臂,说句你死我活仇敌都不为过的驼背少年,纵然是出于城府极深,装出的一副泼皮无赖模样,仍是一桩极难的事。
“我以为这头老妖怪教不好徒弟,即使修为不浅,仍属山野妖物成精,连压制住心头无端而来的杀意都难,何况是教一位从剑王山走下来的弃徒,不论如何,都是见过世面的,由你石龙子来教,那点手段都未必能入他的眼。”道人终于将晦涩不明的眼神收起,目光由云仲脸上挪到石龙子脸上,竟然流露出些许赞赏,“看来这些年在剑王山上,并非一无所获,即使有心提防,仍是被寻出了一线成五境的契机,做他袁本末的师父,绰绰有余。”
“这孩子上山时说自己无名无姓,我见他嗜剑如命,便取了奇奴二字,意在令其供养剑道,如奴似仆,奇绝巍峨,我知你二人有旧怨,不妨自行去比试,方圆千里,无人会前去插手。”
驼背的奇奴起身领命,还不忘倒了杯茶水喝,随即就皱起眉来,朝袁本末呲牙,“跑堂的,你这茶可是隔夜了?真不新鲜。”
袁本末还是那副吊儿郎当德行,向石龙子微微欠身,权当行礼,抓着那柄平平无奇的佩剑出门,直到迈出客栈一步,才回头笑笑。
“剑新鲜就行,一准让你吃个饱。”
没有半句豪言壮语,石龙子与道人也不曾外出掠阵,两人就这么一前一后离去,自行寻宽敞处比剑,好像并没有什么仇怨,倒真像是一座山上的师兄弟,斗剑之后,尚可把酒言欢。
“这次来,携奇奴比剑事小,五绝近来刻意隐匿身形,许久没下山,其实是为了一件事。”
云仲扯扯嘴角。
“吴霜当初裹着五境道基的那一剑,险些将我从五境生生砸下,九死一生,好歹是扯断重枷桎梏,算是结下极深的梁子,再添上当年我与其余几位五绝联手,追得吴霜狼狈至极险些殒命,和后来的斗剑一事,谈不上生死相向,却也好不到哪去。”道人最终还是把目光转向云仲,不急不徐道来,“虽然说起来不地道,可谁说五绝就非得是爱惜羽衣之人,下山前,我打算杀了承吴霜衣钵的宝贝徒弟,直到站在离此地不远处的破庙中暂歇,我依旧是这般想的,替我剑王山除去位日后心腹大患,是做师父的本分。”
“可现在我更觉得另一样东西有趣。”
对于人世间修行人而言,五绝二字,已然比贵不可言四字的分量还要沉些,单论修行人心头的分量,或许比寻常百姓看人间几位圣人,还要重些,五绝一言既出,修行道内莫不人人恪守,倘如有胆敢逾矩者,便是山上人之中的异类,轻则如避蛇蝎,重则群起而攻。如此声势地位,可曾有人见过五绝伸手讨要物件?
但偏偏今日道人伸出惯持柳枝的右手,向云仲摊开。
“那条红绳,小兄弟应当还带在身上,不妨借我一观。”
不久前赤龙游,道人自然看得分明,但纵然是见多识广,道人仍是分辨不出这尾赤龙与其背上人影,究竟是哪样神通,但待到那红绳乌光收起法相过后,却还是被道人看在眼里,于是伸手讨要。
可是云仲却无论如何都不能交出。
且不去说这条由黄转红的绳索乃是颜贾清所传,除却绳索之外,尚且令云仲背上了钓鱼郎的名头,来历极大,似与雁唐州有关。下山时节,颜贾清三番五次言说,倘若这枚绳索露相,云仲处境堪忧,连带南公山或许亦要沉于水火,惹祸上身。何况原本黄龙,是凭双鱼玉境当中那口神仙气,褪去通体黄鳞,化为一条峥嵘赤龙,再将双鱼玉境其中隐秘透露出外,恐怕更要激起千百层浪去。
何况开口讨要的,是五绝之中的剑王山道人,新仇旧怨,如何都理不清。
就在道人脸上神色越发肃然的时节,客栈二层楼楼梯处,又有脚步响起,不加遮掩。
李福顺大摇大摆走到众人眼前,上下打量了打量剑王山道人,或许是当真不认得,或许是有意为之,唱了声无量天尊,“这位师兄,怎还逼人上供,这可不是道门人该有的举动。”
随后走下楼来的三人,却是令云仲险些遮不住喜色。
为首的一副书生打扮,发丝披散,只在后脑处横插一枚发簪,眉眼温和得紧,但大抵是在行伍之中度日,书卷气略收,身形极高,面孔稍显苍白。第二人则是位穿宽袍的胖子,大袖舞动,脚下却是一丝一毫声响都无,目光扫视之下瞧见云仲,脸上的肥肉都堆簇到一起去,相当欢喜。
至于第三位,云仲同样见过,当初阻拦南下妖潮时节,无人不识青平君。
南公山大师兄二师兄,柳倾钱寅,与身在北烟泽守关极久,把持边关的青平君,三人联袂而来。
“南公山弟子柳倾,携师弟与北烟泽青平君,拜会天下剑道第一。”
许多年过去,柳倾仍然是在南公山上时的语调和神色,一如既往文雅温和。
一座简朴客栈,一位五境,三位四境。
“是么?南公山的徒弟,认我为剑道魁首,是刻意戏谑调笑,还是别有他意。”
道人神色不似方才平静,目光闪烁之间,在三人脸上不经意掠过一轮。
“师父他老人家令我三人离开北烟泽,吩咐要事去做,自然要先交代周全,因此这天下剑道第一,并非出自晚辈之口,而是照搬师父的说法。”柳倾答话,不卑不亢。
得来的却是剑王山道人许久沉默无言。
不远处很快有两道剑气骤然冲天,袁本末与奇奴并未走远,而是在近处一片山麓处各自出剑,声势不大,各自杀气却是极重,剑气崩云,直到一盏茶功夫过后也无丝毫减弱。
放在还未下剑王山的袁本末与奇奴比试,一盏茶功夫,足够显现出败相,而并非今日这般厮杀愈发焦灼,奇奴练剑勤快,修行更是咬牙切齿露出一股与生俱来的狠劲,可断去一臂,近乎是从头修剑的袁本末,又何曾荒废过一息,针尖麦芒,各不相让。甚至石龙子那张褶皱遍布的老脸上,都浮现出几分难以压制的自傲来。
剑王山可以出一位不世剑才,但剑王山能否令袁本末破而后立,实未可知。
一盏茶光景自不能论断输赢胜负,但对于石龙子而言,足足够够。
“吴霜不在意这个天下第一的名头,倒是显得我气量狭窄了。”良久过后道人才是喃喃道,“旁人都说,那场比试算不得数,凭我入五境这些年月的底蕴,仍能勉强压吴霜一头,可现在才晓得,剑道之争上略逊吴霜一线,心境上却是差得极远。不过这样也好,没白白下山一趟,既然晓得心境有缺,日后未必就不能夺回这个轻飘飘的剑道第一。”
道人神情了然,倒也没失了礼数,请三人与李福顺一并落座,浅饮过两杯茶汤,随意寒暄片刻,这才缓缓起身,又把眼光重新放在云仲脸上。
“晓得你想同同门师兄叙旧,今日也不为难你,无需将那红绳的来历告知与我,但还有件事要麻烦你这后生,诸位若是信得过这旧日的剑道第一,劳烦散开些,五绝有些话要同这后生讲。”
柳倾十指微微一动,钱寅也将双手朝怀中伸去,唯独青平君一脸无奈,近乎是生拉硬拽,才将二人拖离席间。
石龙子则更是无意探听,起身离去,要去瞧瞧袁本末与奇奴斗剑。
所以客栈其中,就只剩下一位过去的剑道第一,和新剑道第一的衣钵弟子,相顾无言。
“有客登门,一壶茶都不上,有些失礼。”
石龙子没动,袁本末却是站起身,拎来一壶茶,放到桌面,拿出跑堂模样,朝道人咧嘴笑笑,“小店茶水钱不便宜,一壶一两银子。”
就好像袁本末从来没见过剑王山道人,也没踏足过剑王山,更没被那位驼背少年取代了自己首徒的位置,甚至于将那壶茶提来的时候,神色活脱脱像一位真市侩跑堂,遇上贵客登门,欲要狮子大开口,又怕得罪人,心里斟酌半晌,才报出一壶茶一两银子的价钱,甚至眉梢眼尾,都透露着那么点窃喜。
云仲偷瞅石龙子神情时,发觉这位袁本末的大妖师父,见过袁本末这副点头哈腰的贪财德行,额头青筋都暴跳起来,险些坏了多年清修积攒下来的道行,然而袁本末尚不自知,见剑王山道人自行斟茶,高兴得眉飞色舞。
的确是有那么点举止不端,可并不是随便换人来,就能做到这份上的。
毕竟眼前这道人,是袖手旁观坐视自己下山的前师父,而一旁还坐着断去自己一臂,说句你死我活仇敌都不为过的驼背少年,纵然是出于城府极深,装出的一副泼皮无赖模样,仍是一桩极难的事。
“我以为这头老妖怪教不好徒弟,即使修为不浅,仍属山野妖物成精,连压制住心头无端而来的杀意都难,何况是教一位从剑王山走下来的弃徒,不论如何,都是见过世面的,由你石龙子来教,那点手段都未必能入他的眼。”道人终于将晦涩不明的眼神收起,目光由云仲脸上挪到石龙子脸上,竟然流露出些许赞赏,“看来这些年在剑王山上,并非一无所获,即使有心提防,仍是被寻出了一线成五境的契机,做他袁本末的师父,绰绰有余。”
“这孩子上山时说自己无名无姓,我见他嗜剑如命,便取了奇奴二字,意在令其供养剑道,如奴似仆,奇绝巍峨,我知你二人有旧怨,不妨自行去比试,方圆千里,无人会前去插手。”
驼背的奇奴起身领命,还不忘倒了杯茶水喝,随即就皱起眉来,朝袁本末呲牙,“跑堂的,你这茶可是隔夜了?真不新鲜。”
袁本末还是那副吊儿郎当德行,向石龙子微微欠身,权当行礼,抓着那柄平平无奇的佩剑出门,直到迈出客栈一步,才回头笑笑。
“剑新鲜就行,一准让你吃个饱。”
没有半句豪言壮语,石龙子与道人也不曾外出掠阵,两人就这么一前一后离去,自行寻宽敞处比剑,好像并没有什么仇怨,倒真像是一座山上的师兄弟,斗剑之后,尚可把酒言欢。
“这次来,携奇奴比剑事小,五绝近来刻意隐匿身形,许久没下山,其实是为了一件事。”
云仲扯扯嘴角。
“吴霜当初裹着五境道基的那一剑,险些将我从五境生生砸下,九死一生,好歹是扯断重枷桎梏,算是结下极深的梁子,再添上当年我与其余几位五绝联手,追得吴霜狼狈至极险些殒命,和后来的斗剑一事,谈不上生死相向,却也好不到哪去。”道人最终还是把目光转向云仲,不急不徐道来,“虽然说起来不地道,可谁说五绝就非得是爱惜羽衣之人,下山前,我打算杀了承吴霜衣钵的宝贝徒弟,直到站在离此地不远处的破庙中暂歇,我依旧是这般想的,替我剑王山除去位日后心腹大患,是做师父的本分。”
“可现在我更觉得另一样东西有趣。”
对于人世间修行人而言,五绝二字,已然比贵不可言四字的分量还要沉些,单论修行人心头的分量,或许比寻常百姓看人间几位圣人,还要重些,五绝一言既出,修行道内莫不人人恪守,倘如有胆敢逾矩者,便是山上人之中的异类,轻则如避蛇蝎,重则群起而攻。如此声势地位,可曾有人见过五绝伸手讨要物件?
但偏偏今日道人伸出惯持柳枝的右手,向云仲摊开。
“那条红绳,小兄弟应当还带在身上,不妨借我一观。”
不久前赤龙游,道人自然看得分明,但纵然是见多识广,道人仍是分辨不出这尾赤龙与其背上人影,究竟是哪样神通,但待到那红绳乌光收起法相过后,却还是被道人看在眼里,于是伸手讨要。
可是云仲却无论如何都不能交出。
且不去说这条由黄转红的绳索乃是颜贾清所传,除却绳索之外,尚且令云仲背上了钓鱼郎的名头,来历极大,似与雁唐州有关。下山时节,颜贾清三番五次言说,倘若这枚绳索露相,云仲处境堪忧,连带南公山或许亦要沉于水火,惹祸上身。何况原本黄龙,是凭双鱼玉境当中那口神仙气,褪去通体黄鳞,化为一条峥嵘赤龙,再将双鱼玉境其中隐秘透露出外,恐怕更要激起千百层浪去。
何况开口讨要的,是五绝之中的剑王山道人,新仇旧怨,如何都理不清。
就在道人脸上神色越发肃然的时节,客栈二层楼楼梯处,又有脚步响起,不加遮掩。
李福顺大摇大摆走到众人眼前,上下打量了打量剑王山道人,或许是当真不认得,或许是有意为之,唱了声无量天尊,“这位师兄,怎还逼人上供,这可不是道门人该有的举动。”
随后走下楼来的三人,却是令云仲险些遮不住喜色。
为首的一副书生打扮,发丝披散,只在后脑处横插一枚发簪,眉眼温和得紧,但大抵是在行伍之中度日,书卷气略收,身形极高,面孔稍显苍白。第二人则是位穿宽袍的胖子,大袖舞动,脚下却是一丝一毫声响都无,目光扫视之下瞧见云仲,脸上的肥肉都堆簇到一起去,相当欢喜。
至于第三位,云仲同样见过,当初阻拦南下妖潮时节,无人不识青平君。
南公山大师兄二师兄,柳倾钱寅,与身在北烟泽守关极久,把持边关的青平君,三人联袂而来。
“南公山弟子柳倾,携师弟与北烟泽青平君,拜会天下剑道第一。”
许多年过去,柳倾仍然是在南公山上时的语调和神色,一如既往文雅温和。
一座简朴客栈,一位五境,三位四境。
“是么?南公山的徒弟,认我为剑道魁首,是刻意戏谑调笑,还是别有他意。”
道人神色不似方才平静,目光闪烁之间,在三人脸上不经意掠过一轮。
“师父他老人家令我三人离开北烟泽,吩咐要事去做,自然要先交代周全,因此这天下剑道第一,并非出自晚辈之口,而是照搬师父的说法。”柳倾答话,不卑不亢。
得来的却是剑王山道人许久沉默无言。
不远处很快有两道剑气骤然冲天,袁本末与奇奴并未走远,而是在近处一片山麓处各自出剑,声势不大,各自杀气却是极重,剑气崩云,直到一盏茶功夫过后也无丝毫减弱。
放在还未下剑王山的袁本末与奇奴比试,一盏茶功夫,足够显现出败相,而并非今日这般厮杀愈发焦灼,奇奴练剑勤快,修行更是咬牙切齿露出一股与生俱来的狠劲,可断去一臂,近乎是从头修剑的袁本末,又何曾荒废过一息,针尖麦芒,各不相让。甚至石龙子那张褶皱遍布的老脸上,都浮现出几分难以压制的自傲来。
剑王山可以出一位不世剑才,但剑王山能否令袁本末破而后立,实未可知。
一盏茶光景自不能论断输赢胜负,但对于石龙子而言,足足够够。
“吴霜不在意这个天下第一的名头,倒是显得我气量狭窄了。”良久过后道人才是喃喃道,“旁人都说,那场比试算不得数,凭我入五境这些年月的底蕴,仍能勉强压吴霜一头,可现在才晓得,剑道之争上略逊吴霜一线,心境上却是差得极远。不过这样也好,没白白下山一趟,既然晓得心境有缺,日后未必就不能夺回这个轻飘飘的剑道第一。”
道人神情了然,倒也没失了礼数,请三人与李福顺一并落座,浅饮过两杯茶汤,随意寒暄片刻,这才缓缓起身,又把眼光重新放在云仲脸上。
“晓得你想同同门师兄叙旧,今日也不为难你,无需将那红绳的来历告知与我,但还有件事要麻烦你这后生,诸位若是信得过这旧日的剑道第一,劳烦散开些,五绝有些话要同这后生讲。”
柳倾十指微微一动,钱寅也将双手朝怀中伸去,唯独青平君一脸无奈,近乎是生拉硬拽,才将二人拖离席间。
石龙子则更是无意探听,起身离去,要去瞧瞧袁本末与奇奴斗剑。
所以客栈其中,就只剩下一位过去的剑道第一,和新剑道第一的衣钵弟子,相顾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