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庭汉裔 第七十六章 孙秀苦觅对策

小说:晋庭汉裔 作者:陈瑞聪 更新时间:2025-05-16 11:28:35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知道河北义军顺利渡河的消息后,孙秀吓得面如土色,他先是对辛冉等老下属发怒道:“这是怎么搞得!怎么就让这群人渡了河?你们是不是觉得我要完了,不肯为我尽力!也和刘琨一样,暗中和贼人联络好了?!”

  但他随后又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自己说过了,以后还要指望这些人为其卖命,连忙佯怒改口道:“难道是我给的富贵还不够多吗?若是如此,你们有什么要求,都给我说出来,都这般要命的时刻了,我还会吝惜吗?”

  辛冉等人连连叩首,对孙秀说道:“中书对我等仁至义尽,我们哪里敢还有奢求呢?实是无可奈何啊!当务之急,是赶紧召开军议,为接下来的战事做准备啊!”

  这一年下来,孙秀也知道这些人的能耐,他们除了可信以外,确实是一群草包,不然当年淮南王之乱的时候,赵王府那么大的优势,怎么会弄到险些翻车呢?

  可对于朝中另外一些有才能的人,诸如陆机、嵇绍、王衍、刘舆等人,孙秀又实在难以信任。虽然孙秀此前对刘羡夸口说,自己是浪潮的主导者,但他到底只能决定大乱何时开始。在人心面前,无论他多么的胆大妄为,也不敢说自己能够掌握所有人。

  是的,即使形势到了眼下这个地步,孙秀也不敢如此冒险。这是他参加天师道之前就明白的道理:当你想把命运交给别人的时候,那就是赐予了别人一个玩弄你的机会,很少有人会拒绝这样做,因为凌辱他人是人的本能。

  因此,孙秀只能先从别处想办法。

  他心平气和后,笑着问辛冉道:“我想了想,现在形势也没有这么坏,你看啊,还能不能再拖延一段时日,征西军司的五万兵马不日就要到了,若是能汇聚一处,我觉得大有可为啊!”

  辛冉摇首道:“恐怕不行,士将军等人已经说了,若贼军不渡河还好,贼军一旦渡河,邙山南北就是最后的机会,我军若不和贼军打一仗,那就是让出道路,让贼军直奔洛阳啊!”

  直奔洛阳的后果是不言而喻的,天子就在金墉城,朝堂公卿也尽在城内。河北大军只要开进城外,城内那些见势不妙的墙头草们,就会主动打开城门,将大军迎入城内。这毕竟是一座近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是绝不可能通过正常方法进行守御的。

  孙秀虽然不懂军事,但到底也守过长安,明白其中的要害。可要他就此一战,实在是难以下定决心。

  他立起身子,开始旁若无人地原地踱步,思考,喃喃自语,试图从这绝境中寻找出一条出路。孙秀鼓励自己道:

  “呀,孙秀,你可是不顾一切,用尽了一切常人所不能想象的手段,才走到今日这一步的。莫非你现在就步入绝境,毫无办法了吗?”

  “不,世上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只有一颗陷入绝境的心啊!振作起来!孙秀,相信你的心!对待这些没有心的货色,你一定能像以前那样,将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啊!”

  他这么说的时候,眼前不禁浮现起了过去经历的一幕幕,试图从中寻找出一种战胜窘境的办法。

  “唔,假意请降会有用吗?”

  他摇摇头,首先将这个念头抛了出去,他如今已经身居高位,高位者就应该高高在上,一旦采用这个办法,洛阳上下就会率先将他抛弃。

  “派人刺杀呢?”

  这是一个法子,他此前就是用这个办法扭转大局,杀死了淮南王。但麻烦的是,现在要刺杀的人太多了。对付所谓的盟军,最麻烦的地方就在这里。对方固然可能人心不齐,但想要当盟主的人数不胜数,杀了一个还有一个,反而减弱了对方的派系斗争,白白便宜了接盘的人。

  “如果派人宣传谣言,分化利诱呢?”

  孙秀脚步一定,脑中灵光一闪,顿时颔首,对辛冉大笑道:“哎呀呀,我又有主意了!”

  他紧接着吩咐道:“你去给我写两封信,一封给常山王,一封给成都王。”

  “这……”辛冉闻言,有些摸不着头脑。

  孙秀继续解释道:“信的内容,不用太操心,大同小异吧,你只要把握要旨。”

  “给常山王写,我啊,自知罪大恶极,罪无可恕,甘愿向他领死。而且我虽在洛阳,却久闻常山王贤名,不似成都王这种无能之辈,这个皇位非他莫属!我愿成就他的功业!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希望我死以后,常山王给我留下一个儿子。”

  “给成都王就这么写,昔日他在洛阳时,我就对他仰慕已久,此时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愿意向他领死。但是啊,不知这个常山王,是哪里冒出来的无名之辈,竟然也要领功?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我希望死在成都王刀下,但愿不要断绝我血脉。”

  “信写好后,再去找信徒,箪食壶浆,分别去迎接这两军,让他们对常山军说,成都王想要独吞功劳,趁机火并他们,再对成都军说,常山王嫉妒成都王,想要痛下杀手。”

  辛冉有些听明白了,孙秀这是要效仿当年孙皓多方投降的故事,想要激起两方争斗。如果计策真能奏效的话,到了战场上,说不定两方谁也不愿意出力,相互提防,那就可以以少胜多了。

  他想到这里,不由心悦诚服道:“令君智谋,真胜孔明也!”

  孙秀有了主意,脚步也不禁快活了起来,他嘻嘻笑道:“诸葛孔明算什么,不过是一个徒有虚名的蠢货罢了。这种人自以为绝顶聪明,能够违背天下大势,实际上呢,他越是这么想,就越是愚蠢的无以复加。”

  “人生下来就是要死的,人活在世上,根本就不可能获得什么值得纪念的东西,那都是死后在仙堂中的故事了。像我们这些善良的好人,就应该将这些人送去仙堂内,实现他们的梦想。”

  “做人啊,还得要实际一些,就像我们宣皇帝一样。谁强就站在哪一边,等他们枝繁叶茂了,再趁机窃取了国家,这才是智者所为啊!”

  说到这,他突然觉得有些不吉利,毕竟按理来说,现在强的不是自己,而是对面了。但孙秀没有丝毫表现在脸上,而是催促辛冉赶紧去督办自己所说的事情。

  等辛冉走后,孙秀又思忖片刻,将刘机唤了过来,说道:“你带上人,去安乐公府抓人,把刘羡的亲属全都抓起来,等会我去军中的时候,把他们都带上。”

  刘机的悟性不如辛冉,他一抬头,就看见孙秀阴沉的脸色,心中没来由一阵胆战心惊,问道:“令君,这是……”

  “呵呵,仗是人打的,等会我上了战场,将这些人当着刘羡的面,一个一个全砍了,让他知道一下,什么叫痛不欲生!我就不信了,死了全家,他还能有什么心思打仗!”

  这话语说得刘机浑身汗毛直立,此时他已经知道孙会被俘的消息,不由问道:“可二公子那边……”

  “唉,你以为我没有想过吗?这都是不得已的事情啊!”孙秀负手来回徘徊,做长叹状:“谁叫这孩子不幸,生在了我家呢?我已经尽心竭虑啦!我为二郎娶了公主,封了将军,能给的都给啦!这辈子就算去死,他也没有什么遗憾吧!”

  “现在我若是打输了,他也不会独活。我若是打赢了,他的死活也看造化,既如此,何必担忧这么多呢?二郎若上了仙堂,我自会帮他祈祷,让他在鬼军里也当个将军!”

  刘机无言以对,他随即又想起一事,问道:“那……中书,刘琨那边的家小,是否也要一并如此处置?”

  提起刘琨,孙秀的火气立刻就涌了上来:“你蠢吗?他是太子的舅家,我威胁威胁他也就得了。真动了家小,他阿姊往太子耳边一吹,司马荂那没腰带的蠢货,立马就要找我的麻烦!”

  “更别说我好不容易封锁消息,才让人不知道他们现在的下落,这时候拿了他家人,谁不知道我们要完蛋了?动动脑子!要杀他们,也等我真打输了再杀!”

  “所以先给我看好了,等我消息!”

  刘机诺诺而去,孙秀又在万金楼中枯坐片刻。周遭寂静无人,使得他能听见自己胸膛下剧烈的跳动声。即使做好了这种种准备,孙秀在自己的雄心万丈下,依旧有一些空落落的部分。他知道,这是因为自己仍然没有十全的把握来取胜,客观一点说,他只有不到三成的胜率。

  孙秀面对着自己一手打造的黄金靖室,直视着墙壁上雕刻的太极阴阳图,心想:世上的事情总是这样,任何选择都是有风险的,倒霉的时候,喝水也会噎死人。他必须相信自己,他一路都是这么走过来的,不愿意赌博的人,最终什么也得不到,这是他们这些寒门的宿命。

  虽然他是天师道的祭酒,但他全然不信天师,他只相信他自己。因此,他在靖室里双手合十,竟向自己祈祷道:“孙秀啊孙秀,你所有的努力、所有的羞辱、所有的不堪,都只是为了这一天而已。这一天过后,没有人比你更顶天立地了。”

  这么想罢,他走下万金楼,诸多幕僚还有奴仆在楼下等待着他,幕僚躬身、奴仆伏地,身边还有几名侍卫捧刀。此时腰佩紫绶金印、身着朱色朝服的孙秀,俨然是万众瞩目的中心。哪怕他面目丑陋,身材怪异,在场所有人都屏气凝神,唯恐冒犯了这位常常喜笑颜开的最高掌权者。

  而此时的天际阴暗多云,大概是一场暴风雨即将到来了。

  孙秀先去了东堂,面见了已经登基的司马伦,向他陈述自己将要带兵作战一事。司马伦听闻孙秀要带兵去迎战,大为欣喜,再三嘱咐说:“念贤,我就将一切都托付给你了!事成之后,你我共治天下!”

  这句话若是刘备和诸葛亮之间说的,或许会传为美谈吧。但可惜的是,孙秀知道,司马伦只是单纯的愚蠢,愚蠢到无法辨别讥讽与快乐,这样的人,是不配拥有美谈的。

  孙秀领了诏令后,然后到云龙门调拨禁军。直到此时,禁军才知道河北义军已经大破士猗,进军渡河的消息,他们毫无准备,因此脸上都浮现出不可抑制的恐慌。但孙秀却面色如常,他下令宰牛犒赏三军,等肉食都端上来后,他才悠悠说道:

  “我已经得了报,这些贼子毫不讲情面,将所有参战的将士,包括我的二郎在内,全部斩首杀了,尸首也全部投入到河水之中喂鱼了。”

  “我本来还想要不要投降,可这些贼子竟然公然宣称说,要将我们这些人杀尽!诸位不要留有什么幻想,生死都在此一战了!”

  在场的人听了,无不惊得目瞪口呆、心胆俱裂。有许多人的亲朋就在那些发出的大军中,听说被河北军尽数斩首,几乎痛不欲生。虽然有人觉得奇怪,尚心存怀疑,但在孙秀的重赏之下,更多的人义愤填膺,拔刀流泪,纷纷誓言要与孙秀共生死。

  于是孙秀带着这最后的禁军前去偃师,同士猗等人汇合。此时京畿诸军也都在偃师齐聚,分别有京兆王司马馥部、镇军将军司马雅部、左卫将军王舆部、中垒将军士猗部、扬威将军莫原部等等,合起来约有五万余人。为了赢下这次决战,孙秀几乎连成皋关都放空了。

  本来禁军将士应战,心情还颇有些忐忑,但见己方军队人山人海,连营数里,又不觉胆气渐生。加上孙秀宣传说,征西军司不日便有援兵前来,对待这次决战,他们也不觉得有什么困难了。

  当夜,辛冉对孙秀回报,表示孙秀吩咐的计策他都已经完成了,但敌军如何反应,就不是他们能掌控的了。

  随后刘机也抵达偃师,但他却没有带来安乐公府的人质。原来,当他带兵准备去包围安乐公府的时候,已被解散的荡寇将军府突然窜出一群带甲士卒来,与刘机进行对峙,双方堵在路口,互不相让。

  由于禁军大部已被孙秀带走,刘机不敢把动静闹得太大,僵持了两个时辰,来帮忙的人越来越多,就连很多隶属于赵王府的人也来求情,他最后只得放弃这次抓捕。

  这是孙秀战前得到的第一个坏消息。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晋庭汉裔,晋庭汉裔最新章节,晋庭汉裔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