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五十三章 各怀心思

小说:晋末长剑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时间:2025-04-01 08:09:53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进入二月之后,春水逐渐泛滥,大地渐渐解冻。

  虽然偶尔还来个倒春寒,比如二月头上江南就下了一场大雪,两三天后气温回升,初四夜又来一场雪,随后寒冬好似消耗尽了能量一般,不可阻止地转暖了。

  「府君,若误了春耕,秋冬之际恐无以为食。不如先把人放回去,春耕完了再征发不迟。就这么点人,去了金城也是白费。」淮水(秦淮河)之畔,丹阳郡丞杜又轻声说道。

  「若不能攻取金城,万一贼人大举南渡,则一一」山玮摇头道。

  「府君,有水师在,何忧也?」杜义笑道:「梁人水师远在荆州,过不了武昌。便是来了也能将其舰船尽数击沉,江防是无碍的。打退梁贼攻势后,日子还得过,春耕万不能停。」

  「唉。」山玮长叹一声,道:「赵胤不知道打的什么仗。北府兵轮番成守淮水,与梁贼嘶杀多年,自夸强兵,五千人上来,也被贼骑打得站不住脚。罢了罢了,这两三千人我看去了也是白费。先春耕吧,二月下旬再去。」

  「府君英明。」杜义赞道。

  山玮看了他一眼,笑问道:「说起春耕,你家庄园春耕了吗?」

  「已准备好种子、耕牛、农具。」杜义说道。

  「这两年你家产业打理得愈发兴旺啊。」山玮说道:「现在有几户庄客了?

  「已有千户了。」

  「真不少。若梁军南下打到此间,庄园能保住么?」

  「府君这是什么话?」杜义惊愣道:「北人骑马,南人操舟,各有所长。有无敌水师在,梁贼如何能打过长江?」

  山玮笑了笑,只道:「世事变幻,谁又能算尽?光图(山世回)去年从左骁骑卫长史转任蜀公师,官是升了,但权力似是小了许多。将来能不能得他转圜,

  还很难说哦。」

  「府君何如此悲观?」杜又叹道。

  山玮摇头不答。

  杜义也不知该怎么接话了。平心而论,他与山玮相处愉快,关系不错,平日里也有相当的默契,能拉他一把的话肯定会拉一把的,也算不负这么多年的交情。

  山玮这人,造反不敢,更不能,他不是那种丧心病狂的狠人。

  所以他就悲剧在这里。

  明明已经看透了很多事情,但囿于种种原因,他几乎没有选择。

  杜义自认为已经能比较良好地把握山玮的心态了。

  就像方才把召集起来的两三千丁壮解散,令其回家春耕之事,自己做了,山玮不会过于反对。

  金城那边,其实也打不动了。

  攻了那么久,死伤已超过五千,而今各处还在不断征集丁壮输送过去,却不知还要死多少。

  赵胤似乎失去了信心,而今但以围困为主,将大营立到了金城对面的南山上,隔着一条河与梁军对峙,防止其纵骑直冲,然后不断派出人马攻打城池。

  杜义觉得这很危险。

  他不知道城中还有多少粮草,但真到了危急时刻,守军先吃人,再杀马充饥,怕是能坚持很久。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赵胤久攻不下,急的是南朝重臣,关他什么事?

  ******

  时已是二月初八,冰雪渐渐消融。

  一大早,王述便来到了从叔王遐府上。

  「唉,没想到这时候了,居然要当真县令了。」王遐苦笑道。

  怀德县化虚为实是去年就定下的事情,只是没想到在当下这个节骨眼上,居然要正式施行了一一划江乘、句容各一乡入怀德县,王遐为县令,尽快组织人手,支援金城战事。

  王遐没法拒绝,只能赴任。但在赴任之前,却还有一些事情要做。

  「怀祖在会稽的庄园如何了?」王遐问道。

  「庄客两千余户。」王述说道:「会稽是好地方,侄早就想迁居彼处了,比建邮强。」

  「我在毗陵只有五百户庄客,还是朝廷赏赐的吴人。」王遐苦笑道:「世人皆言怀祖不擅言辞,我看他们都走眼了。」

  王述似乎不太想过多提及此事,只道:「建邺之事,真不可为了?虞谭虞思奥可刚打了一场大胜仗,俘钱氏子弟十余,看起来也没坏到那个地步。」

  「怀祖在会稽王身侧,难道不知?钱氏是败了,但人没死光,只是来不及征召兵马,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罢了,此事还有反复。」王遐面色晦暗,叹道:「国事艰危啊,没想到我太原王氏已避祸江南,却仍然躲不过这一劫。」

  王述亦不知该怎么说。

  永嘉以来,太原王氏犯了大错。

  一支先去东海,再赴建邺,在江南扎根。

  一支与匈奴搅和在一起,事后被清算,而今只剩一些疏属旁支苟延残喘着。

  最关键的是,太原王氏的门第没了,今后还怎么做官,怎么维持家业?念及此节,叔侄二人都然神伤。

  「罢了,不提这些扫兴事了。」王遐说道:「吾妻子儿女就托付给侄男了。」

  王述点了点头,道:「分内之事。」

  说完,又问道:「从妹与会稽王之事———

  王简姬嫁给会稽王为正妃之事已然定下,诸般流程都走得差不多了,只剩少许细节未定,显然是不能反悔的。

  这在以往固然是好事,可在当下就非常棘手了,王遐也没心思操办这个,就是不知道会稽王怎么想的了。

  「先拖一拖吧。」王遐说道:「国事要紧。待打退邵贼,再做计较。」

  「好。」王述也不废话,顿了顿后,忍不住提醒道:「叔父去了江乘,当小心行事。金城一时半会打不下来,禁军、北府互相指责。昨夜似乎又有数百人上岸,丞相已同意屯驻于广陵的舟师,协助苏峻会攻堂邑。梁人虽一时半会没法渡江,但并非易于之辈。让赵胤打就是了,叔父方勿自己顶上去。」

  这都是自家人才说的大实话了。如果面对外人,王述就要顾左右而言他了。

  「怀祖勿忧,我省得的。」王遐叹道。

  二人说话间,王臻已带着母亲及弟弟妹妹们过来了,见得二人纷纷行礼。

  王述回了一礼,笑道:「会稽山清水秀,端地是个好地方,去了该读书读书,该学女课学女课,勿要浪费光阴。」

  「是。」王臻带看弟弟妹妹们一起行礼。

  王简姬看着兄长腰间的佩刀,不知怎地又想流眼泪,好悬才忍住了。

  片刻之后,王恪也过来与众人见礼。

  作为家中长子,他要陪父亲去怀德,编练兵马。

  日头渐渐升高,王宅慢慢人去楼空,留下的只有少许几个老仆看大门罢了。

  王述静静站了许久,最后叹气离去。

  王家与大晋朝,何其相似也,都只不过在苟延残喘罢了。

  ******

  江风凛冽,舰船如梭。

  起伏不定的江面上,铺天盖地的舰船逆流而上,蔚为壮观。

  苏峻也来到了江边,瞭望着江上无边无际的舰队。

  「数百里船舰盖江,吴地大族还是有钱有人。」突然之间,苏峻感慨道。

  「司空,吴人既防梁贼,也防着咱们呢。」参军任让说道。

  苏峻已是三公,拥有开府特权,身边一群宾客、文吏摇身一变,成了广陵幕府僚佐,任让就是其中之一。

  苏峻当众说「吴人」,显然自外于江东了。

  不过这也不怪他。多少年了,晋廷都不太允许北方流民过江,偶尔开恩,也只是一小批。一是担心流民不好控制,二也是担心激化土客予盾,毕竟一开始流民可是开了过江的,并无阻拦,但随后酿成了许多事情,于是流民就过不了江了。

  江北流民的第二代甚至都长大了,可还是一副「二等公民」的样子,你让他们如何乐意?

  嫌隙是存在的,还不小。

  「今上已落入王导和妇人摆布之中,嘿。」苏峻背着手走来走去。

  不远处是整装待发的军土,已经由七千人急剧膨胀到了两方。

  很显然,苏峻拉丁入伍了。

  原本的七千人器械精良,建邺那边时常发放赏赐,训练有年,战斗力是不错的。

  新近征入部伍的就差许多了,广陵武库完全不够武装他们的,许多人还穿着干农活时的麻布衫,拎着一根木矛。

  别笑,这也是兵。

  事实上大多数时候这种步兵才是常态。精心训练、装备精良的只是少数,尤其是王朝后期时,这种兵一征一大批,器械不全、技艺不会、心理素质奇差,全都是骑兵刷人头的对象。

  不过苏峻懒得管那么多。

  作为一个半独立军阀,扩充部伍是本能,七千人哪有两万人说出去那么威武今日两万人在旷野中列阵,却不是为了出征。

  任让等核心幕僚也知道苏峻还在观望,并没有与梁人大打出手的意思。

  「派使者去洛阳。」苏峻说道:「听闻梁国太尉空悬已近两年,我就索要此职。另求扬州刺史一职,效辛晏故事,看邵勋够不够大方。」

  「武陵王呢?」任让问道。

  「先扣着。」苏峻手抚刀柄,随意说道。

  任让会意,也十分欣喜,主公终于想通了!

  到了这个地步,他不会再死心塌地为晋廷卖命了,为自己及他们这些老部下谋取好处才是真的。

  邵勋能许诺辛晏任河州刺史,仍掌旧军,说明他是有可能允许降人督刺一方的。

  扬州可能比河州大一些、富裕一些,但讨价还价嘛,有什么不可以?

  乱世武人,还在乎这个?

  「再遣人联络下长广,陈严的兵去江南了,尔等无需畏惧,谨守城寨即可,

  等我号令。」苏峻吩咐完,道:「今日操练军士,我亲自看着,你等卖力点。」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晋末长剑,晋末长剑最新章节,晋末长剑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