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阁楼之下,人声渐渐变得喧嚷。刘羡虽令桓彝等部下尽力维持秩序,但现场还是有走向失控的迹象。
究其原因,是孟观也进入金谷园内,开始查抄这洛阳首富的府库。虽说洛阳人早已听说过石崇的富有,但当一车又一车的金银与珠宝如流水般拉出来时,他们还是难免感到不可思议:这些财富真的是人能够拥有的吗?
为了验清这些财货,他们在地上点燃了几堆篝火,然后把查抄的金银堆在一处,真可谓是堆积如山,火光照耀在金山银山上,就好似金银也在燃烧。更别说其中不计其数的玳瑁、玛瑙、珍珠、翡翠、象牙、珊瑚等名贵制品,也随之熠熠生辉。在这里,富可敌国并不是一个夸张的形容,而是事实上的陈述。
而随着查抄的财物越来越多,人心难免会生出些许贪念。一开始,一些士兵忍不住动手动脚,往怀里揣些琐碎金银,或是偷偷往袖袋里夹带些珠玉。即使是桓彝这样自诩清正的官员,也忍不住咽了咽喉咙,强自遏制欲望。
清点还没有过半,现场就已经查抄出五万金价值的财物。哪怕是平时吝啬如孟观,此刻也如置梦中,不禁大手一挥,宣布道:在场的每名士兵,都赏赐十金!
这将现场的气氛推上了一个高潮,与会的士卒都纵声欢呼,好似重获新生一般快乐。
不过这热闹和楼上的刘羡和贾谧两人无关,两人都觉得这喧嚣与自己相隔很远。
两人在见面之后,都不禁相互审视,时隔多年,两人的像貌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少年时的贾谧肤白胜雪,眼眸如水,双唇如烈焰般殷红,配合上带刺的笑容,似有一种勾魂似的妩媚。但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贾谧已经失去了这种神韵,他的皮肤渐渐粗糙,眼神也太过平淡,虽然依旧美丽,但不过是秋天的一朵黄花,似乎随时都会随秋风凋谢似的,并不会引人注目。
刘羡也已经变得不同,年少时的他是阴郁的,虽然不时会爆发,但更多的是沉默寡言,这导致他习惯于双唇紧闭,眼神尖锐。不过这些也都过去了,如今的他已经是非常温和的人,眼神温润而明亮,嘴角也噙着微笑,虽然是佩剑上来的,可站姿放松,俨然是来见一位老朋友。
贾谧看见他这个模样,心中窜起一股怒火,他知道,自己已然是失败了。只是没想到,自己最后竟然会落到刘羡这个昔日失败者手里,这让他感到格外羞耻。
可大势已去,他又能干什么呢?贾谧只能尽量保存自己的尊严,尝试着恢复往日的笑容,对刘羡讥讽道:“这不是不愿意做人走狗的刘怀冲吗?怎么今日当了别人的走狗啊?”
刘羡当然不会因为这种事生气,他笑道:“你还是这个样子,没有真正的朋友吗?不能当你走狗的人,就是别人的走狗?”
贾谧冷笑道:“这只是一个残酷的事实,如果一个朋友连你的走狗都不愿当,那他自然不是真正的朋友。”
刘羡问:“那你的走狗呢?”
这句话刺痛了贾谧,令他露出仇恨的眼神。他不耐烦地道:“何必废话?你应该是想报仇吧!那就来动手!”
刘羡又问:“你不怕死?”
贾谧傲然道:“死有何可怕?人皆有一死,无非早晚而已。可怕的是人活一世,却一事无成。哈,这些年,我位同皇帝,想杀谁,便杀谁,想羞辱谁,便羞辱谁,生活真如神仙般快活。就算是死,也早就够本了!”
刘羡闻言,不禁失笑道:“真有那么快活?”
贾谧呵呵讥讽道:“虚伪,若非如此,你又为何要来亲自杀我?”
听到这,刘羡也不再犹豫,他从腰间抽出剑,在贾谧面前立定,说道:“说得好,那这么说来,我不能给你一个痛快。”
“为了你手下的那些冤魂,我应该活剐了你。”
贾谧心中一紧,口中却嘲讽道:“我就怕你没有这手艺。”
“也对,那我就简单点。”刘羡拿着剑来回比划,说笑道:“先剁去你的手脚,再最后给你脖子一刀。这样,你满意吗?”
贾谧不再说话,他先是露出不屑言语的神情,随后背对着刘羡坐下,表示任他施为。
随着呼的一声,刘羡吹灭了房中唯一一盏灯火。黑暗刹那间笼罩了阁楼,整个房间内,似乎只剩下剑锋的寒光在微微闪烁。
贾谧话虽说得满,可实际上紧张至极。在此情景下,他只觉得自己心跳加速,浑身冒汗,一双手脚都止不住地微微发抖。而身后的寒光微微靠近,贴在他脖颈上,令他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他不敢转头看,连忙闭上双眼。但这种等待与煎熬反而加重了这种恐惧,就连脖颈似乎也开始颤抖了。
剑锋离开了脖颈。贾谧想,下一瞬,大概就是刘羡挥剑的时刻了,不知道他是打算先砍手呢?还是先砍脚呢?
算了,早点结束吧。只要心中没有恐惧,死亡也不过就是一转眼的功夫。贾谧这么安慰自己,可事与愿违的是,他思考这种事情越多,反而越来越难以获得平静,似乎现在渡过的每一个呼吸都极为煎熬。
就在这煎熬之中,背后的剑风突然响了。这剑声是如此之快,以致于在剑上出现了鸣镝式的破空声,似乎下一秒,就会将他彻底贯穿。
一切都结束了!
当这个念头划过贾谧脑海时,他整个身体都僵直了,并且一度以为自己已经死亡,为此前的岁月追悔莫及。
直到这一刻,贾谧才赫然发现,他仍然渴望活着。就像他祖父临死前一样,他心中仍然有不甘,有悔恨,有惧怕,有许许多多未完成的遗愿:
作为真正的太子,他还有那么多敌人没有战胜与杀死,就这么结束,岂非是说自己是个笑话?
他还想再开数之不尽的文会,让天下所有的名士围在他身边,用前所未有的敬仰眼神崇拜他,歌颂他;
而且他娶了一位倾国倾城的妻子,却还未育有一个孩子,爱他的父母也还健在,他想多陪陪家人,怎能就此死去……
当剑锋停在他脖颈上时,贾谧感觉到难以呼吸,这种种的念头似乎占据了所有脑海,让他的思维近乎爆炸与停滞。他几乎以为自己已经死去了,浑身的麻痹感与大脑的苍白持续了好几个呼吸。等到他瘫软在地,像溺水得救的人一般大口大口呼吸时,贾谧才反应过来,自己的头颅还挂在自己的脖子上。
贾谧想要试图再坐起来,但他却做不到,他只能转过头回看。赫然发现,刘羡已经收回了剑锋,用怜悯的眼神看着他。
这眼神让贾谧羞耻,更让他愤怒,剧烈的喘息声中,他终于理清了自己的口齿,沙哑着嗓子问道:“为什么?你在干什么?”
刘羡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他淡淡道:“贾长渊,看来你并非像你说的那样,是不怕死的。”
贾谧恼怒道:“那又如何?”
“不如何。”刘羡微微瞑目,回忆起与贾谧的无数过往,叹息道:“我只是一直很好奇,你如此好杀滥杀,到底是得到了多大的快乐。”
“呵呵,你不好杀人?”贾谧反讽道:“我可是知道,死在你剑下的人,已经有数十人了吧。”
面对指控,刘羡回答道:“我不好杀人,我真正喜好的,是与敌人搏斗的过程。”
“那你确实无福消受了。”
贾谧终于强撑着自己坐了起来,面色苍白地嘲笑道:
“只有能享受到这股快乐的人,才能成为世人命运的主宰。”
刘羡再次睁开了双眼,眼中的怜悯更甚,他感慨道:“这样吗?原来你是这样想的。”
他顿了一顿,然后说道:“看来,和孙秀相比,你也就停留在这一步了。”
刘羡的这句话发自真心,对于这位对自己人生施加过巨大影响的同龄人,无论过去的他心中怀有何等的鄙夷、愤恨、痛楚,都是一座绕不开的高山。
但在此时此刻,刘羡已经遇到了更高的山峰,过去看来隔断人生的坎坷,也变成了一道微不足道的浅沟。他已经渡过去了,并能够心平气和地说:不过如此。
可这一句的怜悯意味更是展露无疑,让贾谧离奇愤怒。他实在是一个有傲骨的人,自从他知事以来,从来都是他去鄙夷与俯视别人,恰似苍鹰玩弄猎物,生死不过他一念之间。
可在此时此刻,他竟从刘羡身上感受到了同样的感觉,不,应该说更甚。刘羡怜悯他,简直是巨人在怜悯吹落江流的蚂蚁。
但还未等他发作,刘羡忽而向前大跨一步,吓了贾谧一跳,恐惧与抗拒交织,令他不禁向后挪后几下,再次与刘羡拉开距离,又底气不足地试图呵斥道:“你要干什么?!”
刘羡已经没有兴趣再做过多交谈,回答道:“你放心吧,我已经杀死你了,所以我不会杀你,这个难题,我会扔给孙秀。”
“那你为何来见我?”贾谧的脸上写满了不可置信。
“我只是来拿一样,本该属于我的东西,我知道,它就在你这里。”
“什么东西?”
“斩蛇剑。”刘羡伸出手道:“这是我家的东西,请你还给我。”
这一句石破天惊的话语后,房间内再次陷入了寂静,楼下的喧哗声有增无减,窗外的热浪渐渐沸腾,几乎掩盖了月辉。
贾谧呵呵笑了两声,继而脸色恢复了平静,问道:“你是怎么猜到的?”
“这是很简单的道理,武库的那场大火,是烧不坏斩蛇剑的。张华也不会私藏斩蛇剑,但斩蛇剑偏偏在那场大火中不翼而飞。这有且仅有一个可能,就是你想占有它,而它就在你这。”
“哈哈哈……你说得不错。”贾谧止住了笑声,随即冷淡道:“我为什么要将它给你?”
“因为你无法拒绝,你畏惧死亡。”
在贾谧的注视下,刘羡将右手搭在剑柄上,贾谧的呼吸立刻一滞。虽然很不甘心,但贾谧不得不承认,打破了自我的矜持后,他确实不敢再直面死亡。但凡能多活一个夜晚,他也想活着,这使得他唯有妥协。
贾谧不再多说,他起身,踉跄着走到墙角,打开橱柜。从橱柜的内部摸索到一个暗格,继而从中抽出了一件由长条黄布包裹的事物,最后无言地呈现在刘羡面前。
刘羡稍作犹豫,随即左手握住剑鞘,右手紧握剑柄,用力拔出。
苍然一声,宛若游龙破空,剑自鞘中飞腾而出,就像是久别重逢一般,欢跃长啸于主人的手中。他举剑于面前,不知多少人保养打磨之后,这把剑寒光闪闪夺目,又隐约有一丝赤虹夹杂,在暗室之中,依旧摄人心魄。听耳边金铁之声回响,良久而不息。
斩蛇剑,又称赤霄剑,也是传说中的帝道之剑。据说当年汉高祖刘邦起义,就是拿着这把剑斩杀白蛇,获得天启。后人为了纪念汉高祖开启的无上伟业,便以七彩珠、九华玉装饰剑柄,以五色琉璃为剑匣。
如今剑匣自然是丢失了,但其余一切都正如传言所说。刘羡温柔抚摸着剑身上的“赤霄”两字大篆,暗道:这就是四百年大汉的开国宝剑了。
起初,这只是一把寻常的剑,但在历经高祖的传奇人生后,它也变得炫目华丽。世人将它视为天命的象征,与传国玉玺相并列。
而现在,它回到了刘羡的手里。
刘羡将剑收回剑鞘,挂在腰间,也不再看贾谧,他毫不拖泥带水地转身下楼。楼上的人虽然还没死,但其实死亡才是他最好的结局,活下来的后果,恐怕会生不如死。
关于贾谧真正的结局,后来刘羡再回洛阳的时候听说过。据说被当众斩首的贾谧,并非真正的贾谧,因为在孙秀的相国府内的地牢内,有个被割了舌头的漂亮男人,他神志不清,疯疯癫癫,有时却能用手指写字。孙秀被杀后,他被放了出来,在街道上乞讨,世人都怀疑他是鲁公贾谧,可又不敢置信,无人相认,后来洛阳城破,他也就不知所踪了……
刘羡拉开门,门外的喧嚣已经演变成狂欢。大部分甲士都聚集在查抄出来的财物旁,一边分着金银珠宝,一边畅饮着金谷园内的美酒,幻想着挥霍财富的未来。有些还没来得及离开的侍女奴仆,已经开始被他们戏弄亵玩。更有甚者,直接在金谷园内纵起了火,将那些他们带不走又眼红的梁木高台,一举焚为灰烬。
看着这场景,刘羡直皱眉头,但好在似乎无人注意到他。
刘羡脱下甲胄,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然后骑上翻羽马,快步到金谷园路口,此时守门的还是刘羡手下的卫率。刘羡对他们说道:“贾谧已经受擒,你们好好看押,我这就去洛阳面圣,为诸位表功请赏。”
卫率们自然是不疑有他,挥手放刘羡离开。
面不改色地离开金谷园后,刘羡不再停留,他快鞭策马,在官道上折而向北,直往北邙山奔去。
在没抵达渡口前,一切都还没有结束。
究其原因,是孟观也进入金谷园内,开始查抄这洛阳首富的府库。虽说洛阳人早已听说过石崇的富有,但当一车又一车的金银与珠宝如流水般拉出来时,他们还是难免感到不可思议:这些财富真的是人能够拥有的吗?
为了验清这些财货,他们在地上点燃了几堆篝火,然后把查抄的金银堆在一处,真可谓是堆积如山,火光照耀在金山银山上,就好似金银也在燃烧。更别说其中不计其数的玳瑁、玛瑙、珍珠、翡翠、象牙、珊瑚等名贵制品,也随之熠熠生辉。在这里,富可敌国并不是一个夸张的形容,而是事实上的陈述。
而随着查抄的财物越来越多,人心难免会生出些许贪念。一开始,一些士兵忍不住动手动脚,往怀里揣些琐碎金银,或是偷偷往袖袋里夹带些珠玉。即使是桓彝这样自诩清正的官员,也忍不住咽了咽喉咙,强自遏制欲望。
清点还没有过半,现场就已经查抄出五万金价值的财物。哪怕是平时吝啬如孟观,此刻也如置梦中,不禁大手一挥,宣布道:在场的每名士兵,都赏赐十金!
这将现场的气氛推上了一个高潮,与会的士卒都纵声欢呼,好似重获新生一般快乐。
不过这热闹和楼上的刘羡和贾谧两人无关,两人都觉得这喧嚣与自己相隔很远。
两人在见面之后,都不禁相互审视,时隔多年,两人的像貌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少年时的贾谧肤白胜雪,眼眸如水,双唇如烈焰般殷红,配合上带刺的笑容,似有一种勾魂似的妩媚。但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贾谧已经失去了这种神韵,他的皮肤渐渐粗糙,眼神也太过平淡,虽然依旧美丽,但不过是秋天的一朵黄花,似乎随时都会随秋风凋谢似的,并不会引人注目。
刘羡也已经变得不同,年少时的他是阴郁的,虽然不时会爆发,但更多的是沉默寡言,这导致他习惯于双唇紧闭,眼神尖锐。不过这些也都过去了,如今的他已经是非常温和的人,眼神温润而明亮,嘴角也噙着微笑,虽然是佩剑上来的,可站姿放松,俨然是来见一位老朋友。
贾谧看见他这个模样,心中窜起一股怒火,他知道,自己已然是失败了。只是没想到,自己最后竟然会落到刘羡这个昔日失败者手里,这让他感到格外羞耻。
可大势已去,他又能干什么呢?贾谧只能尽量保存自己的尊严,尝试着恢复往日的笑容,对刘羡讥讽道:“这不是不愿意做人走狗的刘怀冲吗?怎么今日当了别人的走狗啊?”
刘羡当然不会因为这种事生气,他笑道:“你还是这个样子,没有真正的朋友吗?不能当你走狗的人,就是别人的走狗?”
贾谧冷笑道:“这只是一个残酷的事实,如果一个朋友连你的走狗都不愿当,那他自然不是真正的朋友。”
刘羡问:“那你的走狗呢?”
这句话刺痛了贾谧,令他露出仇恨的眼神。他不耐烦地道:“何必废话?你应该是想报仇吧!那就来动手!”
刘羡又问:“你不怕死?”
贾谧傲然道:“死有何可怕?人皆有一死,无非早晚而已。可怕的是人活一世,却一事无成。哈,这些年,我位同皇帝,想杀谁,便杀谁,想羞辱谁,便羞辱谁,生活真如神仙般快活。就算是死,也早就够本了!”
刘羡闻言,不禁失笑道:“真有那么快活?”
贾谧呵呵讥讽道:“虚伪,若非如此,你又为何要来亲自杀我?”
听到这,刘羡也不再犹豫,他从腰间抽出剑,在贾谧面前立定,说道:“说得好,那这么说来,我不能给你一个痛快。”
“为了你手下的那些冤魂,我应该活剐了你。”
贾谧心中一紧,口中却嘲讽道:“我就怕你没有这手艺。”
“也对,那我就简单点。”刘羡拿着剑来回比划,说笑道:“先剁去你的手脚,再最后给你脖子一刀。这样,你满意吗?”
贾谧不再说话,他先是露出不屑言语的神情,随后背对着刘羡坐下,表示任他施为。
随着呼的一声,刘羡吹灭了房中唯一一盏灯火。黑暗刹那间笼罩了阁楼,整个房间内,似乎只剩下剑锋的寒光在微微闪烁。
贾谧话虽说得满,可实际上紧张至极。在此情景下,他只觉得自己心跳加速,浑身冒汗,一双手脚都止不住地微微发抖。而身后的寒光微微靠近,贴在他脖颈上,令他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他不敢转头看,连忙闭上双眼。但这种等待与煎熬反而加重了这种恐惧,就连脖颈似乎也开始颤抖了。
剑锋离开了脖颈。贾谧想,下一瞬,大概就是刘羡挥剑的时刻了,不知道他是打算先砍手呢?还是先砍脚呢?
算了,早点结束吧。只要心中没有恐惧,死亡也不过就是一转眼的功夫。贾谧这么安慰自己,可事与愿违的是,他思考这种事情越多,反而越来越难以获得平静,似乎现在渡过的每一个呼吸都极为煎熬。
就在这煎熬之中,背后的剑风突然响了。这剑声是如此之快,以致于在剑上出现了鸣镝式的破空声,似乎下一秒,就会将他彻底贯穿。
一切都结束了!
当这个念头划过贾谧脑海时,他整个身体都僵直了,并且一度以为自己已经死亡,为此前的岁月追悔莫及。
直到这一刻,贾谧才赫然发现,他仍然渴望活着。就像他祖父临死前一样,他心中仍然有不甘,有悔恨,有惧怕,有许许多多未完成的遗愿:
作为真正的太子,他还有那么多敌人没有战胜与杀死,就这么结束,岂非是说自己是个笑话?
他还想再开数之不尽的文会,让天下所有的名士围在他身边,用前所未有的敬仰眼神崇拜他,歌颂他;
而且他娶了一位倾国倾城的妻子,却还未育有一个孩子,爱他的父母也还健在,他想多陪陪家人,怎能就此死去……
当剑锋停在他脖颈上时,贾谧感觉到难以呼吸,这种种的念头似乎占据了所有脑海,让他的思维近乎爆炸与停滞。他几乎以为自己已经死去了,浑身的麻痹感与大脑的苍白持续了好几个呼吸。等到他瘫软在地,像溺水得救的人一般大口大口呼吸时,贾谧才反应过来,自己的头颅还挂在自己的脖子上。
贾谧想要试图再坐起来,但他却做不到,他只能转过头回看。赫然发现,刘羡已经收回了剑锋,用怜悯的眼神看着他。
这眼神让贾谧羞耻,更让他愤怒,剧烈的喘息声中,他终于理清了自己的口齿,沙哑着嗓子问道:“为什么?你在干什么?”
刘羡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他淡淡道:“贾长渊,看来你并非像你说的那样,是不怕死的。”
贾谧恼怒道:“那又如何?”
“不如何。”刘羡微微瞑目,回忆起与贾谧的无数过往,叹息道:“我只是一直很好奇,你如此好杀滥杀,到底是得到了多大的快乐。”
“呵呵,你不好杀人?”贾谧反讽道:“我可是知道,死在你剑下的人,已经有数十人了吧。”
面对指控,刘羡回答道:“我不好杀人,我真正喜好的,是与敌人搏斗的过程。”
“那你确实无福消受了。”
贾谧终于强撑着自己坐了起来,面色苍白地嘲笑道:
“只有能享受到这股快乐的人,才能成为世人命运的主宰。”
刘羡再次睁开了双眼,眼中的怜悯更甚,他感慨道:“这样吗?原来你是这样想的。”
他顿了一顿,然后说道:“看来,和孙秀相比,你也就停留在这一步了。”
刘羡的这句话发自真心,对于这位对自己人生施加过巨大影响的同龄人,无论过去的他心中怀有何等的鄙夷、愤恨、痛楚,都是一座绕不开的高山。
但在此时此刻,刘羡已经遇到了更高的山峰,过去看来隔断人生的坎坷,也变成了一道微不足道的浅沟。他已经渡过去了,并能够心平气和地说:不过如此。
可这一句的怜悯意味更是展露无疑,让贾谧离奇愤怒。他实在是一个有傲骨的人,自从他知事以来,从来都是他去鄙夷与俯视别人,恰似苍鹰玩弄猎物,生死不过他一念之间。
可在此时此刻,他竟从刘羡身上感受到了同样的感觉,不,应该说更甚。刘羡怜悯他,简直是巨人在怜悯吹落江流的蚂蚁。
但还未等他发作,刘羡忽而向前大跨一步,吓了贾谧一跳,恐惧与抗拒交织,令他不禁向后挪后几下,再次与刘羡拉开距离,又底气不足地试图呵斥道:“你要干什么?!”
刘羡已经没有兴趣再做过多交谈,回答道:“你放心吧,我已经杀死你了,所以我不会杀你,这个难题,我会扔给孙秀。”
“那你为何来见我?”贾谧的脸上写满了不可置信。
“我只是来拿一样,本该属于我的东西,我知道,它就在你这里。”
“什么东西?”
“斩蛇剑。”刘羡伸出手道:“这是我家的东西,请你还给我。”
这一句石破天惊的话语后,房间内再次陷入了寂静,楼下的喧哗声有增无减,窗外的热浪渐渐沸腾,几乎掩盖了月辉。
贾谧呵呵笑了两声,继而脸色恢复了平静,问道:“你是怎么猜到的?”
“这是很简单的道理,武库的那场大火,是烧不坏斩蛇剑的。张华也不会私藏斩蛇剑,但斩蛇剑偏偏在那场大火中不翼而飞。这有且仅有一个可能,就是你想占有它,而它就在你这。”
“哈哈哈……你说得不错。”贾谧止住了笑声,随即冷淡道:“我为什么要将它给你?”
“因为你无法拒绝,你畏惧死亡。”
在贾谧的注视下,刘羡将右手搭在剑柄上,贾谧的呼吸立刻一滞。虽然很不甘心,但贾谧不得不承认,打破了自我的矜持后,他确实不敢再直面死亡。但凡能多活一个夜晚,他也想活着,这使得他唯有妥协。
贾谧不再多说,他起身,踉跄着走到墙角,打开橱柜。从橱柜的内部摸索到一个暗格,继而从中抽出了一件由长条黄布包裹的事物,最后无言地呈现在刘羡面前。
刘羡稍作犹豫,随即左手握住剑鞘,右手紧握剑柄,用力拔出。
苍然一声,宛若游龙破空,剑自鞘中飞腾而出,就像是久别重逢一般,欢跃长啸于主人的手中。他举剑于面前,不知多少人保养打磨之后,这把剑寒光闪闪夺目,又隐约有一丝赤虹夹杂,在暗室之中,依旧摄人心魄。听耳边金铁之声回响,良久而不息。
斩蛇剑,又称赤霄剑,也是传说中的帝道之剑。据说当年汉高祖刘邦起义,就是拿着这把剑斩杀白蛇,获得天启。后人为了纪念汉高祖开启的无上伟业,便以七彩珠、九华玉装饰剑柄,以五色琉璃为剑匣。
如今剑匣自然是丢失了,但其余一切都正如传言所说。刘羡温柔抚摸着剑身上的“赤霄”两字大篆,暗道:这就是四百年大汉的开国宝剑了。
起初,这只是一把寻常的剑,但在历经高祖的传奇人生后,它也变得炫目华丽。世人将它视为天命的象征,与传国玉玺相并列。
而现在,它回到了刘羡的手里。
刘羡将剑收回剑鞘,挂在腰间,也不再看贾谧,他毫不拖泥带水地转身下楼。楼上的人虽然还没死,但其实死亡才是他最好的结局,活下来的后果,恐怕会生不如死。
关于贾谧真正的结局,后来刘羡再回洛阳的时候听说过。据说被当众斩首的贾谧,并非真正的贾谧,因为在孙秀的相国府内的地牢内,有个被割了舌头的漂亮男人,他神志不清,疯疯癫癫,有时却能用手指写字。孙秀被杀后,他被放了出来,在街道上乞讨,世人都怀疑他是鲁公贾谧,可又不敢置信,无人相认,后来洛阳城破,他也就不知所踪了……
刘羡拉开门,门外的喧嚣已经演变成狂欢。大部分甲士都聚集在查抄出来的财物旁,一边分着金银珠宝,一边畅饮着金谷园内的美酒,幻想着挥霍财富的未来。有些还没来得及离开的侍女奴仆,已经开始被他们戏弄亵玩。更有甚者,直接在金谷园内纵起了火,将那些他们带不走又眼红的梁木高台,一举焚为灰烬。
看着这场景,刘羡直皱眉头,但好在似乎无人注意到他。
刘羡脱下甲胄,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然后骑上翻羽马,快步到金谷园路口,此时守门的还是刘羡手下的卫率。刘羡对他们说道:“贾谧已经受擒,你们好好看押,我这就去洛阳面圣,为诸位表功请赏。”
卫率们自然是不疑有他,挥手放刘羡离开。
面不改色地离开金谷园后,刘羡不再停留,他快鞭策马,在官道上折而向北,直往北邙山奔去。
在没抵达渡口前,一切都还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