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六十二章 抢时间(上)

小说:晋末长剑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时间:2025-04-04 17:33:03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石城一战大破江州兵,令坐镇湓口的王彬有些恼怒不过鄱阳、豫章二郡的豪族们在仔细了解战斗过程后,心中懦懦。

  便是再消息闭塞,也知道梁帝邵勋赖以成事的银枪、黑稍六营禁军的威名。

  如果其人还参加过荆州的战事,近距离接触过梁朝禁军,就更加恐惧了。

  正面摧锋破锐,没有使用任何削弱己方战斗力的花招,如断粮、设伏、造谣等,就是猛冲猛打,一击而破,双方兵员素质的差异一目了然,没什么好多说的。

  于是乎,观望的人多了起来。

  当然,他们观望的主要原因其实不是一场遭遇战的失败,更主要的是看到梁人在宣城站稳脚跟了,短时间无法驱逐。从今往后,偷渡大江的人会越来越多,

  在宣城聚集万人以上的精兵也不奇怪。一旦规模上升到这种程度,基本很难打了。

  杨勤不知道江州土人的想法,此刻的他正坐在石城县衙内,对陆续赶来的豪族「话事人」们训话。

  「你等连寒人都称不上,缘何替司马小儿卖命?荒唐!」杨勤大马金刀地坐在一张案几上,戟指众人道:「州郡之位,多给侨人,便是令长之职,也是侨人、士人平分,你等一辈子也别想混个令长相,被人欺压到底,屈不屈?」

  说完,招了招手。

  「将军,我在呢。」石城尉刘小树穿着官袍,一溜小跑过来。

  说实话,这斯的仪容、风姿实在不敢恭维。

  长相猥琐就算了,气度也不行!

  一溜小跑,谄媚之姿,没有那种「乘步从容,若庙堂之器」的感觉。

  跑步之时,手忙脚乱扶正笼冠,违背「徐而不滞」的手部动作原则。

  嗓门过于粗豪,没有「宫商之音」。

  正所谓「声如撞钟者器宏,言若流泉者智深」,没有浑厚中正的嗓门,如何「御众而不失其和」?

  最后说他这个站姿,弯腰屈膝,没有士人那种「岩岩若孤松」的调调。

  总之各种别扭,若吏部真派人考核,绝对刷下去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如今的大梁朝多的是各种起于微末的官员,真按照吏部的仪容风姿标准来的话,没几个人能当官,毕竟他们没有从小就接受严格的仪礼、气度训练。

  就连天子邵勋都是一副「土木形」,你还能说啥?倒是他的好大儿们不错,别管长相如何,但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很标准,显然从小被他们的母亲训过。

  刘小树站定后,面向众人,微有得意。

  众人看向刘小树,也有些惊讶。这厮居然当上官了?

  「我军初渡江,刘小树携牛酒劳军,恭顺无比,故得石城尉之职。从今日起,你等须听其号令,乐捐军馈。若建立功勋,光宗耀祖也并非不可能。」杨勤说道。

  「将军,我愿捐粮三千斛、出兵五百,可能换一个职官?」有人忍不住了,

  满脸热切地说道。

  口音有些怪,显然没好好读过韵书,不过大体还是听得懂,杨勤故作沉吟一会,道:「不够。」

  「将军,我还收留了几名大梁天兵,听闻都是洛阳人,今可奉还。」此人急了,又道。

  「哦?」杨勤有些惊讶,道:「他们在你庄上?」

  「是。」此人连连点头,道:「老夫以礼相待来着。」

  「我以为你会把他们抓起来当奴婢。」杨勤玩味地看着他,说道。

  此人心下一突,找补道:「仆让他们好好歇着,他们偏不肯,一定要在庄上喂马。」

  「罢了,把人送回来吧。」杨勤说道。

  说完,让人取来官服印绶,道:「汝可为散部曲将,尽快检点庄客,发放器械,听我号令。」

  「遵命。」此人大喜道。

  「将军,我家亦有大梁天兵————」一瞬间,又有七个人站了出来,纷纷说道「噪!」杨勤一拍大腿,怒道:「把人都送回来,赦你等无罪。粮食断不能少,尽快送来石城。车辆、驭手、民壮亦得预备好,此事由刘小树总领。」

  「遵命。」刘小树挺直了腰杆,看向众人,气度奇迹般地壮了起来,只听他说道:「虽说乡里乡亲的,但军法无情,我亦不好徇私,君等且随我来,好好商议下军资事宜。」

  说罢,招了招手,当先而走。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再看看满院的军士,不情不愿地走了。

  「鼠辈!」待人都走光后,杨勤冷笑一声,说道。

  汤祥在一旁笑道:「将来督军家中南下置办产业,可向这些人讨要。」

  「他们能有什么油水?」杨勤哈哈一笑,道:「宛陵陶氏田宅遍布宣城诸县,这才是肥羊。」

  「督军英明。」汤祥赞道。

  「你这样子像个武人么?」杨勤站起身,道:「遣人至江边,看看能不能联络江北,再渡一批人过来。」

  ******

  庐江两岸的战斗已经持续多日。

  山遐的大船进不来,但调拨了许多小船,载运军土,自江中抵达对岸,反复厮杀。

  他们的主要对手是纪氏。

  一开始因为有梁军骑兵在,与纪氏战之时吃了点小亏。不过随着梁军逐渐东行,纪氏连吃败仗,以至于山遐杀到了宣城之下,围攻多日,直到梁军骑兵被迫回返,山遐吃了一次败仗。

  若非有人拼死断后,围城大军绝无可能安然退至庐江西岸。但这样一来,他们也无法轻易夺取宣城了。

  山遐不死心,又自上下游觅地渡河,与梁军互有胜负,战事始终呈僵局,双方都难以彻底击败对方。

  僵持本来也不算完全的坏事,至少拖住这部分战力相对较强的梁军了,令其无法东进、北上,给虞谭、刘超等人构筑营垒、组织防守甚至等待援军的机会,

  不过在四月初十西边传来梁军大举登陆并进占石城的消息后,山遐便感到有些焦心了。

  「合肥音讯全无,历阳形势危急,就连芜湖都屡见贼骑—.」山遐行走在庐江西岸的芦苇、湖荡之畔,神思有些不属,道:「军众鼓噪,皆欲回芜湖,如之奈何?」

  「都督。」许朝怒目圆睁,道:「军未败,缘何退?我许氏毁家难,上下正为朝廷力战,死伤子弟不下十人,这都没退,都督为何退?难道将宣城让予梁贼?」

  说话之时,雪白的胡须随风飘扬,自有一股气势。

  山遐暗叹一声。

  其实,他也弄不清楚自己心里在想什么?大抵是灰心失望,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吧。

  梁军大举攻江北时,他传令各地婴城自守,等待春暖花开之际,水军大举出动,联络诸城,其围自解。

  不料江南局势急转直下,他被迫抽调江北精锐,集结了一万五千余人,由濡须坞水师载运,渡江南下,增援宣城,现在被拖在这里了,而江北城寨次第失陷,无力救援。

  这不是他的错,是整体颓势导致的,但心中的愤满、憋屈只会更多。

  许朝是濡须坞水师都督,统领大小舰只数百艘、军士万余。他不参与陆战,

  但对宣城非常关心,近日来一直力劝山遐于此坚持。

  「都督,我军在东岸已有城寨,梁贼不能克。今当一鼓作气,攻克宣城,兵发宛陵,与刘将军、虞府君两面夹击,灭此顽敌,而后再返身与新来之敌交战。」许朝说道:「宣城之贼骑已不足四百,精锐敢战之步卒亦不过数百而已,

  纪氏等辈若豚犬耳,再坚持旬日,必能大胜。」

  「新安怎么办?」山遐问道。

  「可劝琅琊王领兵攻去,顺道把东阳郡一起收拾了。」许朝说道:「他若不愿,老夫自去相劝。」

  「非琅琊王不愿,实则其无能统御大军。」山遐说道:「罢了,我便遣司马而去,弹压诸将。值此之际,须顾不得琅琊王的颜面了。」

  琅琊王司马冲倒也不是一点用没有。

  纪成见其按兵不动,以为有可乘之机,遂率两千兵攻向安吴,为司马冲帐下数千兵马所败,泾县也不敢留了,领着千余败兵奔回宣城。

  新安郡叛乱之后,司马冲欲攻之,奈何将校要么是禁军,要么是芜湖精壮,

  听闻后方不稳,皆思北归,司马冲不能制。

  至于东阳郡,那是最近两日刚发生的事情。

  太守举旗降梁,但没协调好内部,为郡将弑杀,仍归大普。不过现在东阳郡内部混乱得很,两派互相攻杀,一时间难以决出胜负,地方倒祸害了个稀巴烂。

  「将军明鉴。」见到山遐愿意留在此处,许朝大喜,道:「而今当深沟高垒,以遏贼兵,待至暑热之际,梁人必不能久持,溃败不远。」

  山遐不愿多说了,只道:「君遣人催一下粮草吧,江州的粮可不一定好讨要。」

  江州有一个特点,就是邑地非常多。大普朝的功臣食邑密集分布在江州诸郡,导致征收、调拨赋税非常烦难,不催一催怕是要拖很久。

  许朝走了之后,山遐仍站在那里,静静思索着。

  朝廷其实是沉得住气的,一直没有瞎指挥,充分信任他,哪怕江北连连丢失城邑。

  现在局势很明了了。

  梁人想抢在暑热来临前,尽可能击破宣城、吴兴一带的防线,进薄建邮。

  许朝建议他坚守此地,与东面的刘超、虞谭等人呼应,尽可能阻滞敌军,拖到夏天,看看能不能渡过此次危机。

  双方都在抢时间。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晋末长剑,晋末长剑最新章节,晋末长剑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