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来向通报的乃是孟讨,他对刘羡道:“兄长,贼子应该是从北面显阳殿那边过来的,我看了下人数,大概有三百来人。”
刘羡回忆起祖逖给的情报,一面急促行军,一面对部下道:“不要慌,才这点时间,董艾他们应该还过不来。显阳殿那边,我若记得不错的话,应当是他的侄子,羽林右卫董骁。在齐王攻破千秋门、神武门之前,宫内还听从于齐王的性命的部将,这应当是最后一部了。”
战争之中,最恐慌的就是未知,尤其是在这样风雪交加的夜晚,没有什么能比明确的指令更能让人安定。
一行人穿过行廊,直接进入到太极殿的主殿,主殿内灯火辉煌,将这座群臣拜见天子的主殿照得通明,也可看见纷纷扬扬的大雪,正从南门朝内飞舞,烛火随风摇曳,似乎随时都会熄灭。
此时数十名甲士正立在殿内,望着北门严阵以待。他们听见刘羡出来的声响,为首的诸葛延立马就站出来,问道:“主公,现在怎么办?”
刘羡断然道:“灭掉灯火,给我躲在墙后,先把放他们进来,然后听我口令,一齐杀敌!”
“是!”
众人响应以后,立刻在殿内行动起来,好似一阵狂风刮过,殿内的烛火纷纷熄灭。殿内顿时为黑暗所笼罩,他们借助着西宫处那一丝微弱的火光,摸索着移动到大殿的四面墙壁内,继而将自己隐藏在不可见的阴影中。
很快,北门外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甚至可以隐约听见有人在催促说道:“快些!再快些!莫让人抢走了天子!”
可等他们来到大殿前,发现主殿内漆黑无光时,不禁有些愕然了,又有人低声道:“莫不是已让他们得逞了?怎么连灯都没了?”
但他们既然已经到了这里,就没有道理不进去看看,否则如何向齐王交差呢?所以他们怀着这样的疑问,还是推开了北殿门。
他们每人都打着火把,火光沿着北门照进大殿,立刻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大敞着的南门。再往前几步,就可以赫然看到,刘真被人斫首的尸体,以及他率领的七十余名甲士尸体,正横七竖八地倒在南门台阶之下。
为首的董骁见状大惊,他顾不上环顾左右,立刻就举着火上前去查看,很快通过甲胄认出刘真的尸体,不禁失声道:“安乡公就这么死了?是谁做的?”
董骁心神震动之间,竟浑然没有注意,有一名司隶府甲士,就藏身在不远处的窗帷之中,距离他仅有不到三丈的距离。
可随行的甲士们也陆陆续续进来了,他们嫌殿内的光线太暗,便摸索着想把殿中的那些油灯再点起来。直到他们摸到灯座时,才有人发现,灯座上竟尚有余温,这令他困惑不已,脑中转了几个念头后,忽然明白过来:殿内尚有敌人未走!
他刚要大叫,一旁的刘羡已抽剑出鞘,剑锋如电光一闪,瞬间切过对方的脖颈,同时高喝道:“杀贼!”
一声令下,埋伏在黑暗中的众人顿时出手。
第一个冲入敌阵中的,正是郭默。他躲在一根梁柱之后,听到声响后,当即握紧了长槊,怪叫一声,朝人群中飞扑过去。高大的身材在火光下拉出了一条长长的阴影,仿佛凭空出现了一只山鬼。他用长槊捅向了一个披着两铛铠的人,噗的一声闷响,槊头竟然破甲而入,他随即将那人挑了起来,硬生生甩飞出去。
如此怪力,当真叫周遭的齐军将士魂飞魄散,还不及还手,郭默又横持长槊,将槊杆左右横打,将这些敌人的阵型赫然打乱。
而刘羡出手之时,诸葛延和孟讨也已经赶到他的身侧,一边保护他,一边奋战。此时的齐军将士仍无防备,被他们近身一阵抡刀乱砍,更是阵脚凌乱,四散开来。顷刻间,李盛和孟和也带人从东面赶来应战。
但来的齐军将士到底人多,虽说被打懵了一阵,但看对方人少,己方人多,还是鼓舞起了勇气,向刘羡等人发起了反攻。若真让他们重新结阵,以身上精甲之利,恐怕确实会产生不小的威胁。
毛宝见此情形,并没有冒然拔刀助战,而是藏身在宫殿的角落里,掏出了自己的长弓。他眯着眼睛打量左右,即使场面混乱,他依然能清晰地分辨出谁是敌军,谁是友军。可他也没有急着出手,而是在人群中寻觅着对方的主将。审视了好一会儿,他才终于发现,那个领头的董骁已经退回了殿北边缘,一面指挥一面似乎想要后退。
锁定了人选后,毛宝稍稍挪动位置,跳在一处更好瞄准的高台上,从腰间的箭囊中抽出一支特制的白羽穿甲箭,箭头又尖又长,足以令人胆寒。他深吸一口气,拉弓上弦,继而拇指用力,将弓弦拉满,直至长弓形如满月。
弓弦霹雳一声,瞬间弹回原状,而穿甲箭也于一瞬间命中董骁,自他的侧面腰腹部应声而入,虽未令他立即毙命,但剧痛也几乎耗尽了董骁的力气,令他跌倒在地,动弹不得。
郭默见状,也不顾身边的敌人正在对他进行围攻,仗着身上的甲厚,竟硬挺着周围齐军的攒刺,强行从人群中撞出了一条道路,沿路竟无人能挡,只能眼睁睁看着他冲到董骁身边。郭默毫不客气,当即就抽出腰刀,一把将董骁的头割下,然后提起来,挑在自己血淋淋的槊尖上,对这些齐军甲士高声讽刺道:“谁还想当第二个?!”
这些人抵抗的决议本来就不坚决,见到首领被杀,战意顷刻间就烟消云散,渐成溃散之势。
刘羡也无意与这些甲士缠斗,这纯粹是浪费时间,便立刻呵斥道:“我等奉诏讨贼,只诛首恶,不论其他。你们想活命的,要么投降!要么快滚!”
说罢,他令手下将士们收拢兵器,回到自己身边。而那些齐军将士们,多不想投降,此时见敌军没有追杀的意思,仅仅稍作骚动,也不知是谁先走的,余者便纷纷退出殿外,一哄而散。
此时距离刘羡从寝宫出来,到杀退敌军,仅仅花了不到两刻钟。
但在刘羡看来,耗时已经太多了。若不是董骁追得太快,他几乎当即就要动手,哪怕皇帝与皇后不愿,也要勉强他们出来。时间紧急,很多体面上的事情已经顾不得了。
见敌军败退后,刘羡令部下继续守住殿门。自己仅领着数人,返身走回寝殿。天子与皇后业已更衣完毕,大概刀兵从未与他们如此接近过的缘故吧,两人的脸色皆有些苍白,不过令刘羡奇怪的是,皇后的脸色中,似乎还夹杂有一丝病态般的殷红。
羊献容对刘羡笑笑,说道:“刘卿杀贼辛苦,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说罢,她把盖好了印的奏表交给侍女,令其递还给刘羡。这解决了刘羡目前最大的难题,他松了一口气,将奏表拿在手里,继而道:“陛下,殿下,形势急如星火,乘舆已在东堂前备好,我们现在便走吧!”
于是羊献容携天子出宫,此时天仍未明,侍女们在一旁打起灯笼,为天子照明。但走出行廊后,太极殿上尸体遍布的惨烈景象,皆令她们花容失色,天子也有些震惊,自言自语似地嘟囔说:“便是来求官,我允了便是,何必杀成这样?”
但皇后置身这种场景中,却并未感受到丝毫恐惧,血腥味反而让她面容上的殷红更甚。她的眼光扫过尸体间黑乎乎的血液,轻嗅大殿间升腾的肮脏气味,凌冽的雪风令她前所未有的清醒。此刻她赫然发现,原来这才是她幻想中所热衷的。
或者说,自小家族对羊献容的溺爱,使得她对于平安与富贵已经麻木。她在向往着一种传奇且浪漫的生活,这向往使得她并不畏惧困难与坎坷,反而能够享受这种生死间的刺激,然后她才能感到自己切实的活着。
其实方才刘羡领兵在殿内厮杀的时候,她悄悄在门缝里窥探,即使什么也看不清,但她仍难掩自己的好奇。只见殿中火光乍明乍暗,随着纷乱的人影四处散落,然后是一阵刀光剑影,兵器交击,人们痛呼高喝,简直不像是人的声音。等待一切结束的时候,她仿佛听到了一曲前所未有的舞曲,令她目眩神迷。
当察觉到这种快乐的时候,羊献容悄悄打量着一旁的刘羡,脑中回忆着他的种种传说,一些念头在脑海萦绕,不禁手理鬓发,心想:这真是位能带来腥风血雨的男子。
走出太极殿,登上车舆,一行人经东中华门往东走去。可以看见,此时的洛阳宫已经彻底脱离了寂静,此时不止是西面的宫门陷入火海,也可以听见东面禁军将士们向云龙门聚集的喧哗声。越往东走,可以看到皇宫内各处的将士犹如涓流汇聚般前来。
沿路宫门处守卫巡逻的将士,此时已经得到了长沙王的军令。因为不清楚司马乂的胜算,他们本来还有所犹豫。但此时看到黄龙旗在上,皇舆出行,皆不禁大惊道:“天子这是要御驾亲征?”这还是他们从未想过的情景,虽说脑中的犹豫仍然没有消退,但本能已经促使他们跟了上去,护卫在天子车舆左右。
于是,当刘羡护卫在车驾前,一路行至云龙门前时,身边的卫士已经由不到百人膨胀到上千人。
此时的云龙门前,大部分宫中侍卫已经汇聚起来,万余人聚集在门前,犹如密密麻麻的蚂蚁。他们也正在交头接耳,为这突发的情况而议论纷纷。等到皇舆驶入眼前时,他们皆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言语,继而回头西望。眼见皇帝与皇后都立在皇舆之上,不知是谁开的头,也不知是什么理由,当一个人开始欢呼后,成千上万的人们开始跟着朝天欢呼。
不管当今的天子是何等的德不配位,但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天子即是神灵,天子即是天命,他是千万生灵的主宰,亦是奇迹与伟大的化身。故而当他们目睹到天子的时候,便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种激动与感动,相信自己获得了造化的垂青。
而面对如此多的青睐目光,即使迟钝如司马衷,也难免有所触动,他回忆起父亲对自己的教导,努力地挺直身躯,露出不太自然的微笑,试图展现出并不存在的威严,朝着人群挥手。
羊献容的表现倒好上很多,她立在皇帝身后,即使穿行于千军万马中,也面不改色。借着身上的华贵服饰,与其清丽的样貌,可谓尽显雍容气度,总算为天子添了几分皇家威仪。
等刘羡领着两人登上云龙门楼顶,司马乂率领各军官旧部,已经在此处等待多时了。他先见面向天子与皇后行礼,而后向刘羡问道:“沿路有无意外?”
刘羡笑道:“一切皆如事先预料。”说罢,便将已经盖印的奏表递给司马乂。
“好!好!好!”司马乂的喜悦溢于言表,竟连叫三声好,他接过奏表,再阔步行到云龙门的顶端,众目睽睽之下,他展开奏表,当众朗读一遍,而后展开表文,向所有禁军军士公示表文的玺印,以示得到了天子应允。最后他拔剑出鞘,振臂高呼道:“杀贼!杀贼!”
禁军将士随之高呼:“万胜!万胜!”呼声席卷雪夜,经久不息。
此时距离政变开始,仅仅过去了半个时辰,司马乂成功获得了宫卫禁军的军权。
但这仅仅是个开始,司马乂随后与刘羡商议道:“我已经派人去关闭皇宫的所有宫门,且遣使去通知宣武场的外军诸将。算算时间,齐王那边应该着急了。府君,依你看,他会用什么办法破局?”
“既然他失了先手,用什么办法也晚了。”刘羡手抚剑柄道:“让他们打他们的,我们打我们的。殿下,现在大义已经在我们一方,只要我们护卫陛下,打退他们的锐气,胜利就必然是属于我们的!”
听闻刘羡此言,众人皆是精神一振。他们往西宫望去,在双门仍未停息的烈火照耀下,依稀可见大司马府的轮廓。那里同样人声鼎沸,将士云集。
刘羡说齐王必败,当然是安抚军心之举。任何战争,都不可能存在必然的胜利与失败,因为人的生死,终究把握在自己手中。哪怕对于反应迟了一步的司马冏,也同样如此。
刘羡回忆起祖逖给的情报,一面急促行军,一面对部下道:“不要慌,才这点时间,董艾他们应该还过不来。显阳殿那边,我若记得不错的话,应当是他的侄子,羽林右卫董骁。在齐王攻破千秋门、神武门之前,宫内还听从于齐王的性命的部将,这应当是最后一部了。”
战争之中,最恐慌的就是未知,尤其是在这样风雪交加的夜晚,没有什么能比明确的指令更能让人安定。
一行人穿过行廊,直接进入到太极殿的主殿,主殿内灯火辉煌,将这座群臣拜见天子的主殿照得通明,也可看见纷纷扬扬的大雪,正从南门朝内飞舞,烛火随风摇曳,似乎随时都会熄灭。
此时数十名甲士正立在殿内,望着北门严阵以待。他们听见刘羡出来的声响,为首的诸葛延立马就站出来,问道:“主公,现在怎么办?”
刘羡断然道:“灭掉灯火,给我躲在墙后,先把放他们进来,然后听我口令,一齐杀敌!”
“是!”
众人响应以后,立刻在殿内行动起来,好似一阵狂风刮过,殿内的烛火纷纷熄灭。殿内顿时为黑暗所笼罩,他们借助着西宫处那一丝微弱的火光,摸索着移动到大殿的四面墙壁内,继而将自己隐藏在不可见的阴影中。
很快,北门外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甚至可以隐约听见有人在催促说道:“快些!再快些!莫让人抢走了天子!”
可等他们来到大殿前,发现主殿内漆黑无光时,不禁有些愕然了,又有人低声道:“莫不是已让他们得逞了?怎么连灯都没了?”
但他们既然已经到了这里,就没有道理不进去看看,否则如何向齐王交差呢?所以他们怀着这样的疑问,还是推开了北殿门。
他们每人都打着火把,火光沿着北门照进大殿,立刻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大敞着的南门。再往前几步,就可以赫然看到,刘真被人斫首的尸体,以及他率领的七十余名甲士尸体,正横七竖八地倒在南门台阶之下。
为首的董骁见状大惊,他顾不上环顾左右,立刻就举着火上前去查看,很快通过甲胄认出刘真的尸体,不禁失声道:“安乡公就这么死了?是谁做的?”
董骁心神震动之间,竟浑然没有注意,有一名司隶府甲士,就藏身在不远处的窗帷之中,距离他仅有不到三丈的距离。
可随行的甲士们也陆陆续续进来了,他们嫌殿内的光线太暗,便摸索着想把殿中的那些油灯再点起来。直到他们摸到灯座时,才有人发现,灯座上竟尚有余温,这令他困惑不已,脑中转了几个念头后,忽然明白过来:殿内尚有敌人未走!
他刚要大叫,一旁的刘羡已抽剑出鞘,剑锋如电光一闪,瞬间切过对方的脖颈,同时高喝道:“杀贼!”
一声令下,埋伏在黑暗中的众人顿时出手。
第一个冲入敌阵中的,正是郭默。他躲在一根梁柱之后,听到声响后,当即握紧了长槊,怪叫一声,朝人群中飞扑过去。高大的身材在火光下拉出了一条长长的阴影,仿佛凭空出现了一只山鬼。他用长槊捅向了一个披着两铛铠的人,噗的一声闷响,槊头竟然破甲而入,他随即将那人挑了起来,硬生生甩飞出去。
如此怪力,当真叫周遭的齐军将士魂飞魄散,还不及还手,郭默又横持长槊,将槊杆左右横打,将这些敌人的阵型赫然打乱。
而刘羡出手之时,诸葛延和孟讨也已经赶到他的身侧,一边保护他,一边奋战。此时的齐军将士仍无防备,被他们近身一阵抡刀乱砍,更是阵脚凌乱,四散开来。顷刻间,李盛和孟和也带人从东面赶来应战。
但来的齐军将士到底人多,虽说被打懵了一阵,但看对方人少,己方人多,还是鼓舞起了勇气,向刘羡等人发起了反攻。若真让他们重新结阵,以身上精甲之利,恐怕确实会产生不小的威胁。
毛宝见此情形,并没有冒然拔刀助战,而是藏身在宫殿的角落里,掏出了自己的长弓。他眯着眼睛打量左右,即使场面混乱,他依然能清晰地分辨出谁是敌军,谁是友军。可他也没有急着出手,而是在人群中寻觅着对方的主将。审视了好一会儿,他才终于发现,那个领头的董骁已经退回了殿北边缘,一面指挥一面似乎想要后退。
锁定了人选后,毛宝稍稍挪动位置,跳在一处更好瞄准的高台上,从腰间的箭囊中抽出一支特制的白羽穿甲箭,箭头又尖又长,足以令人胆寒。他深吸一口气,拉弓上弦,继而拇指用力,将弓弦拉满,直至长弓形如满月。
弓弦霹雳一声,瞬间弹回原状,而穿甲箭也于一瞬间命中董骁,自他的侧面腰腹部应声而入,虽未令他立即毙命,但剧痛也几乎耗尽了董骁的力气,令他跌倒在地,动弹不得。
郭默见状,也不顾身边的敌人正在对他进行围攻,仗着身上的甲厚,竟硬挺着周围齐军的攒刺,强行从人群中撞出了一条道路,沿路竟无人能挡,只能眼睁睁看着他冲到董骁身边。郭默毫不客气,当即就抽出腰刀,一把将董骁的头割下,然后提起来,挑在自己血淋淋的槊尖上,对这些齐军甲士高声讽刺道:“谁还想当第二个?!”
这些人抵抗的决议本来就不坚决,见到首领被杀,战意顷刻间就烟消云散,渐成溃散之势。
刘羡也无意与这些甲士缠斗,这纯粹是浪费时间,便立刻呵斥道:“我等奉诏讨贼,只诛首恶,不论其他。你们想活命的,要么投降!要么快滚!”
说罢,他令手下将士们收拢兵器,回到自己身边。而那些齐军将士们,多不想投降,此时见敌军没有追杀的意思,仅仅稍作骚动,也不知是谁先走的,余者便纷纷退出殿外,一哄而散。
此时距离刘羡从寝宫出来,到杀退敌军,仅仅花了不到两刻钟。
但在刘羡看来,耗时已经太多了。若不是董骁追得太快,他几乎当即就要动手,哪怕皇帝与皇后不愿,也要勉强他们出来。时间紧急,很多体面上的事情已经顾不得了。
见敌军败退后,刘羡令部下继续守住殿门。自己仅领着数人,返身走回寝殿。天子与皇后业已更衣完毕,大概刀兵从未与他们如此接近过的缘故吧,两人的脸色皆有些苍白,不过令刘羡奇怪的是,皇后的脸色中,似乎还夹杂有一丝病态般的殷红。
羊献容对刘羡笑笑,说道:“刘卿杀贼辛苦,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说罢,她把盖好了印的奏表交给侍女,令其递还给刘羡。这解决了刘羡目前最大的难题,他松了一口气,将奏表拿在手里,继而道:“陛下,殿下,形势急如星火,乘舆已在东堂前备好,我们现在便走吧!”
于是羊献容携天子出宫,此时天仍未明,侍女们在一旁打起灯笼,为天子照明。但走出行廊后,太极殿上尸体遍布的惨烈景象,皆令她们花容失色,天子也有些震惊,自言自语似地嘟囔说:“便是来求官,我允了便是,何必杀成这样?”
但皇后置身这种场景中,却并未感受到丝毫恐惧,血腥味反而让她面容上的殷红更甚。她的眼光扫过尸体间黑乎乎的血液,轻嗅大殿间升腾的肮脏气味,凌冽的雪风令她前所未有的清醒。此刻她赫然发现,原来这才是她幻想中所热衷的。
或者说,自小家族对羊献容的溺爱,使得她对于平安与富贵已经麻木。她在向往着一种传奇且浪漫的生活,这向往使得她并不畏惧困难与坎坷,反而能够享受这种生死间的刺激,然后她才能感到自己切实的活着。
其实方才刘羡领兵在殿内厮杀的时候,她悄悄在门缝里窥探,即使什么也看不清,但她仍难掩自己的好奇。只见殿中火光乍明乍暗,随着纷乱的人影四处散落,然后是一阵刀光剑影,兵器交击,人们痛呼高喝,简直不像是人的声音。等待一切结束的时候,她仿佛听到了一曲前所未有的舞曲,令她目眩神迷。
当察觉到这种快乐的时候,羊献容悄悄打量着一旁的刘羡,脑中回忆着他的种种传说,一些念头在脑海萦绕,不禁手理鬓发,心想:这真是位能带来腥风血雨的男子。
走出太极殿,登上车舆,一行人经东中华门往东走去。可以看见,此时的洛阳宫已经彻底脱离了寂静,此时不止是西面的宫门陷入火海,也可以听见东面禁军将士们向云龙门聚集的喧哗声。越往东走,可以看到皇宫内各处的将士犹如涓流汇聚般前来。
沿路宫门处守卫巡逻的将士,此时已经得到了长沙王的军令。因为不清楚司马乂的胜算,他们本来还有所犹豫。但此时看到黄龙旗在上,皇舆出行,皆不禁大惊道:“天子这是要御驾亲征?”这还是他们从未想过的情景,虽说脑中的犹豫仍然没有消退,但本能已经促使他们跟了上去,护卫在天子车舆左右。
于是,当刘羡护卫在车驾前,一路行至云龙门前时,身边的卫士已经由不到百人膨胀到上千人。
此时的云龙门前,大部分宫中侍卫已经汇聚起来,万余人聚集在门前,犹如密密麻麻的蚂蚁。他们也正在交头接耳,为这突发的情况而议论纷纷。等到皇舆驶入眼前时,他们皆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言语,继而回头西望。眼见皇帝与皇后都立在皇舆之上,不知是谁开的头,也不知是什么理由,当一个人开始欢呼后,成千上万的人们开始跟着朝天欢呼。
不管当今的天子是何等的德不配位,但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天子即是神灵,天子即是天命,他是千万生灵的主宰,亦是奇迹与伟大的化身。故而当他们目睹到天子的时候,便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种激动与感动,相信自己获得了造化的垂青。
而面对如此多的青睐目光,即使迟钝如司马衷,也难免有所触动,他回忆起父亲对自己的教导,努力地挺直身躯,露出不太自然的微笑,试图展现出并不存在的威严,朝着人群挥手。
羊献容的表现倒好上很多,她立在皇帝身后,即使穿行于千军万马中,也面不改色。借着身上的华贵服饰,与其清丽的样貌,可谓尽显雍容气度,总算为天子添了几分皇家威仪。
等刘羡领着两人登上云龙门楼顶,司马乂率领各军官旧部,已经在此处等待多时了。他先见面向天子与皇后行礼,而后向刘羡问道:“沿路有无意外?”
刘羡笑道:“一切皆如事先预料。”说罢,便将已经盖印的奏表递给司马乂。
“好!好!好!”司马乂的喜悦溢于言表,竟连叫三声好,他接过奏表,再阔步行到云龙门的顶端,众目睽睽之下,他展开奏表,当众朗读一遍,而后展开表文,向所有禁军军士公示表文的玺印,以示得到了天子应允。最后他拔剑出鞘,振臂高呼道:“杀贼!杀贼!”
禁军将士随之高呼:“万胜!万胜!”呼声席卷雪夜,经久不息。
此时距离政变开始,仅仅过去了半个时辰,司马乂成功获得了宫卫禁军的军权。
但这仅仅是个开始,司马乂随后与刘羡商议道:“我已经派人去关闭皇宫的所有宫门,且遣使去通知宣武场的外军诸将。算算时间,齐王那边应该着急了。府君,依你看,他会用什么办法破局?”
“既然他失了先手,用什么办法也晚了。”刘羡手抚剑柄道:“让他们打他们的,我们打我们的。殿下,现在大义已经在我们一方,只要我们护卫陛下,打退他们的锐气,胜利就必然是属于我们的!”
听闻刘羡此言,众人皆是精神一振。他们往西宫望去,在双门仍未停息的烈火照耀下,依稀可见大司马府的轮廓。那里同样人声鼎沸,将士云集。
刘羡说齐王必败,当然是安抚军心之举。任何战争,都不可能存在必然的胜利与失败,因为人的生死,终究把握在自己手中。哪怕对于反应迟了一步的司马冏,也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