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一百四十二章 都水监

小说:晋末长剑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时间:2025-02-01 08:04:23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又一批洛阳府兵子弟准备上路了,不过只有区区五百人。

  招完这一批,右骁骑卫暂时刮不出多少余丁了。有肯定是有的,还不少,但人家愿不愿意离乡就难说了。

  这批人于七月底集结在东阳门外,一边闻着马市、羊市里传出来的臭味,一边等待贵人。

  贵人名叫邵挂,大梁楚王、单于都护府从事中郎、太仆寺少卿、左国苑令,

  这会才刚刚入宫陛见结束,准备赴任新职。

  晋朝曾有都水台,主官都水使者,从秦汉时的都水长演变而来。

  梁朝原本沿袭旧制,度支中郎将、水军都督杨宝兼领都水使者。

  本月改都水台为都水监,杨宝卸任此职。

  都水监有监一员、少监二员,下设都水使者、河堤谒者等职官。

  邵即将卸去单于都护府从事中郎、太仆寺少卿、左国苑令三项职务,出任都水少监。

  从级别上来说,算是平调,只能说不算坏事吧,但肯定也没有让天子特别满意。

  邵今天把妻子都带上了。

  楚王妃祖氏去年十一月生下一女。很遗憾,齐王妃、楚王妃的头胎都是女儿,邵勋至今还没一个孙子。

  不过抱着孙女的时候他还是很开心,只是左手孙女、右手女儿这种事情看起来有点喜感一一皇后庾文君去年十一月也诞下一女,和祖氏之女前后只差几天。

  皇后今天也在。

  最近一个月她比较舒心。男人除了往刘聪的樊皇后、王皇后、宣皇后身上爬了几次之外,基本都陪着她。

  看到邵勋抱累了之后,伸手接过女儿,坐在弘训宫的葡萄架下。

  这个架子还是邵父、邵母搭的呢,已经好几年了,夏天能乘凉,秋天可摘果。

  几媳祖氏见了,也低看头过来,轻声道:「陛下。」

  邵勋恋恋不舍地把孙女递了过去,然后招了招手,让郎坐到他身旁。

  「先前让你去做马耕之事,除了马邑、云中二郡之外,皆未铺开,何也?」邵勋问道:「是太仆寺培育的马不好吗?」

  「马确实不太好。」灌郎看了看邵勋,斟酌语句道:「脾气太大了,动辄踢人。儿还在想办法育新种,若父亲再等几年,或许便有新耕马出来了。」

  祖氏抱着孩子站在不远处,一边和修容卢氏说着话,一边听着那边父子二人的对话。

  夫君昨日还在家中抱怨,他完全被束缚在左国苑,束缚在牧监,束缚在单于府了.—

  「新马培育之事,太仆寺会另行选人。」邵勋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儿子的理由。

  当然,他猜都能猜到,实际原因更复杂。

  比如鲜卑人、乌桓人自己就有马,他们愿意花钱采买除了擅长耕田外一无是处的新马吗?

  再比如,很多鲜卑人还觉得才是他们的传统作物,没有必要太过抢农时,

  春小麦收获后还要用石磨磨,很麻烦,不想种。

  推广一项新事物是非常困难的,很多人就是那么轴、那么偏执、那么不愿改变,更别说其中可能还夹杂着其他感情因素一一你汉人让我做什么就做什么啊,

  凭什么?

  「都水监掌管全国陂池河堤事,你为佐贰之官,同样重任在肩。」邵勋文道:「襄阳新复之地,尤为紧要,你优先处分。第一站便南下巡视沔水,为阿爷分忧。」

  「儿一定会用心。」灌郎看着父亲,脸上露出了恰到好处的微笑。

  父亲的目光很复杂。

  灌郎隐约感觉到其中有试探,也有威压。

  一旁的卢薰、祖氏嘴上说着话,其实都有些心不在焉,注意力始终放在父子二人身上。

  庾文君感觉到了微妙的气氛,笑着来到卢氏、祖氏身旁,说起了孩子,将两人注意力拉了回去。

  「差遣可能比较苦,届时会有都水使者二、河堤谒者四为你分担,他们会稍晚几天。」邵勋又道:「沔水有不少支流,须得一一查看。」

  「是。」郎应道。

  「不一—」

  2

  邵勋想了想,叹了口气,道:「你先去南阳巡视一番,十月中以后再南下襄阳吧。出门在外当点心,不要喝生水。看见有钉螺的河段,也不要随意触碰河水。」

  「遵命。」灌郎面色没有丝毫变化,沉稳地应道。

  邵勋看着他,笑了。

  他说了这么多,二郎脸色都没多大变化,沉稳确实是够沉稳了。但有那么一瞬间,他发现灌郎脸上的笑容都没怎么变,看起来就像是精心设计的一般。

  思及此处,他又看了看儿子的装束。

  远游冠簇新无比,一尘不染。

  明明是很轻松随意的家庭场合,却还穿着绛纱袍一一邵勋自己就只穿了一件凉衫。

  腰间玉带、佩饰一样不缺,非常庄重。

  看完之后,他收起笑容,道:「郎,好生做事,勿要多想。」

  「儿知道了。」郎点头应道。

  ******

  辞别父母妻儿后,邵挂带着楚王友鲜于屈、中尉盖厚、右常侍段辽、舍人田泊,在王府护兵的簇拥下出了城,至东阳门外汇合了那五百府兵子弟,一起南下。

  楚王府护兵的规模不大,只有二百人,但架势不小,盖因其中百人一人两马,一马驮载器械甲胄,一马较为神骏,是为战马。

  他们此刻牵马步行,围护在楚王马车四周。

  另有百名步卒,此刻正行走在数十辆牛车旁边,看起来像在押运货物一般。

  事实上也差不多。

  车上所载多为安家所需的各色物品,一并运至襄阳。

  天子有令,诸王每人都得遣人南下竟陵、江夏、南郡建一座庄园,人员自行招募,钱粮自筹一部分,少府贴补一部分。

  楚王邵也不例外,他选定了江夏郡曲陵县的一处荒芜之地,与卫家庄园毗邻。

  楚王文学郦怀已经先行南下了,准备拜访江夏太守和曲陵长,先把地确定下来,顺便借用下官府的力量,以利开荒。

  至于那五百府兵子弟,说实话只是顺路,到南阳后就会分道扬。他们要去江陵。

  但江陵也非其最终目的地。

  别人不清楚,邵还是知道的。这些有一定战斗力的府兵子弟会在江陵接受整顿,然后寻机乘船前往巴东一一如果江面上没有晋军水师战舰阻止的话。

  普益州刺史、巴东监军母丘奥得蜀地商徒密报,说李成大军已自南中班师,

  尽取宁州之地。对于上一次失败,成都上下耿耿于怀,最近又在筹集粮草、整训部伍,二攻巴东的意图十分明显。

  因此,母丘奥请求「大梁天兵」驰援巴东,助其守城。

  说实话,母丘奥手头的兵力确实太可怜了。

  数月前的那番厮杀,郡兵损失三一,诸部蛮兵损失也不小,花了母丘奥不少钱来发抚恤。如果李成再来攻打,他是不是还要毁家难?说不太过去了啊。

  如果他不愿意花自己钱,而大梁朝廷又没表示,那么母丘奥也就只能向武昌的诸葛恢求援了。诸葛恢现在确实可以抽调援军,但很显然会增添变数。

  最简单的一点:如果诸葛恢觉得巴东军力属弱,于是决定增派数千兵马长期守御,母丘奥还能反吗?多半不能。

  所以,于情于理,大梁朝廷都不能坐视不管。

  这五百府兵子弟只是援军的一部分,六郡都督邵慎还会抽调一部分兵马驰援巴东,确保这个锁钥之地牢牢掌控在大梁手中。

  当然,这样又会引起连锁变化。巴东那边又不全是瞎子,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外地援兵,稍稍一接触就知道他们是哪里人。如此一来,有些事就很难瞒下去了。

  邵方才还与王府属吏们讨论了一番,众人都觉得事情非常棘手。

  中尉盖厚最沉不住气,他觉得干脆让母丘奥举义旗归正好了,连带着把宜都、建平二郡的江北部分也拿下。

  那一片多崇山峻岭,素为蛮夷聚居区,盖厚觉得蛮人未必对普廷多忠心,说不定可以武力惆吓、政治招抚双管齐下,化其为梁土一一之前朝廷懒得搭理这些穷山沟里的蛮人,现在需要拿稳巴东,自然不能再忽视了。

  道理是不错,邵挂一度也有些心动,想上疏建议这么做,旋又想到有些越界了。

  六郡都督邵慎才是做决定的人,轮得到你吗?真这样做了,不但得罪从兄,

  还会在父亲那里大大失分,不值得。

  不过通过此事,邵有点迷恋上了这种指点江山的感觉。

  这才是男人该做的事啊!

  培育耕马、推广马耕乃至新接手的巡视陂池、河道、堤坝,都是极其琐碎的役门事务,最是熬人不过,还不容易出成绩一一一口气尽夺宜都、建平二郡江北之地,这功劳真的太显眼了,也不容易让人质疑。

  但这事也只能在心里想想了,他现在还真就只能巡视河防。

  八月十五,邵一行人抵达了南阳,借住于黑稍左营曾经屯驻的军营内。而那五百人则继续南下,且加快了行军速度,于八月二十日抵达了襄阳。

  六郡都督邵慎传令:度支校尉桓温押运资粮、兵员,乘船南下江陵,不得有误。

  桓温得令之后,心中窃喜。

  最近公主来了蔡洲,日子一言难尽。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晋末长剑,晋末长剑最新章节,晋末长剑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